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七章 龍行北京

  崇禎十七年正月庚寅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稱王,僭越地取國號為“大呈”, 改元“永昌”。並改名為自晟。追尊他曾祖父以下的祖先,都追加諡號,奉李繼遷為太祖。設立天佑殿大學士一職,由牛金星擔任。增設六政府尚書,設立弘文館、文諭院、諫議、直指使、從政、統會、尚契司、驗馬寺、知政使、書寫房等官職。任命乾州人宋企郊為吏政尚書、平湖人陸之祺為戶政尚書、真寧人鞏為禮政尚書、歸安人張嶙然為兵政尚書。恢複五等爵位,大封功臣,封劉宗敏等九人為侯,封劉體純等72人為伯,封了30位子爵和55位男爵。製定軍規,凡是騎馬擾亂隊形者立斬不饒,騎馬踏入莊稼地者立斬不饒,登記在冊的步兵達40萬,騎兵達60萬。

  二月初一,李自成令兵政侍郎楊王休任都肄,從橫門出發,行至渭橋,一時間,鑼鼓喧天,震撼大地。並命令弘文館大學士李化鱗等起草檄文飛馬傳到崇禎皇帝手中,檄文中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告訴崇禎皇帝,大順政府百萬大軍於3月15日抵達京師。明朝的君臣非常震驚,相顧失色。

  就在同一天,李自成親率百萬大軍強渡黃河,相繼攻克了汾州、河曲、靜樂。然後馬不停蹄地進攻太原,太原一戰,明巡撫蔡懋德戰死,晉王朱求桂被大順軍活捉。奪取太原後,李自成令劉芳亮率領精兵先行東進,劉芳亮率軍攻陷故關、大名、真定後,揮軍北上,直逼京師。李自成率領大部隊隨後東進,一舉攻破大同,明巡撫衛景瑗、總兵朱三樂均陣亡。大順軍攻入山西後,李自成首先集中牛金星、李岩等文人的計謀,令弘文館大學士李化鱗執筆起草了一道檄文,然後飛馬發給山西各州縣。檄文中有兩句十分有名的文字:“君非甚暗,孤立而煬蔽恒多; 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大意是:崇禎皇帝倒不是一位昏君,隻是孤立無助,受小人蒙蔽太多太多,他手下的那批大臣,隻知道結黨營私,忠心為公的實在太少太少!

  檄文把主要矛頭盡量避開崇禎皇帝而直指奸臣、宦官、外戚等人,這樣一來,就引起了不少中下層官員和讀書人的共鳴和同情,而大快人心。山西各州縣果然望風而投降大順軍。有的百姓們甚至趕走了原來的舊官,焚香而迎大順軍入城。

  3月12日,大順軍直指九邊重鎮宣府,明朝鎮守太監杜勳竟率領明軍出城30裏, 恭迎大順軍入城。明總兵薑投誠大順軍,巡撫朱之馮不肯降,但無一兵一卒願為他燃炮守城,他隻好一個人顫顫巍巍地登上城樓,要親自燃炮攻擊大順軍,卻沒想到火藥線孔早就被人用鐵釘釘死了, 他隻得深深地悲歎一聲,向城樓下縱身一跳,為了表示對明王朝的忠心而身亡。李自成意氣風發地率領大軍井然入城,一路上隻見百姓們全是喜氣洋洋,家家張燈結彩,人人焚香恭迎。

  聽說李自成就要兵臨城下了,崇禎皇帝急得三魂出竅,寢食不安。一麵發罪己詔,即自我批評的詔書,一麵發詔曰:有能恢複一郡一邑失地者,可以世襲地方官,其功勞與開疆辟土的功臣相同;即使是陷沒“賊”中,如能率眾來歸,也赦之無罪,容立新功;能生擒或斬殺闖賊或張獻忠者,依然給予封侯之賞。正月十六日, 崇禎皇帝召集大臣們商議退賊之計。這時,大學士李建泰自告奮勇,請求以山西老家的財產為軍餉,率軍出征。崇禎皇帝就好像撈到了一根救命草一樣,不由得感激涕零,他親自去正陽門城樓上為李建泰餞行。他執著李建泰的手,眼淚汪汪地說:“愛卿此次出征,就如同朕親自出征一樣啊! 望愛卿旗開得勝,剿滅闖賊。”

