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十三回 桃花扇題曲定芳情 燕子磯癡魂驚幻夢

話說前回書中,華公子將自己扇子與素蘭換了,後被華夫人問起來,方知將夫人寫畫的桃花扇子與了他,甚是懊悔。一日,即命家人去叫素蘭,說明叫他帶了前日的扇子來。那日素蘭正在蕙芳處商議開那古董鋪的事情,蘇、陸之外,尚有袁寶珠、金漱芳、王蘭保、李玉林要來,大家商議那古董書畫等物公湊些起來,也就不少。況且怡園花木極多,盡可分些來應用。

我們何不先開起來,再到南邊製辦,也未嚐不可。若要等買齊了,就有兩三月耽擱去了。蕙芳道:"如今我們幾個人湊起那古玩來,能有幾樣?而且也沒有很好的東西,奇書名畫更少,開張起來,空空的什麽樣子?若盡靠些花木,不成個花局子了麽?"寶珠道:"要湊東西其實也不難。若說書畫,前日我見度香園中曬晾,也數不清有多少。一種書有十幾部的,他要這許多作什麽?法帖重的很多,若畫那似假似真的也有幾十箱,橫豎將來總飽蠹魚的了,分些來他豈有不肯的?至於古玩,好的自然不好去要他。他那不愛的東西,要幾件來,也就擱不下了,就怕什麽香料、針黹、顧繡的東西倒少,又要新鮮,賣不得舊的,後來再買也可以的。這房子也不用收拾,一切俱好,器皿什物皆有。我們一班人全進去,也住不滿他。隻要作些廚櫃等物,一完備就可開張,中秋前後盡來得及了。"漱芳、蘭保同聲說:"好!"又說:"就這麽著,我們大家去找度香商量。"正商議間,忽見素蘭的人進來說:"華公子打發人叫,立等進城。"素蘭道:"他叫幾個人?"那人道"就叫你一個,說叫帶了扇子去。"素蘭道:"我道他叫我作什麽,原來是為這把扇子。"蕙芳道:"這扇子一定是他夫人寫的了,所以來要回去。"素蘭就辭了眾人,到家換了衣服,帶了人上車,一徑到華府來,先到門房應酬了幾句話,再到珊枝處問了緣故。

珊枝道:"我不知道,或者要你寫什麽。"素蘭在珊枝房裏略坐了一坐,珊枝道"公子在園中,就去見見罷,省得他等。"於是珊枝領著素蘭徑入園來。隻見秋色斑斕,燦然可愛。問了園童,方知在潭水房山。二人登高涉水,過竹穿林的走了好些地方。到了門口,珊枝先回明了。

素蘭進來見了公子,公子正在那裏畫扇子,旁邊站著個小丫鬟,還有兩個小書童,素蘭請過安,站在一邊,華公子命他坐了,素蘭見公子所畫的扇子,也是兩枝紅白桃花,設色鮮明,甚是可愛。華公子知他愛看,便遞給他道:"你看看有什麽毛病麽?"素蘭接了過去,看了道:"兼工帶寫,得意得神。錢舜舉、徐熙合為一手。"公子道:"前日那把扇子帶來沒有?那是人家的,那一天我沒有理會,帶在身邊。昨日那人來取時,我才想起給了你。這扇子卻要還他。"素蘭從扇袋裏取了來,雙手奉上。公子看了一看,擱過一邊,便道:"你的書法,我是請教過了。你的詩詞,我尚未見。何不將那《梁州序》也作一首,賞賞這扇上桃花?"素蘭笑道:"字已是勉強的,詩詞上沒有工夫,不敢獻醜。"公子笑道:"太拘泥了。你這樣靈慧人,怕不是繡口錦心,作出來還要比人好。不要謙,今日在這裏逛半天。既要製曲,自然不可無酒。"叫香兒到小廚房要幾樣果品,並要那蓮心酒來。公子道:"你們這班人,為什麽從前定要學戲?既學了戲,倒又不專於戲,學成了多少本事。

