s 閱讀頁

  樵夫偶然發見了伯夷和叔齊都縮做一團,死在山背後的石洞裏,是大約這之後的二十天。並沒有爛,雖然因為瘦,但也可見死的並不久;老羊皮袍卻沒有墊著,不知道弄到那裏去了。這消息一傳到村子裏,又哄動了一大批來看的人,來來往往,一直鬧到夜。結果是有幾個多事的人,就地用黃土把他們埋起來,還商量立一塊石碑,刻上幾個字,給後來好做古跡。

  然而合村裏沒有人能寫字,隻好去求小丙君。

  然而小丙君不肯寫。

  "他們不配我來寫,"他說。"都是昏蛋。跑到養老堂裏來,倒也罷了,可又不肯超然;跑到首陽山裏來,倒也罷了,可是還要做詩;做詩倒也罷了,可是還要發感慨,不肯安分守己,'為藝術而藝術'。你瞧,這樣的詩,可是有永久性的:上那西山呀采它的薇菜,強盜來代強盜呀不知道這的不對。神農虞夏一下子過去了,我又那裏去呢?唉唉死罷,命裏注定的晦氣!

  "你瞧,這是什麽話?溫柔敦厚的才是詩。他們的東西,卻不但'怨',簡直'罵'了。沒有花,隻有刺,尚且不可,何況隻有罵。即使放開文學不談,他們撇下祖業,也不是什麽孝子,到這裏又譏訕朝政,更不像一個良民……我不寫!……

  文盲們不大懂得他的議論,但看見聲勢洶洶,知道一定是反對的意思,也隻好作罷了。伯夷和叔齊的喪事,就這樣的算是告了一段落。

  然而夏夜納涼的時候,有時還談起他們的事情來。有人說是老死的,有人說是病死的,有人說是給搶羊皮袍子的強盜殺死的。後來又有人說其實恐怕是故意餓死的,因為他從小丙君府上的鴉頭阿金姐(32)那裏聽來:這之前的十多天,她曾經上山去奚落他們了幾句,傻瓜總是脾氣大,大約就生氣了,絕了食撒賴,可是撒賴隻落得一個自己死。

  於是許多人就非常佩服阿金姐,說她很聰明,但也有些人怪她太刻薄。

  阿金姐卻並不以為伯夷叔齊的死掉,是和她有關係的。自然,她上山去開了幾句玩笑,是事實,不過這僅僅是推笑。那兩個傻瓜發脾氣,因此不吃薇菜了,也是事實,不過並沒有死,倒招來了很大的運氣。

  "老天爺的心腸是頂好的,"她說。"他看見他們的撒賴,快要餓死了,就吩咐母鹿,用它的奶去喂他們。您瞧,這不是頂好的福氣嗎?用不著種地,用不著砍柴,隻要坐著,就天天有鹿奶自己送到你嘴裏來。可是賤骨頭不識抬舉,那老三,他叫什麽呀,得步進步,喝鹿奶還不夠了。他喝著鹿奶,心裏想,'這鹿有這麽胖,殺它來吃,味道一定是不壞的。'一麵就慢慢的伸開臂膊,要去拿石片。可不知道鹿是通靈的東西,它已經知道了人的心思,立刻一溜煙逃走了。老天爺也討厭他們的貪嘴,叫母鹿從此不要去。(33)您瞧,他們還不隻好餓死嗎?那裏是為了我的話,倒是為了自己的貪心,貪嘴嗬!……

  聽到這故事的人們,臨末都深深的歎一口氣,不知怎的,連自己的肩膀也覺得輕鬆不少了。即使有時還會想起伯夷叔齊來,但恍恍忽忽,好像看見他們蹲在石壁下,正在張開白胡子的大口,拚命的吃鹿肉。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作。

  注釋:

  (1)本篇在收入本書前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

  (2)關於伯夷和叔齊,《史記·伯夷列傳》中有如下的記載:"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幹戈,可謂孝乎?以臣弑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3)商王指商紂,姓子名受,是商代最末的一個帝王。

  (4)散宜生周初功臣。商代末年往歸西伯(周文王),以後曾似武王伐紂。

  (5)關於太師疵和少師強,《史記·周本紀》載:"紂昏亂暴虐滋甚,殺王子比幹,囚箕子;太師疵、少師強抱其樂器而奔周。"太師、少師都是樂官名。據《周禮·春官》鄭玄注,凡擔任這種官職的,都是盲人。

  (6)關於紂王砍腳、剖心的事,《尚書·泰誓》有如下記載:"今商王受……斫朝善之脛,剖賢人之心。"《太平禦覽》卷八十三引《帝王世紀》:"帝紂朝善之脛而視其髓。"又《史記·殷本紀》也記有比幹被剖心的事:"紂愈淫亂不止。……比幹曰:'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爭。'乃強諫紂。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剖比幹,觀其心。"

  (7)西伯肯養老西伯即周文王姬昌;商紂時為西伯,死後諡為文王。《史記》的《周本紀》和《伯夷列傳》都說"西伯善養老"。《周本紀》說他"篤仁、敬老、慈少"。

  (8)大告示《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率師渡過盟津以後,曾發布誓師辭,即所謂《太(泰)誓》。這裏的"告示",除首尾"照得""此示"數字外,都是《太誓》的原文。"毀壞其三正,離其王父母弟",意思是毀壞了天、地、人的正道,拋棄他的祖輩和弟兄不用。

  (9)九旒雲罕旗《史記·周本紀》載武王克商後舉行祭社典禮,有"百夫荷罕旗以先驅"的記載;南朝宋裴[馬因]《集解》說:"蔡邕《獨斷》曰:'前驅有九旒雲罕。'"據《文選·東京賦》薛綜注,雲罕和九旒,都是旌旗的名稱。

