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20章 粵西遊日記一

  粵西,廣西的別稱。廣東、廣西本古百越族地,故別稱粵,廣東、廣西合稱兩粵。

  《粵西遊記》共分四篇。

  記一所敘是作者從公元1637年4月至6月的曆程,此次遊曆線路繁多,遍及廣西各地。此記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對桂林七星岩的記敘,不但對其風光山色洞天別地有多角度的描繪,而且充分考察了七星岩地區的地形特征,對岩洞的結構以及形成原因頗有準確推測與判斷,具有較高的地學價值。

  記二從公元1637年6月起記,至9月9日止。

  主要記遊廣西中南部地區。先記柳州洛容之羅山風景。窮洞極崖、曆險登山,又對柳州周圍風景一一曆覽。後遊真仙洞,對其洞景描繪甚細,又輯錄洞中刻記《真仙岩詩敘》和龔大器《春題真仙洞八景》於記中。

  返柳州後,南下象州,經武宣至桂平。先南下鬱林(今玉林)遊勾漏山,到容縣遊都嶠山,返桂平,西向經貴縣、橫州、抵南寧。原記散失較多。

  記三則記廣西西部遊曆,記四則為記三之延續。

  丁醜(公元1637年)閏四月初八日夜雨霏霏,四山靉靆àidài雲盛之狀,昧爽放舟。西行三十裏,午後,〔分顧仆舟抵桂林,予同靜聞從〕湘江南岸登涯,舟從北來,反曲而南,故岸在北。

  是為山角驛,地名黃沙。西南行,大鬆夾道,五裏,黃沙鋪。

  東麵大嶺曰紫雲岩,西麵大嶺曰白雲岩。

  湘江在路東紫雲岩西。

  又南三裏,雙橋。

  有水自西大嶺注於湘。

  又七裏,石月鋪,其西嶺曰黃花大嶺。又西南五裏,出山隴行平疇間。又五裏,深溪鋪。過鋪一裏,有溪自西大山東注,小石梁跨之,當即深溪也。又一裏,上小嶺,舍官道,深溪一十裏官道至太平輔,又十裏至全。

  右入山。西向大山行,二裏,直抵山下,又二裏,宿於牛頭岡蔣姓家。夜大雨。

  初九日冒雨西行五裏,至礱岩普潤寺。寺有宋守趙彥暉詩碑,宋李時亮記。

  岩洞前門東向〔如橋,出水約三十丈;〕後門北向,〔入水約十五丈。泉自山後破石窟三級下,故曰“礱”。〕西入甚奧,中有立筍垂柱。出岩,西三裏,有小石山兀立路旁。又西三裏,張家村,〔村後大山曰回龍岩。〕南五裏,岡嶺高下,出平塢中西行一裏,上大衝,西行半裏,為福壽庵,飯於庵。又西半裏,西北上柳山,有閣,曹學佺額,為柳仲塗書院。又上為寸月亭,亦曹書。

  亭前為清湘書院。

  有魏了翁碑。此山為郡守柳開講道處。院為林蚆所建,與睢、嶽、嵩,廬四書院共著。

  其南有泉一方,中有石題曰“虎踞石”。由此躡嶺,逾而西,一裏,為慈慧庵。轉北一裏,為獅子岩,岩僧見性。

  〔宿獅子岩南清泉庵。〕初十日由獅子岩南下,二裏,至湘山寺。由寺東側入,登大殿,寄行李。東半裏,入全州西門。過州前,出大南門,羅江在前。

  東至小南門,三江合處。

  約舟待於興安。複入城,出西門至寺,登大殿,拜無量壽佛塔。無量壽佛成果於唐鹹通間,《傳燈錄》未載,號全真,故州以全名。肉身自萬曆初段,丙戌又毀,後又毀。

  〔塔後有飛來石。〕從塔東上長廊,西有觀音閣。下寺,由寺西溯羅江一裏,上卷雲閣,絕壁臨江。

  〔閣西為盤石,半嵌江中。絕壁有蓮花一瓣,凹入壁間,白瓣黑崖,〕有無量指甲印石,作細點字六個。又西,〔一洞臨江,泉由洞東裂石出,〕名玉龍泉。又西,有一石峰高豎如當關者,上大書“無量壽佛”四大字。共五裏,又西為斷橋。又西十裏,度石蜆岡。石規,《誌》作石燕,南為龍隱洞,〔小山獨立江上,〕洞門西向。出洞而西,即為桫木渡橋,宿。

  〔橋度水東自龍水出口,山聳秀夾立。〕十一日由渡橋西北行,五裏為石鼓村,又三裏為白沃村,過七裏岡為寨墟。

  有大溪自四川嶺出。北入峽〔為山川口,〕十裏為閻家村。

  又五裏為白竹江,飯於李念嵩家。

  雲開日麗,望見西北有山甚屼突,問之為鉤掛山,其上又有金寶頂,甚奇異。始問一僧,曰:“去金寶有六十裏。”複問一人,曰:“由四川嶺隻三十裏。”時已西南向寶頂,遂還白竹橋邊,溯西北江而上。五裏,進峽口,兩山壁立夾溪,甚峭。路沿溪西北崖上行,緣崖高下屈曲,十裏出峽,為南峒。

  〔聞南洞北五裏洞盡,可由四川嶺達寶頂。〕有一僧同行,曰:“四川路已沒,須從打狗嶺上,至大竹坪而登,始有路。”遂隨之行。由溪橋度而西上嶺,有瀑布在其左腋,其上峻極。共三十裏至打狗凹,已暮,宿於興龍庵,〔庵北高嶺即金寶頂也。〕十二日由興龍庵西上,始沿涯北轉,鉤掛山在其北,為本山隱而不見。三下三上,三度坳曲,共三裏,逾土地坳,西望新寧江已在山麓。下山五裏,為大竹坪。由坪右覓導登金寶者,一人方插秧,送餘二裏,逾上嶺,又下一裏,至大鼻山。餘因寄行李於山下劉秦川家。兄弟二人俱望八,妻壽同。其家惟老者在,少者已出。餘置行李,由村後渡溪,溯而上二裏,當逾嶺西登大道,誤隨溪直東上,二裏路窮。還至中道,覽岐草中,西二裏,逾嶺上,得南來大道,乃從之。北二裏,又登嶺,又北上一裏,為舊角庵基。由基後叢木中上六七裏,不得道,還宿劉家。劉後有澗,其上一裏,懸峽飛瀑,宛轉而下,修竹回岩,更相掩映。歸途采筍竹中,聞聲尋壑,踏月乃返。

  十三日早飯於劉,倩劉孫為導,乃腰鑣biāo同“鏢”裹餐,仍從村後夾澗上。一裏,中道至飛瀑處,即西攀嶺,路比前上更小。

  一裏,至南來大道,〔乃從南大源上此者。〕三裏,逾嶺隘,一裏,至角庵基。複從庵後叢中伏身蛇行入,約四裏,穿叢棘如故,已乃從右崖叢中蛇行上。

  蓋前乃從東峽直上,故不得道,然路雖異,叢棘相同。由岐又二裏,從觀音竹叢中行。

  其竹即餘鄉盆景中竹,但此處大如管,金寶頂上更大,而筍甚肥美。

  一路采筍盈握,則置路隅,以識來徑。已而又見竹上多竹實,大如蓮肉,小如大豆。初連枝折袖中,及返,俱脫落矣。從觀音〔竹〕中上,又二裏,至寶頂殿基,則石牆如環,半圮半立,而棟梁頹腐橫地,止有大聖像首存石壚中。時日色甫中,四山俱出。南峰之近者為鉤掛山,〔石崖峭立,東北向若削;〕再南即打狗嶺,再南為大帽,再南寶頂,而寶頂最高,〔與北相頡頏,〕仰望基後絕頂更高。複從叢竹中東北上,其觀音竹更大而筍多,又采而攜之。

  前采置路側者較細,不能盡肩,棄之。

  又上一裏至絕頂。叢密中無由四望,登樹踐枝,終不暢目。已而望竹浪中出一大石如台,乃梯躋其上,則群山曆曆。遂取飯,與靜聞就裹巾中以叢竹枝撥而餐之。

  既而導者益從林中采筍,而靜聞采得竹菰gū即竹菌數枚,玉菌一顆,黃白俱可愛,餘亦采菌數枚。從舊路下山,抵劉已昏黑,乃瀹菌煨筍而餐之。

  十四日別劉而行。隨溪西下一裏,得大竹坪來道。又三裏為大源,〔則大鼻西峽水與村後東峽水會,〕置橋其上,有亭隨橋數楹,橋曰潮橋。由橋以西為大源村。

  〔予往南頂,則從橋東隨澗南行。裏許,渡木橋,澗忽東折入山,路南出山隘。澗複墜路東破峽出,連搗三潭:上方,瀑長如布;中凹,瀑轉如傾,下圓整,瀑勻成簾。

  下二潭俱有圓石中立承水,水墜潭作勢瀠回尤異。又三裏,度橋為桐初,有水南自打狗嶺來會,亦橋其上。二水合而西南,則又觀音橋跨之。大道從觀音橋西逾嶺出,予從橋下隨溪南。一裏,水從西峽出。〕逾一嶺出西堰,又西四裏為陳墓源,有瀑自東山峽中湧躍而出,與東嶺溪合,有橋跨其會處,〔大道與水俱南。〕餘渡橋,東躋嶺而上,〔即湧瀑南嶺也。二裏,平行嶺脊,北望北寶頂巋然,峽中水迫自打狗南崖,直逼其下。南望新寧江流,遠從巾子嶺橫界南寶頂之西。