我想從前戲旦中,也沒有你們這一派。就有幾個小聰明的,也拿不出手,況且他們的品行,我就不好說了。"素蘭道:"我們這樣本事算得什麽?因是我們這等人是不應會的,所以會寫幾個字,會畫幾筆畫,人就另眼相待,先把個好字放在心裏。

若將我們的筆墨,換了人的名氏,直怕非但沒有說好,盡是笑不好的了。"公子笑道:"這話也有些理,但真好真歹,人也看得出來。若你們的筆墨,真是那小孩子寫的仿格,小丫頭描的花樣,難道也說好不成?況且我又奉承你作什麽?好歹自然要分得清,豈可沒人之善。但是你們後來這個行業倒難,這碗飯也不是終於好吃的。"素蘭道:"如今我們幾個人,現在想出一條道路。"就將蕙芳、寶珠等要開書畫、古董,並些針線、香料、花卉、綢緞等物合成一個大鋪子的話說了。公子點頭道:"這倒罷了,你們這幾個人也隻好老於是鄉。這個鋪子幾時開呢?"素蘭道:"此時貨物都不全,所有東西皆要到蘇杭去置買。先想湊些書畫等件,布置起來,原不當買賣作,不過這幾個人沒有事,在那裏坐了,作個公局的意思。至於要等置齊物件,必要到十月才能完備。"華公子道:"要些什麽東西,定要到蘇杭去,京裏置不出來?"素蘭道:"那裏便宜。至於花繡刻絲等物皆是蘇杭來的。"公子道:"定要那些東西麽?依我倒不要。若賣那些東西,倒俗了。"素蘭笑道:"不過有這些東西搭配著熱鬧些,不然也與那些書畫鋪一樣。且既作買賣,那夥計的薪俸飯食也須出在裏頭。"公子道:"自然。既開鋪了,就要打算盤了。設或將來我來買把扇子,你也必得開個虛價兒。"說得素蘭笑了。公子道:"你要些刻絲顧繡的東西,隻怕我倒有,若用得用不得,就不可必了。前日聽說庫房裏蛀壞了幾個箱子,糟蹋了多少東西,大約有七八十年沒有用著他,還是我老老太太遺下來的,隻怕用不得,顏色黯淡,花樣古老了。如果用得,我每樣給你些,教你開成這個鋪子。至於古董書畫也有,要好的不能,不過中等的。"素蘭請安謝了,道:"府上中等的,就是外頭上等的了。"正說間,香兒領著兩個書童,拿了酒盒來。珊枝見素蘭喝酒,想沒有什麽差使,便走開了。華公子道:"喝一杯潤潤詩腸,好得佳句。"素蘭道:"今日真要出醜,恐石子裏榨不出油來。"公子道:"不用謙,況且是曲,一發熟極生巧。"素蘭接過酒壺,與公子斟了,自己也斟了一杯,心中好不思索。且看那潭水房山的景致,屋是一統五間,東邊臨水,像怡園練秋閣光景。西邊疊疊層層的危石,盤著藤蘿薜荔,陪著鬆柏桐杉。池內荷葉半凋,尚有幾朵殘荷,餘香猶膩,其餘草花滿地,五采紛披。後麵玻璃窗內,望見綠竹蕭疏,清涼爽目。素蘭飲了幾杯,公子道:"你看過後麵那塊石頭沒有?"素蘭道:"沒有。"公子領他從屋西到後麵竹林中。素蘭見有個石台,上麵豎著一石,如春雲岫模樣,頂平根瘦,有八尺多高,渾身是穴。公子向石根邊一個小穴,指與素蘭道:"你看這個字。"素蘭看時,是個"洞天一品石"五個字,又一行是:"五月十九日米芾記。"素蘭道:"這就是米元章的一品石麽?聞是共有八十一穴。"公子道:"你數數看。"素蘭數了一會,那高處及頂上的,如何望得著?也就不數了。看了一會,問公子道:"我聞米元章拜石,成了佳話,後人便繪他的《拜石圖》。聽得這塊石在安徽無為州衙門裏,怎麽取來的?"公子道:"米元章拜的石,不是這塊。那是無為軍中一塊英石,也生得玲瓏。這是他寶晉齋的洞天一品。若要考清這塊石的來曆,一時也說不清。這是我祖太爺在南邊作官時,地下刨出來的。從運河運到張家灣,特作了四輪的大車,用十二套的牛才拉進來。"素蘭又到各地逛了一逛,重複進來,要了紙筆,說道:"方才倒想了幾句,隻是不好。"便寫了出來是:春光早去,秋光又遍,一片閑情空戀。齊紈皎潔,寫他紅粉娟妍。恨隨流水,人想當時,何處重相見?韶華在眼輕消遣,過後思量總可憐。休負了,金樽淺。

