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
蘇子曰:此孔子之所以聖矣。蓋田氏、六卿不服,則齊、晉無不亡之道;三桓不臣,則魯無可治之理。孔子之用於世,其政無急於此者矣。彼晏嬰者亦知之,曰田氏之僭,惟禮可以已之。在禮,家施不及國,大夫不收公利。齊景公曰:“善哉,吾今而後知禮之可以為國也。”嬰能知之,而莫能為之,嬰非不賢也,其浩然之氣以直養而無害塞乎天地之間者,不及孔孟也。孔子以羈旅之臣,得政期月,而能舉治世之禮,以律亡國之臣,墮名都,出藏甲,而三桓不疑其害己,此必有不言而信、不怒而威者矣。孔子之聖見於行事,至此為無疑也。嬰之用於齊也,久於孔子;景公之信其臣也,愈於定公,而田氏之禍不少衰。吾是以知孔子之難也。孔子以哀公十六年卒,十四年陳恒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請討之。吾是以知孔子之欲治列國之君臣,使如《春秋》之法者,至於老且死而不忘也。或曰:孔子知哀公與三子之必不従,而以禮告也歟?曰:否,孔子實欲伐齊。孔子既告公,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此豈禮告而已哉?哀公患三桓之逼,常欲以越伐魯而去之。夫以強鄰伐國,民不予也,皋如出公之事,斷可見矣,豈若従孔子而伐齊乎?若従孔子而伐齊,則凡所以勝齊之道,孔子任之有餘矣。既克田氏,則魯之公室自張,三桓不治而自服也。此孔子之誌也。《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卷一四六。
【上六家諡法議】
謹按世之以諡著書而可以名家者,止於六家。其王彥威之徒,皆祖述舊文,無所增損。六家之中,其名《周公》者,最無條貫,同諡異條,或分見數處,紛紜擾亂,難以省覽。其餘《春秋》、《廣諡》、沈約、賀琛、扈蒙,其綱目俱存,而脫謬已甚,或當時之妄誤,或傳寫之訛失,有司行用,實難依據。臣等今已講求別本,證之史傳,別其同異,去其重複,勘謬補闕,務令完正。其有訛謬已久,世俗承用不複疑,如以“壯”為“莊”,以“僭”為“替”,如是者亦不敢輒改。皆隨件注,凡注數十百條,號曰《六家諡法》。《宋蜀文輯存》卷四
【諡法總論】
嘉祐六年七月,詔修禮書。十月,詔古諡法有不可用者,以屬修書之吏,臣洵實典其事。按治論諡者起於今文《周書·諡法》之篇。今文既以鄙野不傳,其《諡法》之上篇獨存,又簡略不備。諸儒所傳隻有《周公》、《春秋》、《廣諡》、沈約、賀琛、扈蒙六家之書。《周公》、《春秋》為名尤古,然條貫尤為雜亂而不精,《廣諡》又疏略而不盡。獨沈約、賀琛紀綱粗備,然琛好加以己意,務為多而無窮。扈蒙最後出,酌取諸家,簡而不精。六書之中,稍近古而可據者,莫如沈約。然亦非古之《諡法》,約言之詳矣。其最舊者見於《世本》、《大戴禮》,而約之時已不見於其書。約徒得劉熙《乘奧》之所增廣,今隋唐《誌》作《帝王本紀》,《隋書》又作《乘奧》,未知孰是。與《廣諡》以為據依,不聞有所謂《周公》、《春秋》者也。琛又因約,而加之以其意。今《周公》、《春秋》之法,往往反取琛之新法而載之其書。至王彥威、蘇冕之書,因前人之法,附世人之諡,非有他也。賈山有言:“古者聖王作諡,不過三四十字。”而蔡邕《獨斷》所載,亦不過四十有六。臣受詔之三年二月,而《諡法》乃定,凡一百六十有八。沈約為《諡例》,記周以來帝王公卿之諡,至宋而止。王彥威繼之,至唐而止。賀琛之法有君諡、臣諡、婦人諡,離而為三,今取而合之。婦人有諡自周景王之穆後始,匹夫有諡自東漢之隱者始,宦者有諡自東漢之孫程始,蠻夷有諡自東漢之莎車始。自《周公》以來,籍而記之,為三十五卷。善者可以勸,惡者可以懼,善惡之失當者可以長歎息也。
