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三年春,保定清苑縣民李氏女嫁與西鄉張家莊張氏子為室,相距百餘裏。李女歸寧月餘,新郎跨驢來迎,令妻騎驢而己步行於後。路經某村,離家僅二十裏,緣此村居民素與新郎熟識,必多調笑,且驢亦熟識歸路,張乃令妻先行。
至六七裏許,有三岔歧路,過西為張家莊大路,過東則任邱縣界。有一少年控車自西道轆轆而來,係任丘豪富劉某,將張妻驢衝向任邱道上,相逼而行。天漸晚。張妻心慌,問少年曰:“此地離張家莊幾何?”少年答曰:“娘子誤矣。
張家莊須向西而去。此是任嶽大路,相距數十裏。天晚難行,當為娘子擇莊借宿,天明即遣人送往,何如?”張妻無奈,勉強允從。
至前莊,係劉之佃戶孔某家,備房安歇。其時適孔佃之女亦新婚歸寧,孔謂女曰:“今晚業主借宿,不能違命。汝當暫回夫家,侯業主去後,再來迎汝。”
女從而歸,其房為劉張共宿之所,劉之車夫宿於房外,張之騎驢係於簷下。
次日將午,不見啟戶,孔佃窺於窗隙,見兩屍在炕,頭俱在地,簷下係驢亦失。孔佃與車夫顫栗莫製。佃乃密語車夫曰:“汝家河南,離此甚遠,何不載彼衣物速行竄歸?一經到官,則爾我身命難保矣!”車夫從之。是晚,即野瘞兩屍,禦車載物而去。
劉母見子久出不歸,杳無音耗,即在任邱縣控追車夫;張郎追妻不見,疑有別故,複又趕至清苑控告其嶽父母。縣官疑有冤,飭捕密訪。其時有嗜賭無賴之郭三鬻驢於市,恰與張供毛色相符。向郭盤詰,始知郭三向與孔佃之女有私,孔女歸寧,郭從後窗潛入,見有二人共寢,一時氣忿,殺此二人,並盜此驢。縣今複喚孔佃,根詰屍首所在,親往起屍。開土三尺,赫然一死人,乃禿頭老和尚也。
複又深掘,得所殺兩屍。張冤既雪,劉死有蹤,而和尚之屍又屬疑案。正懷疑間,天忽陰雨,乃避雨古廟,寂無人跡。詢諸鄰保,雲:“此庵向有師徒二僧,後以師出雲遊,徒亦他往矣。”即同鄰保往視僧屍,鹹雲:“此即雲遊之僧也。”遂緝拿其徒。訪至河南歸德地界,已蓄發娶妻,開張豆腐店。究其師死之由,緣僧徒所娶之婦,向與其師有奸。後徒漸長,複與此婦私通。其徒每有不平,故共謀殺其師,棄廟遠竄,遂成夫婦。乃置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