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軍進京後,最初,雷厲風行地向明朝貪官汙吏追繳贓物,還是頗為贏得民心的。然而,不久,不少並沒有什麽劣跡的降官,也被拉去受刑。劉宗敏作為大順軍的武將之首,此時,忘卻了事情有輕重緩急之分,忘卻了潛伏在大順政權之外的軍事危機。他一麵沉湎於追贓助響,以欣賞受刑諸官痛苦呻吟聲,一麵沉湎於個人享受,仿佛大順軍占領了北京,整個天下就太平了似的。隨著刑訊範圍的不斷擴大,京城內謠言紛紛四起,大順軍的聲譽受到了嚴重的損害。一天,李自成語重心長地規勸劉宗敏:“目前外邊謠言四起,我看追贓用刑要注意掌握分寸。你總得好好幫助我做個好皇帝才對啊!” 此時劉宗敏卻把李自成的勸說當作耳邊風,顯示出毫不在意的神態,然後笑著說:“皇帝的大權歸你,這拷掠之事就歸我啦!一輩子來,我最恨的是明朝的狗官,恨不得把他們一個個全部殺光!”
李自成一直覺得劉宗敏跟隨自己東征西戰多年,忠心耿耿,戰功卓著。既然他喜歡痛快地殺殺明朝貪官汙吏,就隨他去吧!
頗有眼光的宋獻策和李岩卻著急了,他們倆先私下交換了各自的意見。四月初九日,於是一塊來找李自成說:“目前天下未定,各地的明軍將領不少人還在觀望和猶豫,更有不少人的親朋好友在京都。劉宗敏將軍大肆拷掠明朝降官,一旦傳出京都,會使那些本來持觀望態度的明軍將領寒心,會使他們不願意再向我們投降而更加義無反顧地反抗我們,這樣的話,豈不是給我們四麵樹敵嗎?請陛下三思!”
宋獻策加重了語氣接著說:“我們剛剛開創帝業,殺戮太重很不吉利,況且目前已有不少人受刑不過而亡。我昨天觀天象時,隻見日色無光,陰雲聚集,一片慘烈,此乃不祥之兆。陛下,得趕快下令停止用刑啊!”
直到現在,李自成才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顧不上時近黃昏,立即起駕去劉宗敏的官署,剛到官署門前,就聽到一聲聲慘叫聲從內院傳來。走進官署,裏麵三個院子,至少關押著300餘人,不少人正受著夾棍的刑罰。他眉頭一皺,大步跨進劉宗敏的議事廳,隻見廳內綢綾布匹及衣裳等物堆得觸及了房梁。便問道:“已經追繳了多少贓銀了?”
劉宗敏高興地說:“嘿!光是我一個人就追出贓銀達一千萬兩了!這些狗官,不打不會說實話,指不定他們還隱瞞了多少呢?”
李自成一聽,搖了搖頭,然後正色說:“不管各人繳了多少,必須立即停止用刑!這些人夾了這麽多天了,也該放了!宋軍師昨天觀天象,說‘天象已經示警了’ !”
一聽這話,一看李自成如此正經,劉宗敏隻好下令:“來人啊!將狗官們身上的刑具全部卸下來,把他們送回家。”
同時,牛金星作為大順政權天佑閣大學士,動不動就以開國元勳自居,成天不是忙於籌備登基大典,就是準備重開科舉,招攬門生。耳朵裏整天就是飄進的阿諛奉承,身邊圍著轉的都是一些明朝的封建文人。一出門,便是八抬大轎,前呼後擁,真是個太平宰相,悠哉遊哉的。
頗有遠見的李岩,此時已不太受李自成的重用,他隻得潔身自愛,約束部下不去惹事生非罷了。進駐京師的40萬大順軍,見劉宗敏等眾位將領一個個占宮室,娶妻妾,隻顧享受榮華富貴,便漸漸地無視軍紀軍規和禁令,開始掠奪民財和強搶人家妻子了。一時間,劉宗敏每天隻忙於下令處決那些違反軍紀,騷擾百姓的義軍敗類。到了後來,當李自成重申禁令時,竟有人說:“你做了皇帝,我們還不得點金銀財寶、美女佳人嗎?我們造反圖個啥呀?不就是為了能活得舒服些嗎?” 於是各將領都無法彈壓和約束手下擄掠百姓的行為了。大順軍將士一方麵大肆地搶劫百姓,惹得百姓怨聲載道,人心惶惶,不少人甚至開始懷念明朝了;另一方麵,則貪圖安逸,思鄉厭戰。成天隻是飲酒作樂,根本無心操練。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從何而來呢?