《玉海》卷五四
【論諸家諡法】
《周公》之書,文尤繁雜不經。《春秋》次之,比《周公》甚簡,而微為不亂。《廣諡》最簡,比二書差為齊一,沈約所取以成書。約采諸家,其書最詳。賀琛因而增之,尤詳備。而皆病於無所去取。扈蒙新書,其意妄偽,反為五家之所非笑。
詩二十四首
【遊嘉州龍岩】
係舟長堤下,日夕事南征。往意紛何速,空岩幽自明。使君憐遠客,高會有餘情。酌酒何能飲,去鄉懷獨驚。山川隨望闊,氣候帶霜清。佳境日已去,何時休遠行。
殘宋本《類編增廣老蘇先生大全集》
【初發嘉州】
家托舟航千裏速,心期京國十年還。烏牛山下水如箭,忽失峨眉枕席間。
【襄陽懷古】
我行襄陽野,山色向人明。何以洗懷抱,悠哉漢水清。遼遼峴山道,千載幾人行?踏盡山上土,山腰為之平。道逢墮淚碣,不覺涕亦零。借問羊叔子,何異葛孔明?今人固已遠,誰識前輩情?朅來萬山下,潭水轉相縈。水深不見底,中有杜預銘。潭水竟未涸,後世自知名。成功本無敵,好譽真儒生。自従三子亡,草中無豪英。聊登峴山首,淚與漢流傾。
【寄楊緯】
家居對山木,謂是忘言伴。去鄉不能致,回顧頗自短。誰知有楊子,磊落收百段。揀贈最奇峰,慰我苦長歎。連城盡如削,邃洞幽可款。回合抱空虛,天地聳其半。舟行因樂載,陸挈敢辭懶?飄飄乎千裏,有客來就看。自言此地無,愛惜苦欲換。低頭笑不答,解纜風帆滿。京洛有幽居,吾將隱而玩。
【和楊節推見贈】
與君多乖睽,邂逅同泛峽。宋子雖世舊,談笑傾不接。二君皆宦遊,疇昔共科甲。唯我老且閑,獨得離圈柙。少年實強銳,議論令我怯。有如乘風箭,勇發豈顧帖?置酒來相邀,殷勤為留楫。楊君舊痛飲,淺水安足涉?嗟我素不任,一酌已赧頰。去生別懷愴,有子旅意愜。舍棹治陸行,歲晚筋力乏。予懶本不出,實為人事劫。相將犯苦寒,大雪滿馬鬣。
【答張子立見寄】
舟行道裏日夜殊,佳士恨不久與俱。峽山行盡見平楚,舍船登岸身無虞。念君治所自有處,不複放縱如吾徒。憶昨相見巴子國,謁我江上顏何娛!求文得卷讀不已,有似駿馬行且且。自言好學老未厭,方冊幾許魯作魚。古書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示我近所集,漫如遊通衢。通衢眾所入,癃殘詭怪雜遝不辨可歎籲!文人大約可數者,不過皆在眾所譽。此外何所愛,刓破無四喁。況餘固魯鈍,老蒼處群雛。入趙抱五弦,客齊不吹竽。山林自竄久不出,回視眾俊驚錕鋙。豈意誤見取,騏驥參羸駑。將觀馳騁鬥雄健,無乃獨不堪長途。淒風臘月客荊楚,千裏適魏勞奔趨。將行紛亂苦無思,強說鄙意慚區區。
【送蜀僧去塵】
十年讀《易》費膏火,盡日吟詩愁肺肝。不解丹青追世好,欲將芹芷薦君盤。誰為善相寧嫌瘦,後有知音可廢彈?拄杖掛經須倍道,故鄉春蕨已闌幹。
【九日和韓公】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映金罍。不堪丞相延東閣,閑伴諸儒老曲台。佳節久従愁裏過,壯心偶傍醉中來。暮歸衝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題仙都觀】