  李建泰領兵而去了,崇禎皇帝站立在城樓上,期待勝利的目光遙送軍隊,久久不願離去。恰巧,這天風沙大作,吹得李建泰軍中將士心驚膽戰,心無鬥誌。沒過幾天,家在京都的明軍3000人全部逃了回去。其餘的也是磨磨蹭蹭,一天走不上30裏,讓人覺得哪裏是像出征,倒像是出殯。後來聽說山西全境均被李自成所占領,兵餉也沒有著落,軍心完全瓦解,剩下的2000個明軍也一哄而散了。

  崇禎帝曾策劃過遷都金陵,幻想與李自成劃江而治。他還準備了300艘船隻,隻等運河解凍,便立刻南遷金陵。沒想到大順軍在劉芳亮的率領下二月份就進入河北,並迅即控製了運河,怎麽辦?崇禎帝想到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邊防軍。由於山海關外的清兵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並一再入關燒殺搶掠,如果讓吳三桂來護衛京師,就等於開門揖盜拱手讓清軍進入中原。所以崇禎帝遲遲不願意也下不了決心讓吳三桂率兵入關。但是,山西的告急文書接二連三地傳來,到了三月,崇禎帝一狠心,令太監謝文舉火速趕赴山海關外,封吳三桂為平西伯,令吳三桂率軍火速入關。吳三桂此時不敢怠慢,即刻率軍星夜兼程,於3月16日到達山海關,而此時,大順軍已經直達北京城下了!

  崇禎帝再也拿不出什麽主意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

  3月17日,屯駐城外,號稱禁軍的京營兵三大營40萬人中,除了兩個軍官不降戰死外,其他的還沒有交戰就全部向大順軍投降。李自成令大順軍的大隊人馬圍住京都,列隊環攻,讓明軍各部降軍穿著黃甲衝鋒在前,義軍則穿著藍箭衣壓陣在後。

  大順軍架好炮,李自成親自打了第一發炮彈,彰儀門的城樓應聲而倒。然後大順軍銃炮齊發,矢石橫飛,一時間,震耳欲聾的槍炮聲打破了北京城的寧靜。明襄城伯李國楨奉命守城,然而京城長期以來缺乏糧餉,登上城樓守衛的殘兵剩卒,遠不足以做到一人守一堞(城牆上如齒狀的矮牆),於是就組織內廷太監侍衛隊來補充,還是不夠人數,無奈他隻好又湊了一些民兵去充數。可是,無心作戰的守城士卒,僅在城上裝裝樣子,作作擺設而已。他們在城樓上鬆鬆散散地架好了一門門西洋炮,放炮時,不裝入鉛彈僅隻放出幾團硝煙。更有意思的是,就是在放出硝煙前,還揮手示意大順軍稍稍後退一點後,才正式發炮,就這樣,兩軍相持著。到了夜裏,天寒地凍,明軍更加鬆懈,士卒們都躺在城樓地麵上,不願意動彈,軍官們掄著鞭子挨個地抽打士卒,拽著他們去堞口守衛,然而這個才被拉起來,那個卻又躺倒不動了。李國楨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萬般無奈地找崇禎皇帝哭訴。上朝了,滿朝文武竟無人回答,隻有人在哭泣。崇禎帝隻得退朝與李國楨一起,抱頭痛哭不已。

  3月18日,義軍的攻勢更急。下午,李自成親臨城下,端坐在彰儀門外的一把太師椅上。並令已經投誠的明秦王、晉王在他兩旁一左一右地席地而坐,向城內明軍官兵及士大夫勸降。又令弓箭手將勸降書射入城內,一麵安定人心,一麵派已降的太監杜勳進城。杜勳於是跑到城下,大叫道:“我有急事要麵奏皇上,快快放我進城。”守城將士放下繩子將他吊進城中。杜勳飛跑,迅速衝進宮中,一見雙目紅腫的崇禎皇帝,急忙跪下,並急匆匆地說:“萬歲爺,秦王、晉王都已經投降了,大明大勢已去,那李自成讓我來勸萬歲爺禪位啦!”崇禎皇帝大怒道:“秦王、晉王乃是太祖皇帝親封的藩王,竟如此不肖,該當何罪。”杜勳見崇禎帝到現在還如此念念不忘地叨嘮著不著邊際的事,不由急了起來,大聲說道:“萬歲爺,那李自成還有一句話,說萬歲爺要以民族利益為重,吳三桂入關,指不定清兵隨後犯境,如果陛下同意退位,他李自成願派精兵強將赴遼,抗擊清兵,保我漢室江山啊!望陛下三思!”