當初,吳三桂奉旨入京救援,當他率軍星夜兼程趕到山海關時,大順軍就已在北京城下,並把北京城圍得水泄不通。就在他猶豫不決之際,3月19日大順軍一舉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自殺身亡。於是,吳三桂分兵鎮守山海關,一麵防止關外的清軍,一麵觀察大順軍的舉動,伺機而定去向。這時,滿清王朝也極力招降他。李自成率軍進京後,得知吳三桂的愛姬陳圓圓和父親吳襄均在城內。立即令部將把吳襄請來,隆重地接待了他,然後,請求他給吳三桂寫信,勸吳三桂認清明朝已經滅亡的事實,大順政權正如日中天,及早投降大順政權,是最好的出路。大順政權將給他們父子封侯, 為了民族利益,共同抗擊清軍。
吳三桂看完信後,一想,父親寫的很有道理。自己隻有3000人馬,要打既不可能打得過大順軍,也不可能打得過清軍。山海關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遲早都得投降,投降清軍,有失體統,將會得到後人恥笑,那麽最好也就隻有向大順政權投降,更何況自己的愛姬和父親目前均在大順軍手裏。又見李自成給他送來了4萬兩餉銀,喜不勝收,當即決定接受銀兩,投降大順。
李岩清醒地認識到,山海關的戰略地位和吳三桂目前的重要性。如果吳三桂歸了李自成,那麽大順政權在山海關就多了一道十分重要的屏障,使清朝兵馬不敢輕易攻進關內;但如果他投降了滿清,雙方聯兵南下,就馬上危及剛剛立足於北京的大順政權。於是,進京後,他立即給李自成上疏:“陛下, 應盡快遣使招撫吳三桂,並且盡可能地善待吳襄及其家屬,並允諾封他們父子為侯,隻有這樣,才可能平息幹戈之亂。”李自成心想:自己橫掃中原都易如反掌,擊殺並招降了難以計數的明將,難道怕一個小小的明軍將領吳三桂嗎?李岩,現在怎麽回事,北京都給攻下來了,而對吳三桂這麽推崇呢?真有點大驚小怪,小題大作了吧!於是說:“知道了。”隨後,把明朝降將唐通叫來,令他速去山海關,招降吳三桂。
對於吳三桂的問題,李自成既沒有高度重視,同時,劉宗敏卻把事情弄得更加一團糟。原來劉宗敏聽部下說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長得真是天資國色、傾城傾國般美麗,於是就想得到她。便派部下把吳三桂的老父親抓來,不僅逼他交納贓銀,而且逼問陳圓圓的下落。吳襄經不起刑罰,於是一麵令家人送來了5000兩銀子,一麵告訴劉宗敏說陳圓圓早就給送到山海關外寧遠去了。現在這個年代,兵荒馬亂的,說不定就已不在人世間了。劉宗敏根本就不相信,一麵給吳襄加刑,一麵仔細地搜索,竟真把陳圓圓給搜了出來。劉宗敏喜出望外,把陳圓圓搶入內室,據為己有,真是好不得意。
吳三桂本已決定歸順李自成,於是把一切事務交給唐通,自己帶了一些人馬返回北京而接受李自成的任命。當他走到灤州時,遇上了他的家人,得知老父親受了重刑,同時愛妾竟然給劉宗敏擄去,頓時怒不可遏,立即重返山海關,沒等唐通明白怎麽回事就把他趕出了山海關,餘怒未消,越想越覺得窩火,什麽生死成敗啦,什麽民族利益啦!一切在他眼裏都是瞎扯,最緊要的就是拚死也要為崇禎帝和老父親報仇。自己的兵力顯然無法跟李自成相抗衡,就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並向滿清投降求援。
4月11日,京城裏一時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什麽吳三桂投降滿清啦,什麽清軍南下啦等,連李自成都給弄得稀裏糊塗,驚疑不定。吳三桂不是已經向我投降了嗎?不是已經在來京師的路上嗎?他怎麽又會出爾反爾投降滿清呢? 經查實, 原來問題出在劉宗敏身上,一時間,李自成惱羞成怒,要立即把劉宗敏處死,因大順眾將苦苦相求,免劉宗敏死罪而狠狠地訓了他一頓。又令人立即把吳襄給放了,並設宴勸慰了他一番。
吳三桂既然已向滿清投降了,滿清必定南下,這場戰爭已不可避免地到來了。當然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又由誰去領兵掛帥呢?於是他便去劉宗敏、李過等府第探訪。他們目前一個個變得懶洋洋,氣喘籲籲的,身體也因享受安逸而已發福。李自成這時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還是自己親自掛帥親征吧!
