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中山郡大賢人李司再剛剛過世,李老賢人是晉國三朝元老,七十歲之前,一直在京都為官,七十歲後告老還鄉,老家中山郡上至大小官員,下至士子百姓,盡皆仰慕其才華地位,終日攀頭登門拜訪,然李老賢人卻是閉門拒訪,蝸居宅中,隻以幾紙書信交托下人打發慕名而來的訪客,在這些書信中,李司再從頭到尾都隻重複一段話:“異族狼心,眈眈危城,先祖基業,寄於一身,身無份名,骷髏美人,中原霸土,轉瞬易人,時不於我,奈何他人,歎兮,悲兮!”就是這番言論,著實讓中山郡的這些慕名訪客吃驚不小。
眾人無法理解的是,李司再曾經貴為晉國權臣,在朝中影響甚巨,為何在告老還鄉之後,發表了這麽一通驚世之語,他雖然是閉門謝客,但是透過他對外的書信,有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他想讓自己的這番言論在整個中山郡變的人人皆知,然後透過中山郡士子百姓之口,傳到全國去。
他這麽做究竟是出於什麽目的?
胸無點墨的平頭百姓自然是無法明白李老賢人的深意,但是稍微有些政治頭腦的士子官吏卻多少能揣摩出些道道來,但這些道道,也僅限於心知肚明,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將其翻成大白話公之於眾。
如今的晉國,表麵一派和祥,然內裏卻如同一鍋煮沸到極點的開水,一旦爆炸,必會燎及天下。
當朝國君晉康帝劉衷是晉國自開朝以來的第三世國君,劉衷之前的兩世皇帝,一位是開國之君晉元帝劉炎,一位是劉炎的親弟弟晉惠帝劉茂,若論功績,自然是劉炎當屬第一,做為開國之君,他非常明白江山得來不易的道理,在位二十六年,勵精圖治,將晉國打理的井井有條,國富民強,隻可惜劉炎無後,駕崩之後,其同父同母的胞弟劉茂做了國君,風格突變,國寧民安之下,開始思奢淫慾,充填後宮,連年北伐,幸得當朝還有李司再這樣的清官大賢,國家機器才算得以運作正常。
但是新君劉衷繼位之後,便徹底拋棄了先祖的遺風,摒棄舊臣,寵重宦臣,加之本性暴戾好色,大肆屠殺了一批頑守舊禮的老臣,一切以個人淫慾為出發點,費斥巨資擴充後宮,定製每隔兩年,便舉國進行一次民間選美,凡有私藏抵抗者,一律按國律問斬,一時間天下紛亂,朝綱失常,社稷不穩。
李司再便是在多次上諫無果之後,毅然辭官,告老還鄉,其實李司再心裏很清楚,倘若他不在這種政治漩渦中激身而退的話,留給他的下場恐怕隻會有一種了,他早日卸甲歸鄉,起碼還落得個老死善終。
晉康帝之所以如此放縱的真正因素,除了他自身暴戾好色、無德無能之外,其餘一半原因,便要算在太後,也就是晉惠帝劉茂老婆的身上。太後出身與外戚,從晉國一向尊高的政治背景來看,這太後其實並非名正言順得人心的首選,隻是礙於晉惠帝劉茂個人的喜好,群臣才不得已接受,但晉惠帝劉茂死後,群臣自然也就提出了異議,麵對非議,皇後果斷出擊,采用了高壓血腥政策,大力提拔自己族內宗親,排除異己,將國家的軍事、政務權力全部都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中,對晉國的政治結構,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大清洗。
高壓之下,必有反音,可惜時事不當權,人人為求自報,隻得順應天命。
然而在太後心中,雖然肅清了朝廷內外,但是她最大的心病,卻始終不得愈合,那就是她的兒子,晉康帝劉衷。
原因很簡單,因為劉衷並非她的親生兒子,隻是她名義上的兒子,這個秘密在整個朝野上下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劉衷真正的血脈,其實是屬於另一個妃子的。晉國的家史就是這麽荒誕,開朝國君劉炎無後,所以君位傳給了胞弟劉茂,劉茂的妻妾雖多,但隻有一個兒子,可這個兒子卻並不是皇後所出,而且太子的親生母親並沒有因子得榮,反而在生下太子之後便香消玉殞,皇後還是皇後,太子也順利登基,如此複雜的格局之下,便造就了太後的專權與國君對太後的隔閡,國君放蕩無形,太後鬱鬱寡歡,整個國家,便陷入了一種畸形的漩渦之中……
如果把整個天下比作一塊肥美的鮮肉的話,其中最精瘦的部分,當然是占據了整個中原之地的晉國,除此之外,那些盤布在肉塊四方邊緣的部分,則是被中原人稱之為蠻荒之地的異族野人,這些異族之地經過數百年的戰爭之後,除了被中原曆代王朝吞掉的那些部落之外,其餘一些大的部落吞掉了小的部落,逐漸整合為了六個勢力相當的小國家或部落,以晉國為中心,分別為:西北的望月與回疆,正北的夜狼國,東北的拓跋氏,占據西南邊陲的骨老族,以及以毒氣遍布的沼澤之地為屏障的東南小國附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