  其西南有峰尖突,正當陳墓水口,已而路漸出其下。二裏,南〕下嶺從坳中行。又二裏,逾一小嶺,一裏至蘇家大坪,聚居甚盛,皆蘇姓也。飯於蘇懷江家。

  下午大雨,懷江堅留,遂止其處。

  十五日過山路。

  〔坪側大瀑破山西向出,勢甚雄偉;下為大溪,西北合陳墓源出口。下午,東南上一嶺,誤東往大帽嶺道。乃西南轉六裏,出南寶頂,道桃子坪。問上梁宿處,四裏而是。逾嶺東至新開田所,有路南下伏草中。複誤出其東,曆險陂三裏,不辨所向。已忽得一龕,地名掛幡,去上梁五裏矣。其處五裏至快樂庵,又十裏乃至南頂。以暮雨,遂歇龕。〕十六日〔雨不止,滯龕中。〕(僅五裏,)快樂庵。

  十七日〔從定心橋下過脊處,覓蓮瓣隙痕,削崖密附,旁無餘徑。乃從脊東隔峽望之,痕雖岈然,然上垂下削,非托廬架道處也。乃上定心石,過聖水涯,再由舍身崖登飛錫絕頂,返白雲庵。〕宿白雲庵,晤相宗師。

  十八日晨餐後,別相宗,由東路下山。一裏餘,則路旁峭石分列,置懸級出其間,是為天門。門外有聳石立路右,名金剛石,上大書“白雲洞天”。從此曆磴而下,危峭逾於西路。西庵之名快樂,豈亦以路之坦耶!又四裏,過題龍庵,〔庵北向。〕先是,從觀音靜室遙見兩人入箐棘中,問雲知為掘青暑者,而不辯其為何。過題龍庵,又見兩人以線絡負四枚,形如小豬而肥甚,當即竹鼦也。筍根稚子。今姑見之矣。大者斤許,小者半斤,索價每頭二分,但活而有聲,不便筐負,乃聽而去。蓋山中三小珍:黃鼠、柿狐、竹豚。惟竹豚未嚐,而無奈其活不能攜,況此時筍過而肥,且地有觀音美筍,其味未必他處所能及。

  東下裏許,南望那叉山飛瀑懸空而墜。

  〔先從寶頂即窺見,至此始睹崇隆若九天也。〕又東下五裏,左渡小溪,深竹中有寺寂然,則苦煉庵。

  〔庵南向,左右各一溪自後來繞,而右溪較大,橋橫其上,水從西南山腋透壁下。〕從庵前東南渡橋南上嶺,〔其地竹甚大,路始分東西岐。〕從西岐下,〔始見那叉瀑北掛層崖,苦煉溪亦透空懸壑,與那叉大小高下勢相頡頏。然苦煉近在對山,路沿之同下,朗朗見其搗壑勢;其下山環成城,瀑垂其中,出西壁,與那叉東大溪合而東南去。〕見西峽中又一瀑如線,透山而下,連泄九層,雖細而甚長。路乃轉東,〔共三裏〕,又一溪自西北來。渡而隨之,始覺甚微,漸下漸大,〔遂成轟雷湧雪觀。〕路應從溪右下,而誤從溪右。

  又二裏,是為大坪。渡溪而右,人一村家問之,則在蓮花庵之下矣,〔竹色叢鬱。〕村嫗出所炊粥羹餉,餘以炙筍酬之,餘自大鼻山劉家炙得觀音筍,即覓一山籃背負之。

  路拾蕨芽,萱菌可食之物,輒投其中,抵逆旅,即煮以供焉。於是〔西南渡〕那叉大溪,〔溪東北出白沙江。〕又西上嶺,三裏,飯於村家,其處乃大坪之極南也。又西南逾嶺而上,二裏,是為半山嶺。屢渡溪,逾嶺而上,八裏,入望江嶺。逾嶺溯溪,又十裏,為桐源山。南下山二裏,為韭菜園。東過坳下山三裏,又循一水,為小車江。隨江南下四裏,有〔桐源〕大溪自西來,即桐源韭菜溪,有大路亦自西來,南與小車江合而南去。路渡小車江口橋,從水右上山一裏,隨江而東南,〔路行夾江山上,極險峻。〕有小石山,北麵平剖,紋如哥窯,而薄若片板。江繞其南,路繞其北。

  〔東北又有小溪,破峽成瀑。〕又東南二裏始下,又一裏下至江涯。稍上為木皮口,〔有溪自東北來入。其北峰曰不住嶺。〕乃宿。

  十九日晨餐後,東南上嶺。隨江左行四裏,下涉跳石江。又上嶺,過車灣台盤石。共三裏,出兩山峽口,有壩堰水甚巨,曰上官壩。

  壩外一望平疇,直南抵裏山隅。

  出峽,水東南入湘,路隨峽右西南下。行平疇中又一裏,抵趙塘,其聚族俱趙,巨姓也。

  村後一石山峙立,曰西鍾山,下俱青石峭削,上有平窩,土人方斥石疊路,建五穀大仙殿。其東峭崖上有洞可深入。時以開道伐木,反隘其路,不得攀緣而渡。又西南〔渡〕一溪橋,共四裏,過棄雞嶺。又四裏,出鹹水,而山棗驛在焉,則官道也。鹹水之南,大山橫亙,曰裏山隈;鹹水之北,崇嶺重疊,曰三清界:此鹹水南北之界也。鹹水溪自三清界發源,流為焦川,自南宅出山,至此透橋東南羅江口入湘。

  渡橋西南行,長鬆合道,夾徑蔽天,〔極似道州永明道。〕十裏,板山鋪。又十裏,石子鋪。從小路折而東南,五裏抵界首,乃千家之市,南半屬興安,東半屬全州。至界首才下午,大雨忽至,遂止不前。是日共行五十裏。

  二十日平明飯。

  溯湘江而西,五裏,北向入塔兒鋪,始離湘岸,已入桂林界矣。有古塔,傾圮垂盡,有光華館,則興安之傳舍也。人興安界,古鬆時斷時續,不若全州之連雲接嶂矣。十裏,東橋鋪。五裏,小宅,複與湘江遇。又五裏,瓦子鋪,又十裏,至興安萬裏橋。橋下水繞北城西去,兩岸甃石,中流平而不廣,即靈渠也,已為漓江,其分水處尚在東三裏。過橋入北門,城牆環堵,縣治寂若空門,市蔬市米,唯萬裏橋邊數家。炊飯於塔寺。飯後,由橋北溯靈渠北岸東行,已折而稍北渡大溪,則湘水之本流也,上流已堰不通舟。

  既渡,又東〔有〕小溪,疏流若帶,舟道從之。蓋堰湘分水,既西注為漓,又東浚湘支以通舟楫,稍下複與江身合矣。支流之上,石橋曰接龍橋,橋南水灣為觀音閣,已離城二裏矣。

  又東南五裏,則湘水自南來,直逼石崖下。

  其崖突立南向,曰獅子寨。

  路循寨腳東溯溪入,已東北入山七裏,逾羊牯嶺,抵狀元峰下,內有鄧家村,俱鄧丞相之遺也。村南有靜室名回龍庵,遂托宿於其中。僧之號曰悟禪。

  二十一日從庵右逾小山南一裏,至長衝,東逼狀元峰之麓。又一裏,至一尼庵,有尼焉。其夫方出耕,問登山道。

  先是,路人俱言,上茅塞,決不可登,獨此有盲僧,反詢客欲登大金峰、小金峰?蓋此處山之傑出者,俱以“金峰”名之。而狀元峰之左,有一峰片插,〔曰小金峰,〕亞於狀元,而峭削過之。蓋狀元高而尖圓,此峰薄而嶙峋,故有大、小之稱。二峰各〔有路,〕而草翳之。

