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74匕首和投槍

  從1927年10月3日到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生活了十個年頭,這是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戰鬥的十年。在這十年間,國難嚴重日甚,環境十分惡劣,生活日益不安,遭遇愈加慘痛,但是,魯迅的戰鬥精神卻更加飽滿旺盛,再接再厲堅持鬥爭,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猖獗,對社會上封建腐朽的毒孽,對中國文壇上的反動虛偽的勢力,進行了堅定不移的鬥爭,身在圍剿禁錮之中毫無畏懼,為中華民族的進步與解放而不屈不撓地苦戰,寫下並發表了戰鬥的雜文500餘篇。上海十年光輝歲月所生產的雜文,等於前十幾年雜文的兩倍。雜文,這是魯迅發明的一種戰鬥的文體,是他用來衝鋒陷陣的有力武器。

  1928年,魯迅編輯《語絲》,創辦《奔流》月刊。在同創造社、太陽社展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問題思想論爭時,翻譯鑽研了馬列主義文藝理論,編輯出版了《科學的藝術論從書》,這對於他的思想進步和所從事的無產階級文藝運動有著重要的作用。他和柔石等人組織了朝華社,介紹東歐和北歐的文學作品,倡導新興的木刻藝術。在這一年裏,寫下了一批反映文化戰線鬥爭的雜文,其中27篇收在《三閑集》中。

  1930年,魯迅發起參與了“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文化革命的旗手、無產階級的偉大戰士。左聯成立前後,他和其他的革命進步作家一起,對資產階級文化團體“新月社”、國民黨反動派豢養的“民族主義文學”奴才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寫下了一批戰鬥檄文。1931年,他針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罪行和國民黨不抵抗主義,寫下了一批像重磅炸彈般的雜文。這兩年所發表的雜文中的37篇收在《二心集》中。《二心集》標誌著魯迅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進入成熟階段,是魯迅雜文集中重要的一部分。

  1931年魯迅和宋慶齡等人一起發起成立旨在保衛人民權利和營救被捕革命者的“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同時,他還參加了反對法西斯主義的活動,與毛澤東、朱德同被選為遠東反戰會議名譽主席。在這期間,在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圍剿”中,魯迅經常變換筆名發表雜文,針砭時弊,其中50篇收入在《南腔北調集》中,42篇收入在《偽自由書》中,64篇收入在《準風月談》中。此外,他還編輯出版了他同許廣平的通信集《兩地書》。

  1931年到1934年初,魯迅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之一瞿秋白建立和保持了深厚的友誼。他先後三次在自己家中掩護瞿秋白夫婦避難,同瞿秋白一起領導了左聯的工作,參加了文藝大眾化的討論,批判和反擊了“自由人”和“第三種人”的資產階級文藝觀點。他還支持陳望道主編的《太白》半月刊,反擊“論語派”文人提倡抒寫性靈、閑適幽默的小品文。在這期間也寫下並發表了大量的雜文,其中61篇收入在《花邊文學》中,36篇收入在《且介亭雜文》中。

  1935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魯迅受到極大的鼓舞,致電中共中央說:“在你們身上,寄托著人類和中國的將來。”他還冒著生命危險,妥善保存並轉交了共產黨領導人方誌敏在獄中寫給黨中央的信和《可愛的中國》等文稿。在這一年裏,針對文化界的狀況,他又寫下了不少雜文,其中48篇收入在《且介亭雜文二集》中。為了發揚民族正氣,他還寫下了《理水》、《采薇》、《出關》、《起死》四篇小說,和以前寫的《補天》、《奔月》、《鑄劍》、《非攻》四篇小說合在一起,編輯出版了曆史小說集《故事新編》。

  1936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魯迅表示堅決擁護並“無條件地加入這戰線”。他還扶病寫信回擊托洛茨基派,公開讚揚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並莊嚴宣告:“那切切實實,足踏在地上,為著現在中國人的生存而流血奮鬥者,我得引為同誌,是自以為光榮的。”在這一年裏,他抱病堅持戰鬥並寫下了一大批雜文,其中36篇收入在《且介亭雜文末編》中。

  魯迅戰鬥一生,把雜文作為進行思想文化鬥爭的“韌戰”武器,創作發表了近千篇雜文,一篇篇雜文是刺向敵人的“匕首和投槍”。這是從社會現實直接反射而產生的匕首和投槍,是古往今來中國文壇上所未有過的偉觀。特別是後十年的雜文,以馬列主義思想為指導,憑借他敏銳迅捷的政治嗅覺和批判眼力,全麵、深刻而透徹地剖析各種社會問題,用“魂”鑄造出來,表現出了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和剛烈韌性的戰鬥精神。作為戰鬥的有力武器,魯迅的後期雜文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性方麵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在中國文學史上樹立了一塊永久的豐碑。

  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1940)一文中對魯迅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在‘五四’以後,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由於中國政治生力軍即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共產黨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這個文化生力軍,就以新的裝束和新的武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軍,擺開了自己的陣勢,向著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文化展開了英勇的進攻。……其聲勢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其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曆史時代。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中國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我們說“魯迅”,是說一種文化,一種精神,這種文化,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

  §§第五卷 俯首篇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