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一回 高玉英嘉偶受蟾

  〔先聲字字雙〕調詞曰:雙魚比目委波流,波流。順逆東西各自遊,自遊。豈有絲綸必上鉤,上鉤。脫淵得活已消愁,消愁。

  家丁將佩香小姐、洪昆相公投於溜水河中。洪昆逆流而上,佩香順流而下,真似洞庭水,風分來去帆。佩香淌了半裏路,上遊頭來了一隻大官船,桅竿上扯了一麵大藍綢旗,紅字寫:"原任戶部尚書"。這位大人姓劉名體乾,在任時,宮內供寢多費用,取太倉銀布、珍珠、黃綠玉諸物。體乾抗蔬諫爭,忤了嘉靖皇帝,旨意勒令休致。雇船歸裏。這一日有卯未辰初時候,同夫人戴氏坐在船中說:"下官與夫人年皆五旬以外,未生子女。而今歸家,雖有族中子侄,何能如親生兒子?"兩人談到苦處,不覺淚下。

  忽有隨班進艙稟:"大人,船旁有一女子浮在水麵,尚未淹斃。"劉大人說:"速救起來。"答:"是。"少一會,兩水手將佩香抬進船艙,夫人吩咐:"解開捆繩,將我衣服替他換了。"丫環服侍換了濕衣,拜謝劉大人。問:"你是誰家女子,為何被捆,說與我兩人知道。"佩香說:"奴家姓蔣,父親是原任吏部左侍郎蔣暹。"劉大人說:"令尊翁是我進士同年。"佩香又說:"父母辭世,依棲兄嫂。兄嫂平日性情殘毒,昨夜硬將奴家捆綁起來投於河內。若有別情,斷無衣服齊全之理。"夫人說:"此言有理。這樣說來,是一位小姐了。"劉大人說:"蔣小姐年侄女,我老夫婦未曾生育,欲收你做義女,不知你可肯麽?"佩香說:"年伯、年伯母二們大人不棄,情願膝下瞻依。父親、母親請上,受女孩兒百拜。"劉大人與夫人說:"我兒,罷了。"又問道:"兒年未及笄,曾受過聘麽?"佩香低頭未答,因暗想道:"若是說明樓會洪郎,殊非閨中雅事,隻好隱瞞過去罷。"劉大人見佩香不答,向夫人說:"女孩兒害羞,想是未曾受過聘呢。"佩香在船上把玉蟾蜍暗暗藏在身邊。劉大人夫婦不知道此物,到後來拒媒之時,方才說出受過洪郎之聘。此時丫環服侍夫人、小姐坐在房艙,劉大人吩咐開船不提。

  再說洪昆在水中反向上流頭淌,也淌了半裏之路,正泊在高家門首。先是,一月之前通元子算明洪昆將遭水厄,駕了雲頭來到高家門首。擺下蒲團化緣。高奶奶出來說:"煉師化甚麽?"通元子看見高奶奶說:"貧道不化甚麽,隻有詩讖一首奉贈。"詩曰:豈必浮槎日月邊,娥淩水笑嫣然。

  一釣釣得金鼇起,應受蟾蜍八洞天。

  通元子將詩遞與高奶奶,起身而去。高奶奶不解詩中之意,拿與玉英瞧。玉英念畢,說:"前三句意可解,隻是後一句"應受蟾蜍八洞天"意不得明白。留為後驗罷。"到了這一日早起,玉英隨母親到河邊浣紗,見逆流水淌一少年人來。母女將他救起,解去捆繩,請到家中換了衣服。洪昆把庚帖曬在天井凳上。高奶奶看見,粗識得幾字,隻是男女庚帖,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就呼玉英說:"好奇事,怎麽這庚帖上男女皆與你的生辰相同?"玉英說:"母親,你先問他來由。"高奶奶問道:"相公姓甚名誰,家住何方,怎樣人家,細細說與我聽。"洪昆說:"小生姓洪名昆,寄籍浙江,三歲時曾有一道士贈我十二個玉蟾蜍,他說我的姻緣都在這些玉蟾蜍上。"高奶奶向玉英說:"詩中"蟾蜍"二字莫不是應在此人身上麽?"玉英說:""八洞天"始終不明白。"洪昆又把六美奇遇說出:"惟此次與蔣佩香小姐聯姻,小生實屬誤入桃源,丫環玉蘭代寫此庚帖。"高奶奶說:"可是原任吏部左侍郎蔣大人的小姐麽?"答:"正是。"高奶奶說:"佩香小姐也與相公聯姻了?"洪昆答:"是。不料他兄嫂無情,闖上樓來,將我們兩人捆起,投於大河。小生幸蒙奶奶救起,但不知佩香小姐何如。"高奶奶說:"既是天定姻緣,自然有救。連蔣小姐共成七美之義。"向玉英說:"詩中"八洞天"三字顯然在孩兒身上。"高奶奶取出詩讖遞與洪昆看,說:"相公姻緣皆是天定,看這詩讖,小女想必亦在其列。老婦願以小女敬奉箕帚,未知相公可允否?"洪昆說:"既蒙不棄,敢不謹遵。"因取出第八個玉蟾蜍遞與玉英手中。高奶奶到廚中辦早膳去了,玉英陪洪昆談今論古,口若懸河。那端莊靜逸的性情,頗有大家風度。洪昆作詩一首贈之。

  詩曰:詠絮題紈擅妙才,居然鍾郝大家來。

  仙風更覺飄飄舉,應是吹簫弄玉台。

  玉英說:"洪郎,尊作俊逸清新,直追庾鮑。奴家也有拙作奉和,謹步原韻。"詩曰:潘嶽豐姿司馬才,藍橋不是尾生來。

  洞天第八春風好,次第依依玉鏡台。

  洪昆說:"小娘子尊作,詩有仙心,不減李青蓮之句。"彼此唱和已畢,遂將二詩用花箋抄成。適高奶奶辦了早膳來,說:"請賢婿用飯。"高奶奶、玉英奉陪。正吃飯時,有許多惡少鬧進門來,說:"高奶奶,你家存留麵生可疑之人。玉英與這個少年人坐在一桌吃飯,必有別情。我們扭他去稟官。不然就寫幾百兩銀子筆據才能甘心。"高奶奶被這班惡少鬧得沒法,洪昆說:"我是浮水而來,那裏有銀子?"那些惡少說:"既沒有銀子,扯他去見官。"正鬧之間,驚動隔壁鄰居申老爺。這申老爺是翰林學士。

  丁艱在家。聽得高鄰吵鬧,走來問:"甚麽事?"高奶奶說:"申老爺,我家小婿洪昆在此吃飯,他們就訛詐。"申老爺勸這些惡少說:"列位不要鬧,他自家女婿有何官稟,可以散罷。"眾看見申老爺來,有些懼怕,也就不鬧了,說道:"申老爺吩咐,我們散罷。"申老爺看見洪昆天骨開張,豐神俊秀,又見桌上詩稿,知是洪昆與玉英唱和之作,說:"洪先生有此奇才,必是非常之人。請到舍下少坐片刻何如?"洪昆說:"晚生正要拜府。"二人同行,來到申府。見禮已畢,申老爺喚出公子申鴻漸相會洪昆。這申鴻漸是個聰明伶俐後生,才十六歲,見過洪昆,甚是歡喜。申老爺說:"小兒年幼,學問文章要望先生指示。"洪昆說:"不敢。小侄就與令郎約為兄弟,奉陪讀書何如?"申老爺說:"好極了。"洪昆不時到嶽家走走,平時都住在申府不提。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