  餘從庵後登溪壟,直東而上,二裏抵〔狀元、〕翠微之間,山削草合,蛇路伏深莽中。漸轉東北三裏,直上逾其東北嶺坳,望見其東大山層疊,其下溪盤穀嬙,即為麻川;其南層山,當是海陽東渡之脊;其北大山即裏山隈wēi角落矣;其西即縣治,而西南海陽坪,其處山反藏伏也。坳北峰之下,即入九龍殿之峽。

  地名峽口,又曰錦霄。

  從坳南直躋峰頂,其峰甚狹而峭,凡七起伏,共南一裏而至狀元峰,則亭亭獨上矣。自其上西瞰湘源,東瞰麻川,俱在足底;南俯小金峰,北俯錦霄坳嶺,俱為兒孫行。但北麵九峰相連,而南與小金尚隔二峰,俱峭若中斷,不能飛渡,故路由其麓另上耳。聞此山為鄧丞相升雲處。其人不知何處,想是馬殷等僭(jiàn超越本分)竊之佐。土人言,其去朝數百裏,夜歸家而早入朝,皆在此頂。

  登雲山下即其家,至今猶俱鄧姓後。

  一疑其神異,遂誅而及其孥焉。

  頂北第三峰,有方石台如舡首,飛突淩空。舊傳有竹自崖端下垂拂拭,此旁箐亦有之,未見有獨長而異者。坐峰頂久之,以攜飯就筐分啖。已聞東南有雷聲,乃下,〔返回龍庵。〕二十二日〔東行二裏,過九宮橋,逾小嶺,共二裏至錦霄,是為峽口。麻川江自南來,北出界首,截江以渡,江深沒股。麻川至此破山出,名七裏峽,下又破山出,名五裏峽。錦霄在其中,為陸行口。過江,溯東夾之溪入。三裏,登山脊,至九龍廟,南北東皆崇山逼夾,南麓即所溯溪之北麓,溪聲甚厲。遂下山,過觀音閣,支流分環閣四麵,惟南麵石堰僅通水,東西北則舟上下俱繞之,惜閣小不稱。閣東度石橋,循分支西岸,溯流一裏,至分水塘。塘以巨石橫絕中流,南北連亙以斷江身,隻以小穴泄餘波,由塘南分湘入漓,塘之北,即浚湘為支,以通湘舟於觀音閣前者也。遂刺舟南渡分漓口,入分水廟。西二裏,抵興安南門。出城,西三裏,抵三裏橋。橋跨靈渠,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竹簾子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宿隱山寺。

  二十三日晨起大雨,飯後少歇。

  〔橋西有金鼎山。山為老龍脊,由此至興安,南轉海陽,雖為史祿鑿山分漓水,而橋下有石底,水不滿尺,終不能損其大脊也。上一裏至頂,頂大止丈許;惟南麵群巒紛叢嵐霧中,若聚米,若流火,俯瞰其出沒甚近。下至三裏橋西,隨靈渠西南去。已而渠漸直南,路益西,路右石山叢立。雨中回眺,共十裏,已透金鼎所望亂山堆疊中,穿根盤壑,多回曲,無升降。又三裏為蘇一坪,東有岐可達乳洞。予先西趨嚴關,共二裏而出隘口。東西兩石山駢峙,路出其下,若門中辟,傍裂穴如圭,梯崖入其中,不甚敞,空合如蓮瓣。坐觀行旅,紛紛遝遝。返由蘇一坪東南行一裏,溯靈渠東北上,一溪東自乳洞夾注為清水,乃東渡靈渠。四裏,過大岩堰。渡堰東石橋,轉入山南,小石山分岐立路口,洞岈然南向。遂西向隨溪入,二裏至董田巨村。洞即在其北一裏,日暮不及登,乃趨東山入隱山寺。〕出步寺後,見南向有洞,其門高懸,水由下出,西與乳洞北流之水合,從西北山腋破壁而出大岩堰焉。時日色尚高,亟縛炬從寺右入洞。

  攀石崖而上,其石峭削,圮側下垂,淵壁若裂,水不甚湧而渾,探其暗處,水石粗混,無可著足。

  出而返寺,濯足於崖外合流處,晚餐而臥。

  二十四日晨起雨不止,飯後以火炬數枚,僧負而導之。

  一裏至董田,又北一裏,至〔乳岩〕下洞、中洞、上洞。雨中返寺午飯。雨愈大,遂止不行。

  二十五日天色霧甚,晨餐後仍向東行。一裏,出山口,支峰兀立處,其上〔有〕庵,草翳無人,非觀音岩也。從庵左先循其上崖而東,崖危草沒,靜聞不能從,令守行囊於石畔。餘攀隙披窾kuǎn空處而入,轉崖之東,則兩壁裂而成門,〔內裁一線剖,宛轉嵌漏。〕其內上夾參九天,或合或離,俱不過咫尺;下夾墜九淵,或幹或水,俱憑臨數丈。夾半兩崖俱有痕,踐足而入,肩倚隔崖,足踐線痕,手攀石竅,無隕墜之慮。直進五六丈,夾轉而東,由支峰坳脊北望,見觀音崖在對崖,亦幽峭可喜。昨來時從其前盤山而轉,惜未一入。

  今不能愈北也。下山,東南行田塍間,水漫沒岸。三裏,有南而北小水,急脫下衣,涉其東,溯之南。又二裏,為秀塘,轉而西南行,複涉溪而北,循山麓行。二裏,又一澗自北山夾中出,涉其南,又循一溪西來入,即西嶺之溪也。

  三裏,越溪南,登下西嶺,入口甚隘,而內有平疇,西村落焉。西南上嶺,又二裏而逾上西嶺,嶺東複得坪焉。有數家在深竹中,飯於村嫗。又西南平上二裏,乃東逾一坳,始東下二裏,為開洲,則湘之西岸也。溯湘南行五裏,複入岡陀,為東劉村。

  又五裏為西劉村,有水自西穀東入湘。

  又西南三裏為土橋,又二裏大豐橋,俱有水東注於湘。又逾嶺二裏,宿於唐匯田。

  〔東有大山巋然出東界上者,曰赤耳山。)

  二十六日晨餐後,日色霽甚。南溯湘流二裏,渡一溪為太平堡,有堡、有營兵焉。〔東西〕山至是開而成巨塢,〔小石峰一帶,駢立湘水東。〕又南二裏,曰劉田。又南二裏,曰白龍橋。又三裏,逾一小嶺,曰牛欄。二裏,張村。又一裏至廟角,飯於雙泉寺,其南即靈川界。又南二裏,東南岐路入山,其東高峰片聳,曰白麵山。又南二裏,渡一橋,湘水之有橋自〔此〕。

  循左山行,南二裏,為田心寺。

  又南一裏,古龍王廟。又南一裏,有一石峰峙立東西兩界之中,曰海陽山。有海龍庵,在峰南石崖之半。海龍庵已為臨桂界。海龍堡在西南一裏,東入山五裏為季陵,西十五裏,過西嶺背為龍口橋,東北五裏讀書岩、白麵山,西北十五裏廟角,南五裏江匯。先是,望白麵山南諸峭峰甚奇,問知其下有讀書岩,而急於海陽,遂南入古殿,以瓦磨墨錄其碑。抵海龍虎,日已薄崦嵫,急卸行李於中。乃下山,自東麓〔二洞門〕繞北至西,入龍母廟,已圮。即從流水中行,轉南,水遂成匯,深者沒股。庵下石崖壁立,下臨深塘。由塘南水中行,轉東登山。

