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七回 沈蘭馨拜師習武

  〔先聲最高樓〕調詞曰:長安道不見馬蹄驕,春風姊妹路迢迢。一個是桃花雨濕,一個是柳絮風飄。銅雀台問誰敢鎖二喬。

  也莫向奩匣慢描雲,也莫向鏡台空對月。猛回頭,秦關曉。不是出籠雙鸚鵡,卻是衝天鶚與雕。

  弓襪小,那怕他太行遙。

  百花娘娘自從海上敗兵,未曾雪恥,刻刻不忘。又自知道行不及通元子,因想起師傅聖姑姑來,要到太華山上去請他。

  稟明倭王,即日起身。

  路上行來非止一日,到了陝西省西安府城西落鄉,有個沈家村,員外沈宗仁所生一女,名喚蘭馨,真個是似玉如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雖是個女流,卻有些英雄氣概。這位姑娘年才十七歲,是三月初三日子時生辰。員外最鍾愛他,每年上已凡遇晴明天氣,必同他遊春。這一日正逢佳節,父女用過上頓飯,才出莊門,正遇著百花娘娘,怎生打扮:頭上梳了雙鳳蟠龍髻,套了一圓番帽,邊有五寸寬,皆鏤金嵌翠,邊下穿的珍珠圍約四寸長。大紅線須銀紅湖縐繡花襖,元色結線油肩,珍珠嵌寶石的領,白綾繡花裙,腰間係著五雲飄帶,背後插了兩口雙刀。

  走到員外麵前叉手問道:"老公公,此去太華山還有多少路?"員外說:"有三百餘裏。"蘭馨說:"太華山中人跡罕到,娘子問及此山有何貴幹?"百花娘娘說:"去見師傅。"蘭馨聽說去見師父,知他必是仙人,說:"路途不甚遙遠,娘子何不留住小莊歇息幾日?"百花娘娘說:"萍水相逢,怎好輕造?"蘭馨說:"猝然相遇,即是天假之緣。奴家正要與娘子盤桓,就是西土質樸簡慢不恭。"百花娘娘說:"既蒙雅愛,不敢過辭。"員外也甚歡喜,說:"孩兒,請娘子到家中先用便飯。明日款待。"蘭馨邀百花娘娘到後堂,各道姓名,共敘寒溫。

  住了一宿,次日兩人更為濃密。百花娘娘說:"我欲與小娘子拜盟姊妹,不知可能俯從?"蘭馨說:"奴家也有此意。

  "因喚丫環擺了香案,二人跪在中堂,對天發誓。蘭馨說:"小妹有誌習武,姐姐韜略必精,何不指點一、二。"百花娘娘說:"遵命。"就舞起雙刀,真如兩條白龍,一團白玉。蘭馨喝彩不已。百花娘娘舞畢,說:"太華山有師傅聖姑姑,他的武藝精通,愚姐正要去多學幾件兵法回來。"蘭馨說:"我知道姐姐必是仙姬。不知凡人可能學習?"百花娘娘說:"隻要心虔都能學得。"蘭馨說:"我亦欲拜聖姑姑為師,務望姐姐引進。"百花娘娘說:"賢妹肯與愚姐同去,妙極,妙極!"次日,稟明員外,員外說:"兒呀,你未出閨門之女何能行此遠路?"蘭馨說:"不妨,有盟姐同行,父親可以放心。

  員外準他去習武,擇日動身。

  那聖姑姑在洞中定神一算,早知百花娘娘因兵敗前來求法,並同沈蘭馨來此拜師。因說道:"沈蘭馨乃是十二玉蟾中人,後日破倭有功,奉旨完姻。這倭王麻圖阿魯蘇與百花娘娘被洪昆捉住,都是蘭馨解救,所以今日巧遇同來,數由天定。蘭馨到此,我即收他為徒。"這一日,百花娘娘同沈蘭馨來到山上,走進洞門,聖姑姑坐在蓮花寶座上閉目運神。百花娘娘說:"師傅,女弟子回山拜謁。"聖姑姑睜目一看,說:"百花賢娣,你莫非兵敗求救的麽?"百花娘娘答:"是。"聖姑姑問道:"後麵何人?"百花娘娘說:"他是西安府沈員外之女,名喚蘭馨。虔心慕教,特來拜師。"蘭馨在階下拜了四拜,聖姑姑下了寶座,說:"二位賢娣後山用膳。隨我到演武廳操演。"二人同聲答應。聖姑姑早已到花園裏,吩咐仙童預備法寶。一會兒,百花、蘭馨都到。聖姑姑說:"百花賢娣,從前傳你的紅黑囊都被通元子破了,我再傳你法寶。"取出一根金槍,一條鐵網,遞在百花娘娘手中,念了咒語,把金槍飛在天上,頃刻化為千萬根金槍,若攢在戰將身上,百無一生,名為金槍破陣法。把鐵網撒在海中,頃刻化為千萬條鐵網,若兜住戰船底下,百無一脫,名為鐵網吞舟法。百花娘娘謝過師傅。又教蘭馨許多武藝,取出兩個朱漆小盒,一個方的,內盛碧毛活猿猴,名為解語猿,變化無窮,能入敵營探知虛實。一個圓的,內盛金粉活蝴蝶,有五彩色,名為通情蝶,往來不離,能引敵將聯合恩情。聖姑姑曰:"蘭馨與洪昆有姻緣之分,於征倭之時,教他放出這兩件活東西,把兩情聯合起來。破倭得功,成就姻緣之事。"演武既畢,蘭馨拜謝了。聖姑姑又留他們住在山上,直等趙懌思與倭寇通謀,那時才發放下山。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