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歸馬於華山之陽"和華山大王小窮奇,都使兩位義士對華山害怕,於是從新商量,轉身向北,討著飯,曉行夜宿,終於到了首陽山(25)。

  這確是一座好山。既不高,又不深,沒有大樹林,不愁虎狼,也不必防強盜:是理想的幽棲之所。兩人到山腳下一看,隻見新葉嫩碧,土地金黃,野草裏開著些紅紅白白的小花,真是連看看也賞心悅目。他們就滿心高興,用拄杖點著山徑,一步一步的挨上去,找到上麵突出一片石頭,好像岩洞的處所,坐了下來,一麵擦著汗,一麵喘著氣。

  這時候,太陽已經西沉,倦鳥歸林,啾啾唧唧的叫著,沒有上山時候那麽清靜了,但他們倒覺得也還新鮮,有趣。在鋪好羊皮袍,準備就睡之前,叔齊取出兩個大飯團,和伯夷吃了一飽。這是沿路討來的殘飯,因為兩人曾經議定,"不食周粟",隻好進了首陽山之後開始實行,所以當晚把它吃完,從明天起,就要堅守主義,絕不通融了。

  他們一早就被烏老鴉鬧醒,後來重又睡去,醒來卻已是上午時分。伯夷說腰痛腿酸,簡直站不起;叔齊隻得獨自去走走,看可有可吃的東西。他走了一些時,竟發見這山的不高不深,沒有虎狼盜賊,固然是其所長,然而因此也有了缺點:下麵就是首陽村,所以不但常有砍柴的老人或女人,並且有進來玩耍的孩子,可吃的野果子之類,一顆也找不出,大約早被他們摘去了。

  他自然就想到茯苓。但山上雖然有鬆樹,卻不是古鬆,都好像根上未必有茯苓;即使有,自己也不帶鋤頭,沒有法子想。接著又想到蒼術,然而他隻見過蒼術的根,毫不知道那葉子的形狀,又不能把滿山的草都拔起來看一看,即使蒼術生在眼前,也不能認識。心裏一暴躁,滿臉發熱,就亂抓了一通頭皮。

  但是他立刻平靜了,似乎有了主意,接著就走到鬆樹旁邊,摘了一衣兜的鬆針,又往溪邊尋了兩塊石頭,砸下鬆針外麵的青皮,洗過,又細細的砸得好像麵餅,另尋一片很薄的石片,拿著回到石洞去了。

  "三弟,有什麽撈兒(26)沒有?我是肚子餓的咕嚕咕嚕響了好半天了。"伯夷一望見他,就問。

  "大哥,什麽也沒有。試試這玩意兒罷。"

  他就近拾了兩塊石頭,支起石片來,放上鬆針麵,聚些枯枝,在下麵生了火。實在是許多工夫,才聽得濕的鬆針麵有些吱吱作響,可也發出一點清香,引得他們倆咽口水。叔齊高興得微笑起來了,這是薑太公做八十五歲生日的時候,他去拜壽,在壽筵上聽來的方法。

  發香之後,就發泡,眼見它漸漸的幹下去,正是一塊糕。叔齊用皮袍袖子裹著手,把石片笑嘻嘻的端到伯夷的麵前。伯夷一麵吹,一麵拗,終於拗下一角來,連忙塞進嘴裏去。

  他愈嚼,就愈皺眉,直著脖子咽了幾咽,倒哇的一聲吐出來了,訴苦似的看著叔齊道:

  "苦……粗……

  這時候,叔齊真好像落在深潭裏,什麽希望也沒有了。抖抖的也拗了一角,咀嚼起來,可真也毫沒有可吃的樣子:苦……粗……

  叔齊一下子失了銳氣,坐倒了,垂了頭。然而還在想,掙紮的想,仿佛是在爬出一個深潭去。爬著爬著,隻向前。終於似乎自己變了孩子,還是孤竹君的世子,坐在保姆的膝上了。這保姆是鄉下人,在和他講故事:黃帝打蚩尤,大禹捉無支祁,還有鄉下人荒年吃薇菜。

  他又記得了自己問過薇菜的樣子,而且山上正見過這東西。他忽然覺得有了氣力,立刻站起身,跨進草叢,一路尋過去。

  果然,這東西倒不算少,走不到一裏路,就摘了半衣兜。他還是在溪水裏洗了一洗,這才拿回來;還是用那烙過鬆針麵的石片,來烤薇菜。葉子變成暗綠,熟了。但這回再不敢先去敬他的大哥了,撮起一株來,放在自己的嘴裏,閉著眼睛,隻是嚼。

  "怎麽樣?"伯夷焦急的問。

  "鮮的!"

