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5章 袁氏家訓節選

  ●凡人之家,有子弟及婦女,好傳遞言語。則雖聖賢同居,亦不能不爭。且人之作事,不能皆是,不能皆合他人之意,寧免其背後議論?背後之言,人不傳遞,則彼不聞知,寧有忿爭?惟此言彼聞,則積成怨恨。況兩遞其言,又從而增易之,兩家之怨,至於牢不可解。惟高明之人,有言不聽,則此輩自不能離間其所親。

  [譯文] 在一般家庭中,有些子弟和婦女,往往喜歡傳遞言語,由於這些言語的挑動,雖是聖賢同居,亦不能不發生爭執。況且每個人做事,不能做得都對,也不能都符合他人的意思,怎能避免他人背後議論呢,背後的話,如果無人傳遞,則被議論的人聽不到,怎能引起爭論?隻有這個人的議論被那個人知道了,才會積成怨恨。況且兩邊傳話的人,又加上一些無中生有的話語,於是兩家的怨恨,就到了難以和解的程度。

  ●隻有高明的人,不聽信背後之言,那麽,這些喜歡背後傳活的人自然就不能挑撥離間、破壞團結了。

  處已接物,而常懷慢心、偽心、妒心、疑心者,皆自取輕辱於人,盛德君子所不為也。慢心之人,自不如人,而好輕薄人,見敵己以下之人及有求於我者,麵前既不加禮,背後又竊譏笑,若能回省自身,則愧汗浹背矣。偽心之人,言語委曲,若甚相厚,而中心乃大不然,一時之間,人所信慕,用之再三,則蹤跡露見,為人所唾去矣。妒心之人,常欲我之高出於人,故聞有稱道人之美者,則忿然不平,以為不然;聞人有不如己者,則欣然笑快,此何加損於人,隻厚怨耳。疑心之人,人之出言,未嚐有心,而反複思繹曰:此議我何事,則與人締怨,常萌於此。賢者聞人譏笑,若不聞焉,此豈不省事?"

  [譯文] 處己對人,而常常懷有慢心、偽心、妒心、疑心的人,都是自取輕賤,自取羞辱,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做這些事的。懷有慢心的人,本來不如人家,卻好輕視鄙薄他人,見有和自己相等或比自己稍差的人,以及向我求助的人,當麵即不能以禮相待,背後又偷偷地譏笑人家,如果他能夠反省一下自己的情況,一定要慚愧得汗流浹背了。偽心的人,說話委曲求全,討人歡心,好鑲對人有著深情厚意。但他心中卻全不是這樣,一時之間,人們受他迷惑,還相信他,仰慕他,他再三使用這種虛偽的辦法,就露出馬腳,而被人所唾棄了。妒心之人,常常想自己高出人家,所以聽到有稱頌他人憂點的,就憤憤不平,認為情況並不如所說那樣;聽到有人不如自己,就高興得不得了,歡笑開懷,這樣對別人有什麽損害呢,隻能增加別人的怨恨罷了。疑心的人,聽到人家的無心之言,卻反複猜想:這是不是在議論我什麽?往往與人結下怨仇,就是從多疑開始的。有賢德的人聽到別人譏笑,就好像聽不見一樣,這樣豈不是省去許多麻煩?

  ●居宅不可無鄰家,慮有火燭,無人救應。宅之四周,如無溪流,當為池井,慮有火燭,無水救應。又須平時撫恤鄰裏,有恩義。有士大夫平時以官勢殘虐鄰裏,一日為仇人刃其家,火其屋宅。鄰居更相戒曰:若救火,火熄之後,非惟無功,彼更訟我,以為盜取他家財物,則獄訟未知了期。若不救火,不過杖一百而已。鄰居甘受杖而坐視大廈煨燼,生生之具無遺。此其平時暴虐之效也。

  [譯文] 住宅四周不能沒有鄰居,怕的是失了火,無人相救。住宅的四周,如果沒有小河,應當鑿井,考慮到失火時,沒有水救應。平時要照顧鄰居,對鄰居要有思義。有士大夫平時以做官的威勢虐待鄰裏,有一天仇家殺了他家的人,放火燒了他家的房。鄰居們相互告戒道:假若我們去救火,火熄滅後,不但我們沒有功勞,他家還會控告我們,說我們盜取他的財物,這樣一來,官司不知要打到什麽時候。假若不去救火,也不過責打一百棍罷了。鄰居們情願挨打而看著大廈被燒成灰燼,生活用具燒得幹幹淨淨。這都是平時虐待鄰居的報應啊!