  入庵,衣褌褲子俱濕,急晚餐而臥以褻衣內衣。是庵始有佛燈。

  〔海陽山俱崆峒通空洞貯水。水門二:南平,西出甚急。東旱門二,下一二尺,即水匯其中,深者五六尺。山南水塘有細流,東源季陵亦下此。則此山尚在過脊北,水俱北流,惟為湘源也,漓源尚在海陽西西嶺角。〕二十七日曉起,天色仍霽,亟飯。從東北二裏,田心寺,又一裏,東入山,又一裏,渡雙溪橋。又東一裏,望一尖峰而登。其峰在白麵之西,高不及白麵,而聳立如建標累塔,途人俱指讀書岩在其半,竟望之而趨。及登嶺北坳,望山下水反自北而南,其北皆山岡繚繞,疑無容留處,意水必出洞間。時銳急切於登山,第望高而趨,已而路斷,攀崖挽棘而上。一裏,透石崖之巔,心知已誤,而貪於涉巔,反自快也。振衣出棘刺中,又捫崖直上,遂出其巔。東望白麵,可與平揖;南攬巾子,如為對談。久之,仍下北嶺之坳,由棘中循崖南轉,捫隙踐塊而上,得峰腰一洞,南向岈然,其內又西裂天窟,吐納日月,蕩漾雲霞,以為讀書之岩必此無疑;但其內平入三四丈,輒漸隘漸不容身,而其下路複蔽塞,心以為疑。出洞門,望洞左削崖萬丈,插霄臨淵,上有一石飛突垂空,極似一巨鼠飛空下騰,首背宛然,然無路可捫。逐下南麓。回眺巨鼠之下,其崖懸亙,古溜間駁,疑讀書岩尚當在彼,複強靜聞緣舊路再登。至洞門,覓路無從,乃裂棘攀條,梯懸石而登,直至巨鼠崖之下。仰望崖下,又有二小鼠下垂,其巨鼠自下望之,睜目張牙,變成獰麵,又如貓之騰空逐前二小鼠者。崖腰有一線微痕可以著足,而下〔仍峭壁。又東有巨擘一雙作接引狀,手背拇指,分合都辨。至其處,山腋痕絕不可前。乃從舊路〕下至南麓,誇耕者已得讀書岩之勝。耕者雲:“岩尚在嶺坳之西,當從嶺西下,不當從嶺東上也。”乃從麓西溯澗而北,則前所涉溪果從洞中出,而非從澗來者。望讀書岩在水洞上,急登之。其洞西向,高而不廣,其內垂柱擎蓋,駢筍懸蓮,分門列戶,頗幻而巧。三丈之內,即轉而北下,墜深墨黑,不可俯視,豈與下水洞通那?洞內左壁,有宋人馬姓為秦景光大書“讀書岩”三隸字。

  其下又有一洞,門張而中淺,又非出水者。水從讀書岩下石穴湧出,水與口平,第見急流湧溪,不見洞門也。時已薄午,欲登白麵,望之已得其梗概,恐日暮途窮,不遑升堂入室,遂遵白麵西麓而南。二裏,過白源山,又二裏過季陵路口,始轉而西。一裏,隨山脈登海陽庵,飯而後行,已下午矣。

  由海陽山東南過季陵東下,入堂溪橋,遂由塘南循過脊西行,一裏,為海陽堡。由堡西南行,則堡前又分山一支南下,與西山夾而成兩界,水俱淙淙南下矣。隨下一裏,則西穀中裂,水破峽而出,又羅姑與西嶺夾而成流〔者,皆為漓水源矣。〕越之,循水西南下三裏,為江匯。於是水注而南,路轉而西,遂西逾一嶺,一裏,登嶺坳。三裏,西循嶺上行,忽有水自東南下搗成澗,路隨之下。又一裏,直墜澗底。越橋南,其水自橋下複搗峽中,路不能隨。複逾嶺一裏,乃出山口,又西南行平疇中,二裏,抵澗上。

  〔西有銀燭山,尖削特聳,東南則石崖正扼水口也。〕乃止宿於黃姓家。

  二十八日平明,飯而行。

  二裏,西南出澗口,渡水,逾一小嶺,又三裏得平疇,則白爽村也。由白爽村之西複上嶺,是為長衝。五裏,轉北坳,望西北五峰高突,頂若平台,可奪五台之名。又西五裏,直抵五峰之南,亂尖疊出,十百為群,橫見側出,不可指屈。

  其陽即為鎔村,墟上聚落甚盛,不特山穀所無,亦南中所(少)見者。市多鬻yù賣麵、打胡麻為油者,因市麵為餐,以代午飯焉。

  〔東南三十裏,有靈襟洞;南二裏,有陽流岩雲。〕又西五裏為上橋,有水自東北叢尖山之南,西過橋下,即分為二。一南去,一西去。又西南〔穿石山腋,共〕三裏,過廖村。其西北有山危峙,又有尖叢亭亭,更覺層疊。

  問之,謂危峙者為金山,而其東尖叢者不能名焉。

  又二裏,有水自金山東腋出,堰為大塘。

  曆堰而西,又三裏,複穿石山峽而西,則諸危峰分峙疊出於前,愈離立獻奇,聯翩角勝矣。石峰之下,俱水匯不流,深者尺許,淺僅半尺。諸峰倒插於中,如出水青蓮,亭亭直上。初二大峰夾道,後又二尖峰夾道,道俱疊水中,取徑峰隙,令人應接不暇。但石俱廉厲鑿足,不免目有餘而足不及耳。其峰曰雷劈山。以其全半也;曰萬歲山,以尖圓特聳也。其間不可名者甚多。共五裏,始舍水磴而就坦坡。

  又五裏,姑得平疇,為河塘村,乃就村家瀹茗避日,下舂而後行。河塘西築塘為道,南為平疇,秧綠雲鋪,北為匯水,直浸北界叢山之麓,蜚晶漾碧,令人塵胃一洗。過塘,循山南麓而西,五裏,渡一石梁,遂登岡陀行。又五裏,直抵兩山峽中,其山南北對峙如門。北山之東垂,有石峰分岐而起,尖峭如削,其岐峰尤亭亭作搔首態,土人呼為婦女娘峰。崖半有裂隙透明,惟從正南眺之,有光一繖通“閃”,少轉步即不可窺矣。南山之首,又有石突緩,人行其下,左右交盼,亦複應接不暇。時日色已暮,且不知顧仆下落,亟問浮橋而趨。西過大石梁,再西即浮橋矣。漓水至是已極汪洋,北自皇澤灣即虞山下。轉而南,桂林省城東臨其上。城東北隅為驛,在皇澤灣轉南之衝,其南即城也。城之臨水者,東北為東鎮門,南過木龍洞為就日門,再南出伏波山下為桂水門,又南為行春門,又南為浮橋門。此東麵臨流者,自北隅南至浮橋共五門。北門在寶積、華景二山。

  浮橋貫江而渡,覓顧仆寓不得,遂入城,循城南去,宿於逆旅。

  二十九日從逆旅不待餐而行。

  遂西過都司署前,又西,則靖江王府之前甬也。又西,則大街自北而南,乃飯於市肆。

  此處肉饅以韭為和,不用鹽而用糖,晨粥俱以雞肉和食,亦一奇也。又南登一樓。

  其樓三層,前有石梁,梁東西大水匯成大沼。自樓上俯眺,朱門粉堞,參差綠樹中,潮水中涵,群峰外繞,盡括一城之勝。中層供真武像。時亟於覓顧仆,遂轉遵大街北行,東過按察司前,遂東出就日門。計顧仆舟自北來,當先從城北瀕江覓,而南從城下北行。已而城上一山當麵而起,石腳下插江中,路之在城外者,忽穿山而透其跨下,南北岈然,真天辟關津也。

  〔西則因山為城,城以內即疊彩東隅。〕穿洞出,下臨江潭,上盤山壁,又透腋而入,是為木龍洞。其洞亦自南穿北,高二丈,南北透門約十餘裏。

  其東開窗剖隙,屢逗天光,其外瀕江有路,行者或內自洞行,或外由江岸,俱可北達。

  出洞,有片石夾峙,上架一穹石,其形屈曲,其色青紅間錯,宛具鱗腮,似非本山之石,不知何處移架於此。洞北辟而成崖,綴以飛廊,前臨大江,後倚懸壁,憩眺之勝,無以逾此。廊上以木雕二龍插崖間,北壓江水。廊北有庵、有院。

  又循城溯〔江〕北一裏,過東鎮門。

  又北過城東北隅,〔為東江驛。驛東向,當皇澤灣南下衝。〕入驛,問顧仆所附江舟,知舟泊浮橋北。出驛,北望〔皇〕澤灣,有二江舟泊山下,〔疑顧仆或在此舟,〕因令靜聞往視,餘暫憩路口。見城北隅,俱因山為城,因從環堵之隙,退視其下,有一大洞北向穹然,內深邃而外旁穿。有童子方以梯探曆其上,蓋其附近諸戶積薪貯器,俱於是托也。

  恐靜聞返,急出待路口。

  久之不至,乃瀕江北行覓之,直抵泊舟之山,則靜聞從鬆陰中呼曰:“山下有洞,其前有亭,其上有庵,可急往遊。”餘從之。

  先沿江登山,是為薰風亭。

  曹學佺附書。

  亭四旁多鐫石留題,拂而讀之,始知是為虞山,乃帝舜南遊之地。其下大殿為舜祠,祠後即韶音洞,其東臨江即薰風亭。亭臨皇灣之上,後倚虞山之崖。刻詩甚多,惟正德藩臬〔niè〕王驥與同僚九日登虞山一律頗可觀。詩曰:“帝德重華亙古今,虞山好景樂登臨。峰連大嶺芙蓉秀,水接三湘苦竹深。雨過殊方沾聖澤,風來古洞想韶音。

  同遊正值清秋節,更把茱萸(zhūyú一種植物,可作釀酒料,其味特異,清明節喝此酒,有思親之意)酒滿斟。“由亭下,西抵祠後,入韶音洞。其洞西向,高二丈,東透而出約十丈。洞東高崖嶄絕,有小水匯其前,幽澤嵌壁,恍非塵世。

