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章 苦難少年

  公元1368年,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創下了大明江山,在曆經200餘年的滄桑巨變後,至萬曆年間,已是一派烏煙瘴氣,顯示出那末世的光景來。

  10歲登基的神宗皇帝, 成年後沉溺於吃喝玩樂,恨不得據天下珍寶為己有,對國家大事卻不聞不問,21歲時就忙不迭地為自己修建陵墓――定陵。修成定陵花了6年時間,這期間每天都有3萬多個工匠疲於奔命,總共花銷了800萬兩銀子,相當於此時明王朝兩年的全部的田賦收入。另外神宗皇帝光用於珍玩珠寶方麵的花銷就達到2000多萬兩銀子。當然,他揮霍的財源隻能從百姓頭上搜刮,所以苛捐雜稅層出不窮,多如牛毛;貪官汙吏和土豪劣紳也趁機橫行霸道,魚肉百姓;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苦不堪言。陝北一帶,屬於邊防地帶,一些世襲的貴族將領拚命地兼並比較肥沃的土地,一般的百姓則隻能在貧瘠的山地上刨食兒,一年一畝土地也隻不過有幾鬥糧食的收獲。然而官吏們則照樣如狼似虎地催糧催稅,由此不知逼散了多少百姓家庭,不知逼死了多少善良的貧窮百姓。以至陝北一帶成了人煙稀少、滿目淒涼的荒蕪之地。

  好端端的國家給神宗皇帝折騰得衰敗不堪後,萬曆四十八年,他終於駕崩了。太子朱常洛即位,29天後因為腹瀉,吃了一位大臣進貢的兩粒“仙丸”,竟莫名其妙地去見神宗皇帝了。年輕的熹宗皇帝便在哭哭啼啼中登基即位,即位後立即封奶奶客氏為“奉聖夫人”,對她真是百依百順,然而客氏生性邪惡,和皇宮太監魏忠賢朋比為奸。一字不識的魏忠賢也因此很快得寵於熹宗,於是魏忠賢漸漸地結黨營私,胡作非為,把持朝政。熹宗不理朝政,卻愛親自動手做木工活。魏忠賢則趁機獨攬大權、獨斷朝政。一時間,他的爪牙遍布朝廷,不少文臣武將、達官貴人都成了他的走狗,他還掌握了皇家特務機關“東廠”的指揮大權,一手遮天,任他操縱。一些溜須拍馬之徒甚至拜伏在他麵前,口稱:“九千歲、九千歲!”全國各地幾乎都不惜耗費銀子給他興建生祠。然而,畢竟有一些剛直不阿的大臣看不慣了。吏部郎中顧憲成被神宗罷官後回無錫老家,修複東林學院,約幾位至交共同講學並時常諷刺和議論朝政。退居村野的士大夫聞風而至,朝中一部分有識之士則遙相呼應,組成了一股時稱“東林黨”的政治勢力,極力抨擊和反對魏忠賢。大臣楊漣上疏如實地痛陳魏忠賢二十四大奸惡,然而楊漣反被昏庸的熹宗罷了官,魏忠賢則捕殺了楊漣等十幾位大臣,並以剿滅東林黨的名義,禁止講學和議論朝政,拆毀全國所有的書院。

  就這樣,朝政愈來愈腐敗,百姓的日子也是愈來愈窮苦不堪,度日如年,有識之士敢怒而不敢言,隻能在心中歎息:“長期以往國將不國矣!”

  陝北的無定河,由於與從黃土高原上一瀉千裏的黃河交匯,這裏水流湍急,波濤滾滾,挾沙帶石,激濁揚清,頓時形成雷霆萬鈞之勢。河邊有個米脂縣,背依千山萬峰,麵臨滾滾波濤,氣勢雄偉。就在縣城以西120裏處,有個李繼遷寨。寨裏坐落的家家都是以窯洞為房舍,出門見山的十幾戶人家,而山外的世界,神奇遙遠,對他們來說,不啻是可望而不可及也。

  萬曆三十四年( 公元1607年)農曆八月二十一日,這天,秋風瑟瑟,迷迷茫茫的黃土滿天飛揚,崎嶇的山路旁,零星的幾莖枯草有氣無力地隨風搖搖擺擺。忽然,從一孔寒窯裏衝出了一聲嬰兒響徹雲霄的啼哭聲,仿佛是要和呼嘯的狂風爭個高低似的。一向憨直的陝西老漢李守忠那張年近五旬的已顯示出蒼老的臉上掛滿了笑容,老來得子,此子必貴,想到這點,他渾身洋溢著喜氣,真仿佛是一下子就年輕了20歲。

  不久,鄉親們一個個前來道賀,李守忠則抱出一壇早已釀備好的米酒,大碗大碗地倒上遞給他們大口大口地喝。其中一個大漢,一把接過一大碗酒,把脖子一仰,一飲而盡,粗聲粗氣地對李守忠說:“守忠老哥,你這娃兒金貴啊,你們李家人丁興旺總算是有了兆頭啊!”