華公子看了,不禁狂叫好道:"你這首真是黃絹幼婦,可稱絕妙。恰是題畫的桃花,何等淒清宛轉,動人情味。"連吟了四五遍,忽將素蘭看了一會,素蘭低了頭。公子淒然動容,歎了一聲,又問素蘭道:"你這首詞是何寓意,要說得這樣?"素蘭道:"也沒有寓意。公子是畫的桃花,況今秋天,似乎不能與春日賞桃花一樣題法。"公子道:"這個自然,但你另有寓意。不然,何以要說'恨隨流水,人想當時,何處重相見'呢?而且又說:'韶華在眼輕消遣,過後思量總可憐。'這明明是由後思前,翻悔從前輕看春光之意。但憑你怎樣惜春,而春不肯留,又將如何呢?"素蘭被他說破詞中之意,隻得遮飾道:"其實我倒沒有什麽寓意,公子這一講,倒像有意題的了。"公子笑道:"你明明將琴言借題發揮感諷我,但究竟是他負我,非我負他。我如今一想,在我這裏也終非了局,如今他倒好了。"素蘭見他說明,不能再辨,隻得說道:"公子之待琴言,原是沒有說的。但琴言用情專一,不善變通。倘使琴言一進京來,就遇公子,有這番恩典,他竟可以殺身相報,至死不怨的。"公子道:"他與梅庾香,到底是怎樣交情?"素蘭道:"他與梅庾香的交情,其實也不甚親密,就是兩心相照,悲多歡少,這是人人解不出來的。一見就哭,大約前世有點因果在裏頭。那日扶乩說琴言原是屈公前生之女,我想庾香前世,又是琴言什麽,也未可知。"華公子道:"這事渺茫,譬如你作了琴言,當怎樣待人呢?"這句話,素蘭倒有些難答,支支吾吾起來。華公子笑道:"你作了琴言,待庾香怎樣,在我這裏又當怎樣?事齊乎,事楚乎?必有一個主意。"素蘭麵泛桃花,隻是不語。公子道:"這有什麽不好說?況我們皆是光明正大,無一毫暗昧之心,難道一人隻許有一個知已,不準有兩個麽?"素蘭道:"若論知已,自然越多越好。就以蕙芳之與田春航,瓊卿之與之金吉甫而論,春航固是蕙芳的知已,吉甫固是瓊卿的知已。蕙芳之待春航,瓊卿之待吉甫,也是報知已之報了。事雖不同,情則一也。然而他們待外人也是這樣,心裏卻有權衡,外麵若無軒輊,不露出厚薄來。所以人也不能說他們,也不能妒他們。若琴言之心,沒有一點曲折,這樣就是這樣,那樣就是那樣。所謂孤忠苦節,不避艱險,不顧利害,其實也是他的好處。"公子點頭道:"你說得是,我畢竟不是他的知已。但度香又怎樣的待他,算知已不算呢?"素蘭道:"若說度香待他,真也是個知已。度香第一能包容,第二能體貼。琴言之待度香,或冷一會,或熱一會,笑一會,哭一會,挺撞一會。度香非但全不芥蒂,倒反過意不去,百般的安慰他。

