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1回 荀北山進京納監 韓觀察設席宴賓

  話說江蘇蘇州府,距齊門九十裏,有個縣城,叫做常熟縣。西北跨虞山之巔,南望尚父昆城兩湖,真是清高靈秀之地。雖僻處海隅,而城市繁華,衣冠薈萃,也是蘇州府內一個名勝之區。地靈自應人傑。近五十年來,卻出了三大人物。一個是位極人臣、尊為師傅的老中堂,一是傾城傾國、第一無雙的都老爺,一個是忠肝義膽、不顧生死的太史公。這三人,都與覺羅朝很有關係。一個立朝無疵,是個純臣;一個扭轉乾坤,是個能臣;一個披肝瀝血,是個忠臣。要講三人的故事,很有可聽。這部《轟天雷》,是講太史公的始末。作者還有一部《縉神領袖記》,一部《魑魅魍魎錄》,是講那二家的事。其中所敘述,比這《轟天雷》還要奇怪百倍呢。閱者請拭目以觀之。

  本意已明,言歸正傳。話說常熟縣分兩部,西半部是常熟該管的,東半部是昭文該管的。兩縣同在一城,與無錫、金匱一樣。昭文縣大東門外,有個梅李鎮。鎮上有個姓荀的寒士,號北山,單名一個彭字。五歲時,父母俱亡,哥嫂撫養大了,哥哥在外處館,帶他讀書。北山賦性聰明,九歲能作文。隻是命運不濟,考過幾次,總不進學。到十五歲時,哥哥得了一個懨懨弱症,將死了,對渾家流淚道:"吾的病看來是不起的了,這個兄弟不是尋常人,好好的看待他,將來靠他過一世的。"渾家應了。又喚北山上前,攜著手道:"兄弟,吾家微賤,親友們瞧不起,你總要替祖宗爭口氣才好。吾雖不能見你他日得意,在地下張眼望著你呢。好兄弟,你要記著我這句話。"言罷死了。北山大哭,哭得聲啞力竭。倒是嫂嫂勸住了,說:"如今辦理後事要緊。"於是到鎮上各親朋友愛去懇求借貸,張羅得三四十塊洋錢。料理喪事過後,認真的用功。到十七歲,跟著一個姓薑的老學士進京。那薑老先生見他謹願刻苦,代他納了監,在國子監肄業。後薑老先生回家,北山不願歸,就住在常昭會館,賣文過活。那時節,同鄉京官作寓的頗多,與北山最相好的,有莊仲玉中書、樂伯蓀主政、齊燕樓、汪鶼齋兩太史。一日,仲玉等四人,約北山同到陶然亭。陶然亭在錦秋墩東南,是本朝江藻所蓋。孤亭翼然,牆外有數十株楊柳環繞,亦都中一名勝之地。每逢天氣晴明,遊人士女,絡繹不絕。五人坐著二輛騾車,到了門口。先有一輛車在外,見一個老媽,陪著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身穿湖色縐紗夾襖,水銀青熟羅褲子,生得麵目如畫,微光照人。北山瞪著眼看時,兩人打個照麵。那姑娘有似顧盼之意,緩緩的走出門,上了車。老媽跨上車沿,那趕車的撲的一鞭,趕著走了。北山正是下車,鼻孔裏忽聞一陣異香,手足頓時酥了。那魂兒悠悠揚揚的,跟著那陣香去,兩腿似麻木的一般。莊仲玉等已下了車,見他發呆,仲玉忙拍他一下道:"你做什麽,還不進去?"北山不語。連問三五聲,一言不答。四人硬拉他進門來,到了亭上,見壁上題詠到處皆是。也有可誦的,也有好笑的。看西麵壁上,墨痕未幹,筆意雅秀。燕樓道:"奇了,這是誰做的?"伯蓀念道:"女伴頻頻約踏青,閑來吾亦上江亭;詩成未敢高聲誦,怕有遊人隔院聽。"鶼齋道:"這必定是剛才看見的那女子做的。你看筆鋒,不是帶些文弱氣麽?"北山半日不開口,忽聽說那首詩是那女子做的,走近看了看,慌忙走出亭子,到僧房借了筆硯,重跑進亭子裏麵。伯蓀等靜靜的看他,隻見他磨了墨,支頤沉思了一會,蘸起筆來,在那女子做的詩下寫道:"鞭絲帽影滿江亭,一院風鈴不可聽;今日相逢各惆悵,門前楊柳為誰青?