  “唉,金貴個啥,八成也是一個苦娃兒,老弟啊,你沒瞧見,這幾年,又是水災,又是鬧疫病,日子難過著呢!眼瞅著我幾個堂兄堂弟都染上了疫病,一個個都咽了氣,現在我也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老天爺總算有眼,送了個兒子給我總算我們李家沒有在我這一代裏絕後,我可不敢奢求他日後如何金貴,隻要能養老送終就足矣!”李守忠接過他的空碗,並給自己也倒上一碗酒,大口地喝上了一口說道。

  聽了李守忠的話,一個正幫著端湯送水的婆姨問道:“守忠大哥,娃兒的名字想好了沒有?”李守忠道:“ 去年我去華山禱求兒子, 後來夢見神靈對我說:‘讓破軍星下凡做你的兒子。’ 就在他落地前,孩子他媽做過一夢,夢見一上穿著華麗的黃衣服的人到我這土窯裏來了。這樣, 就叫他小名‘黃來兒’,叫他大名‘鴻基’吧!”

  另一個婆姨咂著嘴兒說:“好夢,好夢,夢得好,小名也取得好,大名也取得好,真吉祥啊!”

  鄉親們給送走後,李守忠回到土窯還不停地自言自語道:“我的兒子是破軍星下凡, 應該會有大的出息吧!但願我這把老骨頭能把他撫養成人……”就在大明氣數日漸將盡時,僻居於陝北米脂縣李繼遷寨的小鴻基也日漸長大。8歲那年,父親李守忠縮食節衣地送他去本村的一所私塾讀書。私塾的先生跟李守忠很熟,他看著小鴻基那付天真稚氣的模樣,忍不住歎了一聲氣,說:“守忠啊!我知道你家日子過得艱苦,還送孩子來識字,真不容易,唉,但願這孩子能替你爭口氣,讀好書,以便將來能自立,並有所成就。”小鴻基念了幾年的私塾,粗通文字。在家時,父親要翻翻皇曆本子、查查黃道吉日,就再也用不著請教別人啦!然而,小鴻基日漸長大,心思兒卻老是念著弄槍舞刀之事。雖然才十歲,卻已經是虎頭虎腦、身強力壯了,無形中已成了村中的孩子頭兒。這年,小鴻基13歲了,他已學會了幾路拳腳。一天,他和年齡相近的小夥伴劉國龍、侄子李過打打鬧鬧地跑進了關帝廟。三人相互間比劃了一通拳腳,都是汗流浹背。長得像一頭小牛犢似的劉國龍剛喘過一口氣,忽然瞥見香案上有一隻黑黝黝的鐵香爐,就向小鴻基說:“哎,鴻基, 花拳繡腿算不了什麽,你瞧,這個香爐,聽說這個香爐有73斤重,你若能把它舉過頭頂,我對你就心服口服啦,如何?”小鴻基眼睛一亮,眉毛向上一挑,一下就蹦了起來:“行,我來試一把!”他先用雙手搖了搖鐵香爐,滿不在乎地說:“不沉,一點都不沉!”話聲剛落,隻見他一叫勁,“起!”鐵香爐就已被舉過了頭頂。繼而隻見他放下左手來叉著腰,隻用一隻右手便穩穩地舉著香爐,繞著大殿輕輕鬆鬆地走了一圈,然後回到原地,動作熟練地輕輕地放下了香爐。隻見他若無其事地站在那裏。這一下,可真把劉國龍和李過看呆了。半晌才異口同聲地吐出一句話:“鴻基,你真棒哎, 我們服你啦!”小鴻基覺得還不盡興,於是又用一隻左手穩穩地舉起鐵香爐,輕悠悠地又繞著大殿走了一圈。看著鴻基那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想起前日自己和李過都舉不過頭頂,猛然間覺得鴻基似乎是大力神下凡似的,不自覺地歎出一口氣:“真是天生神力矣, 我要是再練十年能趕得上你,多好啊!”小鴻基說:“光靠幾下蠻力氣不會有什麽作為的,還得有一身好武藝真功夫才行,我看咱們米脂縣找不到什麽好師傅傳武藝,我想出去尋求名師學藝!”小李過吃驚地睜大眼睛說:“出走?叔,你去哪兒?叔公會讓你走嗎?”“去延安!我偷偷地走,你們可千萬不要告訴我爸,要不然我就沒法走了!”