  崇禎皇帝對這番話果真有所觸動,他愣愣地想了半天,盡管明知道怎麽著都不可能保住帝位,但無論如何也不肯、也不甘心去向“流賊”俯首稱臣。看著太監杜勳在一旁急得七竅生煙地等他作出決策,崇禎帝更加心煩意亂,向他揮了揮手說道:“你先回去告訴李闖,說容我再好好想一想,想好後,我會派人來告訴他的。”

  得了崇禎帝這一句話,杜勳一溜煙地向宮外跑去。他一邊跑,一邊對著那些眼巴巴地望著自己的太監說:“諸位趕緊先好好想辦法吧,北京城馬上就要給攻破了。”

  就在杜勳給守城將士吊出城後不久,崇禎帝手下的負責守彰儀門的太監曹化淳, 便命令明軍大開城門,迎接大順軍進入了外城。大順軍則繼續加緊對皇宮所在的內城進行圍攻。

  3月18日黃昏,崇禎帝正坐在寢宮內,左想右思。忽然隻聽得槍炮聲越來越近,宮牆仿佛給震得籟籟地顫抖起來似的,不由得驚恐萬分,知道城破已迫近眉睫。於是,他趕緊命太監傳旨,召集群臣來商議對策,然而並沒有一人肯來相見。

  崇禎帝無奈,隻得決定出逃,先安排好皇太子和另兩位皇子易裝逃往外戚周奎、田弘家躲避後,自己則也換了一身平民服裝率數十騎太監出了東華門。可是到了朝陽門後,看到大順軍勢盛,肯定跑不出去。便又奔向安定門,哪裏知道安定門被鎖得死死的,守城官員兵士連影子都未見到一個,無法開啟城門。這時,天已微明,一看出逃無望,崇禎帝索性回到宮中。於是他把後妃們都召集到一起,自己先大口大口地喝了幾大杯酒,然後隨手拔出佩劍,指向周皇後,嘶啞著嗓子說:“大勢已去,你去自盡吧!”

  袁妃聞言,大吃一驚,立即起身向外跑。崇禎仗劍向她追了過去,大聲喊道:“別跑! 你也得死!”一劍刺去,正中袁妃肩頭,鮮血似噴泉般地噴了出來,然而她仍舊不肯停下,直往外衝。崇禎仗勢又是一劍刺去,從袁妃後背直貫胸膛,袁妃終於倒在門檻上,兩隻眼睛絕望地睜得圓圓的。

  周皇後見此,掩麵回到坤寧宮,將一丈白綾往大梁上一扔,係上一個結,然後套住自己的脖子,用腳往後把凳子一踢,掙紮了一會後,氣絕身亡。崇禎帝隨後來到坤寧宮,眼見周皇後確實已經死去,大聲叫道:“死得好! 死得好啊!”接著他又手提血淋淋的寶劍闖進了壽寧宮中。15歲的長公主披著衣服,驚恐萬狀地看著父皇,“父皇,出了什麽事?” 狀若瘋狂的崇禎帝瞪著她,歎息道:“你為什麽要生在我家啊?”說完,提劍就向長公主砍去,長公主嚇得直往後退。崇禎帝咬緊牙,把眼睛一閉,揮劍直向女兒頭上劈去,長公主本能地用右手一擋,腦袋給躲過了,然而右臂卻被利劍無情地砍了下來, 長公主哼了一聲,倒在地上。年幼的小公主聽到喊聲,迷迷糊糊地跑了出來,一看此情景,給嚇呆了。崇禎趕上一步,當頭一劍,小公主當場氣絕而亡。崇禎帝渾身濺滿了血,他顧不上換一身衣服,也不顧長公主、小公主的死活,帶了幾十名太監火速衝出皇宮,向煤山跑去。一到煤山,回頭一看,幾十名太監都已星散,隻有掌印太監王承恩一人在身旁。又見隨風飄來一股股硝煙,城內殺聲陣陣,火光衝天,顯然皇城失守。他令太監王承恩敲鍾召集眾官員,卻沒有人來。夜色已經散盡了,於是在衣袖上寫下了詔書曰:“因失江山,無麵目見祖宗, 不敢終於正寢; 望百官俱赴東宮行在。”寫完,他披頭散發閉了閉眼睛,流完了最後一滴眼淚。命令王承恩把一尺絲巾搭在山亭梁上,自己緩步走到絲巾前, 再回頭看了看皇宮內外烽火連天,歎息道:“唉!苦了我的百姓啊!”說完,把脖子往絲巾套裏一伸,雙腳一蹬,氣絕身亡。太監王承恩亦吊死在他旁邊。