  其水自北塢南來,石梁當洞架其上,曰接龍橋。坐橋上,還眺〔洞〕門崖壁,更盡崢嶸之勢。洞門左崖張西銘栻刻《韶音洞記》,字尚可摹。仍從洞內西出,乃緣磴東上,有磨崖,碑刻朱紫陽所撰《舜祠記》,為張鬆建祠作。

  乃呂好問所書,亦尚可摹,第崖高不便耳。從此上躋,有新疊石為級者,宛轉石隙間,將至山頂,置靜室焉,亦新構,而其僧已去。窗楞西向,戶榻灑然,室不大而潔。乃與靜聞解衣憑幾,啖胡餅而指點西山,甚適也。久之,舜殿僧見客久上不下,乃登頂招下山待茶。餘急於覓顧仆,下山竟南,循舊路,二裏入就日門。從門內循城南行半裏,由伏波山下出桂水門,門以內為伏波祠,門以外為玩珠洞。由城外南行又半裏,為行春門,又南半裏,為浮橋門,始遇顧仆於門外肆中。時已過午,還炊飯於城內所宿逆旅。下午,大雨大至,既霽,乃遷寓於都司前趙姓家,以其處頗寬潔也。

  五月初一日晨餐後,留顧仆浣衣滌被於寓。餘與靜聞乃北一裏,抵靖江王府東華門外。其東為伏波山,其西為獨秀峰。峰在藩府內,不易入也。

  循王城北行,又一裏,登疊彩山。山踞省城東北隅,山門當兩峰間,亂石層疊錯立,如浪痕騰湧,花萼攢簇,令人目眩,所謂“疊彩”也。門額書“北牖洞天”,亦為曹能始書。按北牖為隱山六洞之名,今借以顏此,以此山在城北,且兩洞俱透空成牖也。

  其上為佛殿,殿後一洞屈曲穿山之背,其門南向,高二丈,深五丈。北透小門,忽轉而東辟。前架華軒,後疊層台,上塑大士像。

  洞前下瞰城東,江水下繞,直漱其足。

  洞內石門轉透處,風從前洞扇入,至此愈覺涼颸sī涼風逼人,土人稱為風洞。石門北向,當東轉之上,有一石刻臥像橫置竇間,迦風曲肱,偃石鼓腹,其容若笑,使人見之亦欲笑。因見其上有石板平庋,又有圓竇上透,若樓閣之層架,若窗楞之裂。急與靜聞擇道分趨,餘從臥像上轉攀石脊,靜聞從觀音座左伏穿旁竅,俱會於層樓之上。其處東忽開隙,遠引天光,西多垂乳,近穿地肺。餘複與靜聞披乳房而穿肺葉,北出而瞰觀音之座,已在足下。以衣置層樓隙畔,乃複還其處,從圓竇中墜下。於是東出前軒,由洞左躋蹬,循垣而上,則拱極亭舊址也。

  由址南越洞頂,攀石磴,半裏,遂登絕頂,則越王壇也,是為桂山,又名北山。其上石萼駢發,頂側有平板二方,豈即所謂“石壇”耶?

  《誌》雲五代時馬殷所築,有岩桂生其巔,今已無。

  其前一石峰支起,或謂之四望山,當即疊彩岩。其西一石峰高與此峰並,峰半有洞高懸,望之岈然中空。亟下,仍認風洞出寺左,有軒三楹,為官府燕之所。前臨四望,後倚絕頂,餘時倦甚,遂憩臥一覺,去羲皇伏羲氏真不遠。由寺中右坳複登西峰,一名於越山。

  上登峰半,其洞穹然東向,透峰腰而西,徑十餘丈,高四丈餘。

  由其中望之,東西洞然,洞西墜壑而下,甚險而峻。其環磚為門,上若門限,下若關隘,瞰之似非通人行者。

  乃仍東下至寺右,有大路北透兩峰之間。下至其麓,出一關門,其東可趨東鎮,其北徑達北門。乃循山西行,一裏,仰見一洞倚山向北,遂拾級而登。其下先有一洞,高可丈五,而高廣盤曲,亦多垂柱,界竅分岐,而土人以為馬房,數馬散臥於其中,令人氣阻。由其左躋級更上,透洞門而入,其洞北向,以峰頂平貫為奇。而是山之洞,西又以山腰疊透為勝,〔外裂重門,內駕層洞,〕各標一異,直無窮之幻矣。既下,又西行,始見峰頂洞門西墜處,第覺危峽空懸,仰眺不得端倪邊際,其下有遙牆環之,則藩府之別圃也。

  又西出大街,有大碑在側,大書“桂嶺”二字。轉北行一裏,則兩山聳峽,其中雉堞zhìdié矮牆為關,而通啟閉焉,是為北門。

  〔門在兩山聳夾中,門外兩旁,山俱峭拔,即為華景、寶積眾勝雲。〕出門有路,靜聞前覓素食焉。

  既而又南一裏,過按察司,覓靜聞不得。乃東從分巡司經靖藩後宰門,又東共一裏,至王城東北隅,轉而西向後宰門內。靖藩方結壇禮《梁皇懺》,置欄演《木蘭傳奇》,市酒傳餐者,夾道雲集,靜聞果在焉。餘拉之東半裏,出癸水門,仍抵慶真觀下,覓小舟一葉,北渡入玩珠岩。岩即伏波之東麓,石壁下臨重江,裂隙兩層,一橫者下臥波上,一豎者上穹山巔。臥波上者,下石浮敞為台,上石斜騫覆之。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蓮萼倒掛,不屬於下者,僅寸有餘焉。是名“伏波試劍石”,蓋其劍非豎劈,向橫披者也。後壁上雙紋若縷,紅白燦然,蜿蜒相向。有圓岩三暈,恰當其首,如二龍戲珠,故舊名“玩珠”,宋張維易曰還珠。雙紋之後,有隙內裂,直抵豎峽下岩;嵌梯懸級,可直躡豎峽而上垂柱之西。

  石台中坼,橫石以渡,更北穿小竇,下瞰重江,淵碧無底,所雲伏波沉著苡處也。更南入山腹,穹然中虛,有光西轉,北透前門,是其奧矣。

  〔但石色波光,俱不若外岩玲瓏映徹也。〕徘徊久之,渡子候歸再三,乃舍之登舟。鼓枻yì短槳回檣,濯空明而淩返照,不意身世之間有此異境也。

  登涯,由浮橋門入城,共裏餘,返趙寓。靜聞取傘往觀《木蘭》之劇。餘憩寓中,取《圖》、《誌》以披翻閱、查尋桂林諸可遊者。

  初二日晨餐後,與靜聞、顧仆裹蔬糧,攜臥具,東出浮橋門。渡浮橋,又東渡花橋,從橋東即北轉循山。

  花橋東涯有小石突臨橋端,修溪綴村,東往殊逗人心目。山峙花橋東北,其嵯峨之勢,反不若東南夾道之峰,而七星岩即峙焉,其去浮橋共裏餘耳。岩西向,其下有壽佛寺,即從寺左登山。先有亭翼然迎客,名曰摘星,則曹能始所構而書之。其上有崖橫騫,僅可置足,然俯瞰城堞西山,則甚暢也。其左即為佛廬,當岩之口,入其內不知其為岩也。詢寺僧岩所何在,僧推後扉導餘入。曆級而上約三丈,洞口為廬掩黑暗,忽轉而西北,豁然中開,上穹下平,中多列筍懸柱,〔爽朗通漏〕,此上洞也,是為七星岩。從其右曆級下,又入下洞,是為棲霞洞。其洞宏朗雄拓,門亦西北向,仰眺崇赫。洞頂橫裂一隙,有〔石〕鯉魚從隙懸躍下向,首尾鱗腮,使琢石為之,不能酷肖乃爾。其旁盤結蟠蓋,五色燦爛。西北層台高疊,緣級而上,是為老君台。由台北向,洞若兩界,西行高〔台〕之上,東循深壑之中。由台上行,入一門,直北至黑暗處,上穹無際,下陷成潭,澒hòng洞tóng彌漫無際峭裂,忽變夷為險。