所以他視度香也算一個知已。"華公子道:"這麽看起來,我還不如度香。這也是各人的性情,勉強不來的。"又問:"那漱芳呢?"素蘭道:"漱芳是個和而不同的,外麵雖和順,內裏卻有把持。"公子道:"你看我的珊枝如何?你要直說,不許恭惟他。"素蘭一想,這個倒定要恭惟幾句才好,若實說了,是要鬧出亂子來的,便道:"這個人還有什麽議論呢?又忠直,又正派,知恩報恩,還有什麽說話。公子恩能逾格,珊枝公而忘私,城外人都是這麽講。"公子大笑道:"這句話有些違心之論。我聞珊枝頗不利於人口。"素蘭見公子口是如此說,心上覺得很樂,便答道:"沒有說他的人,他待人也好,說他怎麽呢?"公子道:"雖然這麽說,我看他是個有心胸的人,就取他見事明白,說話透徹,一句話從了口裏說出來,就與人兩樣。所以我倒喜歡他。就是肚子裏不甚通,不如你們。我也曾教他念念詩,學學字,總弄不上來。今年稍明白些,尋常通候的書信,也可以寫寫了。就這一樣,別無他能。"素蘭道:"他自小沒有人教過他,但他這等聰明,也沒有學不來的。"當下喝了些酒,又吃了些點心之類,又領了他逛了逛各處地方。

天色將晚,素蘭告辭,公子道:"你若沒有事,你今天住在這裏,不必出城了。"素蘭一怔,尚未答應,公子笑道:"這有何妨,難道是瓜田李下麽?"素蘭不語。公子又笑道:"我教你住在這裏,也有個意思。先不是說那刻絲顧繡的東西?你若住在此,我晚上就教他們翻出來,明日你看看可用得,檢些去,省得又費第二回手。不過是這個意思。"素蘭起初當是戲言,及聽了這話,甚是感激,便道:"果然,天也晚了,也恐趕不出城,我也要與珊枝談談,就在他那裏住罷。"公子道:"很好,我就去看那些東西。"說罷,帶了小丫鬟進去了,一徑到夫人房裏,將素蘭的和詞給他瞧。夫人看了,讚好道:"是今天題的麽?字不是你寫的,是珊枝寫的麽?比往日好多了。"華公子笑道:"正是。"又道:"前日庫房樓上那幾箱的花繡片子,聽得說都壞了,還有好的在裏麵麽?"夫人道:"那六個箱子,壞的算起來,也不過三分,有七分好的,而且倒是頂好的材料,如今新的還不及他。我已將好的挑了出來,分給十珠了。此刻還有三箱存著,要挑還可挑得出兩箱,問他怎麽?"公子道:"我想留著這些東西也無用,黴爛了也可惜,不如賞人。如今有幾個相公,要開個鋪子,正要到南邊買些東西,又沒有人去買,我想起來,何不把這些賞了他們,我們自己也用不著的。"夫人道:"明日再挑些看看,如有好的,就給他們。"當夜無話。

素蘭在珊枝房內歇了,珊枝聽得素蘭在公子麵前讚他好,十分歡喜,就與素蘭談心,又要與他換帖。素蘭雖不滿珊枝,但見他這番相待,也樂得送情,應許了與他結盟。二人談了半夜,方各安睡。