  3月19日黎明,幾乎就在崇禎皇帝朱由檢上吊身亡的同一時刻,京都的德勝門、朝陽門、阜成門、宣武門、正陽門同時向大順軍敞開。大順軍將領劉宗敏、李過先行率軍迎著晨風入城,並在大街小巷貼滿了安民告示曰:“大帥臨城,秋毫無犯。敢有擅掠民財者,淩遲處死。”在動蕩的北京城中,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在經曆了一個不眠之夜後,一見滿街布告,爭先恐後地看著、讀著。旋即他們則照常起居生活。

  中午,李自成頭戴氈笠,身穿月白色衣衫騎著烏駁馬,意氣風發地準備進京。丞相牛金星,尚書宋獻策、喻上猷,侍郎黎誌升、張嶙然等一班文武緊隨其後,並有數萬大順軍將士聲勢浩蕩喧喧嚷嚷地在後護衛。

  大軍直抵西直門前,宋獻策向李自成提出建議,先安定民心再入城。李自成沉吟了一聲,隨即從箭袋裏取出三支箭,拔出箭鏃,轉過身來,向軍中“嗖、嗖、嗖”連發三箭,大軍頓時安靜下來。李自成大聲說:“馬上就要進入京都了, 各位將士務須謹記三條軍紀,第一,不準傷害百姓!第二,不準奸淫婦女!第三,不準焚燒房屋!有違令者,立斬不赦!”大軍一片肅然。

  正要從西南門進城,李自成忽然瞧見一股濃黑的煙霧從城門裏撲麵而來,原來是從一處正在焚燒的房屋上飄拂過來的。李自成不禁皺了皺眉頭,身旁的宋獻策連忙說:“這是凶氣,咱們最好趕緊回避一下。”於是李自成拔馬率領大軍轉向德勝門入城。

  李自成一進城門,眼睛便為之一亮。隻見老百姓喜氣洋洋地簇擁在道路兩旁,指指點點,比比劃劃地看著他們這一行人。有的民居前擺上了香案,並焚著香;有的民居前則掛上節日的燈籠;幾乎每家門口貼上了黃紙條,上麵寫道“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字樣。還有不少老百姓在帽子上別著寫有“大順民”的小布片。在城門口還跑著已經投降的明朝官員和太監300多位,李自成命令他們不必害怕,務必依舊各司其職。聽了這話,他們方敢抬起頭來,看看這個讓明軍聞風喪膽,而且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舉消滅了300年曆史的大明江山的頭號“流賊”,隻不過是一張普普通通的陝北農民的麵孔和一副與其士兵並無兩樣的裝束時,心中真有些難以理解和接受,不少人小聲地說:“大明滅亡,真天意也!”

  李自成策馬來到承天門前,停了下來,對左右笑著說:“要是我能一箭射中‘天’字,便應該一統天下。”

  於是,便從身後的箭袋裏抽出一支雕翎箭,取下掛在胸前的大弓, 把箭搭在弓上,瞄了瞄,“嗖”的一聲,一箭射在“天”字下麵二寸的地方。

  一向射箭百發百中的李自成,沒想到這一箭沒有射中,情不自禁地“咦?”了一聲。宋獻策見狀,立即翻身下馬,向李自成拱手作揖並笑著說道:“我王此箭正中‘天’字下麵,不就正預兆著獲得天下嗎?可喜可賀啊!”

  李自成聽完,仰天大笑,然後策馬直入承天門而去。

  皇宮門前,明皇太子給幾個未來得及逃走的太監挾持著,跪在地上。李自成一見,跳下馬來,一把扶起正處少年的明皇太子,令人把他扶進宮中,並且命令任何人包括大順軍將士不得驚擾他。然後,李自成回頭對這些太監喝道:“本該把你們這些背主求榮之輩一一處斬!姑念你們還知道天意所在,降我大順,就饒你們不死,日後不準再胡作非為了,否則立斬不赦!起來,去吧!”

