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2章 不負責任的話不聽,故意中傷的話不傳

  ●《易》曰:"亂之所由生也,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莊子曰:"兩喜多溢美之言,兩怒多溢惡之言。"大抵人言多不能盡實,非喜即怒。喜而溢美,有失近厚;怒而溢惡,則為人之害多矣。孟子曰:"言人之不善,當如後患何?"夫己輕以惡加人,則人亦必輕以惡加我,以是自相加也。吾見人言,類不過有四:習於誕妄者,每信口縱談,不問其人之利害,於意所欲言。樂於多知者,並緣形似,因以增飾,雖過其實,自不能覺。溺於愛惡者,所愛雖惡,強為之掩覆;所惡雖善,巧為之破毀。軋於利害者,造端設謀,傾之惟恐不力,中之惟恐不深。而人之聽言,其類不過二途:純質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計利害,一皆傳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今汝曹前四弊,我知其或可免,若後二失,吾不能無憂。蓋汝曹涉世未深,未嚐經患難,於人情變詐,非能盡察,則安知不有因循陷溺者乎!故將欲慎言,必須省事;擇交每務簡靜,無求於事。令則自然不入是非毀譽之境,所以遊者,皆善人端士,彼亦自愛已防患,則是非毀譽之言亦不到汝耳。汝不得已而友純質者,每致其思而無輕信;友疏快者,每謹其戒而無輕薄,則庶乎其免矣。

  --(宋)葉夢得

  [譯文] 《易經》上說:"產生亂的原因,語言是階梯。國君在語言上不謹慎就失去大臣,大臣在語言上不慎密就失去生命。"莊子也說:"兩方都高興就會有很多過分誇獎的話,兩方都憤怒就會有很多過分指責的話。"大體上人們的話很多不能全部是實在的,因為人們不是高興就是憤怒。高興起來就說過分誇獎的話,有失厚道;氣憤起來就說過分指責的話,那麽危害就更多了。孟子也說:"說人家不好,知道有怎麽樣的後患嗎?"凡是自己隨意以惡加於人,那麽人家也一定會隨意以惡加於自己,這就等於自己以惡相加了。我觀察別人說話,不外乎四種類型:慣於說假話的人,信口開河,不問利害,想要怎麽說就怎麽說。樂於到處打聽的人,隻因外表相似,因而添油加醋,即使言過其實,他自己還不覺得。沉溺於個人好惡的人,所喜好的雖然是壞人,也要勉強為他掩飾;所憎惡的雖然是好人,也要設計巧加詆毀。為利害相傾軋的人,製造事端,設計陰謀,傾軋唯恐不力。中傷唯恐不深。而人們聽話也不過兩種類型:純樸的人不辨是非,一切都相信,嘴快的人不計利害,一切話都傳。聽這種話不可以不謹慎。現在你們對於前四種弊端,我知道也許可以避免;像後麵這兩種過失,我不能不擔憂。這是因為你們涉世不深,不曾經受過患難,對於人情變詐,還不能完全察覺,因而怎麽知道不會有沿襲舊有的東西而墮落不能自拔呢!所以,就是想要謹慎地說話,也必須省察每一件事;擇交朋友常常務必力求簡要嫻靜,不要有求於事。如果這樣,就自然不進入是非毀譽的範圍了。所交遊的也都是一些友善的品格端正的人,他們也會自愛防患,那麽是非毀譽的話也不會到你的耳朵裏來了。你們不得已而與純樸的人交朋友,每次都要好好想一想而不要輕易相信;不得已而與嘴快的人交朋友,每次都要謹慎警戒而不要輕浮刻薄。這樣也許就可以免禍了。

  ●墓有銘,非古也。吾已自記生平大略,以授汝等,慰子孫之心,如是足矣;溢美以誣後世,豈吾誌哉。

  吾平生未嚐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為利,其情多可諒,不可以為怨,謹避之可也。若中吾過者,尤當置之,汝輩但能寡過,勿露所長,勿與達貴親厚,則人之害己者自少。吾雖悔已不可追,以吾為戒,可也。

