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卷七 器具:手爐

  “原文”手爐以古銅青綠大盆及簋簋之屬為之,宣銅獸頭三腳鼓爐亦可用,惟不可用黃白銅及紫檀、花梨等架。腳爐舊鑄有俯仰蓮坐細錢紋者;有形如匣者,最雅。被爐有香毽碌等式,俱俗,竟廢不用。

  “譯文”用古青綠銅大盆及簋簋等器皿作烘手取暖的火爐,宣銅製獸頭鼓身的三腳爐也可用,但不能用黃白銅及紫檀、花梨木作爐架。古時鑄造的腳爐,有蓮花座細銅錢花紋的和形狀像匣子的,很雅致。被爐有香氈碌等樣式,很俗,都不可用。手爐的來曆及種類所謂手爐是指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其製作材料一般為銅,它是人們是受火爐的啟示而演化來的。它是舊時中國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是與腳爐相對的。由於手爐可以捧在手上,籠進袖內,所以又名“手爐”、“捧爐”、“袖爐”;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用火取暖,是先民們早就發現的。古人將火種放進陶器具內,稱為“火爐”。大家圍坐取暖,在古詩文中常有描寫。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詩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手爐的起源,相傳產生於隋代。隋煬帝南巡到江蘇江都,時值深秋,天氣寒冷。江都縣官許伍為拍皇帝的馬屁,叫銅匠做了一隻小銅爐,放進火炭,獻給煬帝取暖。煬帝十分高興,捧在手上,便稱之為“手爐”。

  手爐品種繁多,有八角形、圓形、方形、腰形、花籃形、南瓜形等,大部分手爐是由紫銅、黃銅、白銅製成,也有少量陶瓷製品。在手爐製作工藝中,最吸引人的當數爐蓋,因為其花紋紛繁,非常精美。爐蓋作為散熱區,一般為鏤空雕刻,其紋形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這些紋形與爐身的福祿壽喜、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麵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