4月13日,李自成親自掛帥,率劉宗敏、李過等6萬大順將士並帶著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從正陽門啟程向東直奔山海關而去。令牛金星和李岩留守北京。剛出北京時,見李自成神色相當凝重,劉宗敏不由得小聲對李過說:
“一個小小的吳三桂,有啥大不了的!哼!要取山海關,還不是舉手之勞之事嗎?”輕敵之意溢於言表。
大順軍飛速進軍:
4月14日,到通州。
4月15日,到密雲。
4月16日,抵密雲。
4月19日,直指山海關。
聞訊後,吳三桂極為驚恐。他一連8次派了使者向清軍乞求援兵。
就在上個月吳三桂奉旨回援京師撤離長期鎮守的戰略要地寧遠(今遼寧興城)時, 清軍趁機攻占了寧遠。4月7日,清朝攝政王多爾袞也親領大軍從沈陽啟程,陳兵關外,以窺視局勢的發展。4月15日,多爾袞收到吳三桂第一封求救信。4月20日清軍到達連山,吳三桂的求救信又接二連三地送到了多爾袞手中,清軍於是星夜兼程,從寧遠直奔山海關。然而,就在這時,多爾袞沒敢下最後決心。因為他從來就不敢輕視大順軍的戰鬥力。曾經是農民軍的老對手,後又投降於清朝的洪承疇對多爾袞說:“昔日明軍的確無能,但李自成的軍隊遠遠勝過明軍,我深知其厲害,我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就在進軍山海關的路上,多爾袞還一邊和其兄弟豫王多鐸、英王阿濟格討論說:“李自成乃大智大勇之人,常人無法望其項背,我們千萬不能輕敵,更不可以輕舉妄動!”
4月21日多爾袞把大軍停屯在山海關外60裏處,不急於和吳三桂合兵,而等待事態的發展。就在同一天,大順軍到山海關下。李自成得知吳三桂尚未和清軍合兵,心中稍稍寬慰了一點,於是決定速戰速決,一舉奪取山海關後,派雄兵駐守以抗拒清兵於關外。
一場決定命運的山海關大戰終於拉開了序幕。
一向用兵如神的李自成把主力部隊列陣山海關前,同時派唐通率兵2萬騎,從山海關西的一片石的北出口,繞道從東夾擊關外的西羅城,以斷吳三桂退路,形成東、北、西三麵合攻山海關之勢。吳三桂不敵,立即敗回城中。李自成立即又派數千騎兵飛馳到西羅城之北,正準備乘勝登城,被吳軍發現,吳軍趕緊調動大炮轟擊農民軍。大順軍竟一時未把西羅城攻下,兩軍於是相持起來。
4月22日,大順軍再一次向山海關的吳軍發起了猛烈的攻勢,從東、西、北三麵圍攻吳軍,一時間,連營齊上,殺聲騰騰,人喧馬嘶,戰鼓聲響徹雲霄。多爾袞再次接到吳三桂的求救信,於是率軍移至歡喜嶺駐紮(歡喜嶺距關2裏),看到山海關城裏吳軍大炮向東邊清軍方向攻擊,不由得懷疑起來。便命令部下把清軍的旗幟高舉懸掛起來,仍舊不肯率兵輕易出擊。
眼看,吳三桂就支持不住了。一望到清軍的旗幟,他就率了幾騎人馬,拚死突圍,風馳電掣般躲進清軍營中。他一見到多爾袞,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一樣,嘩嘩地往下流,繼而納頭就拜。多爾袞反而卻不滿地問:“既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邀我軍進來救援,為何又不停往我軍陣地轟擊呢?”