明日,華公子吩咐將那三個箱子抬下樓來,再叫十珠婢挑選,選出兩箱可用,都是些繡蟒以及刻絲顧繡的裙料、褂料,還有枕簟、桌圍、椅披,各色鋪墊料,並零件荷囊、扇袋的花片子,共裝了兩大箱,算起價來,也值數千金,叫人抬出去,放在珊枝屋裏。公子又問寶珠要出那文房什物以及玩器、書畫閑放著不用的那本帳來。寶珠找了出來,公子看了,把筆點出了幾十樣是:"新坑大端硯四方、中端硯六方、歙石硯十方、假銅雀硯二方,徽墨二十匣、印色一斤,田黃石圖章兩匣、青田石圖章兩匣、壽山石圖章十匣、昌化石圖章十匣,嘉興刻花竹筆筒十個,大銅爐四座,大磁瓶一個、大磁甌一個、宜興茶壺二十把,雲南玉碗一對,玉盤一個,圍棋子兩副,象牙象棋子兩副,寶晉齋帖兩部、閣帖兩部、絳帖兩部,其餘雜帖數十種,南扇五十把、團扇四十把、繡花宮扇二十把,宣紙二百張、高麗箋紙一百張、藍絹紅絹箋共四十張、白礬絹四匹、冷金捶金箋對紙共六十張、虛白箋一大捆,湖筆大小二百枝,香珠三十掛,香料十斤,英德石四座,玉煙壺四個、瑪瑙煙壺八個、水晶煙壺十二個,玉如意四匣,宋元名款贗筆字畫四十軸,手卷十二個,冊頁二十本。"把十珠婢忙個半天,才找全了,堆了幾張桌子。公子吃過飯,點清了,也一樣一樣的搬到外邊,叫素蘭點了,珊枝與他開了一篇帳單。素蘭見了,喜不可言,這也再想不到的事情,竟有了半個古董鋪了。在珊枝處吃了飯,珊枝幫他一樣樣裝好,裝了幾木箱,用棉花碎紙塞了空處,免得車上碰壞,也收拾到下午時候。華公子出來,素蘭謝了,說了多少感恩的話。公子道:"我昨日與你講明的,沒有什麽好東西在裏頭,這個比不得自己留下的。若鋪子裏賣的東西,也不過如此。若拿真古董出來,人也未必認得。"素蘭道:"這已好極了,一刻時候要找這些東西,那裏去找?"就謝了公子出城。珊枝已預備了一個大車,拉了這幾個箱子,與素蘭送出城去不題。

且說蕙芳等昨日早上見華公子叫了素蘭進城,後來打聽得一夜未歸,今日又將一日,尚未見他回來,心裏猜疑為什麽事耽擱兩日。再著人到素蘭處打聽,恰好素蘭已回。少頃,素蘭到蕙芳處來,講華公子要他題那《桃花曲》,並待他一番光景,賞他好些東西,這鋪子竟可開成了。蕙芳也甚喜歡,即同到素蘭處,點了兩枝蠟,開了箱子,一件一件的看了,對素蘭道:"這些東西若全買起來,也要好幾千銀子,而且未必有這好材料。再到度香處添幾樣,就可添可不添了。我明日就把櫥櫃製辦起來,叫花兒匠來收拾花草。八月中秋竟可以開了。"素蘭道:"題個什麽名字呢?"蕙芳道:"我想題為九香樓可好麽?"素蘭道:"好個九香樓,妙極,妙極!"又請了寶珠、漱芳、玉林、蘭保等來,大家看了,都極喜歡,同讚素蘭能幹,叫華公子這般傾倒起來,又讚他題的曲子。素蘭頗為得意。

明日,寶珠等到子雲處,將華公子賞給素蘭的東西,一一說了,並要子雲回去,也把帳單看了,點出:花玻璃燈二十對,大小玻璃雜器四十件,料珠燈八盞,各色洋呢十板,各色紗衣料一百匹、各色貢緞二十匹、各色湖縐一百匹、各色綢綾一百匹,座鍾四架、掛鍾四架,洋表二十個,真古銅器一件,贗古銅器七件,碧霞璽帶板兩副,寶石大小六件,零星玉器一包,贗筆書畫一箱,各色鄣絨衣料十匹,沉香半斤,檀香四斤,各種香料四十斤,各種丸散三十瓶,香牛皮十張、佳紋席十張,湘妃竹扇料一捆,桄榔木對聯兩副,描金紅花磁碗四桶,其餘玩意物件數十件。花木隨時搬出,不入數內。開了一個單子給與寶珠,寶珠大樂,謝了謝,道:"這幾日不必搬出,到開市那幾天,搬到那邊去罷。"春航知道他們要開鋪子,又聞得華公子、徐度香幫了許多物件,也要與蕙芳些東西。但係蘇小姐過門未久,雖然魚水情深,但將蕙芳之事驟然說起,恐他疑心,要吃醋起來,隻得托辭要了二百兩赤金,送與蕙芳添買貨物。

蕙芳本想不受,但恐春航心上過不去,又見寶珠、素蘭得了多少東西,自己又有好勝之心,隻得收了,托子雲著人到蘇杭添置一切。子雲封了金子,開了一個清單,寫了一封書,著人到他乃兄署中,叫管總的徐福親自製辦。