  (10)周王發即周武王姬發,文王之子。《史記·周本紀》記有武王出兵的情形:"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九年,武王上祭於畢,東觀兵,至於盟津,為文王木主,載以車,中軍。武王自稱太子發,言奉文王以伐,不敢自專。……是時,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女(汝)未知天命,未可也。乃還師歸。居二年,聞紂昏亂暴虐滋甚,……於是武王遍告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畢伐。'乃遵文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又以下記牧野誓師時情形,有"武王左杖黃鉞(黃斧頭),右秉白旄(白牛尾)"的句子。

  (11)薑太公即薑尚。《史記·齊世家》說文王在渭水之濱遇見薑尚:"與語大悅,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文王死後,他佐武王滅紂,封於齊。

  (12)周尺一丈約當現在的七市尺。

  (13)關於周師渡盟津,《史記·周本紀》載:"十一年十二月戊午,師畢渡盟津,諸侯鹹會。"按盟津亦名孟津,在今河南孟縣南。武王伐紂,由陝西進入河南,在此渡過黃河,至朝歌近郊牧野,擊敗紂兵,便占領了紂的都城朝歌(故城在今河南湯陰縣)。

  (14)"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等語;見《史記·周本紀》:"二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於商郊牧野,乃誓。……王曰:'古人有言,"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昏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按小說中所說的《太誓》,應為《牧誓》;《尚書·牧誓》作:"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

  (15)關於牧野大戰的情況,《尚書·武成》中有如下的記載:"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16)關於紂兵倒戈的事,《史記·周本紀》中有如下的記載:"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武王使師尚父與百夫致師,以大卒馳帝紂師。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

  (17)鹿台和巨(钜)橋,都是商紂的倉庫。前者貯藏珠玉錢帛,故址在今河南湯陰朝歌鎮南;後者貯藏米穀,故址在今河北曲周東北古衡章水東岸。《史記·殷本紀》:"帝紂……厚賦稅以實鹿台之錢,而盈钜橋之粟。"

  (18)關於紂王自焚和武王入商等情形,《史記·周本紀》中有如下的記載:"紂走反入,登於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於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諸侯,諸侯畢拜武王,武王乃揖諸侯,諸侯畢從;武王至商國,商國百姓鹹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語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遂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玄鉞,縣其頭小白之旗。"

  (19)妲己商紂的妃子。《史記·殷本紀》:"帝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武王克商,"殺己。"又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商妲己,狐精也,亦曰雉精,猶未變足,以帛裹之。"在長篇小說《封神演義》中也有類似的傳說。

  (20)"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語見《老子》七十九章。又《史記·伯夷列傳》說:"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耶?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

  (21)"歸馬於華山之陽"二語,見《尚書·武成》:武王克商後,"乃偃武修文,歸馬於華山之陽,放牛於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2)小窮奇窮奇,我國古代所謂"四凶"(渾沌、窮奇、[木壽]杌、饕餮)之一。《左傳》文公十八年:"少[日皋]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謂之窮奇。"小窮奇,當是作者由此虛擬的人名。

  (23)"天下之大老也"原是孟軻稱讚伯夷和薑尚的話,見《孟子·離婁》:"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24)"剝豬玀"舊時上海盜匪搶劫行人,剝奪衣服,稱為"剝豬玀"。豬玀,江浙一帶方言,即豬。

  (25)首陽山據《史記·伯夷列傳》裴[馬因]《集解》引後漢馬融說:"首陽山在河(黃河)東蒲阪,華山之北,河曲之中。"蒲阪故城在今山西永濟縣境。

  (26)撈兒也作落兒。北方方言,意為物質收益。這裏指可吃的東西。

  (27)小丙君作者虛擬的人名。

  (28)祭酒古代宴時,先由一個年長的人以酒沃地祭神,故尊稱年高有德者為祭酒。漢魏以後,用為官名,如博士祭酒、國子祭酒等。

  (29)"敦厚""溫柔"語出《禮記·經解》:"孔子曰:溫柔敦厚,詩教也。"據孔穎達疏說,所謂"溫柔敦厚"就是"依違諷諫,不指切事情"的意思;這一直成為我國封建時代文學創作和批評的一種準則。

  (30)"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語見《詩經·小雅·北山》,"普"原作"溥"。

  (31)關於伯夷、叔齊由於一個女人的話而最後餓死的事,蜀漢譙周《古史考》中記有如下的傳說:"伯夷、叔齊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野有婦人謂之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於是餓死。"(按《古史考》今不傳,這裏是根據清代章宗源輯本,在清代孫星衍所編《平津館叢書》中。)(32)阿金姐作者虛擬的人名。

  (33)關於鹿奶的傳說,漢代劉向《列士傳》中有如下的記載:"伯夷,殷時遼東孤竹君之子也,與弟叔齊俱讓驛位而歸於國。見武王伐紂,以為不義,遂隱於首陽之山,不食周粟,以微(薇)菜為糧。時有王糜子往難之曰:'雖不食我周粟,而食我周木,何也?'伯夷兄弟遂絕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逕由數日,叔齊腹中私曰:'得此鹿完[口敢]之,豈不快哉!'於是鹿知其心,不複來下。伯夷兄弟,俱餓死也。"(按《列士傳》今不傳,這是從《[王周]玉集》卷十二所引轉錄。《[王周]玉集》,輯者不詳。宋代鄭樵《通誌·藝文略》著錄二十卷,現存殘本二卷,在清代黎庶昌所編《古逸叢書》中。)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