壬辰首夏,結伴遊此,得瞻玉容,並領珠唾。仙蹤已杏,餘香猶存。荀郎為爾心死矣。奉和一絕,不計工拙。倘珠浦重來,玉扉可扣,或許狂生,得耍交甫之佩乎?言不盡意,誌之於壁。"寫罷,擲筆念了一回,哈哈大笑。四人見他入魔了,即拉著上車回去。北山自從見了那個女郎,鎮日間無精打彩,自言自語,忽喜忽悲。仲玉等與他說話,前言不接後語。四人商議道:"北山年紀不小了,總要娶親才好。不然終日的胡思亂想,不要成了病。"伯蓀道:"他上無父母,下無兄弟,且遠在三千裏外,飄飄蕩蕩的,可憐極了。吾們做朋友的,不應該替他尋了-頭親事麽?"燕樓道:"但是,他的脾氣不好,惹人討厭。"一日,伯蓀上衙門回來,長班回道:"江蘇會館韓大人來拜過,給老爺請安,說是天津候補道,引見進京的。"說罷,將名片呈上。伯蓀道:"知道了。"次日,就去回拜。那韓觀察名毓鼎,號稚芬,是伯蓀的舊交。二人見了,說了一回閑話。韓觀察道:"小兒去年死了,現家中剩了一個小女,弟閑時教她讀書,聊伴寂寞,今年已十八歲,尚未許字。京中如有佳子弟,望兄代為留意。"伯蓀允了,即辭回去。

  次日,在大柵欄會豐堂,設席請韓稚芬,即約莊仲玉、齊燕樓、汪鶼齋、荀北山做陪客。伯蓀已與仲玉等商議妥當。席上,燕樓盛誇北山的才學有翰苑之器。並言龔師傅一見如何器重,如何勉勵。稚芬心動了,看了北山幾眼,隻見上身穿的,是半新半舊的洋寧綢馬褂,胸前油了一塊,左袖豁了寸許。一件竹布枚衫,縐作一團。頭發寸許長,呆頭呆腦,心內想道:這樣寒酸委瑣,怎麽好做吾的女婿?又想道:這人既是龔師傅器重,內才想必是好的,要提拔他也不難。他身體雖短小,麵目端方,還有福相,將來必定有得意日子,且慢慢與伯蓀商量著。不多時,終了席,各人散了。次日,韓稚芬到常昭會館拜燕樓、鶼齋、仲玉、北大山等,隻有燕樓、伯蓀在館,餘人都出去了。稚芬就問起北山家世履曆,二人約略說了。稚芬即約二人次日在米市胡同便宜坊答席,並托轉北山、仲玉、鶼齋。二人允了,送稚芬出門。天忽下細雨,仲玉等陸續歸來,隻有北山不到。鶼齋要喝茶,出來叫長班,聽見周升在門房裏說道:"荀老爺,你怎麽弄到這樣地步?咳!"鶼齋聽了詫異,站在窗下偷覷時,隻見北山坐在靠窗椅上,周升手裏拿著兩條草繩,皺著眉。鶼齋忙叫北山問道:"你要這裏做什麽?"北山聽鶼齋喚他,紅了臉不答,走出門房,低頭進去了。鶼齋喚出周升,問什麽事?周升道:"剛才荀老爺回來,小的見他紮腳帶也沒了,縛了兩條串線細草繩。小的道:小的給老爺換了兩條帶子吧,這個太不像樣兒。荀老爺就立著蹺起腿來,要小的給他解下那條草繩。小的拍著椅子說:荀老爺請坐著,自己解吧!吾去取帶來。他坐著脫鞋,那雙襪一隻底都沒有了,一隻還好,破了五六個窟窿,小的看不過,又取一雙襪,請他一齊換了。老爺你請看!"就在土炕上,拿起兩隻破襪、兩條草繩,一揚道:"這不是荀老爺的東西麽!他換了新的,叫小的不要告訴別人。正在談話,老爺出來見了,小的不敢說謊,求老爺不要給荀老爺說破。"鶼齋應了,又道:"快,將開水進來,吾們渴著半天了。"就走進來,一路想道:像這樣去見客人,不是笑話麽?進來要與燕樓等商量,見北山同在一處,不好說話,停了一回,開口道:"北山,有人要請你喝酒,你可去不去?"北山道:"我不去了。"鶼齋道:"卻是為何?你身上收拾幹淨,換過一身新的,何妨去呢?"北山半晌道:"我除身上穿的,別的都去變錢用了,再沒有好的。"伯蓀說:"這不要緊。我的衣服長短差不多,可以借用的。"