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卷十一 蔬果:橘橙

  “原文”橘為“木奴”,既可供食,又可獲利。有綠橘、金橘、蜜橘、匾橘數種,皆出自洞庭;別有一種小於閩中,而色味俱相似,名“漆碟紅”者,更佳;出衢州者皮薄亦美,然不多得。山中人更以落地未成實者,製為藥橘,酗者較勝。黃橙堪調膾,古人所調“金齏”;若法製丁片,皆稱“俗味”。

  “譯文”柑橘又叫“木奴”,既可自己食用,也可出售賺錢。有綠橘、金橘、蜜橘、扁橘等數種,都產自太湖;有一種小於閩橘而色味相似的“漆碟紅”,味道更美;產自衢州的薄皮橘子也很甜美,但很稀少;山裏人將沒有成熟掉到地上的橘子製成藥橘的栽培史我國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經開始在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裁種生產柑橘了,當時的柑橘被列為了貢稅。到了秦漢時代,柑橘生產取得了長足進步。《史記·蘇秦傳》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這說明楚地的柑橘與齊地的魚鹽生產都同樣重要。唐宋時代,隨著經濟的發展,柑橘生產區域分布與我國現代柑橘分布範圍大致相同。宋代歐陽修等撰著的《新唐書·地理誌》中列舉了現在的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及安徽、河南、江蘇、陝西的南部,向朝廷納貢柑橘。當時,凡氣候適宜栽培柑橘的地方,家家都裁,人人愛吃。唐代詩人岑參在詩中吟道:“庭樹純裁桔,園畦半種茶”。唐代韋應物有詩雲:“憐君臥病思新桔,試摘猶酸亦未黃”。明清時期,柑橘業已發展到商品生產時代。清代著作《南豐風俗物戶誌》記載江西南豐等地,整個村莊“不事農功,專以桔為業”。《閩雜記》記述了福州城外,“廣數十畝,皆種柑橘”。《嶺南雜記》中記載:“廣州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種柑橘以圖利。”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