一日,子雲正與靜宜、南湘、高品閑話,隻見書童拿了一包書信進來。子雲一看封麵,是屈道翁在南京途中寄來的,心中一喜。折了總封,裏頭有十幾封信與各相好,卻都是琴言筆跡,說自己跌壞了膀子不能寫,無非是些道謝等語,內有懷怡園諸同人五古一篇,並沿途七律八首。又見琴言另有一封信,子雲拆開,內裏是三封,一封是諸名士同啟,一封是眾弟兄同啟,一封庾香才子手啟。子雲一一折看,與他們及與諸名旦的寫得已經沉痛,及看與子玉的信,是和的《金縷曲》,隻見寫著是:豈料真如此。隻朝朝、淚珠盈把,袖痕凝紫。煙水孤村何處也,回首迷離難視。又雨細、斜風不止。若果夢魂飛不到,望長天、早趁江雲駛。須一刻,走千裏。報君近事心先喜。縱生離、隻身還在,自應勝死。勉強加餐期日後,要使形骸尚似。

居兩地、從今伊始。自古多情成積恨,恨東流、不接西流水。

腸斷矣!寫此紙。

子雲等看了大奇,道:"不料玉儂竟能與庾香那首工力悉敵,一樣沉痛。"高品道:"玉儂學問幾時長的?我去年沒有見他能如此。"次賢道:"這是新進長的,不料受乃翁陶熔了幾天,就這些進境。若過兩年,不知要好到怎樣呢!"南湘道:"我隻道庾香這首詞是絕唱,不能和的,誰又想和出這一首來,我看倒非玉儂不能。"又見另寫著一紙道:本要依韻,因原唱爛字韻不能再用,勉強拾取,反失性情,故另換韻。六月初九日,阻風燕子磯,見鐵索練孤舟,俗稱乃陳妙常妝樓下,即秋江送別處。回想從前置身優孟,曾演此事,不料今履其地矣。觸目傷心,愁多於水。猶幸南風打頭,吹我北向。夜夢偏左,言與心違;村雞一鳴,攬衣起坐。傷哉,傷哉!何可言也!勉力加餐,願期後會,請自寬解,以侍晨昏。夏秋多厲,千萬珍重。琴言百拜。

子雲等看了,歎息一會。子雲道:"怎樣呢?將庾香請來罷。"次賢道:"不可。這首詞他若見了,必有一番傷心痛哭,那時在這裏倒教他難為情。不如送去與他,索性使他哭個盡性罷。"子雲即著人將琴言並道生的信,送與子玉。

