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八回 彈琵琶帶病思鄉 囑禦弟含悲生別

  詩曰:光陰又早小春天,幾度相思也枉然。

  不是春心能鎖住,容顏易改被情牽。

  話說猩猩向上一看,見是山神,忙跪下道:"薄情蘇武,不念小畜搭救之恩,竟自不別而去,可恨可恨!"山神道:"你也休要怪他,他與你緣份已滿,該他回朝之日,因欽命急迫,不及與你作別,非他過於薄情。現留一字相謝。你可從水路追去,還可會他一麵,吾神去也。"猩娘見山神去遠了,急忙站起身來,先將桌上字條一看,點點頭,折了收起,不敢耽誤,背著女兒,抱了兒子,出得洞門,放開毛腿,一路順著海邊追將下來,行走如飛。雖是船趁風威,走得甚快,猩猩兩腿,亦快於船,不消兩頓飯工夫,早已趕到。蘇武兩隻海船,船卻離岸甚遠,猩猩追來,在岸上亂跳亂叫,早驚動蘇武。蘇武在艙內,已知猩娘追來,急急站出船頭,高叫一聲:"猩娘,多蒙你十六年恩情,又生下一雙兒女,非是蘇武薄情,不別而行,一則因猩娘不在洞中,二則聖命緊迫,若不回去複旨,是為不忠,故留一字相謝。你可略等幾年,我自來看你。"那猩猩也揩著眼淚,指著一雙兒女:"還是帶去不帶去?"蘇武也會過意來:"一雙兒女,權留猩娘身邊撫養,少不得日後骨肉團圓,自有相逢之日。"說畢,隻怕過於纏擾,催舟而行,直望中國而去。猩娘在岸上,癡癡望著蘇武的船兒,不見影子,方才含淚帶了一雙兒女,回洞而去,後書自有交代。

  再言昭君,雖仗身上仙衣,免了番王攪擾,但初進宮時,麵似桃花,如今病體懨懨,身子瘦黃,每日癡坐出神,毫無一物以暢情思,忽然想起琵琶是奴知己,遂取過琵琶彈起,淒淒慘慘,苦成一調:奴今正想宜春令,無心去看賣花人。

  夏天懶見鴛鴦麵,並頭蓮兒兩地分。

  思鄉又恨秋天雁,寄書去了沒回音。

  冷天怕唱普天樂,心事怎訴漢王君?

  淚珠好似湘江水,悲悲切切不成聲。

  淚痕濕透紅衫袖,紅繡鞋難穿腳跟。

  怎得一朝升平樂,香柳難得救回程。

  思君懶看十樣景,夜宴羞嚐百味珍。

  孤淒怎帶金落索,欲上小橋步難行。

  院中怕憶紅芍藥,鬢邊斜插桂枝根。

  徘徊常靠西河柳,思王坐到月兒明。

  可憐又增叨叨令,冷風吹落花後庭。

  昭君彈罷一曲,將琵琶放過,正在悶坐,淚珠頻傾,忽報駕到,昭君慌忙收淚,起身相迎。番王到了宮中,行禮已畢,坐定,番王帶笑叫聲:"美人,如今蘇武已放還鄉,已遵美人之命,今值美人無辭,也該依從孤王成親。"昭君道:"這件事還依不得狼主呢!妾曾奏過狼主,要到浮橋燒過香、了過願,方能成親。"番王見說,一想:"十六年倒等得,難道這幾日就等不得了?"隻等禮部擇定日期,再催她去燒香,還有別個推托嗎?"想畢,連聲稱讚:"美人是個烈性之人,孤也拗你不過,還是陪孤王吃酒罷。"昭君答應,一麵吩咐內侍擺酒,連忙假意虛情舉杯,隻管敬番王的酒,番王被昭君灌得十分大醉,仍回昭陽安寢不表。

  且言昭君打發番王出宮去後,坐定,心中一想:"浮橋已是成功,隻差禮部卜定日子進來,那時奴要全名節,就不能顧性命了。漢王呀!奴在這裏想你,你在那裏未必想奴,常言:癡心女子負心漢。奴在番一十六載,全無片紙隻字音信到來,漢王你狠心太過了!"說著,不覺二目雙紅,淚如泉湧,悲苦一番。又叫聲:"且住,禦弟身陷番邦,一十六載,進宮日少,不能常常敘話,趁今日番王不在宮中,不免召他進來,囑咐他幾句分別的話。"一麵叫內侍宣王龍進宮。內侍領旨,去不多時,已把王龍召進宮內,朝見娘娘已畢,一旁賜坐。王龍道:"娘娘召臣,有何吩咐?"昭君道:"禦弟,累你在番多年,使你少年夫妻活活分離,哀家之過了。哀家一路來,承你相伴到此,兩雪風霜,受盡千辛萬苦,哀家沒有一些好處給你,於心何安!"王龍道:"此乃為臣份內之事,何勞娘娘掛念!"昭君道:"哀家今寫下一封家書,恐日後禦弟回朝,一時忘記,今日預先交付與你收下。"王龍道:"娘娘書今在何處,好讓臣帶出宮去。"昭君道:"書有三封,已寫現成在此,還未曾封,你可細看上邊情節,便明白了。"王龍接過三封書,先將頭一封抽出,乃是寄與漢王的,上寫道:臨行分袂是何言,妾卻癡心候邊關。

  雲雁傳書無音信,拋去相思十六年。

  龍榻另貪寵愛者,當初恩義付流泉。

  守貞不用圖餘樂,隻有芳魂返故園。

  又抽出第二封書,乃是寄與正宮林後的,上寫道:雖非同姓沐恩深,姊妹相稱勝嫡親。

  賢後代奴籌萬策,君王視如路旁人。

  此心唯有存貞烈,芳體何能亂禮倫。

  欲望相逢同聚首,除非一夢認全身。

  再抽出第三封書,乃是寄與他父母的,上寫道:父母恩同天地高,此身未報意牢騷。

  因貪富貴花添錦,陡起刀兵血染袍。

  甘旨無人虔供奉,夢魂何處會兒曹?

  椿萱未卜可康健,休想孤鴻唳碧霄。

  王龍看了娘娘三封書信,俱是些斷恨絕命的話,免不得暗暗悲傷。不便說明,一麵代她粘好信口,口稱:"娘娘書中字跡,一切句句關情,雖古之賢婦淑女,不及娘娘之筆力也。臣已收好書信,臣要告別出宮了。"昭君叫:"禦弟且慢,哀家有句緊要之言囑咐於你。"王龍道:"請娘娘吩咐。"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