  ●為家長者,當以至誠待下,一言不可妄發,一行不可妄為,庶合古人以身教之意。臨事之際,毋察察而明,毋昧昧而昏,更須以量客人,常視一家如一身可也。

  子孫倘有出仕者,當蚤夜切切,以報國為務,撫恤下民,實如慈母之保赤子,有申理者,哀矜懇惻,務得其情,毋行苟虛。又不可一毫妄取於民,若在任衣食不能給者,公堂資而勉之,其或廩祿有餘,亦當納之公堂,不可私於妻孥,競為華麗之飾,以起不平之心,違者天實臨之。

  子孫出仕,有以贓墨聞者,生則於譜圖上削去其名,死則不許入祠堂。

  子孫年未三十者,酒不許入辱,壯者雖許少飲,亦不宜沈酗杯酌,喧嘩鼓舞,不顧尊長,違者掌之。若奉延尊客,惟務誠愨,不必強人以酒。

  子孫當以和待鄉曲,寧我客人,毋使人容我。

  子孫不得惑於邪說,溺於淫祀,以邀福於鬼神。

  子刊、處事接物,當務誠樸,不可置纖巧之物,務以悅人,以長華麗之習。

  子孫不得畜養飛鷹獵犬,專事佚遊,亦少得恣情取饜以敗家,違者以不孝論。

  [譯文] 作為一家之長,應當以最真誠的態度來對待下人,不能胡亂地說一句荒誕的話,也不能隨意地做一件荒謬的事,這樣也許能符合古人言傳身教的意思。遇到問題的時候,既不要在細小的事情上過分要求,以顯示精明,也不要在較大的事情上裝作糊塗,而顯得昏庸。更加需要的是以寬厚的態度和宏大的氣量來待人,時常把一家當作自己一身來看待就行了。

  子孫中如果有做官的,應當從早到晚辛勤而不怠惰地工作,以報效國家,撫恤下層貧民,要確實像慈母保護初生的嬰兒一樣,有申冤的。要以憐憫誠懇的態度對等,一定要了解掌握真實情況,不能隨便地敷衍了事。不得從老百姓手中搜刮一絲一毫的錢財,如果在任期間穿衣吃飯有困難,公堂就會資助而勉勵他,或者他的俸祿有餘,也應當交給公堂,不能私自給予妻子和兒女,讓他們競相追求華麗的衣著服飾,從而引起貪婪的心理。違背了這條清廉節儉規定的人,老天爺也不會讚同他的行為,而會對他的過錯感到惋惜。

  子孫當官,如果有因貪汙受賄而招致壞名聲的,他在世的時候,要從家譜圖冊上削去他的名字;他死了之後也不準放入祠堂。

  子孫後代沒有滿三十歲的,不許喝酒,滿了三十歲之後雖然允許飲一點酒,但也不應該沉溺其中,喧嘩歡躍,以致不顧全尊長。不依從這個規定的就要受到鞭打。如果奉陪客人,隻須做到真誠,不必強行勸酒。

  子孫應該以和氣的態度對待那些離城市遠而偏僻的農民,寧願自己寬容別人,而不要讓別人寬容自己。

  子孫不要被邪說所迷惑,不要沉溺於祭禮,企圖以此向鬼神求福。

  子孫待人接物,務必誠懇樸實,不能購置細巧的東西,想以此取悅別人,助長奢侈浮華的不良習氣。

  子孫不能畜養飛鷹獵犬,一心隻求安閑遊玩;也不能恣肆縱情以滿足個人的私欲,因此敗壞家庭。違背這條規定的按不孝之罪論處。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