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33章 盤江考

  南北兩盤江,餘於粵西已睹其下流,其發源俱在雲南東境。餘過貴州亦資孔驛,輒窮之。驛西十裏,過火燒鋪。又西南五裏,抵小洞嶺。

  嶺北二十裏有黑山,高峻為眾山冠,此嶺乃其南下脊。嶺東水即東向行,經火燒鋪、亦資孔,乃西北入黑山東峽,北出合於北盤江;嶺西水自北峽南流,經明月所西塢,東南出亦佐縣,南下南盤江。小洞一嶺,遂為南北盤分水脊。

  《一統誌》謂,南北二盤俱發源沾益州東南二百裏,北流者為北盤,南流者為南盤,皆指此黑山南小洞嶺,一東出火燒鋪,一西出明月所二流也。後西至交水城東,中平開巨塢,北自沾益州炎方驛,南逾此經曲靖郡,塢亙南北,不下百裏,中皆平疇,三流縱橫其間,匯為海子。有船南通越州,州在曲靖東南四十裏。舟行至州,水西南入石峽中,懸絕不能上下,乃登陸。十五裏,複下舟,南達陸涼州。越州東一水,又自白石崖龍潭來,與交水海子合出石峽,乃滇東第一巨溪也,為南盤上流雲。

  餘憩足交水,聞曲靖東南有石堡溫泉勝,遂由海子西而南。南下二十裏,一溪來自西北,轉東南去,入交海,橋跨之,為白石江;涓細僅闊數丈,名獨著,以沐西平首破達裏麻於此,遂以入滇也。按達裏麻以師十萬來拒,與我師夾江陣,是日大霧,沐分兵從上流潛濟,繞出其後,遂破之。今觀線大山溪,何險足據;且白石上流為戈家衝,源短流微,瀠帶不過數裏內。沐公曲靖之捷,誇為冒霧涉江,自上流出奇夾攻之,為不世勳,不知乃與坳堂無異也!度橋南六裏,抵曲靖郡。出郡南門,東南二十五裏,海子汪洋漲溢,至是為東西山所束,南下伏峽間。橋橫架交溪上,曰上橋。橋西開一塢東向,即由上橋西折入塢,半裏至溫泉。泉可浴,泡珠時發自池底,北池沸泡尤多,對以六角亭,曰噴玉。東逾坡半裏,抵橋頭村。

  村西行田疇間,忽一石高懸,四麵蓊叢,樓楹上出,即石崖堡也,與溫泉北隔一塢。徑平畦裏許,抵堡東麓,南向攀級,上淩絕頂,則海子東界山南繞於前,西界山自北來,中突為此崖,又西峙而南為水口山。交溪南出上橋,前為東界山南繞所扼,輒西南匯為海子,正當石堡南;其東北白石崖龍潭,與東南亦佐之水,合交溪下流於越州,乃西南破峽去。而石堡正懸立眾峰中,諸水又匯而瀠之,危崖古鬆,倍見幽勝。北下山,西一裏抵石堡村。回眺石堡,西北兩麵嵌空奇峭,步步不能去。由村南下坡,東半裏,逾一石梁。

  南走梁下者,即交溪,溪遂折東南去。

  又東一裏半,抵東山麓。東北上山,從石片中行,土傾峽墜,崩嵌紛錯,石骨競露如裂瓣,從之傾折取道。

  石多幻質,色正黑如著墨,片片英山絕品。

  石中上者一裏,至嶺坳,下見西塢南流之江,下墜嶺南之峽,乃交溪由橋頭南下,橫截此山南麓以東去者也。

  餘已躬睹南盤源,聞有西源更遠,直西南至石屏州,隨流考之。

  其水源發自石屏西四十裏之關口,流為寶秀山巨塘,又東南下石屏,匯為異龍湖。湖有九曲三島,周一百五十裏。

  島之最西北近城者,曰大水城,頂有海潮寺;稍東島曰小水城。舟經大水城南隅,有芰荷百畝,巨朵錦邊,湖中植蓮,此為最盛。水又東經臨安郡南,為瀘江,穿顏洞出,又東至阿彌州,東北入盤江。盤江者,即交水海子,南經越州、陸涼、路南、寧州,至州東六十裏婆兮甸,合撫仙湖水;又南至播箕街河甸,合曲江;又東至阿彌州稍東,合瀘江。二江合為南盤江,遂東北流廣西府東山外。

