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取士

臣嚐讀《孫子》一書,至十三篇之末,其論上智為間有曰

:“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殷周之王

固天命之所攸屬也,何伊摯、呂牙之能為興亡也哉!蓋用間之

法,不以豪傑之未至為可憂,而以豪傑之去國為可慮;不以英

雄之未附為兵家之急,而以英雄之去己為腹心之憂。故夏雖未

亡,而摯去則亡;周雖未興,而望至則興。是知英雄豪傑之去

留,為社稷邦家之休戚。而今日之急務,誠在此而不在彼也。

況夫名山大川,秀所由鍾;{隨山}山喬嶽,神所由降。千歲之

日至,則間世之士生。必有翹楚之材,特起之子,夢寐未形,

占卜未見,寓於貧賤閭閻流俗之中,隱於耕農商賈草萊醫卜之

下。羅之以科舉邪,彼不善於章句之儒;誘之以利祿邪,彼不

由於聞達之路;置之於駐劄將佐之中邪,彼不生於營壘行伍之

地。三城、桐柏之耕農,羅源、賈木之樵牧,六安、遼峰之高

隱,羊峴、房陵之商販,類多抱負所長,高出世表,能否相參

有無相授。非不欲求用於世,以盡所蘊。然上則招致無方,而

下則無階可進,內則搜訪無術,而外則無門可入。是必廟堂廣

於延納,而無間於疏遠;幕府勤於聽覽,而無拘於早暮;監司

州縣專於薦舉,而不遺於微賤。其門有八:一曰有官,謂沈溺

下僚,不能自奮;二曰無官,謂素在草茅,不能自達;三曰世

家,謂將帥子孫,不能自效;四曰豪傑,謂江湖領袖,山林標

準;五曰罪戾,謂曾犯三尺,求脫罪籍;六曰黥配,謂材氣過

人,輕犯刑法;七曰將校,謂素有謀略,久淹行伍;八曰胥靡

謂隱於吏籍,不得展布。

臣愚欲望朝廷明賜告諭,上而二三大臣,握發吐哺,結四

方豪傑之心;下而中外諸將,解衣推食,作一代英雄之氣。在

諸路,則責之於監司州縣;在諸軍,則責之於製領將佐,開推

挽之門,去遊謁之禁,諭之以文榜,激之以忠義。識軍國之利

害者,許其自陳;識山林之豪傑者,聽其自薦;使天下有愛君

憂國之心者,皆得布露;有過人脫穎之材者,皆得導達。擇其

所陳,果有切於軍國大事者,解發宣司,審覆其實,發付軍前,

隨材錄用。其有言詞浮誕,簧鼓世俗者,焚之;其有互易鄉貫,

指陳他事者,毀之。言詞樸直,無令棄之,恐過人之資,拙於

朱墨;虛辭華麗,無令收錄,恐科目之儒,例於奔競。如此則

聞達者既至,不求聞達者亦得以識其姓名;利祿者可招,無心

利祿者亦得以知其岩穴。不然則草萊之雄未能盡致,反有以滋

他日匹夫窺覬之私;山林之奸不能盡收,適有以啟異時蕭牆眥

睚之釁。今我國家,用師百萬,運糧千裏,宇內聳動,天下響

應,率未聞有能薦一豪傑,舉一謀士。不知淮自桐柏以東為裏

一千六百,沙淺之地凡一百一十有一,而海嶠皆通津焉。沿淮

屯守之師,自喻口至浮光不過一十餘所,中間利害去處,十闕

八九。漢自郢京以西為裏一千四百,灘磧之險凡八十有一,而

桐棗之地千裏平阪,寸土尺水,略無限隔,而荊襄守禦之兵,

自信陽、安複至荊門、光化亦不過六七屯戍,間道甚多,拒禦

不及嬰其四集之鋒,而塞其闕然不滿之處,殊非有能任其責者。

蓋懷材抱藝之士、耕雲釣月之徒,天下晏然、四方無事,猶切

意功名,更相勸勉,以圖進取。事業之秋,孰甘疏外?苟招致

之不廑,旁求之未盡,則舍虞之秦者,烏知其非百裏奚?背楚

歸漢者,烏知其非韓淮陰?況夫楊朱之岐,可以南,可以北;

孟軻之水,決之東,決之西。前晉後楚,無路不通;左趙右燕,

無關可隔。是可不為之慮邪?此取士之說,臣所以拳拳於論事

之首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