  時餘先覓導者,燃鬆明於洞底以入洞,不由台上,故不及從,而不知其處之亦不可明也。乃下台,仍至洞底。導者攜燈前趨,循台東壑中行,始見台〔壁〕攢裂繡錯,備諸靈幻,更記身之自上來也。直北入一天門,石楹垂立,僅度單人。既入,則複穹然高遠,其左有石欄橫列,下陷深黑,杳不見〔底〕,是為獺子潭。導者言其淵深通海,未必然也。蓋即老君台北向下墜處,至此則高深易位,叢辟交關,又成一境矣。其內又連進兩天門,路漸轉而東北,內有“花瓶插竹”、“撤網”、“弈棋”、“八仙”、“饅頭”諸石,兩旁善財童子,中有觀音諸像。導者行急,強留諦視,顧此失彼。然餘所欲觀者,不在此也。又逾崖而上,其右有潭,淵黑一如獺子潭,而宏廣更過之,〔是名龍江,〕其蓋與獺子相通焉。又北行東轉,過紅氈、白氈,委裘垂毯,紋縷若織。又東過鳳凰戲水,始穿一門,陰風颼飀微風吹動的樣子,卷燈冽肌,蓋風自洞外入,至此則逼聚而勢愈大也。

  疊彩風洞亦熱。

  然疊彩昔無風洞之名,而今人稱之;此中昔有風洞,今無知者。

  出此,忽見白光一圓,內映深壑,空濛若天之欲曙。遂東出後洞,有水自洞北環流,南入洞中,〔想下為龍江者,〕小石梁跨其上,則宋相曾公布所為也。度橋,拂洞口右崖,則曾公之記在焉。始知是洞昔名冷水岩,曾公帥桂今桂林,搜奇置橋,始易名曾公岩,與棲霞蓋一洞潛通,兩門各擅耳。

  餘佇立橋上,見澗中有浣而汲者,餘詢:“此水從東北來,可溯之以入否?”其人言:“由水穴之上可深入數裏,其中名勝,較之外洞,路倍而奇亦倍之。若水穴則深淺莫測,惟冬月可涉,此非其時也。”餘即覓其人為導。其人乃歸取鬆明,餘隨之出洞而右,得慶林觀焉。以所負囊裹寄之,且托其炊黃粱以待。遂同導者入,仍由隘口東門,過鳳凰戲水,抵紅、白二氈,始由岐北向行。其中有弄球之獅,卷鼻之象,長頸盎背之駱駝,有土塚之祭,則豬鬣鵝掌羅列於前;有羅漢之燕,則金盞銀台排列於下。其高處有山神,長尺許,飛坐懸崖;其深處有佛像,僅七寸,端居半壁菩薩之側。禪榻一龕,正可趺跏而坐;觀音座之前,法藏一輪,若欲圓轉而行。深處複有淵黑,當橋澗上流。至此導者亦不敢入,曰:“挑燈引炬,即數日不能竟,但此從無入者,況當水漲之後,其可嚐不測乎?”乃返,循紅白二氈、鳳凰戲水而出。計前自棲霞達曾公岩,約徑過者共二裏,後自曾公岩入而出,約盤旋者共三裏,然二洞之勝,幾一網無遺矣。

  出洞,飯於慶林觀。望來時所見娘媳婦峰即在其東,從間道趨其下,則峰下西開一竅,種圃灌園者而聚廬焉。種金係草,為吃煙藥者。其北複有岩洞種種,蓋曾公岩之上下左右,不一而足也。

  於是循七星山之南麓,北向草莽中,連入三洞。

  計省春當在其北,可逾嶺而達,遂北望嶺坳行。始有微路,裏半至山頂,石骨峻嶒céng高峻突兀,不容著足,而石隙少開處,則棘刺叢翳愈難躋;然石片之奇,峰瓣之異,遠望則掩映,而愈披愈出,令人心目俱眩。又裏半,逾嶺而下,複得〔鑿〕石之級,下級而省春岩在矣。

  其岩三洞排列,俱東北向。

  〔最西者騫雲上飛,〕內深入,有石如垂肺中懸。西入南轉,其洞漸黑,惜無居人,不能索炬以入,然聞內亦無奇,不必入也。洞右旁通一竅,以達中洞。居中者外深而中不能遠入,洞前亦有垂槎倒龍之石。洞右又透一門以達東洞。最東者垂石愈繁,洞亦旁裂,中有清泉下注成潭,寒碧可鑒。餘令顧仆守己行囊於中洞,與靜聞由洞前循崖東行。洞上聳石如人,蹲石如獸。洞東則危石亙空,仰望如劈。其下清流瀠之,曰拖劍江,即癸水也。

  〔源發堯山,〕自東北而抵山之北麓,乃西出葛老橋而西入漓水焉。時餘轉至山之東隅,仰見崖半裂竅層疊,若雲噓綃幕,連過三竅,意謂若竅內旁通,連三為一,正如疊蕊閣於中天,透瓊楞於雲表,此一奇也。然而未必可達,乃徘徊其下,披莽隙,梯懸崖,層累而上。既達一竅,則竅內果通中竅。第中竅卑伏,不能昂首,須從竅外橫度,若台榭然,不由中奧也。既達第三竅,穿隙而入,從後有一龕,前辟一窗,窗中有玉柱中懸,柱左又有龕一圓,上有圓頂,下有平座,結跏而坐,四體恰適,即刮琢不能若此之妙。其前正對玉柱,有小乳下垂,珠泉時時一滴。餘與靜聞分踞柱前窗隙,下臨危崖。行道者望之,無不回旋其下,有再三不能去者。已而有二村樵,仰眺久之,亦攀躋而登,謂餘:“此處結廬甚便,餘村近此,可以不時瞻仰也。”餘謂:“此空中樓閣,第恨略淺而隘,若少宏深,便可停棲耳。”其人曰:“中竅之上尚有一洞甚宏。”欲為餘攀躋而上,久之不能達。餘乃下倚鬆陰,從二樵仰眺處,反眺二樵在上,攀枝覓級,終阻懸崖,無從上躋也。

  久之,仍西行入省春東洞內,穿入中洞,又從其西腋穿入西洞。洞多今人摩崖之刻。

  出洞而西,又得一洞,洞門北向,約高五丈,內稍下,西轉雖漸昏黑,而崇宏之勢愈甚,以無炬莫入,此古洞也。左崖大書“五美四惡”章,乃張南軒筆,遒勁完美,惜無知者,並洞亦莫辨其名,或以為會仙岩,或以為彈丸岩。

  拂岩壁,宋莆田陳黼fǔ題,則清岩洞也,豈以洞在癸水之渚耶?洞西拖劍水目東北直逼崖下,崖愈穹削,高插霄而深嵌淵,甚雄壯也。石梁跨水西度,於是崖與水俱在路南矣。蓋七星山之東北隅也,是名彈丸山,自省春來共一裏矣。

  由其西南渡各老橋,以各鄉之老所建,故以為名。

  望崖巔有洞高懸穹,上下俱極峭削,以為即棲霞洞口也。而細諦其左,又有一崖展雲架廬,與七星洞後門有異。亟東向登山,山下先有一刹,蓋與壽佛寺、七星觀南北鼎峙山前者也。

  〔南為七星觀,東上即七星洞;中為壽佛寺,東上即棲霞洞;北為此刹,東上即朝雲岩也。〕仰麵局膝攀蹬,直上者數百級,遂入朝雲岩,其岩西向,在棲霞之北,從各老橋又一裏矣。洞口高懸,其內北轉,高穹愈甚,徽僧太虛疊磴駕閣於洞口,飛臨絕壁,下瞰江城,遠挹yì作揖西山,甚暢。第時當返照入壁,竭蹶而登,喘汗交迫。甫投體叩佛,忽一僧前呼,則融止也。先是,與融止一遇於衡山太古坪,再遇於衡州綠竹庵,融止先歸桂林,相期會於七星。比餘至,逢人輒問,並無識者。過七星,謂已無從物色。至此忽外遇之,遂停宿其岩。因問其北上高岩之道,融止曰:“此岩雖高聳,雖近崖右,曾無可登之級。

  約其洞之南壁,與此洞之北底,相隔隻丈許,若從洞內可鑿竇以通,洞以外更無懸栻yì小木樁梯之處也“。

  憑欄北眺,洞為石掩,反不能近矚,惟灑發抬頭遠望向西山,曆數其諸峰耳。

  西山自北而南:極北為虞〔山〕,再南為東鎮門山,再南為木龍風洞山,即桂山也,再南為伏波山。此城東一支也。虞山之西,極北為華景山,再南為馬留山,再南為隱山,再南為侯山、廣福王山。此城西一支也。伏波、隱山之中為獨秀,其南對而踞於水口者,為漓山、穿山。

  〔皆漓江以西,故曰西山雲。〕初三日留朝雲岩閣上,對西追錄數日遊記。薄暮乃別融止下山,南過壽佛寺、七星觀,共一裏,西渡花橋,又西一裏,渡浮橋,入東江門,南半裏,至趙寓宿焉。