“哪裏敢轟擊貴軍呢?隻是因為李自成大軍已從南、西、北三向包圍了我們, 堅不可摧, 並以萬騎斷我車路,所以我才發炮轟擊的啊!”吳三桂急得頓足捶胸,再三辯白。
多爾袞終於點了點頭:“既然如此,就算了吧!可是如果沒有誓盟,我怎能輕易地相信你的諾言和誠意呢?並且闖軍人多勢眾,在裝束上與你的軍隊幾乎就沒有什麽差別,很難分辨出來,為了避免誤傷,為了表示了你真心投靠我清朝,這樣吧,你及貴軍任何將士均須按我軍模樣剃頭束發,你看怎麽樣?”吳三桂聽了,心想,多爾袞這老奸巨滑的家夥,要以剃頭束發把我逼上絕境,讓我無法反悔。唉,沒辦法,我跟大順仇恨不共戴天,為了替父報仇,死不足惜,何顧剃頭呢?於是咬咬牙說:“我實在是兵力太少,倒不是怕了那闖賊,才向貴軍借兵的。既然如此,剃發就剃發吧!”
於是,吳三桂與多爾袞與按照滿清的規矩,殺白馬以祭天,斬黑牛以祭地,歃血為盟。吳三桂又閉著眼睛剃了頭發。
在他們忙乎的同時,守關的吳軍在大順軍的猛烈攻勢下,已經發生了動搖。北翼城方麵的守軍,已向大順軍投誠。
清軍終於迅速采取行動了。多爾袞以吳三桂為前鋒,命英王阿濟格率領萬騎為左翼,進入北水關;命豫王多鐸率領萬騎為右翼,進入南水關;多爾袞自己則自領重兵壓陣。
吳三桂重新入關城後,大呼小叫地命令守城將士趕緊照自己的模樣剃頭束發,來不及剃的,則用白束斜束領背,以示區別。
李自成遙望關城之上吳軍怪模怪樣的打扮,心中不由一沉。果然,急報傳來,說清軍已隨吳三桂占領了山海關。李自成速命撤還已突進關外的軍隊,重新在關前列陣,從北山直到海濱,擺開一字長蛇陣,整軍待戰。吳三桂率軍打頭陣,起義軍很快從兩翼圍吳三桂軍數圍,李自成急於求成,將機動兵力也投入戰鬥。
誰知兩軍激戰至中午時分,山海關忽然狂風大作,塵沙遮日,咫尺間幾乎什麽也看不清。眼看吳三桂軍就要給攻破,清軍乘風沙之勢派出萬餘騎兵繞出主戰場,偷襲大順軍側翼。一時間,隻聞萬馬奔騰之聲,大順軍還來不及作出反應,清軍已經箭如雨下。大將劉宗敏雖然勇冠三軍,可一時為風沙所蔽,躲避不及,被流矢擊中,中箭落馬。另外不少驍將,也負了重傷。這時由於清軍的加入,雙方的軍事力量發生了逆轉,大順軍隻有6萬,清吳聯軍卻號稱12萬。李自成終於節節敗退。
李自成在山海關一片石之戰失敗後,率大順軍退守永平。清軍撥一萬馬步兵給吳三桂,吳三桂便有恃無恐尾隨在大順軍之後。4月23日,雙方再戰於永平的紅花店,大順軍又不支而敗。在範家店,李自成惱羞成怒,一聲令下,斬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收集敗兵,撤回北京。
李自成還沒有回來,大順軍戰敗的消息已經像插了翅膀似地傳遍了京城。京城中謠言紛起,有的說吳三桂是奉了明太子手令,要攻進北京重繼明朝大統的,甚至還有人暗地散發一篇檄文,聲稱要“共輔太子”。一時京城人心開始動搖不定。一些明降官偷偷潛逃出城;已經投降的明軍將士也軍心不穩起來,無數兵卒帶著金銀財物四散逃亡。
4月26日,李自成終於敗回京城。
