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當兩位大員回到京都的時候,別的考察員也大抵陸續回來了,隻有禹還在外。他們在家裏休息了幾天,水利局的同事們就在局裏大排筵宴,替他們接風,份子分福祿壽三種,最少也得出五十枚大貝殼(19)。這一天真是車水馬龍,不到黃昏時候,主客就全都到齊了,院子裏卻已經點起庭燎(20)來,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門外虎賁(21)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齊咽口水。酒過三巡,大員們就講了一些水鄉沿途的風景,蘆花似雪,泥水如金,黃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後,才取出大家采集了來的民食來,都裝著細巧的木匣子,蓋上寫著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體(22),有的是倉頡鬼哭體(23),大家就先來賞鑒這些字,爭論得幾乎打架之後,才決定以寫著"國泰民安"的一塊為第一,因為不但文字質樸難識,有上古淳厚之風,而且立言也很得體,可以宣付史館的。

  評定了中國特有的藝術之後,文化問題總算告一段落,於是來考察盒子的內容了:大家一致稱讚著餅樣的精巧。然而大約酒也喝得太多了,便議論紛紛:有的咬一口鬆皮餅,極口歎賞它的清香,說自己明天就要掛冠歸隱(24),去享這樣的清福;咬了柏葉糕的,卻道質粗味苦,傷了他的舌頭,要這樣與下民共患難,可見為君難,為臣亦不易。有幾個又撲上去,想搶下他們咬過的糕餅來,說不久就要開展覽會募捐,這些都得去陳列,咬得太多是很不雅觀的。

  局外麵也起了一陣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漢,麵目黧黑,衣服奇舊,竟衝破了斷絕交通的界線,闖到局裏來了。衛兵們大喝一聲,連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擋住他們的去路。

  "什麽?--看明白!"當頭是一條瘦長的莽漢,粗手粗腳的,怔了一下,大聲說。

  衛兵們在昏黃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舉戈,放他們進去了,隻攔住了氣喘籲籲的從後麵追來的一個身穿深藍土布袍子,手抱孩子的婦女。

  "怎麽?你們不認識我了嗎?"她用拳頭揩著額上的汗,詫異的問。

  "禹太太,我們怎會不認識您家呢?"

  "那麽,為什麽不放我進去的?"

  "禹太太,這個年頭兒,不大好,從今年起,要端風俗而正人心,男女有別了。現在那一個衙門裏也不放娘兒們進去,不但這裏,不但您。這是上頭的命令,怪不著我們的。"

  禹太太呆了一會,就把雙眉一揚,一麵回轉身,一麵嚷叫道:

  "這殺千刀的!奔什麽喪!走過自家的門口,看也不進來看一下,就奔你的喪!做官做官,做官有什麽好處,仔細像(25)你的老子,做到充軍,還掉在池子裏變大忘八(26)!這沒良心的殺千刀!……

  這時候,局裏的大廳上也早發生了擾亂。大家一望見一群莽漢們奔來,紛紛都想躲避,但看不見耀眼的兵器,就又硬著頭皮,定睛去看。奔來的也臨近了,頭一個雖然麵貌黑瘦,但從神情上,也就認識他正是禹;其餘的自然是他的隨員。

  這一嚇,把大家的酒意都嚇退了,沙沙的一陣衣裳聲,立刻都退在下麵。禹便一徑跨到席上,在上麵坐下,大約是大模大樣,或者生了鶴膝風(27)罷,並不屈膝而坐,卻伸開了兩腳,把大腳底對著大員們,又不穿襪子,滿腳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繭。隨員們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膽的屬員,膝行而前了一點,恭敬的問。

  "你們坐近一點來!"禹不答他的詢問,隻對大家說。"查的怎麽樣?"

  大員們一麵膝行而前,一麵麵麵相覷,列坐在殘筵的下麵,看見咬過的鬆皮餅和啃光的牛骨頭。非常不自在--卻又不敢叫膳夫來收去。

  "稟大人,"一位大員終於說。"倒還像個樣子--印象甚佳。鬆皮水草,出產不少;飲料呢,那可豐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實,他們是過慣了的。稟大人,他們都是以善於吃苦,馳名世界的人們。"

  "卑職可是已經擬好了募捐的計劃,"又一位大員說。"準備開一個奇異食品展覽會,另請女隗(28)小姐來做時裝表演。隻賣票,並且聲明會裏不再募捐,那麽,來看的可以多一點。"

  "這很好。"禹說著,向他彎一彎腰。

  "不過第一要緊的是趕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學者們接上高原來。"第三位大員說,"一麵派人去通知奇肱國,使他們知道我們的尊崇文化,接濟也隻要每月送到這邊來就好。學者們有一個公呈在這裏,說的倒也很有意思,他們以為文化是一國的命脈,學者是文化的靈魂,隻要文化存在,華夏也就存在,別的一切,倒還在其次……

  "他們以為華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員道,"減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況且那些不過是愚民,那喜怒哀樂,也決沒有智者所玩想的那麽精微的。知人論事,第一要憑主觀。例如莎士比亞(29)……

  "放他媽的屁!"禹心裏想,但嘴上卻大聲的說道:"我經過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確是錯誤了。以後應該用'導'!不知道諸位的意見怎麽樣?"(30)靜得好像墳山;大員們的臉上也顯出死色,許多人還覺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請病假了。

  "這是蚩尤的法子!"一個勇敢的青年官員悄悄的憤激著。

  "卑職的愚見,竊以為大人是似乎應該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須白發的大員,這時覺得天下興亡,係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橫,置死生於度外,堅決的抗議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老大人升天還不到三年。"

  禹一聲也不響。

  "況且老大人化過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31),來湮洪水,雖然觸了上帝的惱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淺了一點了。這似乎還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須發的大員說,他是禹的母舅的幹兒子。

  禹一聲也不響。

  "我看大人還不如'幹父之蠱'(32),"一位胖大官員看得禹不作聲,以為他就要折服了,便帶些輕薄的大聲說,不過臉上還流出著一層油汗。"照著家法,挽回家聲。大人大約未必知道人們在怎麽講說老大人罷……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評的好法子,"白須發的老官恐怕胖子鬧出岔子來,就搶著說道。"別的種種,所謂'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壞在這一點上。"(33)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說我的爸爸變了黃熊,也有人說他變了三足鱉(34),也有人說我在求名,圖利。說就是了。我要說的是我查了山澤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見,已經看透實情,打定主意,無論如何,非'導'不可!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舉手向兩旁一指。白須發的,花須發的,小白臉的,胖而流著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員們,跟著他的指頭看過去,隻見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東西,不動,不言,不笑,像鐵鑄的一樣。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