  那幾個本想借此獲得厚賞的太監,一個個給李自成喝罵得麵紅耳赤,灰溜溜地走開了。

  在宮中, 李自成沒有見到自己的老對手崇禎皇帝,卻在坤寧宮看見了懸梁自盡的周皇後,並在壽寧宮看到了斷了右臂的躺在地上的長公主,斷臂處還在汨汨地向外流著鮮血。得知乃崇禎皇帝親手所為之後,李自成深深地歎息道:“崇禎帝未免太忍心了!”一麵趕緊讓女兵將長公主抬進宮中,令劉宗敏請軍醫負責醫治,一麵派人加緊尋找崇禎皇帝。

  兩天後,李自成得知崇禎皇帝已在煤山上吊身亡後,命令軍中依然按照封建皇帝和皇後的禮節,安葬了崇禎帝和周皇後,並封明太子為宋王。

  進入京城後,大順軍起初的確是軍紀嚴明,對百姓均是秋毫無犯,他們依然吃自己隨身而帶的幹糧,附近的居民,給他們送去食物,也一律不肯接受,所有這些深深地贏得了北京人們的心。

  李自成自己也很早起來處理軍政大事,每天早上隻喝些小米粥充饑。他把皇宮內乾清宮上的匾額“敬天法祖”也換成了新的匾額“敬天愛民”。還在武英殿兩次召見了當地的父老鄉親,向他們詢問疾苦,並且釋放了被關押在東西廠和刑部監獄的囚犯。

  一天,有兩個兵士,搶了前門布店中的綢緞,居民告發後,大順軍的將士立即將他們逮捕,並且很快就處死了那兩個家夥,還把他們的手足割下來,釘在前門大柵欄上,並張榜布告,號令大順軍,以安定民心。

  這件事很快就在居民中傳開了,居民一個個人心大快,拍手稱讚。一些對農民起義軍有陳見和疑慮的,頓時煙消雲散,放下心來。京城的百姓一如既往地安居樂業著。

  李自成從占領西安起, 就已經正式定國號為大順,改元永昌,並建立了官吏製度,到這時,為了鞏固政權,更把明朝的官製全改了。改“六部”為“六政府”; 改“司官”為“從事”; 改“六科”為“諫議”; 改“十三道”為“直指使”; 改“翰林院”為“弘文館”;改“太仆寺”為“驗馬寺”;改“巡撫”為“節度使”;改“兵備”為“防禦使”;分別改稱知、府、州、縣長官為尹、牧、令。開始鑄造大順政權的“永昌”錢幣。並采取甄別錄用的辦法以區別對待明朝官吏。

  這天,天氣寒冷,天剛蒙蒙亮,承天門前喧喧嚷嚷。這裏集中了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3000多個明朝大小官吏,人群裏麵有皇親貴戚、文武大臣周奎、朱純臣、陳�、魏德藻等人,錄用開始了,隻見李自成麵向南端坐,牛金星、劉宗敏、宋獻策等人挨著李自成左右一起就坐。大順政權首先由牛金星公布了錄用原則:一,三品以上的大官一概不錄用;二,四品以下的,如果沒有貪汙劣跡和其他罪惡,量其才幹而授職。3000多位官員,一一甄別下來後,最後,僅隻錄用了三品侍郎侯恂、四品以下少詹事梁紹陽、楊觀光等92名。那些活生生地把大明江山搞得一團糟的貪官汙吏們,得到的隻是乘興而來,掃興而歸而已。

  為了籌集兵餉,鞏固新政權,大順軍繳獲了明宮內庫的3700萬兩銀子,權將軍劉宗敏等逮捕了甄別錄用後餘下來的明朝皇親國戚、大官僚和其他有貪汙嫌疑的降官800餘名,開始刑訊追贓。

  首先定下了以下原則:

  一、凡罪惡昭彰者,家產全部沒收,並處以死刑;二、貪官汙吏不肯如實交代納銀之數目者,嚴刑追贓;

