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十四回 掛先鋒鐵花自請令 打頭陣金渾落陷坑

  詩曰:天仇切齒恨閨中,無奈請令不肯從。

  事到臨頭方報複,一團宿氣泄心胸。

  話說漢王見皇後執意要保駕親征,不好過於阻攔,反帶笑叫聲:"梓童,孤不知你深通武藝,善曉兵機,該應漢家有福,天生美人,為國家棟梁,保固江山,真愧殺朝中一班文武大臣,孤就拜梓童為帥,不知何日點將出兵?"皇後道:"救兵如救火,況邊庭軍情緊急,何可久待?若雁門一失,則大事去矣!

  就是明日起兵。"漢王大喜,一麵傳旨出宮,著兵部提調各路人馬,戶部催趲糧草伺候,明日五鼓,禦駕親征。

  這個信兒傳到禦營指揮李能耳中,回府稟知母親鐵花夫人,夫人一聞此言,便叫聲:"我兒,想你祖父年歲高大,又被困雁門,怎生抵敵得住?我們母子,何不趁皇爺出師,自請去做先鋒,一則代皇家出力,求取功名,二則好去搭救你祖父,以解雁門之圍,三則上陣殺些番將,也代爾父報仇。"李能道:"母親言之有理,母親隻管在家等候捷音,隻消孩兒兩柄銅錘,就夠殺番人了。"鐵花夫人罵聲:"畜生,說話又來莽撞,上陣打仗,非同兒戲,須待為娘同你前去,一同計議而行,方保無虞。"李能諾諾連聲道:"母親既要同孩兒前去,不可遲延,就要今日請旨。"鐵花夫人點一點頭,取過筆硯,寫了一道本章,自請去做先行。將本章寫成,便付李能,入朝呈奏。

  李能接本趕到宮門,煩守宮太監呈與皇爺,正值皇爺與皇後在那裏飲酒,席間談起明日五鼓點將提兵,誰可去做先行,非得一智勇雙全之將,不可充此重任。漢王、皇後正在躊躇,忽見內監呈上一本,漢王一看,不覺哈哈大笑道:"有了女元帥,須要有個女先行。"皇後便問:"是誰人之本?"漢王道:"此乃李陵之妻鐵花夫人上本,代夫報仇,願同兒子李能,去做先行。"皇後道:"壯哉!此女明日先行,望吾主就點她母子便了。"漢王依奏,吩咐李能母子,明日五鼓在教場伺候。內監傳旨出來,說與李能知道,李能回府,稟知母親,少不得收拾打點。

  一宿已過,到了次日五鼓,李能母子早在教場伺候,隻聽三聲大炮,漢王與娘娘駕到,大小三軍一齊跪接漢王坐的禦輦。

  娘娘是打扮戎裝,好不威風,但見她:日月珠冠頭上戴,九宮八卦戰紅裙。

  護心寶鏡明如月,腰間聚束九絨繩。

  坐下赤兔胭脂馬,好似天降女仙真。

  到了教場,漢王下輦,皇後下馬,上了將台,並肩而坐,大小三軍參見已畢,分列兩旁聽點,漢王便將朝政托與丞相張文學,扶佐親王,執掌朝綱,又叫聲:"梓童,好點將開兵了。"皇後即點鐵花夫人與李能,帶兵一萬,充做開路先鋒,李氏母子領令上馬,帶兵而去。又點十萬精壯人馬,老者不過五十歲,少者不過三十歲。漢王又開內庫,預將餉銀給賞三軍安家,一個個歡聲震地,無不願效死力,去殺番兵。點將已畢,下了將台,漢王上輦,皇後上馬,手執青銅寶刀,保定禦駕,隻聽三聲炮響,大兵動身,一眾文武,送到郊外而回。皇後在馬上,好不威風。離了東京,一路前遮後擁,人馬精強,所過之地,秋毫無犯,在路行程非止一日,且自慢表。

  再言李能母子,統兵一萬,領了先鋒的將令,一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真是馬不停蹄,催趕兵馬前進,正是:前哨馬催著後哨馬,左營軍趕著右營軍。

  那日到了雁門關,將人馬紮在教場,進了轅門,下馬進帳,來見李元帥,元帥便問:"你母子到此何幹?"鐵花夫人道:"聞得公公又困雁門,心中十分憂愁,正值皇爺與娘娘禦駕親征,我等自請來做先行,一代公公解圍,二代丈夫報仇。"李元帥把眉頭一皺,道:"你們不知番兵厲害,隻管要來廝殺,如今番王禦弟掛帥,用兵如神,又來一妖僧,妖法十分怕人,連執殿將軍陳希、郭武俱死於非命,何況爾等?就是你公公也不敢出戰,隻是死守關門而已。"鐵花夫人道:"公公休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此次元帥乃新後娘娘,神通廣大,法力非常,哪怕什麽番王禦弟,哪怕什麽妖僧,管叫他盡做無頭之鬼。公公隻管放心,不必代我們擔憂。"李元帥聽說大喜,吩咐帳中擺酒,代母子接風,著人收拾一所潔淨內院,伺候皇爺、皇娘娘來到,這都不表。

  再言那日李元帥正在升帳,忽見探子報道:"番將土金渾討戰。"早閃出李能母子,向前討令,李元帥叫聲:"且慢,等皇爺大兵到時,再開兵不遲,爾等不可妄動,取罪未便。"鐵花夫人叫聲:"公公,聞得當年妄獻天詩,即是土金渾。皆因皇爺仁慈,不曾斬他,放他回國。惹動幹戈,致使兩下幹戈不息,皆因此賊而起。媳等今日出陣,若不除了此賊,誓不見公公麵了。"李元帥攔擋不住,隻吩咐小心在意。李能母子出了轅門,鐵花夫人附李能耳道,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李能領了母親之計,提錘上馬,分兵五千,放炮開關,一馬衝到陣前,高叫:"來將可是土金渾麽?"金渾道:"既知本帥大名,還不下馬領死,等待何時?漢將也通下名來。"李能道:"某乃大漢天子駕前官拜禦營指揮,今充前部先鋒李能是也。我父親李陵屈死爾邦,又來圍困我祖父李廣,今日陣前遇見少爺,還想活命麽?照錘罷!"一錘打來,土金渾用槍輕輕架過,舉槍相還,一來一往,戰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隻聽得關中一聲鳴金,李能大叫:"軍令將兵收轉,少爺明日來取你的命罷!"說著,把馬頭一轉,要跑回關去,土金渾便叫:"李能哪裏走,今日不取你命,誓不回兵。"催馬追來。李能一見,反不進關,落荒而走。土金渾大喜,暗想:"小子不跑進關,今日性命難出我手。"說罷,一直追了十幾裏下來,馬正跑得有勢,隻聽"咕咚"一聲響亮,如天崩地裂一般。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