這一天,大順政權的一班文臣武將聚在宮中,麵麵相覷。李岩先暗啞地開口說道:“目前軍情已是萬分緊急了,恐怕京城已經難保。請陛下及早準備一切,萬一大勢有變,就遷都西安,退守關中,或者今後還可以卷土重來。”
牛金星看了眼李岩,也對李自成說:“不管怎樣,如今正式的登基大典尚未舉行,我意陛下應盡早登基,以安定民心。”
李自成麵色鐵青,說:“現在別說民心,連軍心都不可靠了。也罷,我自關中來,仍回關中去,先做個西北天子!昔日潼關一戰,隻剩下18騎,我李自成不是東山再起了,這一回不信會一敗塗地!好,就依你們二位,趕緊準備登基大典,然後撤出北京。”登基大典是牛金星苦心籌備了一個月之久的,文武百官也早就把一應禮儀學習熟了。隻是,在這種沉重的氣氛下籌備登基,大家都沒有了演習時候那種誌得意滿的心氣兒。
4月29日,李自成於武英殿即皇帝位,心神不定地受了百官的朝賀。他頭戴通天九旒冕,身穿滾龍織金袍,腰上紮了玉帶,腳下穿著黑靴,儼然一副封建帝王的模樣。但是他心中卻極不自在,又不習慣於這身裝束,隻是勉強受著牛金星的擺布。
典禮雖說倉促,各項儀式卻也一應俱全。追尊了李自成的祖上七代為帝後,冊立了結發之妻高桂英為皇後,並且頒發了大赦令。
這天晚上,李自成又發了一道諭旨,勸令百姓出城。事實上,京城早已大亂了。明降軍和大順士卒全無軍紀,肆行搶掠,滿城哭聲相聞。李自成及諸將忙著準備撤軍,已經沒有心思也沒有精力來彈壓了。吳三桂的人馬則已迫近京城,攻城的炮聲日夜不絕。
4月30日,李自成率大軍押了幾十車金銀財寶,啟程西行出京,令穀大成和明降將左光先率萬人斷後。臨行時命人放火,燒毀了皇宮。為了延緩吳軍的追擊速度,大順軍一路上丟棄了許多輜重。從盧溝橋到固安一帶,路旁扔了無數衣服財物,讓吳軍爭相搶奪。從1644年3月19日進京,到4月30日撤出,李自成隻在京城有過短短的40天帝王曆史。十餘年橫掃中國而擁有天下,使得李自成及諸將士驕傲了,輕敵了。以至於勝利的紅燭尚未燃盡,金鑾殿的寶座還沒有坐熱,失敗就無情地來叩打大順政權的大門了!
五月初一,大順軍經過涿州,城內原來明朝的一批官紳竟緊閉城門,大軍隻好向南進發。五月初三,大軍剛到定州,吳三桂軍一路追殺而來,大順軍的殿後部隊奮力阻擊,結果穀大成戰死,左光先則失足落馬,大順軍一敗塗地。五月初五,李自成率軍到真定,所部士卒家屬老幼參半,都已疲憊不堪。李自成親自殿後迎敵。雖然暫時擊退了吳三桂軍隊,自己卻也帶了箭傷。於是不敢稍留,立刻揮師過固關,退入山西,李自成命令李過率後營兵馬嚴守關口。固關易守難攻,吳三桂的追兵到了關下,便不再追攻,原路返回北京。大順軍退入山西後,暫時穩定下來。7月李自成在平陽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議今後的對策。這時候,由於大順政權的敗亡,河南各地明朝殘餘勢力又起,紛紛殘殺大順政權的地方官取而代之。李岩因而在會上提出,由他率2萬精兵,前往河南平息叛亂,收複失地。李自成正在沉吟,牛金星卻暗中連連向他使眼色。他便含糊地說,此事容後再議。
會後,牛金星鑽到李自成的營帳中,故作神密地對李自成說:“我看李岩這個人不可靠!”