  初四日晨餐後,北一裏,過靖江府東門,從東北角又一裏,繞至北門。

  禮懺壇僧靈室,乃永州茶庵會源徒孫也,引餘輩入藩城北門。門內即池水一灣,南繞獨秀山之北麓,是為月牙池。

  由池西南經獨秀西麓,有碑夾道。

  西為《太平岩記》,東為《大悲尊勝》兩咒。

  又南,獨秀之西,有洞曰西岩。

  即太平洞。對岩有重門東向,乃佛廬也。

  方扃jiōng關鎖諸優於內,出入甚嚴,蓋落場時恐其不淨耳。寺內為靈室師紺穀所主。有須,即永州茶庵會源之徒,藩府之禮懺扃優皆俾主之。

  靈室敲門引客入,即出赴懺壇。

  紺穀瀹茗獻客,為餘言:“君欲登獨秀,須先啟稟告王,幸俟懺完,王撤宮後啟之。”時王登峰時看懺壇戲台,諸宮人隨之,故不便登。

  蓋靜聞先求之靈室,而靈室轉言師者。

  期以十一日啟,十二日登。

  乃複啟打開重門,送客出。

  出門即獨秀岩,乃西入岩焉。

  其岩南向,不甚高,岩內刻詩縷畫甚多。其西裂一隙,下墜有圓窪,亦不甚深,分兩重而已。岩左崖鐫《西岩記》,乃元至順間記順帝潛邸於此。手刻佛像,縷石布崖,俱極精巧,時字為苔掩,不能認也。洞上篆方石,大書“太平岩”三字。夾道西碑言:西岩自元順帝刻像,其內官鐫記,後即為本朝藩封。其洞久塞,重坦閉之。嘉靖間,王見獸入其隙,逐而開之,始抉其閉而表揚焉,命曰太平岩。

  岩右有路,可盤崖而登,時無導者,姑聽之異日。

  乃仍從月池西而北,出藩城。

  於是又西半裏,過分巡。

  其西有宗藩,收羅諸巧石,環置戶內外。餘入觀之,擇其小者以定五枚,俟後日來取。乃從後按察司前南行大街一裏,至樵樓。從樓北西向行半裏,穿榕樹門。其門北向,大樹正跨其巔,巨本盤聳而上,虯根分跨而下,昔為唐、宋南門,元時拓城於外,其門久塞,嘉靖乙卯,總閫kǔn負責帶兵守門的官員周於德抉壅閉而通焉。由門南出,前即有水匯為大池。後即門頂,以巨石疊級分東西上,亦有兩大榕南向,東西夾之。

  上建關帝殿,南麵臨池,甚為雄暢。殿西下,總閫建牙。路從總閫西循城而南,一裏,西出武勝門,乃北溯西江行,一裏而達隱山。

  其山北倚馬留諸岫,西接侯山諸峰,東帶城垣,南臨西江,獨峙塢中,不高而中空,故曰隱山。山四麵有六洞環列:〔東為朝陽洞,寺在其下。洞口東向,下層通水,上層北辟一門,就石刻老君像,今稱老君洞。山北麓下為北牖洞。洞東石池一方,水溢麓下,匯而不流,外竇卑伏,而內甚宏深。

  前有庵,由庵後披隙入,洞圓整危朗,後複上盤一龕,左有一窗西辟,石柱旁列,不通水竇。其北崖之上為白雀洞,在朝陽後洞西。門北向,入甚隘,前有線隙橫列,上徹天光,漸南漸下,直通水。又西為嘉蓮洞,亦北向,與白雀並列。洞分東西兩隙,俱南向下墜,洞內時開小穴,彼此相望,數丈輒合,內墜淵黑,亦抵水。又西過一石隙,西北有石,平庋錯萼中,絕勝瓊台。乃南轉為夕陽。洞西向,洞口飛石,中門為兩。門左一側壑匯水,由水竇東通於內,右有曲穴北轉,內甚淒暗,下墜深潭,蓋南北皆與水會焉。又南轉西南山麓,為南華洞。洞南向,勢漸下,匯水當門,可厲入。深入則六洞同流。五洞之底,皆交連中絡,惟北牖則另辟一水竇,初不由洞中通雲。聞昔〕唐宋時,西江之水東瀠榕樹門,其山匯於巨浸中,是名西湖。其諸紀遊者,俱〔雲〕“乘舟載酒而入”。今則西江南下,湖變成田,滄桑之感有餘,蕩漾之觀不足矣。

  餘初至朝陽寺,為東洞僧月印導,由殿後入洞,穿老君之側上,出山北,乃西過白雀、嘉蓮,皆北隅之洞也。西南轉平石台,是日甫照不能停,乃南過夕陽,此西隅之洞也。

  又南轉而東,過南華,則南隅之洞雲。餘欲從此涉水而入,月印言:“秋〔冬〕水涸蟲蟄,方可內涉;今水大,深處莫測,而蛇龍居焉,老僧不能導。請北遊北牖,可炊焉。茲已逾午矣。”餘從之,乃東過西湖神廟,又北轉過朝陽,別月印,逾〔隱山〕東北隅。其處石片分裂,薄若裂綃,聳若伸掌,石質之異,不可名言。有一石峰,即石池一方,下浸北麓,其內水時滴瀝,聲如宏鍾。西入北牖庵,令顧仆就炊於庵內,餘與靜聞分踞北牖洞西窗上,外攬群峰,內闞洞府。

  久之出,飯庵前鬆蔭下。複由老君洞入,仍次第探焉。

  南抵南華,遇一老叟曰:“此內水竇旁通,雖淺深不測,而餘獨熟經其內。君欲入,明當引炬以佐前驅。”餘欲強其即入,曰:“此時不及,且未鬆明。”及以詰旦明早為期。餘乃南隨西江之東涯,仍一裏,過武勝門,西門。

  又南循城西一裏,過寧遠門。南門。由正街南渡橋,行半裏,複東入岐。路循西江南分之派,行一裏,抵漓山。山之東即漓江也,南有千手觀音庵。從山之西麓轉其北,則漓水自北,西江自西,俱直搗山下,山怒崖鵬騫,上騰下裂,以厄其衝,置磴上盤山腰,得雉岩寺。時已薄暮,遂停囊岩寺。遇庠友楊子正,方讀書其間,遂從其後躋石峽,同躡青蘿閣,謁玉皇像。餘與子正倚閣暮談至昏黑,乃飯岩寺而就枕焉。

  初五日是為端陽節。晨起,雨大注,念令節佳節名山,何不暫憩,乃令顧仆入城市蔬酒。餘方憑檻看山,忽楊君之窗友鄭君子英、朱君兄弟超凡、滌俱至,蓋俱讀書青蘿閣。

  上午雨止,下雉岩寺,略紀連日遊轍;而攜飲者至,餘讓之,出坐雉岩寺亭,楊、鄭四君複以柬來訂約定。當午,餘就亭中,以蒲酒、雄黃自酬節意。下午,四君攜酒至,複就青蘿飲之。

  朱君有家樂,效吳腔,以為此中盛事,不知餘之厭聞也。時方禁龍舟,舟人各以小艇私棹於山下,鼉tuó揚子鱷鼓雷殷,回波雪湧,殊方同俗,聊資憑吊,不覺再熱。

  〔既暮,〕複下山,西入一洞。洞〔在山足,〕門西向,高穹而中平,上鐫“樂盛洞”三字,古甚,不知何人題。前有道宮,亦就荒圮。出洞,複東循雉岩崖麓,沿江而東。其東隅有石,上自山巔,下插江中,中剜而透明,〔深二丈,高三丈,〕若辟而成戶,〔江流自北匯其中。涉其南透崖以上,即為千手大士庵。〕餘因濯足弄水,抵暮乃上宿雉岩。

  雉岩,《一統誌》以為即漓山,在城南三裏。

  〔陽水南支經其北,漓水南下經其東,東有石門嵌江,西有穹洞深入,南有千手大士庵,俱列其足。雉岩寺高懸山半,北迎兩江頹浪,飛檻綴崖,倒影澄碧。寺西為雉山亭,南為雉山洞。洞外即飛崖鬥發,裂隙迸峽,直自巔下徹,旁有懸龍矯變,石色都異。前大石平湧為蓮台。台右根與後峽相接處,下透小穴入,西向台隙,摩崖登台,則懸龍架峽,正出其上。昔有閣曰青蘿,今移置台端,登之不知其為台也。然勝概麕jūn集,不以閣掩。是山正對城南,為城外第二重案山。北一裏曰象鼻山水月洞,南三裏曰崖頭淨瓶山荷葉洞,俱東逼漓江,而是山在中較高,《誌》遂以此為漓山。〕範成大又以象鼻山水月洞為漓山,後人漫無適從。然二山形象頗相似。