卻說子玉自前日春航處見了諸名旦,單少了琴言一人,又感傷了數日。一夜在睡夢中,忽見雲兒走來道:"少爺,琴言回來了。"子玉聽了大喜,即問道:"在哪裏?"雲兒道"就在門外。"子玉忙到大門外一望,隻見煙水茫茫,查無涯涘,便失驚道:"這是什麽地方?"迷迷離離,心無主意,沿著江堤走去,唯見白浪滔天,帆檣來往。走了一箭遠路,忽又見雲兒趕來道:"琴言在船上呢,聞說在燕子磯下守風。"子玉道:"此地到燕子磯有多遠?"雲兒道:"這是觀音門,燕子磯就在前麵了。但須得個船渡去。"二人在江邊站了一會,見有一個小艇來,蘭槳咿啞,極其幹淨。到了岸邊,仔細一看,那蕩槳的可不就是琴言。子玉叫道:"玉儂從那裏來?"隻見琴言拭一拭淚,將船攏了岸,子玉上了船,卻又不見了雲兒。子玉模模糊糊的問道:"雲兒呢?"琴言道:"他又到前麵去了。"子玉聽琴言講道:"一月之別,令人想死,你看我的眼睛都哭腫了,你倒絕不想著我。你那首詞我將他燒了灰,吞在肚裏,變了一肚子眼淚,哭也哭不出來。"子玉道:"可不是?你那上車時,我眼前一陣烏黑,倒像坐在你的車沿上,同了你去。後來你把我推下來,我像跌醒似的,回去了,病了十幾天,怎麽說我不想著你呢?"琴言道:"你怎麽能到此地來?隔了二千五六百裏路呢。"子玉道:"方才雲兒同我來的,我覺也不甚遠,一出大門,便到這裏。"琴言一麵蕩槳,一手搭在子玉膝上,說道:"我如今恨你,我作了東流水,你作了西流水,接不到一處來。"子玉尚未回言,隻見琴言嫋嫋婷婷的站起來,坐在子玉懷裏,一手勾了子玉的肩。子玉甚覺不安,要扶他起來,忽然不是琴言,變了一個十七八歲女郎,高鬟滴翠,秋水無塵,麵粉口脂,芬芳竟體。子玉大驚,要推他起來,卻兩手無力,一身癱軟,隻好怔怔的看著他。聽得那女郎低低說道:"良宵風月,千裏姻緣。妾家不遠,長板橋頭,青樓第二門便是。君如不棄,願訂綢繆。"子玉大駭,心跳了一會,說:"桑中陌上,素所未經,此言何其輕出,一入人耳,力不能拔。知卿雖是戲言,但仆不願聞此。"急欲起身離坐,被那女郎挽住,嗤嗤的笑道:"世間有此呆郎,是何腐見,踽踽涼涼,一至於此。但君拳拳於杜玉儂,非為色耶?男女相悅,天經地義,君何以膠柱之性,作刻舟之想。且兩人鑿枘,情何以生?你若非好色之心,你且將愛玉儂的心說出來。君雖口具雌黃,想難文飾。若以貌論,你看杜玉儂及我麽?如今是淚眼將枯,麵黃於蠟,憔悴欲死,勸你不必假惺惺,棄了他罷。"把子玉一把摟緊。子玉大窘,隻得叫道:"雲兒快來!"那女郎又道:"呆郎,你叫什麽?難道天下有女子調戲人的麽?"子玉道:"你將何為?"那女郎道:"我也不過憐才愛貌的心,君固男子,豈無能為事耶?"子玉越急。正在無法,隻見一個船攏將過來,船窗相對。卻見琴言坐在艙裏,吟他的《金縷曲》,淒惋欲泣。

子玉叫道:"玉儂救我!"那女郎發起怒來,將他一推,狠狠的罵了一句,道:"世間有此措大,令人氣忿欲死!"子玉見兩船相並,便從船艙裏跨了過去。一見琴言,喜不可言,但仔細看他,果然是淚眼將枯,麵黃於蠟,見了子玉,惟有掩麵悲啼,子玉便覺心如刀割。琴言說道:"誰叫你老遠的來,怎麽忘了我的話?我是叫你不要來的,你看這一派長江,太太心上不惦記你麽?適或受了些驚險,叫我如何當得起?"便嗚嗚的哭起來。子玉好不傷心,極意寬慰。琴言道:"我今和了你的詞。"即取出來給與子玉。子玉接了過來一看,不見有什麽詞,就是從前到華府去時寄他那塊帕子,唯覺血淚斑斑可數。子玉此時心中如萬箭攢心,停了一會,問道:"為何你一人在此,你那義父道翁先生呢,那裏去了?"琴言道:"你問我那義父麽?"歎了一聲,又淚如雨下,停了半晌說道:"我也為要見你一麵。不然,這個地方就是我葬身之地了。"子玉不解所言,尚要問他,隻聽得後船艙有人出來,不見猶可,一見嚇得魂不附體。原來不是別人,是他父親梅學士,滿麵怒容,見了他大喝道:"無恥的東西,在家作得好事,如今又背了你母親跑出來,這還了得?"子玉這一唬,口中不覺"哎呀!"一聲,要想往那個船上躲時,一腳踏了空,"撲通"的一響,落在江裏。

將身一掙,出了一聲冷汗,原來是個夢境。隻聽得蟲聲唧唧,月照紗窗,倚枕自思,唯有黯然神傷而已。

明日,子雲處送了琴言的和詞來,子玉看了,一慟欲絕。

過了半天,將這信與這詞足足念了有百餘遍,又喜琴言學問大進,竟成了名作,便縫了一個古錦囊,置了此詞,佩在身上。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