“何以見得?”李自成十分驚訝。
牛金星進讒言說:“李岩是個有雄才大誌的人,早就不肯久居人下了。在北京的時候,他看主上在上諭中寫了錯誤字,就背地裏笑話過主上不通文字。平日主上與劉將軍等不拘禮儀,坐則相壓,行則相攙,他也看不慣!”
李自成聽了,不動聲色地笑笑說:“這也不算什麽!你們文人還不都是一樣的脾氣?”
牛金星急急地說:“主上切不可掉以輕心。河南乃是李岩的故鄉,百姓們一直都把‘李公子’和‘李闖王’二李並稱,如果把2萬精兵交給李岩,他羽翼豐滿時就不可扼製了!”
牛金星見李自成依然猶疑不定,又陰險地加重了語氣,說:“李岩還說過:‘十八子坐天下的預言也許落在我身上!’主上別忘了,他也姓李啊! 他要是領兵反叛可不得了!”
李自成眉毛一挑,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叛逆行為。這幾天一路敗逃,他的心情糟透了,一聽說連李岩也有了異心,一時怒火攻心,憤憤地說:“他要反,還沒那麽容易!這事就交給你去辦吧!”
牛金星得了這句話,幾乎掩不住喜色,趕緊退了出來。原來,這牛金星一直忌憚李岩的才智威望在自己之上。別人看不清楚,那李岩是何等的眼光,豈能不知道?因而他幹脆惡人先告狀,除去這個眼中釘。次日,牛金星擺下酒宴,請來了李岩和弟弟李牟。他故作親熱地對李岩說:“我聽說主上已有意讓你率兵前往河南了,所以先設宴算是與你弟兄餞行。”李岩、李牟兄弟不疑其中有詐,坦然地把盞共飲起來。酒過三巡,牛金星突然發難,擲杯於地。事先埋伏於帳後的一群士卒手執大刀搶到席上,不容分說,就將李岩、李牟二人砍倒在地,當即身亡。
這件事一傳出來,軍中大嘩,幾乎所有的將士都不相信李岩會叛變。宋獻策一向與李岩交好,聽說了這件事後,激動地跑到劉宗敏處,流著眼淚說:“主上本來指望東山再起,如今卻聽信牛金星讒言,自相殘殺起來。都督製將軍李岩忠心耿耿,竟慘遭殺戮,怎能讓人心服?”
劉宗敏的傷還沒有完全養好,一聞此訊,目眥俱裂,他憤怒地叫道:“牛金星這狗東西沒有一箭之功,竟膽敢擅殺兩員大將,如果落到我手中,我非宰了他不可!”
這麽一來,大順軍中開始將相離心,分裂的陰影越來越重。特別是一些在李自成起義後期加入的將領,更是人人自危,心想連李岩這樣毫無過錯的功臣都被誅殺,他們又如何能自保。結果,逃亡的文臣武將越來越多。
李自成麵臨的局勢日愈嚴峻。他重新部署兵力,分路出師,自己則退守西安。
清兵在吳三桂的引導下大舉入關,攻占了北京城,一路追殺大順農民起義軍又連連告捷,實在有些喜出望外。他們一開始還打著“為明帝複仇”的旗號,後來則幹脆自己公然取而代之。
1644年9月,清順治帝從沈陽遷來北京,定北京為清朝的首都。
但是,滿清心裏明白,李自成和張獻忠不除,他們還是不能高枕無憂。張獻忠仿佛是對滿清挑戰,於這年10月在四川成立了大西政府,以成都為西京,以原來的蜀王宮殿為行宮,以王府正殿為承天殿,改元大順,定國號為大西,稱西王,命部下稱自己為“老萬歲”。而李自成仍踞守關中, 8月21日,還在西安為自己的誕辰慶祝了一番。在這兩個義軍領袖中,清攝政王多爾袞更不敢小覷的還是李自成。於是,清朝於10月下旬盡出八旗主力,合明朝降軍,分兩路向大順發動了全麵進攻。第一路是以和碩英親王阿濟格為靖遠大將軍,率領降將吳三桂、尚可喜等滿、漢、蒙聯軍,由大同進發,穿越榆林入塞,進犯李自成的根據地陝北;第二路是以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定國大將軍,率領明將孔有德等滿、漢諸軍,先假作進攻江南,暗中卻由豫北渡過黃河,直撲潼關。兩路清軍事先相約,在西安會師,均誌在必得。臨行前,多爾袞再三對部下說:“破了關中, 則大業可成!”