  餘時征諸廣西土人,竟不知江所向。乃北過師宗州,又東北去羅平州十五裏,抵一塢曰興哆囉。其塢西傍白蠟,東瞻羅莊,南去甚遙,而羅莊山森峭東界,皆石峰離立,分行競奮,複見粵西麵目。蓋此叢矗怪峰,西南始此,而東北盡於道州,磅礡數千裏,為西南奇勝,此又其西南之極也。已而至羅平,詢土人盤江曲折,始知江自廣西府流入師宗界,即出羅平東南隅羅莊山外,抵巴旦彝寨,會江底河;寨去羅平東南二百裏,江東即廣南府境。又東北經巴澤、河格、巴吉、興隆、那貢,至霸樓,為霸樓江;六處地名,俱粵西安隆長官司地。今安隆無土官,俱為廣南、泗城所占。遂入泗城境之八蠟、者香,於是為右江。

  再下,又有廣南富州之水,自者格經泗城之葛閬、曆裏來合,而下田州雲。

  後餘至雲南省城,過楊林,見北一海子特大,古稱嘉利澤,北成大溪,出河口。溪北有山甚峻,曰堯林山。又東北十裏出峽,經果子園,北至尋甸府,合郡城西北水,匯為南海子。

  又東北與馬龍水合於郡東二十裏七星橋,為阿交合溪。

  餘因究水所出,知其下沾益州為可渡河,乃北盤江上流也。

  按此則南北二盤,但名稱之同耳,發源非一山之水。北盤自可渡河而東,始南合亦資孔、火燒鋪之水,則火燒鋪非北盤之源也。南盤自交水發源,南渡越州,始合明月所之水,則明月所非南盤之源也。乃《一統誌》北盤舍楊林,南盤舍交水,而取東南支分者為源,則南北源一山之誤,宜訂正者一。

  又以南盤至八蠟、者香,一水自東北來合,土人指以為北盤江,遂謂南北盤皆出於田州。夫北盤過安南,已東南下都泥,由泗城東北界,經那地、永順,出羅木渡,下遷江。則此東北合南盤之水,自是泗城西北箐山所出。謂兩江合於普安州、泗城州之誤,宜訂正者二。

  至《一統誌》最誤處,又謂南北二盤,分流千裏,會於合江鎮。蓋惟南寧府西左右江合流處為合江鎮,是直以太平府左江為南盤,田州右江反為北盤矣。

  今以餘所身曆綜校之,南盤自沾益州炎方驛南下,經交水、曲靖,南過橋頭,由越州、陸涼、路南,南抵阿彌州境北,合曲江、瀘江,始東轉,漸北合彌勒巴甸江,是為額羅江。又東北經大柏塢、小柏塢,又北經廣西府東八十裏永安渡,又東北過師宗州東七十裏黑如渡,又東北過羅平州東南巴旦寨,合江底水,經巴澤、巴吉,合黃草壩水,東南抵霸樓,合者坪水,始下舊安隆,出白隘,為右江。北盤自楊林海子,北出嵩明州果子園,東北經熱水塘,合馬龍州中和山水,抵尋甸城東,北去彝地為車洪江。

  下可渡橋,轉東南,經普安州北境,合三板橋諸水,南下安南衛東鐵橋,又東南合平州諸水,入泗城州東北境,又東注那地州、永順司,經羅木渡,出遷江、來賓,為都泥江,東人武宜之柳江。是南盤出南寧,北盤出象州,相去不下千裏;而南寧合江鎮,乃南盤與交趾麗江合,非北盤與南盤合也。

  其兩盤江相合處,直至潯州府黔、鬱二江會流時始合,但此地南北盤已各隱名為鬱江、黔江矣。則謂南盤、北盤即為南寧左、右江之誤,宜訂正者三。

  若夫田州右江源,明屬南盤,《誌書》又謂源自富州,是棄大源而取支水,猶之誌南盤者源明月所,誌北盤者源火燒鋪也。彼不辨端末巨細,悍然秉筆,類一丘之貉也夫!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