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再上皇帝書

開禧三年吉月吉日,待罪國學發解布衣臣華嶽,謹昧死百

拜,裁書獻於皇帝陛下。

臣向以狂妄叩閽,乞罷兵事,冒犯天威。重蒙聖慈,不賜

誅戮,謫臣建安,迨今兩載。伏自戴罪以來,日聞邊鄙之音,

傷痛不已,乃知臣前日之所以料陛下今日之事者審也。夫救火

於炎炎之時,不如徒薪於曲突;拯溺於狂瀾之中,不如濟人於

溱洧。今火之既焚,水之既溺,複將坐視而不恤,則燎原滔天

之患將莫知其所止矣。當其未焚未溺,臣不能挽回陛下之聽,

臣之罪也不可逃;及其既焚既溺,複不能為陛下撲滅而疏導之,

臣之罪可勝誅邪?

臣嚐聞之,立帝王之大業者在豪傑,掃天下之妖孽者在英

雄。高帝惟能收三人傑,故赤帝子之業不勞而成;光武惟延攬

英雄,故中興之功定於十有三年之速。英雄不收而谘謀於庸常

科目之儒,豪傑不招而聽命於嚐試草草之士,臣知其偏見淺識

適足以資敵人深長之謀,而輕舉妄動鮮有不奔軍而誤國者。然

則陛下今日之事,將付之於書生學士邪,抑付之於英雄豪傑邪

?夫所謂英雄豪傑者,山林特起,拜為父師;江湖雋逸,視為

標準;衣冠縉紳,足未嚐躡其門;王公大人,名未嚐過其目。

其所究心者,門屏、缶聽、種冰、阱囤、飛灰、走雷、風篁、

水柵、木櫃、搖波、透石、遠汲之製。其所籌算者,五福、大

遊、君基、臣基、天乙、地乙、四神、直符、小遊、民基、青

門、直使之訣。其所歌誦者,長慶人事、諸子秘傳、張氏屠寇、

九星營寨、諸家秘密之書。其所交遊者,唐城、桐柏、茶牙、

海狗、東鄒、南偃、夾山、六安、雞鳴、馬嘶、羊峴、房陵、

襄淮遺逸之士。其所暢望者,巢淮漣泗之淺深,可以通津之遠

近;淮漢荊襄之肥瘠,可以屯兵之多寡。其所素曉者,淮東多

川澤,利舟楫而不利步騎;淮西多山林,利步騎而不利舟楫。

其所收集者,皆梁漢奇材,荊楚壯士,煙雲樓閣,波濤樓櫓、

窟穴藥石、風雲占候之人物。其所計度者,山口、樅陽、東關、

斥江、裕穀、馬腸、九曲、狗穀、射陽、楊口、洲頭、楊林之

津要,以至荊襄之戰地三十六,何地為險;淮南之山寨九十四,

何寨為要。論至於此,則英雄豪傑之士,其視夫書生學士之流,

豈不大有徑庭也哉!

仰惟皇帝陛下,奮五百歲間生之資,恢億萬載中興之業,

將以合天下而為一家,合夷夏而為一統。凡兵家之事,無不曲

盡其至,自宜一舉而朔庭空,三箭而天山定。何大兵之出兩周

星次,而大捷之未奏邪?何調發之帥布滿沿邊,而廢置之靡定

耶?掘池三尺,可守一城,兵家之濠塹也。何長淮千裏,不足

以限守禦之國也?一夫守隘,萬夫莫向,兵家之險要也。何雲

屯百萬,不足以塞犯淮之寇也?尺寸之地所必爭,何賊鋒未交,

先自棄其城邑?顆粒之粟所必計,何賊虜未至,先自焚其糧草

也?市人可驅,烏合可鬥,兵家之妙用也。何今日二浙、福建、

江淮、荊湖新招之卒,其發解於宣司者,乃病於教閱之未精邪

?唱籌量沙,因糧於敵,兵家之奇計也。何今日武昌、蘄陽、

山口、樅陽、池口、蕪湖、采石、建康、鎮江交收之米,其樁

積於沿江者,尚慮其積之未豐耶?

臣嚐深思而熟計之矣,非陛下之寵遇者皆科目行伍之材,

而英雄豪傑之材則未蒙於寵遇;擢用者皆規矩準繩之士,而泛

駕不羈之士則未蒙於擢用,故如是歟!自今以觀,師行千裏,

命下兩載,求賢之詔下郡國者無一字,薦賢之書入章奏者無片

紙。荊襄之遺逸,未聞其姓名;江淮之豪放,未識其麵目,人

材何自而能出,事業何自而能濟?以故甲日亦戰,乙日亦戰,

不知夫壬遁之為何術也。生道亦出軍,死道亦出軍,不知夫青

黑之為何神也。張曰可將則將之,李曰可罷則罷之,不知張李

之說,孰為果然耶。左曰可攻則攻之,右曰可守則守之,不知

左右之說,誰為適當耶。籲!廟堂有知兵之臣,則總調發者皆

真實之材;宣司有知兵之士,則受節製者無僥幸之將。故廟堂

知兵,則知兵者進,而不知兵者退;宣司知兵,則知兵者將,

而不知兵者罷。兵不自知,而一切黜陟之術,悉聽諸人,吾見

其事業之所成,有不待智者而後知其必敗也。今日之事,正坐

乎此。一則取士而不得其實,二則招軍而不盡其材,三則禦騎

者未得其具,四則陷騎者未有其策,五則得其地而反失其心,

六則守其地而複無其備,七則恩威之不明,八則利害之不密,

九則急務在財計而財計未豐,十則邊計在馬政而馬政未備。十

者之弊,非有英雄豪傑之士為陛下洗而新之,則他日亡敗之患,

蓋有不可勝言者矣。臣請為陛下條陳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