  禍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禍彌甚。既不能隱而仕。小則譴斥,大則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譴斥而奉承上官,則奉承之禍不止失官;苟逃死而喪失臣節,則失節之禍不止喪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禍難者,固不可強。惟當躬耕,絕仕進,則去禍自遠。

  風俗方日壞,可憂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決不複出仕,惟顧念子孫,不能有老嫗態。吾家本農也。複能為農,策之上也;杜門窮經,不應舉,不求仕,策之中也;安於小官,不慕榮達,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則無策矣。汝輩今日聞吾此言,心當不以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時與兄弟一觀以自警,不必為他人言也。

  --陸遊:《放翁家訓》

  [譯文] 墓碑上有銘文,並非是為了流傳千古啊。我已經自己記下生平大事,用來教戒你們,安慰後世子孫的心,能夠這樣我就滿足了;過分美化自己用來欺騙後人,難道是我的意願嗎?

  我一生從沒有害過別人,別人之所以害我,有的是出於嫉妒之心,有的是偶然的不相知,有的是為了謀求自己的私人利益,他們的情形大多可以諒解,不可以懷慣在心,小心回避他們就行了。如果是說中我過錯的人,尤其應當諒解他們,你們隻能少犯錯誤,不要暴露自己的長處,不要與達官貴人有過多的交往,那麽害自己的人自然會減少。我雖然追悔莫及,你們以我為戒,就可以啊。

  有不能逃避的災禍,逃避災禍則會導致更嚴重的災禍。既然不能隱居而隻能走仕途為官,小則貶謫,大則死,這一切自然是很明了的。如果苟且逃避貶斥而去迎合上級,那麽奉承的災禍不止是失去官職;如果苟且逃避死亡而喪失為臣之氣節,那麽失節的災禍不止是喪失生命。有生性懦弱而無法承受災禍的人,這是不可勉強的。隻有親自耕田,杜絕入仕為官,才能遠避災禍。

  社會風俗正日益敗壞,令人擔憂的事情越來越多,幸運的是我年紀大快要死了,假如不能很快去世,我也決不複出入仕做官,隻顧念到子孫,才不能顯出老態龍鍾的樣子。我家本來是農民,再能務農,是上策啊;閉門窮究經學,不參加考試,不追求入仕為官,是中策啊,安心做小官,不羨慕達官顯貴,是下策啊。丟掉這三個策略,就沒有辦法了。你們今天聽我說這些話,心中大概不以為是,以後可好好思考一番,閑暇時與兄弟們一起互相警勉,不必給外人講這些話。

  ●予幼聞先訓,講論家法,立身以孝悌為基,以恭默為本,以畏怯為務,以勤儉為法,以交結為末事,以義氣為凶人。肥家以忍順,保交以簡敬。百行備,疑身之未周;三緘密,慮言之或失。。。。。。。蒞官則潔己省事,而後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後可以言養人。直不近禍,廉不沽名。廩祿雖微,不可易黎甿之膏血;援楚雖用,不可恣褊狹之胸襟。

  --(唐)柳耽:《誡子弟》

  [譯文] 我小的時候聽祖父講論家法,作人立身要以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為基點,恭敬沉靜為根本,小心謹慎為要務,勤勞節儉為準則,而以與人交結為不重要的事情,以講私人義氣為惡人。以忍讓和順使家庭富裕,以誠實恭敬保持朋友間的交情。對自己多方麵嚴格要求,還擔心萬一有閃失;三思而言,仍恐怕說話有失誤。。。。。。。做官要清廉簡政,才可談得上正確執法,遵守法令才可談得上培養人才。為人耿直不去接近禍事,廉潔而不沽名釣譽。薪俸雖微薄,不可輕視這些百姓膏血;手中掌管刑法大權,不可憑意氣用事。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