燕樓道:"北山,你借穿了衣服,總要留神些,不可以隨意糟蹋,人家下次就不肯借了。再者,你要學習些人情世故,場麵上應酬,是不可少的。不然,出去就給人家笑話。"鶼齋道:"明日是你的婚姻大事,加意要當心。誤了事,我們可張羅不來。"北山聽見婚姻二字,說一句,應一句道:"這個自然。但我向來不曉得應酬禮節,明日就要赴宴去,今天可能演習得會麽?"伯蓀道:"那是要平日留心的。忙時抱佛腳,不中用的。你明日看我們怎麽樣,就怎麽樣罷了。"仲玉笑道:"不要像《笑林廣記》中吊孝的一般。"五人說了一會。北山見有人給他說親,心中快樂起來,言語就有些精神了。

  一夕無話。次日早上,燕樓先起身走進對房,見仲玉、鶼齋正在穿衣。鶼齋將周升的話向二人說了,又笑又歎。燕樓道:"今日我有些擔愁,不要席上弄些笑話出來,我們臉上都不好看。"鶼齋道:"在我身上,一點兒不要緊。他雖仿佛瘋狂,是心境不好,並不是真瘋。你看他昨日聽見給他說親,說話就與平日兩樣了。"仲玉、鶼齋同出房門,伯蓀也起來了。四人洗過臉,同走到西院,見北山正在寫字。鶼齋走近一看,寫的是年庚八字。鶼齋掄著扯了,罵道:"這算什麽,真不要臉的。"北山不敢則聲。吃過了飯,就向伯蓀要借衣。伯蓀笑道:"他說是酉刻,現在十二點鍾,還有半天呢,你早早的就想要衣服來穿了做什麽?"北山無言可對。那一天日子,加倍覺得長些,日輪隻是不肯下去。北山等得不耐煩。獨站在庭心,看著紫荊花,數著花朵兒、葉瓣兒玩。挨到五下鍾,隻見周升到東院回道:"韓大人在便宜坊催請。"北山忙走過去,看燕樓等換了衣。伯蓀拿一件全醬色時花摹本緞的夾馬褂,銀灰色素緞的夾袍子,與他穿了。喚長班叫二輛車,周升伺候五人上了車,同到便宜坊來。五人下車進門,北山穿了那身衣服,覺著左不是,右不是。走進西軒,隻見有四五隻狗搶一塊肉,正在那裏廝打起來。堂倌拿著棍子亂打,那銜肉的一隻白狗,忽地躥出來,在北山身上撞過,汪的一聲,那塊肉落在地上。北山嚇了一大跳,啊呀一聲,大叫道:"不好了!"發怒起來。瞥見旁有一擔樹枝,就抽著一枝趕出去,喊道:"這個王八羔子,真沒開眼,怎麽撞起我來。"那隻狗見有人趕來,飛奔去了。北山直趕到門外,那狗不見,喊罵了一回,走進來,踏著那狗丟下的一塊肉,滑了一跤。堂倌看著,忍不住笑。燕樓見了,頓足道:"你怎麽這個樣子?"北山拉著伯蓀說道:"你的衣服被那隻惡狗銜著一塊油光光的肥肉撞將來,沾了一大塊肮髒。"就拉起灰色袍給伯蓀看道:"你看,這不是麽!可惡東西,我尋著打它,它一溜煙逃了。"鶼齋皺眉道:"還要多說!快隨我們進去吧。"心裏十分煩惱,想今日不該同他來。既已到此,沒法了。又咐耳叮囑了一回,方同進內堂。見韓稚芬已在內,想見過了。稚芬道:"小弟恭候久了。"四人道:"不敢。弟等因有些事,所以來晚,望勿見怪。"稚芬吩咐設席道:"沒有別的客了,就請入席。稚芬推北山首坐,北山亦不謙讓,立著不言語。主人敬酒,北山亦不道謝。呆了臉,睜了眼,總不則聲,亦不就座。伯蓀等代為著急。鶼齋道:"北山不甚會客套,既是稚翁請你首坐,恭敬不如從命,坐了吧。"北山作了一個大大的揖,就坐下,記著昨日伯蓀的言語,見別人吃,他也吃;別人不吃,他也不吃。酒至半酣,伯蓀取枇杷,誤落醋碟子內。北山見了,就舉起箸來,亦夾著一隻枇杷,放在醋碟子內亂滾。仲玉、鵜齋看了,又好氣,又要笑,隻得勉強忍住,北山尚不覺著。正是:窮途落魄,忽逢青眼憐才;年少登科,別有紅鸞入命。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