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6章 滇遊日記一

  滇,即今雲南省,境內有湖滇池,故用“滇”代稱。

  《滇遊日記》所著最多,對其境內風景人物、民俗涉及頗廣,且有詳盡考備,是今之研究雲南旅遊資源以及民俗文化的重要資料。

  《滇遊日記》篇目最多,一共13章。

  《滇遊日記一》正文原缺,季會明、陳體靜道其原由,似可信。

  滇遊記中,另有《遊太華山日記》、《滇中花木記》、《遊顏洞記》和《隨筆兩則》,還有《盤江考》、《永昌誌略》、《近騰諸彝說略》三章。

  《遊太華山日記》即記遊碧雞山(俗稱西山)。

  碧雞山為昆明市郊著名風景區。唐代、元代對其描繪文字雖較為生動。但都過於泛泛,徐霞客親臨眼見,對其山水之色、秀峰挺拔、寺廟建製、草木花香、溪流澗石都一一曆數,並對其溪中特產金線魚也有記載,極為難得。

  《滇中花木記》很短,對雲南特有的山茶、山鵑具述甚精。

  《遊顏洞記》則對建水縣石岩山三洞進行描繪。三洞名為水雲洞、南明洞、萬象洞。徐霞客初遊時隻知有南明、萬象,而水雲則為無意中得之。水雲洞中有水,石筍倒垂,旋轉回合。

  南明洞與萬象洞相連,皆峻絕稱奇,可惜記中描繪不詳。

  《隨筆二則》正文未見分為二則,實可視為一篇,與《近騰諸彝說略》可稱為徐霞客的政論文章,前者對社會政治大膽揭露,所采事件俱為史實,後者集中考察少數民族史的一段演變過程,其中有的說法尚可質疑,讀者明辯。

  《滇遊日記二》至《滇遊日記十三》共12篇。

  2至3篇大致記錄其在雲南東部、東南部地區的遊曆,遊記4為中部、西南部部分地區的遊曆,5至8篇為西、西北部之遊曆,9篇以後則為西南部集中記遊。

  《滇遊日記》是徐霞客遺留下的文字中最豐富的部分,對雲南風物、山川、特產、民俗等等的記敘最為詳細。記遊可分為幾大版塊:東、東南部以滇池、碧雞山、顏洞、盤江為其重點,並著有《盤江考》專篇。中部仍以滇池為軸反複考察其水係山脈。西、西北部以洱海、點蒼山(亦名蒼山)、雞足山為中心,向西北延伸至麗江、解脫林。

  西南之遊由大理西南,至永昌,至騰衝,跨越瀾滄江、枯柯河、潞江、龍川江等水係。

  《遊記》後有《雞山誌目》和《雞山誌略》一、二,對雞山之景觀一一列出,並皆有說明,文筆點化甚精。

  其後又列有《麗江紀略》和《法王緣起》二篇。

  最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溯江紀源》。徐霞客經過自己精密的考察和大膽的推測,主要辨析了我國兩條最大的河流長江和黃河的發源、流域情況。

  同時對其水係也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考察與說明,澄清了在此以前的種種誤說與妄說,已具有了相當高的科學價值。

  (季會明曰:乙酉七月,餘宗人季揚之避難於舅氏徐虞卿處,顧餘於館,見《霞客遊記》,攜《滇遊》一冊去。不兩日虞卿為盜所殺,火其廬,記付祖龍。是書遭其殘缺,亦劫數也!原稿後又搶散,此集亦失而複得,危矣哉!幸矣哉!但全集今唯義興庠友曹駿甫處有之。駿甫亦好遊,慕霞客之高,聞變,詣吊,已葬,拜墓而去。後又來,欲求遺書校錄,為刊刻計。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返趙,雲已謄錄。

  今其集必全。[頂星下載站Jar電子書下載樂園—QiSuu。Com]

  況此冊正入滇之始,奇遇勝遊,多在其中,甚不可缺,訪而得之,亦甚易也。又詩稿一冊,仲昭付梓人陳仲鄰;仲鄰遇難,稿亦散失。然其詩另為一冊,與記不相連屬,缺之猶可;記缺其一,便不成集,當急求之。

  陳體靜曰:餘嚐考介翁於宜興史氏購得曹氏底本,而此冊中亦僅載遊太華、顏洞數小記而已,其間自五月初九至八月初六,凡八十七日日記,仍不可得。想曹氏以其經行之略已見於《盤江考》中而概削之者,則知駿甫所錄,先已非全文也。文章缺陷,信乎有數存焉,為之浩歎。

  鎮按:《滇一》日記,已為燼簡,介翁蕞殘補治,定知非輯綴假合也。或者一並汰之,直將《太華》數節,別作記外贅筆,而《滇一》則仍闕如,豈複成令丙耶?茲從陳本編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