  小鴻基真是說走就走,這下可急壞了守忠老漢。他尋思著自己就鴻基這根獨苗,況且自己是年過花甲的人了,兒子不辭而別,要是萬一出了點什麽問題,自己如何對李家列祖列宗交代呢?於是,他整天望著村口落淚,茶飯不思,日見消瘦。小李過眼見叔公傷心成這樣子,心就軟了,猶豫半天後就說:“叔公,叔說他去延安要拜師學武藝了。”

  “唉!一個莊稼娃兒,學什麽武藝!這孩子!”守忠老漢聽了心裏稍寬,繼而長長地歎了一聲氣,撫著李過說:“那麽大的延安府,去哪兒找他呀,過兒,你肯定知道你叔具體去了哪兒,好孩子!告訴叔公。”小李過說:“我也不知道叔具體去哪兒啦?叔公,我一有叔的消息就告訴你。”

  四個月後,小鴻基托人捎了一封信給劉國龍和李過。盼子心切的守忠老漢急忙接過李過遞給他的信,三下兩下就撕開了信封,一把展開折疊成小鴿子的信紙,瞧見兒子那粗放的筆跡,眼淚花花地直往下掉。“過兒, 你念過叔公聽,信上寫了些什麽?”李過接過信,大聲地一個字一個字地念了起來:

  國龍,過兒:

  你們好嗎?請告訴我,我父親好嗎?我好想念他老人家。我自從家出走後,走了10天終於到了延安,打聽到了一個武藝高強、義膽俠腸的羅師傅,羅師傅與我在延安路相遇,經我再三懇求,願意收我為徒。羅師傅每天一清早就叫醒我去野外一塊練習騎馬射箭……

  你們若要想學一身武藝,最好一塊來延安,咱們一起練武,切記不要告訴我父親……

  聽完李過念的信,守忠老漢眼睛一亮,匆匆地收拾了一下行李,趕往延安去了。

  一到羅師傅家院門,守忠老漢正瞧見鴻基穿著白小褂兒、黑布長褲,在空場地舞單刀。刀把上的那團紅纓,隨著急速飛旋的刀光上下翻飛,真是好看。羅師傅站在一旁不時地指點著,李守忠看呆了,真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練出了如此出色的武功。半晌才顫巍地走過去叫出了兒子的乳名:“黃來兒!”

  鴻基聞聲停了下來,一看見守忠老漢,就撲進了他的懷裏,叫了聲:“爸!”守忠老漢老淚縱橫地說:“鴻基,你讓爸好找啊! 好孩子, 跟爸回家吧!”鴻基一聽要回家,便從他爸懷裏掙紮出來,把頭搖了搖,堅定地說:“不!”

  守忠老漢此時眼淚猶如斷了線的珍珠,花花地掉個不停。“鴻基,自你娘去年病故後, 我就隻有你這麽一個親人。爸老了,你更是爸的命根子,你不在家,萬一哪一天我兩腿一伸,眼前哪裏去找人啊!”鴻基一聽,眼圈兒也紅了,他強忍住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倔強地說:“爸, 不是孩兒不孝不順,可我現在剛學了一半,怎麽好就此回家半途而廢呢?”他轉頭向羅師傅求援說:“師傅,你說呢?”

  羅師傅從鴻基父子的談話中,立即明白鴻基是偷跑出來學藝的。本來他打心眼裏喜歡這個聰明好學、刻苦勇敢、性格倔強的孩子,但又瞧見守忠老漢那副思念孩子的憔悴像,俠義心腸又動了。於是他幫著守忠老漢一起勸鴻基回家。鴻基一看師傅也勸自己回家,滿肚子不高興,嘰哩咕嚕不知道在說些什麽,並不停地使勁用腳踢地,一會兒功夫就踢出了一個一腳深的小坑來。

  守忠老漢看著自己這個倔強而又有些功夫的兒子,真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羅師傅把守忠老漢拉到一旁,悄悄地說:“老漢啊!這娃兒的確是塊練武的好材料,能吃苦,有誌氣,聰明好學,我看不練成一身武藝也太可惜了。此時要是強行拉他回家,保不準哪一天他又會跑出來,你說呢?”

  守忠老漢連忙點了點頭,說道:“羅師傅說得對極了,鴻基脾氣倔著哩,真指不定哪一天還會偷偷地跑出來,羅師傅,那你看該怎麽辦才好?”

  羅師傅笑著說:“不如這樣吧,我去米脂教他,你看怎麽樣?”