  三、清廉官吏者,不動刑具,聽其自行捐贈。

  明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後的親戚,當大順軍圍攻京都時,崇禎帝因缺乏兵餉,士兵不願為他守城抗擊大順軍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隻得派太監去央求周奎捐贈部分家財來充當兵餉。周奎僅隻是向太監推托說:“請轉告皇上,老臣實在無多餘的銀兩呀!”那太監央求了半天後,見他捐贈無望,不覺氣上心頭,拂袖而去,並說:“老皇親啊!你真不識大局, 同時也太吝嗇了,這樣下去,大明朝很快就要完蛋了,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銀珠寶,大明一完,又有什麽用呢?”周奎聽了,總算勉為其難地捐贈了2000兩銀子。大順軍進城後,早有人告知周奎乃最大貪贓枉法之輩,於是,劉宗敏派人將他逮來,沒收了他的財產,共抄得銀子53萬兩,綢緞布匹等財物不計其數。

  明大學士陳�,貪財好斂的名聲,早已在外。他被劉宗敏逮捕後,很快就讓家人送來了銀子共4萬兩。劉宗敏覺得他還算老實,也較為慷慨,於是未給他上刑。但是陳�平時對仆人相當苛刻,動輒打罵,仆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但又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夜裏,他的一個仆人把牙一咬, 對劉宗敏手下的人說:“請告訴劉將軍,我有急事相告!”劉宗敏於是接見了他,問他:“什麽急事?”仆人說:“劉將軍,陳�他在院子裏地下埋藏了好幾萬兩銀子呢!黃金珠寶也頗為不少,我可以為劉將軍帶路。”劉宗敏一聽,大喜過望,立即派大順軍帶著鐵鏟等隨同陳�仆人衝入陳家院子裏,果然挖出了陳�貪贓枉法所得的銀子8萬兩、黃金360兩和成斛成斛的珍珠。

  明大學士,崇禎皇帝的宰相魏藻德,尤為貪生怕死,他曾經是明朝的狀元。剛被劉宗敏逮起來,就對劉宗敏說:“劉將軍隻要能用我,不管讓我幹啥都行。”劉宗敏厲聲嗬斥道:“用你,哼,明朝崇禎帝不是用你為宰相嗎?怎麽樣?把大明江山竟弄得如此的一團糟,你對得起崇禎皇帝嗎?你說,你還有什麽用呢?”魏藻德厚顏無恥地說:“劉將軍,休要誤會,大明江山的斷送與我毫無關係,罪在先帝昏庸無道而已!”劉宗敏一聽,怒火衝天:“真是個無恥小人,來人啊!大刑伺候。”“是!”一聲剛畢,左右一把拖住魏藻德,把他死死地按在地上, 狠狠地打了40軍棍。打得他皮開肉綻, 呻吟不已。魏藻德竟還不死心,還夢想著在大順政權撈上一官半職,於是向看管他的大順軍戰士王旗鼓說:“王將軍如果肯替我去說說好話, 放我出去做官,我就把我那17歲的美若天仙的女兒嫁給你做妾,王將軍,你看怎麽樣?”王旗鼓一聽,隻覺得怒火中燒, 好像他自己受夠了委屈似的,飛起一腳, 向魏藻德重重地踢了過去,大聲罵道:“明朝用你這種卑鄙下流的人做宰相,明朝江山豈有不支離破碎的道理。禍國秧民的東西,不知廉恥的東西,大順政權永昌皇帝又如此英明, 怎能用你這種東西做官,哼!做你的黃梁美夢去吧!”最後,魏藻德終於喪命於大刑之下。

  大順軍雷厲風行地追繳貪官汙吏的贓物及其所得,很快就在百姓中傳開了,百姓們都拍手叫好,人心大快。一時間,北京城內,大街小巷,百姓在茶餘飯後,所談論的話題就是大順軍追贓。

  為了鞏固新政權,繼而一統天下。進京以後,李自成隨即派精兵強將去遠近各地平定明朝殘餘勢力。大順軍所向披靡,不戰而下通州、天津、保定,隨後,揮軍直指齊、魯一帶。齊魯一帶的百姓一直深恨明朝的殘暴統治和地方官的橫征暴斂。大順軍傳檄一到,當地百姓們就擺上香案,有的甚至還供上李自成的牌位,一齊排隊出城,遠道而迎大順軍。明朝地方官大部分望風逃竄,也有部分平時沒有什麽劣跡和罪惡的官員,置酒接風,等大順軍到來後,辦完交接手續才離開。後來,大順軍所任命的河北、山東、河南的各府州縣的地方官,均是單騎赴任,所到之處,秩序井然。

