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5章 功名利祿切不可妄求

  --張英

  ●人生適意之事有三:曰貴、曰富、曰多子孫。然是三者,善處之則為福,不善處之則足為累,至為累而求所謂福者,不可見矣。何則?高位者,責備之處,忌嫉之門,怒尤之府,利害之關,憂患之窟,勞苦之藪,謗訕之的,攻擊之場。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卻步,況有榮則必有辱,有得則必有失,有進別必有退,有親則必有疏,若但計邱山之得,而不容銖兩之失,天下安有此理。但己身無大譴過,而外來者平淡視之,此處貴之道也。佛家以貨財為五家公共之物:一曰國家,二曰官吏,三曰水火,四曰盜賊,五曰不肖子孫。夫人厚積,則必經營布置,生息防守,其勞不可勝言。則必有親戚之請求,貧窮之怨望,僮仆之奸騙,大而盜賊之劫取,小而穿窬之鼠竊,經商之虧折,行路之失脫,田禾之災傷,搶奪之爭訟,子弟之浪費,種種之苦,貧者不知,唯富者兼而有之。人能知富為累,則取之當廉,而不必厚積以招怨;視之當淡,而不必深層以累心。思我即有此財貨,彼貧窮者,不取我而取誰?不怨我而怨誰?平心息憤,庶不為外物所累。儉於居身,而裕於待物,薄於取利,而謹於蓋藏,此處富之道也。至子孫之累尤多矣,少小則有疾病之慮,稍長則有功名之慮,浮奢不善治家之慮,納交匪類之慮,一離膝下,則有道路寒暑饑渴之慮,以至由於而刊、,展轉無窮,更無底止。夫年壽既高,子息蕃衍,焉能保其無疾病痛楚之事,賢愚不齊,升沉各異,聚散無恒,憂樂自別。但當教之孝友,教之謙讓,教之立品,教之讀書,教之擇友,教之養身,教之儉用,教之作家,其成敗利鈍,父母不必過於縈心,聚散苦樂,父母不必憂念鹹疾。但視己無甚刻薄,後人當無倍出之患。己無大偏私,後人自無搶奪之患。己無甚貪婪,後人自當無蕩盡之患。至於天行之數,稟賦之愚,有才而不愚,無因而致疾,延良醫慎調治,延良師謹教訓,父母之責盡矣,父母之心盡矣。此處多子孫之道也。予每見世人,處好境而鬱鬱不快,動多悔吝憂戚,必皆此三者之故。由不明斯理,是以心褊見隘,未食其報,先受其苦。能靜體吾方,於擾擾之中存熒熒之亮,豈非熱火坑中一服清涼散,苦海波中一架八寶筏哉?

  [譯文] 人生最快樂的事有三個方麵:即高貴、富裕、多子多孫。然而這三個方麵,能夠妥善處理就是幸福,不能夠妥善處理就完全會成為累贅,以至於被這種累贅所拖牽而要去求得所謂的幸福,那是不多見的。為什麽呢?身居高位的人,同時也是遭人責備的處所,忌恨嫉妒的根源,生氣怨恨的地方,利害得失的關卡,憂鬱煩惱的場所,辛勞苦楚聚集的中心,誹謗譏諷的對象,攻擊誣陷的對手。古代那些聰明的人,對這些往往望而卻步,何況有榮譽就必定有辱侮,有獲得就必定有丟失,有進取就必定有退卻,有親近就必定有疏遠,假如隻計較土山的得到而不容輕微的失卻,天下哪有這種道理。隻要自己沒有什麽大的過錯遭人譴責,對別人又能夠以平和淡泊之心去對待,這就是對待高貴的方法。佛教以貨財作為五家公共之物:一是國家,二是官吏,三是水火,四是盜賊,五是不正派的子孫。一個人如想厚積錢財,就必定多方經營布置,生息防守,花去的辛勞是不能用言語來表達的。這樣一來,必定有親戚的請求,貧窮人產生的怨望,仆人對他的奸騙,大的盜賊想方設法劫取他的資財,小的竊賊鑽洞爬牆小偷小摸,經商方麵的虧本折扣,行路方麵的迷失方向,田地裏禾苗方麵的災歉,與別人搶奪引起的官司,家中子弟奢侈浪費,種種憂慮苦難,貧窮的人是不知道的,隻有富裕殷實的人有多方麵的體驗。一個人如果能夠知道富裕的拖累弊害,那麽就應當做到廉潔,而不一定要厚積錢財招來怨恨;把錢財應當看得淡薄,而不必深深嫉妒別人而拖累自己的身心。思考著自己有了這些財物,那些貧困窮苦的人不向自己索取向誰去索取呢?不怨恨自己去怨恨誰?做到平心氣和,才不會為外物所困擾。自己居身節儉,而對待事物卻要寬容大方;取利要微薄,而儲藏卻要謹慎,這就是對待富有的方法。至於子孫的牽連就更多了,小時候就有生了疾病如何醫治的憂慮,年紀稍大一點就有他們的功名如何取得的憂慮,還有擔心如果他們浮華奢侈不善於治理家庭的憂慮,有擔心他們不走正道而結交地痞流氓,惡棍盜賊的憂慮,一旦他們離開自己,就會有他們在外邊寒冷炎熱、饑餓口渴如何應付的憂慮,以至於由憂慮兒子到憂慮孫子,往返無窮,憂慮更無盡止。自己的年歲已經大了,子孫繁盛眾多,怎能保證他們沒有疾病痛楚的事,賢惠愚妄參差不齊,升揚沉淪各不相同,聚集分散無一定準,憂傷和歡樂自然有區別。但是,應當教導他們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教導他們懂得謙遜退讓,教導他們懂得樹立良好的品行,教導他們懂得讀書學習,教導他們懂得慎擇朋友,教導他們懂得善養身心,教導他們懂得勤儉節約,教導他們懂得振作家庭。至於他們的成敗利鈍,父母不必過於纏繞在心中;他們的聚散苦樂,父母不必憂鬱思念過多而生成疾病。隻看自己沒有過分刻薄對待他們,子孫應當不會有更多更大的毛病,自己沒有過分偏愛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子孫自然沒有搶奪偷竊的毛病。自己沒有過分貪婪,子孫應當沒有奢侈蕩盡的毛病。至於先天安排的命運,如稟賦的愚笨,有才華的沒有機遇,無故生疾病,聘請良醫為他小心調治,聘請良師謹嚴教訓他,做父母的責任已經盡到了,做父母的心意已經盡到了。這就是做到了善待多子多孫的方法。我常常見到世上的人,處於好境況而鬱鬱不快,動不動就多產生後悔吝惜、憂鬱戚戚之情,必定是由於上述這三個方麵的緣故。由於不明白這些道理,於是就心胸偏頗見識狹窄,尚未得到事物的結果,就自己感受其苦。一個人如果能夠冷靜體會我的方法,在擾擾紛紛之中存有一點點明亮寬闊的胸境,難道不是在熱火坑中吃了一服清涼散,在苦海波中擁有一架到達彼岸的八寶筏嗎?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