  李守忠喜出望外。“鴻基,快,快過來, 給師傅行禮,你可是運氣,碰上了這麽好的師傅。”

  鴻基早聽到了師傅的話,急忙向師傅叩了個頭。羅師傅豪氣地說:“鴻基,徒兒,起來、起來,不過目前師傅我還有點事情得安排好,你們父子先回家,師傅我過三個月後準到你們家來。”

  三個月後,羅師傅果真來到了鴻基家中,精心指導鴻基。李過和劉國龍也在羅師傅門下學藝,也練就了一身好功夫。

  不久,李守忠賴以維持生活的幾畝田地被富戶兼並了,並欠下了一P股債。他不僅再也無法供鴻基讀書習武,自己又累又氣而病倒了。為了養家糊口,為了還債,小鴻基不得不去本鄉的大地主艾鄉紳家放羊。由於他三天兩頭挨餓,並不時地挨打受罵,本來比較壯實的身體也日見消瘦了。

  一天,鴻基把羊群放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倚著一塊大石頭正打盹兒,忽然,羊發出的“咩咩”驚叫聲驚醒了他,他睜開眼睛一看,隻見一隻大惡狼叼著一隻小羊羔,正往山頂上猛竄呢。

  鴻基揀起一塊拳頭大的石頭,瞄了瞄,一叫勁用力投了出去,正擊中狼頭。惡狼痛得嗥叫了一聲,小羊羔應聲落地,惡狼再也顧不上叼小羊羔,踉蹌地逃進了深草叢中去了。

  鴻基向小羊羔飛跑過去,輕輕地抱起小羊羔,隻見小羊羔的咽喉已被惡狼咬斷,鮮血染紅了雪白的羊毛,眼看這隻小羊羔是活不成了。他皺了皺眉頭,把小羊羔往地上一放,大聲喊道:“李過、劉國龍,快,快點過來。”他們倆聞聲跑了過來。鴻基已經準備好了一大捆枯樹枝,他吩咐道:“你們倆給我把這羊羔的皮給剝了,我來生火,今天咱們來吃吃烤羊肉!”“鴻基,你膽子未免太大了點兒,這樣做,艾鄉紳還不找你算帳才怪哩!”劉國龍擔心地說。

  “羊羔是狼咬死的,不吃白不吃,早晚都得打,不如先把羊羔吃掉,肚子飽了挨鞭子總比空肚子挨鞭子好些。”鴻基豪氣萬丈地說道。

  隻一會兒三個人七手八腳地烤熟了羊羔,已餓了好半天的他們,狼吞虎咽地把這隻小羊羔吃得個精光。“你們走吧, 沒你們的事啦!” 鴻基對他們倆說。他拍拍肚子,揚著鞭子,把羊群趕下山去了。當晚,鴻基如實地把白天的事告訴了艾鄉紳,艾鄉紳沒想到這窮小子竟有這麽大膽子,頓時大動肝火地吼道:“你竟敢偷吃我的羊? 真是活得不耐煩了!我非揍死你這個賊娃子不可!”劈頭蓋臉的一頓鞭子打得鴻基麵目浮腫、遍體鱗傷,鴻基隻是狠狠地瞪著艾鄉紳而一聲不吭。

  有一次,艾鄉紳出門送客,看見有個半大小夥子光著上身躺在門前的石坊上曬太陽。客人不由得笑了起來。艾鄉紳頓時覺得大失體麵,當時忍住什麽話也沒說。待客人給送走後,他走近石坊一瞧,竟是李鴻基,他頓時氣衝牛鬥,抬起一腳就把鴻基踢了下來,接著破口大罵,繼而又大發淫威,給鴻基又是一頓劈頭蓋臉的鞭子。第二天,鴻基拖著傷痕累累的身體,把羊群趕出了艾家大院。他回過頭,望了望那石坊,實在是氣不打一邊出,一叉腿,朝著艾家大門撒了一泡尿。

  這事不知怎麽地傳進了艾鄉紳的耳朵裏。他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心想一個小羊倌竟敢三番五次地跟我作對,這還了得。於是他派人去山上把李鴻基抓了回來,綁在庭院的柱子上,命人亂棍齊下,打得鴻基奄奄一息,自己則揚長而去。天黑了,鴻基這天粒米未進又慘遭毒打,而且一直綁在柱子上,一動也不能動。這時,艾鄉紳的那個和鴻基同歲的兒子艾貴,手裏拿著一塊餅,從屋裏走了出來,到了鴻基跟前,咬了一小口, 看了看鴻基,說:“放羊的,你餓了吧,張開嘴,給你一塊餅吃!”

  鴻基聞聲抬起頭來,還以為他真是好心好意地送吃的給他呢,不由得感激地張開了嘴,然而艾貴這家夥戲謔地把餅送至鴻基嘴邊,卻又很快縮回了手,嘲笑道:“你想得倒挺美的! 臭放羊的,我寧肯喂給狗吃,也不會給你吃的!”

  說著,把餅扔在地上,用腳使勁地踩了幾腳,哈哈大笑地回到屋子裏去了。

  鴻基死死地咬緊牙關,胸脯劇烈地起伏著,這番羞辱在他心靈中已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哪裏知道,艾鄉紳還不甘罷休,他連夜買通官府。次日,官府公差把鴻基帶進了衙門,官府以偷盜罪的名義關押了鴻基好長一些日子才算了結。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