1645年的正月,大順軍與清軍在潼關展開激戰。大順軍將領劉芳亮奮勇抵抗,清軍運來威力極強的紅衣大炮攻關,雙方苦戰了3天3夜,均傷亡慘重。最後,大順軍終於支撐不住,潼關失陷了。這時陝北前線也激戰正酣,李過、高一功率領大順軍,堅守榆林、延安一帶,與清軍各有勝負。不久,李自成得知阿濟格即將由寧夏南下,知道連西安也守不住了,於是又焚燒了宮室,帶著士卒和老營家屬匯合從潼關撤回的部隊約13萬人,於正月十三日撤離西安,一路南下。
聽說多鐸已經攻占西安,多爾袞忍不住扼手稱慶,喜形於色,連呼:“大業可成! 大業可成!”為了保存大順軍的實力,李自成在南下過程中,一路匯合原來根據地的駐軍兵力, 人馬漸增至20萬。然而,當李自成到襄陽之時,投機分子牛金星看到義軍節節敗退,大勢已去,便悄悄逃走了。後來,他甚至還讓自己的兒子、原任大順政府襄陽府尹的牛全當了清朝的小官。自己則龜縮於兒子的官衙內,逍遙地當起了老太爺。至此,李自成才追悔莫及痛恨自己不辨忠奸,誤殺了李岩。
而李過、高一功在延安苦守了20餘天之後,聽說李自成已經南下,便突圍而出,率軍尋找李自成的大部隊。
李自成這時對大順軍還是有信心的。大軍雖然一路南撤,但他仍不忘整肅軍隊,增強戰鬥力。雖然遭受了極大的挫折,他仍然保持了昂揚的鬥誌,堅信自己會像以前一樣再次從挫折中奮起。1645年五月初四,李自成率軍進入了湖北通山縣境內。途經九宮山時,他命令大軍先行,自己率領養子李雙喜等28騎登上山頭,觀察此山的地形,想看看有沒有可能把這裏作為休兵養馬、東山再起的營地。但他看到此山雖然地勢險峻,但人煙稀少,不易籌集兵源,便打消了念頭,和眾人一起往山下走去。
不料,阿濟格所部的清軍在山下與李自成的主力遭遇,而且擊敗了大順軍,隻是沒有找到李自成。清軍從俘虜的士卒口中得知李自成帶了20多個人上山,便循山路大肆搜索。
李自成遙見事態危急,倉促之間躲進了一個巨大的山洞之中。清兵搜到洞中時,沒有發現裏麵有人。李自成一直等到清兵撤圍,才從洞中出來,會合了李雙喜親兵劉伴當等五六個人,來到小沅堡,正巧遇上山洪暴發,阻住了去路,無法追上往通城的大隊人馬。李自成打算衝過沅口寨再作打算。不幸的是,就在沅口寨這裏,一小股土匪發現了李自成的蹤跡。為首的程九百並不知道他就是威名赫赫的李自成,隻是覺得這人可能有油水可撈,便衝上去,李自成等人與他們且戰且退,程九百沿途大呼,喚來其他匪徒聯合追殺,終於在牛跡嶺小月山下把李自成等人包圍了。激戰中,李自成與部下失散,他一個人驅馬左衝右突,依然衝不出包圍圈。他索性跳下馬來,揮刀怒吼,奮起神勇,一連斬殺了幾個狂徒。嚇得其他匪徒連連後退。
但是,李自成自己也精疲力盡了。他倚在一塊山石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歇了一會兒,他又喚來自己的坐騎,翻身上馬,打算奪路突圍。正往外衝時,一隻利箭射傷了他的肩膀,他翻身落馬。
程九百一見,立即趁機衝上來,扭住了李自成。兩個人展開了肉搏。李自成拚盡全力,終於把程九百壓在身下,一隻手去身後抽劍。寶劍太長,掛劍的環紐又是活動的,一時竟抽不出來。程九百則在他的身上亂蹬亂踢,狂呼“救命”!