  兩人就笑嘻嘻的來嚐烤薇菜;伯夷多吃了兩撮,因為他是大哥。

  他們從此天天采薇菜。先前是叔齊一個人去采,伯夷煮;後來伯夷覺得身體健壯了一些,也出去采了。做法也多起來:薇湯,薇羹,薇醬,清燉薇,原湯燜薇芽,生曬嫩薇葉……

  然而近地的薇菜,卻漸漸的采完,雖然留著根,一時也很難生長,每天非走遠路不可了。搬了幾回家,後來還是一樣的結果。而且新住處也逐漸的難找了起來,因為既要薇菜多,又要溪水近,這樣的便當之處,在首陽山上實在也不可多得的。叔齊怕伯夷年紀太大了,一不小心會中風,便竭力勸他安坐在家裏,仍舊單是擔任煮,讓自己獨自去采薇。

  伯夷遜讓了一番之後,倒也應允了,從此就較為安閑自在,然而首陽山上是有人跡的,他沒事做,脾氣又有些改變,從沉默成了多話,便不免和孩子去搭訕,和樵夫去扳談。也許是因為一時高興,或者有人叫他老乞丐的緣故罷,他竟說出了他們倆原是遼西的孤竹君的兒子,他老大,那一個是老三。父親在日原是說要傳位給老三的,一到死後,老三卻一定向他讓。他遵父命,省得麻煩,逃走了。不料老三也逃走了。兩人在路上遇見,便一同來找西伯--文王,進了養老堂。又不料現在的周王竟"以臣弑君"起來,所以隻好不食周粟,逃上首陽山,吃野菜活命……等到叔齊知道,怪他多嘴的時候,已經傳播開去,沒法挽救了。但也不敢怎麽埋怨他;隻在心裏想:父親不肯把位傳給他,可也不能不說很有些眼力。

  叔齊的預料也並不錯:這結果壞得很,不但村裏時常講到他們的事,也常有特地上山來看他們的人。有的當他們名人,有的當他們怪物,有的當他們古董。甚至於跟著看怎樣采,圍著看怎樣吃,指手畫腳,問長問短,令人頭昏。而且對付還須謙虛,倘使略不小心,皺一皺眉,就難免有人說是"發脾氣"。

  不過輿論還是好的方麵多。後來連小姐太太,也有幾個人來看了,回家去都搖頭,說是"不好看",上了一個大當。

  終於還引動了首陽村的第一等高人小丙君(27)。他原是妲己的舅公的幹女婿,做著祭酒(28),因為知道天命有歸,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來投明主了。可惜已在會師盟津的前幾天,兵馬事忙,來不及好好的安插,便留下他四十車貨物和七百五十個奴婢,另外給子兩頃首陽山下的肥田,叫他在村裏研究八卦學。他也喜歡弄文學,村中都是文盲,不懂得文學概論,氣悶已久,便叫家丁打轎,找那兩個老頭子,談談文學去了;尤其是詩歌,因為他也是詩人,已經做好一本詩集子。

  然而談過之後,他一上轎就搖頭,回了家,竟至於很有些氣憤。他以為那兩個家夥是談不來詩歌的。第一、是窮:謀生之不暇,怎麽做得出好詩?第二、是"有所為",失了詩的"敦厚";第三、是有議論,失了詩的"溫柔"。(29)尤其可議的是他們的品格,通體都是矛盾。於是他大義凜然的斬釘截鐵的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0),難道他們在吃的薇,不是我們聖上的嗎!"

  這時候,伯夷和叔齊也在一天一天的瘦下去了。這並非為了忙於應酬,因為參觀者倒在逐漸的減少。所苦的是薇菜也已經逐漸的減少,每天要找一捧,總得費許多力,走許多路。

  然而禍不單行。掉在井裏麵的時候,上麵偏又來了一塊大石頭。

  有一天,他們倆正在吃烤薇菜,不容易找,所以這午餐已在下午了。忽然走來了一個二十來歲的女人,先前是沒有見過的,看她模樣,好像是闊人家裏的婢女。

  "您吃飯嗎?"她問。

  叔齊仰起臉來,連忙陪笑,點點頭。

  "這是什麽玩意兒呀?"她又問。

  "薇。"伯夷說。

  "怎麽吃著這樣的玩意兒的呀?"

  "因為我們是不食周粟……

  伯夷剛剛說出口,叔齊趕緊使一個眼色,但那女人好像聰明得很,已經懂得了。她冷笑了一下,於是大義凜然的斬釘截鐵的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們在吃的薇,難道不是我們聖上的嗎!"(31)伯夷和叔齊聽得清清楚楚,到了末一句,就好像一個大霹靂,震得他們發昏;待到清醒過來,那鴉頭已經不見了。薇,自然是不吃,也吃不下去了,而且連看看也害羞,連要去搬開它,也抬不起手來,覺得仿佛有好幾百斤重。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