  時至1644年4月,大順政權的版圖已東至山東,西抵甘、寧,北沿長城,南達淮河、長江以及川北一帶。占據了當時中國版圖的一大半,達到了大順統治的鼎盛時期。

  李自成進了北京後,整天忙於處理軍政大事,一直遲遲沒有登基稱帝。這可急壞了牛金星。他心裏想如果李自成不趕快登基稱帝的話,他這個丞相也就有點不能名正言順了。於是,他經過幾番思索後,對李自成說:“如果不趕快登基,不正大位, 恐怕中途會變啊!” 李自成隻是笑著說:“著什麽急啊!等處理軍政大事妥當後,再登基稱帝也不為遲呀!”

  於是牛金星把明朝鴻臚寺的官吏全部官複原職,讓他們每逢三、六、九日教習大順政權的文武大臣向李自成“勸進”――勸李自成快點登基稱帝。

  剛開始,這些農民出身的義軍將領和眾大臣,都對封建皇帝禮儀製度感到莫名其妙,頗不習慣。一天,鴻臚寺的一位官員捧著一張勸進表,畢恭畢敬地來到了劉宗敏的府第。劉宗敏拿著勸進表,左看右看,橫看豎看,就是看不明白,笑著問:“你這是在搞什麽鬼名堂?”

  那官員不厭其煩地向劉宗敏解釋清楚後,便拉著他說:“好,劉將軍明白了吧!來, 我們一塊去大元帥那兒行‘禮’去!”“ 行禮?怎麽個行法?” 劉宗敏瞪起了眼睛,百思不得其解地問道。

  “就是行五拜三叩頭之禮,而懇求大元帥登基稱帝呀!”

  “什麽?行五拜三叩頭之禮?我跟老李造反已14年了,一直都是兄弟相稱,平時也是在一起拍肩擂背,互相取笑,現在怎麽能給他叩頭呢?我不去!”那官員見劉宗敏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裏,也根本不理行大禮那一套,自己覺得沒趣,又不敢再說什麽,而唯恐得罪這位草莽英雄。於是,隻是到牛金星府第上哭訴。牛金星一見劉宗敏,若口婆心地勸了他好半天,諸如什麽“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啦”,“ 你是武將之首,應該得做出表率啦”等等,他就憑著那文縐縐的三寸不爛之舌,大談利害,特談關係,把劉宗敏說得雲裏霧裏,不知東西南北,然後連拖帶拽地把劉宗敏拖去勸進李自成了。

  李自成呢,也稀裏糊塗地被牛金星請到大殿正中的龍椅旁邊,他依然身著那套青布戰炮,很隨便地往龍椅上一坐,笑著問:“軍師,你在搞什麽名堂呀?”沒等牛金星答腔,旁邊一位鴻臚寺的官員趕緊捧了一套嶄新的龍袍,遞給李自成,並說:“大元帥,請試一試這龍袍,看看是否合身?”並告訴李自成如何坐在龍椅上?手如何擺?腳又怎麽放?過一會兒,百官“勸進”時,又該怎樣作些謙遜的答辭等等,直弄得李自成驚奇不已。於是,他搖了搖頭對牛金星說:“真是太繁瑣了, 我是馬上天子,何必拘泥於這些�嗦冗長的禮節呢?我看,還是免了吧!”

  牛金星則急忙裝出十分莊嚴的樣子說:“我王啊!這是君王的尊嚴所在,不能免,必不能免呀!”李自成無可奈何,隻得付之一笑說:“當皇帝,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你們怎麽說,我就怎麽辦吧!怎麽樣?”

  李自成穿戴好後,剛坐在龍椅上,隻見那一班文武大臣按秩序魚貫而入大殿,分立兩旁,叩拜如儀,然後遞交勸進表,李自成一見,自己的一群愛將謀臣被禮儀拘管得如此的循規蹈距,不由得覺得可笑,頗不習慣。

  時間長了,李自成和他的文臣武將均對此習以為常了,從此,帝王的尊嚴也就建立起來了,李自成那一幫多年隨他東拚西殺出生入死的難兄難弟們,如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等人再也不敢跟他開玩笑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