就在這生死關頭,程九百的外甥金華生猛撲了過來,從李自成的身後用鏟子狠狠擊向他的頭部,鮮血頓時狂湧了出來。李自成再也沒有力氣站起來了!那夥匪徒一擁而上,舉起了手中的刀劍。
這夥罪惡的匪徒,殺害了李自成後,瓜分了他身上的東西和戰馬,棄屍而去。
第二天,路過的農民發現了李自成的屍體,十分同情,用一領草席裹著,就近掩埋了。
曾經縱橫天下使300年大明江山亡於一旦因而改寫了中國曆史的一代豪傑,就這樣血灑荒山,抱恨終天!
李自成不幸遇難,對於大順軍主力來說,是一個意外的沉重打擊。噩耗傳來,滿營聚哭。巨大的悲痛使得數以萬計的將士們幾乎不知所措。他們在通山、蒲圻境內,足足駐紮了3個月之久,才含恨離去。李過、高一功終於渡過長江,追上了原由李自成率領的大軍。兩路義軍於八九月間相會於荊南的鬆滋。檢點兵馬,共有騎兵3萬,步兵六七萬,連同家屬,總計有30萬之眾。隻是在南下途中,汝侯劉宗敏、軍師宋獻策、總兵李光先戰敗被清軍俘虜,也不屈就義了。
一直跟隨李自成南下的田見秀含著眼淚把李自成留下的玉璽,鄭重地交到李過手上。從此,李過擔當起了主帥重任。
當時,明朝的宗室在南方又建立了一些小朝廷,史稱“南明”。在民族矛盾首當其衝的時刻, 大順軍餘部決定與南明的軍事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抵抗清軍的入侵,成為抗清的一支頗具威懾力的生力軍。到了1649年,李過、高一功等相繼病故,李過的養子李來亨等人還率領餘部轉戰湖北巴東等地,不屈不撓地繼續抗清鬥爭,被稱作“夔東十三家”,最盛時人數達20萬。李來亨還曾經在鄂西山區的興山縣茅麓山建立了抗清根據地,屯田練兵,堅持鬥爭達13年之久。
1645年11月,清順治皇帝向張獻忠下了一道招撫詔書,詔書中軟硬兼施,威逼利誘,要張獻忠“審識天時,率眾歸降”,但張獻忠根本不理,怒扯詔書,揮師北上迎擊清軍。不料因奸徒向清軍告密而走漏消息。12月,清兵在川北西充的鳳凰山,乘大霧設下埋伏。等到張獻忠率大軍一到,清軍將領雅布蘭一箭射中張獻忠的咽喉,張獻忠當即落馬。清兵乘機掩殺過來,大西軍猝不及防,四散奔逃,竟沒有來得及把張獻忠搶回。當清軍俘虜張獻忠回營時,他受傷已重,雖然說不出話來,仍然瞠目怒視敵人。大西軍已降清朝的一些將領,見狀為之震懾,不由團團拜在他周圍。很快,張獻忠就壯烈犧牲了。張獻忠的餘部在後來的十餘年中,也與南明合作,依然是抗清的一支中心力量。
清軍一方麵不遺餘力地鎮壓農民起義軍,一方麵也用殘忍的手段逼迫各地百姓臣服於清朝,開始了它長達260餘年的統治曆程。
就在距李自成橫刀立馬、馳騁中原恰好300年之後,就在李自成崛起的發祥地、陝北黃土高原一孔窯洞裏,一位同樣是農民出身的偉人也就是蔣家王朝的掘墓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悠然神往地讚歎道:
“吾國自秦漢以來二千餘年推動社會向前進步者主要的是農民戰爭,大順帝李自成將軍所領導的偉大的農民戰爭,就是二千年來幾十次這類戰爭中的極著名的一次。這個運動起自陝北,實為陝北人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