飄蕭古仙子,寂寞蒼山上。觀世眇無言,無人獨惆悵。深岩聳喬木,古觀靄遺像。超超不可揖,真意誰複亮?蜿蜒乘長龍,倏忽變萬狀。朝食白雲英,暮飲石髓鬯。心肝化瓊玉,千歲已無恙。世人安能知,服藥本虛妄。嗟哉世無人,江水空蕩漾。
【遊陵雲寺】
長江觸山山欲推,古佛咒水山之隈。千航萬舸睞前過,仰望絕頂皆徘徊。足踏重浪怒洶湧,背負喬嶽高崔嵬。予昔過此下荊渚,斑斑滿麵生蒼苔。今來重遊非舊觀,金翠晃蕩祥光開。縈回一徑上險絕,卻立下視驚心骸。蜀江迤邐漸不見,沫水騰掉震百雷。山川變化禹力盡,獨有道者嚐閔哀。◆山決水通萬裏,奔走荊蜀如長街。世人至今不敢嫚,坐上蛻骨冷不埋。今餘劫劫何所在,愧爾前人空自咍。
【過木櫪觀〈並引〉】
許精陽得道之所,舟人不以相告。即過武寧縣,乃得其事。縣人雲,許精陽棺槨猶在山上。 聞道精陽令,當時此學仙。煉形初似鶴,蛻質竟如蟬。蘚上耆棺石,雲生晝影筵。舟中望山上,唯見柏森然。
【神女廟】
巫陽仙子雲為裾,高情杳渺與世疏。微有薄酒安足獻,願采山下霜中蔬。仙壇古洞何清虛,中有瓊樓白玉除。江山洗蕩誰來過,聞道琴高駕鯉魚。
【題白帝廟】
誰開三峽才容練,長使群雄苦力爭。熊氏凋零餘舊族,成家寂寞閉空城。永安就死悲玄德,八陣勞神歎孔明。白帝有靈應自笑,諸公皆敗豈由兵?
【萬山】
萬山臨漢江,傑立與峴偶。杜公破三吳,磊落叔子後。當年愛山意,無乃求自附。自比誠不慚,山水亦奇秀。羊公苟有知,當為頷其首。
【荊門惠泉】
古郡帶荒山,寒泉出西郭。嘈嘈幽響遠,袞袞清光活。當年我少年,係馬弄潺湲。愛此泉旁鷺,高姿不可攀。今逾二十載,我老泉依舊。臨流照衰顏,始覺老且瘦。當時同遊子,半作泉下塵。流水去不返,遊人歲歲新。
【昆陽城】
昆陽城外土非土,戰骨多年化牆壖。當時尋邑驅市人,未必三軍皆反虜。江河填滿道流血,始信《武成》真不誤。殺人應更多長平,薄賦寬征已無補。英雄爭鬥豈得已,盜賊縱橫亦何數。禦之失道誰使然,長使哀魂啼夜雨。〈同上〉
【題三遊洞石壁】
洞門蒼石流成乳,山下長溪冷欲冰。天寒二子苦求去,吾欲居之亦不能。
【與可許惠所畫舒景以詩督之】
枯鬆怪石霜竹枝,中有可愛知者誰。我能知之不能說,欲說常恐天真非。羨君筆端有新意,倏忽萬狀成一揮。使我忘言惟獨笑,意所欲說輒見之。問胡為然笑不答,無乃君亦難為辭。晝行書空夜畫被,方其得意猶若癡。紛紜落紙不自惜,坐客爭奪相漫欺。貴家滿前謝不與,獨許見贈憐我衰。我當枕簟臥其下,暮續膏火朝忘炊。門前剝啄不須應,老病人誰稱我為。
【題仙都山鹿〈並序〉】
至酆都縣,將遊仙都觀。見知縣李長官雲:“固知君之將至也。此山有鹿甚老,而猛獸獵人終莫能害。將有客來遊,鹿輒放鳴。故常以此候之,而未嚐失。”予聞而異之,乃為作詩。
客來未到何従見,昨夜數聲高出雲。應是先君老僮仆,當時掌客意猶勤。
【自尤〈並敘〉】
予生而與物無害。幼居鄉閭,長適四方,萬裏所至,與其君子而遠其不義。是以年五十有一,而未始有尤於人,而人亦無以我尤者。蓋壬辰之歲而喪幼女,始將以尤其夫家,而卒以自尤也。女幼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為文亦往往有可喜。既適其母之兄程浚之子之才,年十有八而死。而浚本儒者,然內行有所不謹,而其妻子尤好為無法。吾女介乎其間,因為其家之所不悅。適會其病,其夫與其舅姑遂不之視而急棄之,使至於死。始其死時,餘怨之,雖尤吾之人亦不直浚。獨餘友發聞而深悲之,曰:“夫彼何足尤者!子自知其賢,而不擇以予人,咎則在子,而尚誰怨?”予聞其言而深悲之。其後八年,而予乃作自尤詩。