  〔但雉岩石門,不若水月擴然巨觀,故遊者舍彼趨此。然以予權之,瀕江午向南向三山,不特此二山相匹,崖頭西北山腳,石亦剜空嵌水,跨成小門,其離立江水衝合中,三山俱可名漓也。〕初六日晨餐後,作二詩別鄭、楊諸君。鄭君複強少留,以一詩酬贈焉。遂下山,西南一裏入大道,東南一裏過南溪橋。南溪之由高峙橋東,有水自西南直上逼西麓,〔繞山東北入漓去,〕石梁跨其上,即所謂南溪也。白龍洞在山椒。累級而上,洞門高漲,西向臨溪,兩石倒懸洞口,豈即所謂白龍者耶?洞下廣列崇殿,仰望不知為〔洞〕。由殿左透級上,得璿室雕飾華麗的宮室如層樓,內有自然之龕,置千手觀音。前臨殿室之上,環瞻洞頂,〔為〕此洞最勝處。從此北向東轉,遂成昏黑。先是,買炬山僧,僧言由洞內竟可達劉仙岩,不必仍由此洞出。

  及征錢篝火入,中頗寬宏多岐。

  先極其東隅,上躋一隙,餘以為劉仙道也,〔竟〕途窮莫進。又南下一窪,則支竇傍午,上下交錯,餘又以為劉仙道也,山僧言:“〔此乃〕護珠岩道,嶮巇xiǎnxī艱難崎嶇莫逾。

  與其躑躅於杳黑,不若出洞平行為便。“時所齎茅炬已浪爇垂盡,乃隨僧仍出白龍。

  下山至橋,望白龍之右複有洞盤空,而急於劉岩,遂從橋東循山南東轉,則南麵一崖,層突彌聳,下亦有竅旁錯,時交臂而過。忽山雨複來,乃奔憩崖下,躋隙坐飛石上,出胡餅啖之。

  〔雨簾外窺,內映乳幕,〕仙仙乎有淩〔雲〕餐霞之想。

  久之雨止,〔下〕岩,轉岩之東,則劉仙岩在是矣。

  〔岩〕與白龍洞東西分向,由山南盤麓而行,相去不過一裏,而避雨之岩正界其中,有觀在岩下。先入覓道士炊飯,而道枕未醒,有童子師導從觀右登級,先穿門西入,旋轉逾門上,複透門出,又得一岩,東南向,中看三仙焉,則劉仙與其師張平叔輩也。

  又左由透門之上,再度而北,又開一岩,中置仙妃,岩前懸石甚巨,當洞門,若樹屏,若垂簾。劉仙篆雷符於上岩右壁,又有寇忠湣mǐn準大書,俱餘所(欲)得者。

  〔予至岩,即周覽各竇。詢與白龍潛通處,竟不可得。乃知白龍所通,即避雨岩下竇,導僧所雲護珠岩是也。〕時雨複連綿不止,餘仍令顧仆隨童子師下觀,覓米自炊。

  餘出匣中手摹雷符及寇書,而石崖歌則,石雨淋漓,抵暮而所摹無幾。又令靜聞抄錄張、劉二仙《金丹歌》,亦未竟。又崖間鐫劉仙《養氣湯方》及唐少卿《遇仙記》未錄,遂宿觀。道士出粥以餉。中夜大雨,勢若倒峽。

  劉仙名景,字仲遠,乃平叔弟子,各有《金丹秘歌》鐫崖內,又有《俞真人歌》在洞門崖上,半已剝落,而《養氣湯方》甚妙,唐少卿書奇,俱附鐫焉。

  初七日雨滂沱不止。令顧仆炊飯觀中。餘與靜聞冒雨登岩,各完未完之摹錄。遂由玉皇祠後,尋草中伏級,向東北登山。草深雨濕,裏衣沾透,而瞻顧岩石,層層猶不能已。

  而童子師追尋至岩中,顧不見客,高聲招餐,餘乃還飯寺中。

  飯後,道士童師導由穿雲岩。

  其岩〔在〕上岩東南絕壁下,洞口亦東南向。其洞高穹爽朗,後與左右分穿三竅,左竅旁透洞前,後與右其竅小而暗,不暗行也。洞內鐫《桂林十二岩十二洞歌》,乃宋人筆。餘喜其名,欲錄之,而高不可及。道士取二梯倚崖間,緣緣分錄,錄完出洞。洞右有文昌祠,由其而東過仙人足跡。跡在石上,比餘足更長其半,而闊亦如之,深及五寸,指印分明,乃左足也。其側石上書“仙跡”二字,“跡”字乃手指所畫,而“仙”字乃鑿鐫成之者。由跡北上,即為仙跡岩。岩在穿雲東北崖之上,在上岩東隅,洞口亦東南向,外亦高朗,置老君像焉。其內乳柱倒垂,界為兩重,〔若堂皇之後,屏列窗欞,分內外室者。〕洞岩穿竇兩岐,俱不深,而玲瓏有餘。

  徘徊久之,雨霏不止,仍從仙跡石一裏,抵觀前。別道士童師,遂南行〔二裏,出〕十裏鋪。

  〔鋪在鬥雞西,郡往平樂大道。〕由鋪南進靈懿石坊,東向岐路,入一裏,北望穿山,隔江高懸目竇,昔從北顧,今轉作南瞻,空濛雨色中,得此圓明,疑是中秋半晴半雨也。

  再前,望崖頭北隅梳妝台下,飛石嵌江,剜成門闕,遠望之,較水月似小,而與雉山石門,其勢相似。然急流湧其中,蕩漾尤異,倏忽之間,上見圓明達雲,下睹方渚嵌水,瞻顧之間,奇絕未有。共一裏,東至崖頭廟。其山在雉山之南,乃城南第三重當午之案也。漓江西合陽江於雉山,又東會拖劍水及漓江支水於穿山,奔流南下,此山當其衝。山不甚高,而屹立扼流,有當熊之勢。西向祀嘉應妃,甚靈,即靈懿廟。

  宋嘉定間加封嘉應善利妃。

  其北崖有亭,為梳妝台,下即飛崖懸嵌,中剜成門處,而崖突波傾,不能下瞰,但見回浪躍瀾,漩石而出,時跫qióng腳步聲然有聲耳。

  坐久之,返廟中。由其後入一洞,其門西向。穿門曆級下,其後岈然通〔望〕,有石肺垂洞中,其色正綠,疊覆田田荷葉相連的樣子,是為荷葉洞。穿葉底透山東北,即通明之口也,漓江複瀠其下。由葉前左下,東轉深黑中,其勢穹然,不及索炬而入。初,餘自雉山僧聞荷葉洞之名,問之不得其處,至是拭崖題知之,得於意外,洞亦靈幻,不負雨中躑躅。廟中無居人,賽神攜火就崖而炊,前後不絕。

  其東北隅石崖插江,山名“淨瓶”以此,須泛舟沿流觀之,其上莫窺也。

  仍二裏出大道,傍十裏鋪,〔經白龍洞,北隨溪探前所望白龍左洞,則玄岩也。岩東向,洞門高聳。下峽,由南腋東入上洞;東登必由北奧,俱崇深幽邃,無炬不能遐曆遠遊。洞前乳柱繽紛,不減白龍。上鐫“玄岩”,字甚古。出洞,〕飯而雨霽。五裏入寧遠門,南門。返寓,易衣浣汙焉。

  初八日晨餐後,市石於按察司東初暘yáng王孫家,令顧仆先攜三小者返寓,以三大者留為包夾焉。餘遂同靜聞裏半出北門,轉而東半裏,北入支徑,過一塘,遂登劉岩山。先有庵在山麓,洞當其後,為劉岩洞。

  洞門西向,東下淵黑,外置門為藏蔞lóu一種草木植物之所。

  此岩以劉姓者名,與城南劉仙同名實異也。由洞右躋危級而上,是為明月洞。其洞高綴危崖之半,上削千尺,下臨重壑,洞門亦西向。僧白雲架佛閣於洞門之上,層疊倚岩,有飛雲綴空之勢。洞在閣下,東入岈然,然昏黑莫辨,無甚奇。出洞,覓所謂望夫山。山在其北,猶掩不可睹。乃飯而下,崖半見北有支徑,遂循崖少北,複見一洞西向,其門高懸,為僧伐木倒架,縱橫洞前,無由上躋。

  方徘徊間,而白雲自上望之,亟趨而下,慫恿引登。

  梯疊門而上,一石當門樹屏;由其左透隙,則宛轉玲瓏;逾石脊東下,穹然直透山腹;辟門東出,外臨層崖,內列堂奧,憑空下瞰,如置身雲端也。洞門乳柱縱橫,徑竇逆裂,北有一徑高穹下墜,東轉昏黑,亦有門東出,暗不複下。複與白雲分踞石脊之中,談此洞靈異。

  昔其徒有不逞者,入洞迷昧,不知所往。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