五月之日茲何辰?有女強死無由伸。嗟餘為父亦不武,使汝孤塚埋冤魂。生死壽夭固無定,我豈以此輒尤人?當時此事最驚眾,行道聞者皆酸辛。餘家世世本好儒,生女不獨治組紃。讀書未省事華飾,下筆亹亹能屬文。家貧不敢嫁豪貴,恐彼非偶難為親。汝母之兄汝叔舅,求以厥子來結姻。鄉人皆嫁重母族,雖我不肯將安雲?生年十六亦已嫁,日負憂責無歡欣。歸寧見我拜且泣,告我家事不可陳。舅姑叔妹不知道,棄禮自快紛如紜。人多我寡勢不勝,隻欲強學非天真。昨朝告以此太甚,捩耳不聽生怒嗔。餘言如此非爾事,為婦何不善一身?嗟哉爾夫任此責,可奈狂狼如癡麏。忠臣汝不見泄冶,諫死世不非陳君。誰知餘言果不妄,明年會汝初生孫。一朝有疾莫肯視,此意豈尚求爾存?憂怛百計惟汝母,複有汝父驚且奔。此時汝舅擁愛妾,呼盧握槊如隔鄰。狂言發病若有怪,裏有老婦能降神。呼來問訊豈得已,汝舅責我學不純。急難造次不可動,堅坐有類天王尊。導其女妻使為孽,就病索汝襦與裙。衣之出看又汝告,謬為與汝增殷勤。多多擾亂莫勝記,咎汝不肯同其塵。經旬乳藥漸有喜,移病餘舍未絕根。喉中喘息氣才屬,日使勉強餐肥珍。舅姑不許再生活,巧計竊發何不仁!嬰兒盈尺未能語,忽然奪取詞紛紛。傳言姑怒不歸覲,急抱疾走何暇詢。病中憂恐莫能測,起坐無語涕滿巾。須臾病作狀如故,三日不救誰緣因?此惟汝甥汝兒婦,何用負汝漫無恩?嗟予生女苟不義,雖汝手刃我何言?儼然正直好禮讓,才敏明辨超無倫。正應以此獲尤譴,汝可以手心自捫。此雖法律所無奈,尚可仰首披蒼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後世有耳尤或聞。隻今聞者已不服,恨我無勇不複冤。惟餘故人不責汝,問我此事久歎呻。慘然謂我子無恨,此罪在子何尤人?虎咆牛觸不足怪,當自為計免見吞。深居高堂閉重鍵,牛虎豈能逾牆垣?登山入澤不自愛,安可僥幸遭麒麟?明珠美玉本無價,棄置溝上多緇磷。置之失地自當爾,既爾何咎荊與榛?嗟哉此事餘有罪,當使天下重結婚!
【水官詩】
水官騎蒼龍,龍行欲上天。手攀時且住,浩若乘風船。不知幾何長,足尾猶在淵。下有二従臣,左右乘魚黿。矍鑠相顧視,風舉衣袂翻。女子侍君側,白頰垂雙鬟。手執雉尾扇,容如未開蓮。従者八九人,非鬼亦非蠻。出水未成列,先登揚旗旃。長刀擁旁牌,白羽注強弮。雖服甲與裳,狀貌猶鯨鱣。水獸不得従,仰麵以手扳。空虛走雷霆,雨雹晦九川。風師黑虎囊,麵目昏塵煙。翼従三神人,萬裏朝天關。我従大覺師,得此鬼怪編。畫者古閻子,於今三百年。見者誰不愛,予者誠以難。在我猶在子,此理寧非禪?報之以好詞,何必畫在前。
〈查注蘇詩《次韻水官詩》附錄〉
【老翁井】
井中老翁誤年華,白沙翠石公之家。公來無蹤去無跡,井麵團團水生花。公今與世兩何預,無事紛紛驚牧豎。改顏易服與世同,毋使世人知有翁。
《東坡續集》卷一
【菊花】
騷人足奇思,香草比君子。況此霜下傑,清芬絕蘭茝。氣稟金行秀,德備黃中美。古來鶴發翁,餐英飲其水。但恐蓬藋傷,課仆加料理。
元《群書通要》庚集卷三
涵虛閣在南昌東湖,國子博士李寅建。
幽居少塵事,瀟灑似江村。苔蘚深三徑,衣冠盛一門。嶺雲時聚散,湖水自清渾。世德書芳史,傳家有令孫。
乾隆《南昌府誌》卷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