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回 總敘儒釋道源流 群仙慶賀老君壽

  詞曰:

  春到人間景色情,桃紅李白柳條青。香車寶馬閑來往,引卻東風入禁城。釃剩酒,豁吟情,頓教忘卻利和名。豪來試說當年事,猶記得許旌陽收伏孽龍精。

  粵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間有三個大聖人,為三教之祖。三教是甚麽教?一是儒家,乃孔夫聖人,則述六經,垂靈萬世,為曆代帝王之師,為萬世文章之祖,這是一教。唐睿宗有禦製讚雲:

  猗歟夫子!實有聖德。其道可學,其儀不忒。刪詩定樂,百王取則。吾豈匏瓜,東南西北。

  一教是西方釋迦牟尼佛祖,當時生在舍術國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華,丈六金身,能變能化,無大無不大,無通無不通,普度眾生,號作天人師。這便叫做釋家,又是一教。有詩為證:

  國開兜率在西方,號作中天淨梵王。

  妙相端居金色界,神通大放玉豪光。

  閻浮檀水心無染,優缽曇花體自香。

  率土蒼生皈仰久,茫茫苦海渡慈航。

  一教是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生天主地,生佛生仙,號鐵師元煬上帝。他化身周曆塵沙,也不可計數。至商湯王四十八年,他又來出世。乘太陽日精化為彈丸,流入玉女口中。玉女吞之,遂覺有孕,懷胎八十一年,直到武丁九年,破脅而生。生下地時,須發就白,人呼為老子。老子生在李樹下,因指李為姓,名耳,字伯陽,後騎著青牛出函穀關。把關吏尹喜望見青紫氣,知是異人,求得《道德真經》共五千言,傳留於世。老子入流沙,修煉成仙。今居太清仙境,稱為道德天尊。這又是一教,有詩為證:

  玉女度塵嘩,和丸咽紫霞。

  時憑白頭老,去問赤鬆家。

  瑤砌交芝草,星壇繞香花。

  青牛函穀外,玄鬢幾生華。

  話說三教之中,惟老君為道祖,居於太清仙境。彩雲統繞,瑞氣氤氳。一日是壽誕之辰,群三十三大天宮,並終南山、蓬萊山、閬苑山等處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列位神仙,千千萬萬,萬萬千千,或跨著彩鸞的,或騎著白鶴的,或馭著赤龍的,或駕著丹鳳的,皆飄飄然乘雲霧以來,次第朝賀,獻上萬壽無疆詞,稽首作禮。

  詞曰:

  紅雲紫蓋葳蕤,仙宮渾是陽春候。玄鶴來時,青牛過處,彩雲依舊。壽誕宏開,喜道德五千言流傳,萬古不朽。況是擺列仙筵,獻珍果、人間未有。巨棗如瓜,與著萬歲冰桃,千年碧藕。此乾坤永劫無休,舉滄海為真仙壽。

  《水龍吟》

  彼時,老君見群仙讚賀,大展仙顏,即設宴相待。你看那仙家的筵席,齊整不齊整。且聽我說來。則見:

  碧澄澄冰壺湛玉露,光閃閃開宴出紅妝。芳馥馥作脯的是中山玄鹿,甜蜜蜜為膾的是西苑種羊。赤緊緊作鮓的是東海巨鯉,活喇喇下湯的是北嶺飛凰。仙果列著紅豔豔的蟠桃千萬顆,仙花開著嬌嫩嫩的異卉兩三行。聲喔喔的碧雞啼唱,影翩翩的彩鳳翱翔,聽的是咿咿啞啞刮耳的鈞天樂,聞的是氤氤氳氳撲鼻的禦爐香,仙酒醞釀的甜甜熟熟,仙珮鳴響的叮叮鐺鐺。俊俏俏的金童擎著玉盞,輕巧巧的玉女捧著霞觴。鐵拐李醉得行無好步,呂洞賓醉得一發風狂。張天師醉得睜眉露眼,玄帝祖師醉得撒發飛揚。白玉蟾醉得脫衣卸膊,薩真人醉得捏訣那罡。

  真個是:

  神仙齊赴會,別是好風光。

  酒至半酣,忽太白金星越席言曰:“眾仙長,知南贍部州江西省之事乎?江西分野,舊屬豫章,其地四百年後,當有蚊蜃為妖,無人降伏。千百裏之地,必化成中洋之海也。”老君曰:“吾已知之,江西四百年後,有地名曰西山,尤盤虎踞,水繞山環,當出異人姓許名遜,可為群仙領袖,殄滅妖邪。今必須一仙下凡,擇世人德行渾全者,傳以道法,使他日許遜降生,有傳授淵源耳。”鬥中一仙乃孝悌王,姓衛名弘康,字伯衝,出曰:“某觀下凡有蘭期者,素行不疚,兼有仙風道骨,可傳以妙道。更令付此道與女真諶母,湛母付此道於許遜,口口相承,心心相契,使他日真仙有所傳授,江西不至沉沒。諸仙以為何如?”老君曰:“善哉!善哉!”眾仙即送孝悌王至焰摩天中,通明殿下,奏聞玉帝。

  時玉帝禦殿文武班齊,問雲:“何臣俯伏仙班?奏何文表?一一披宣。”孝悌王奏雲:

  臣聞除災救患,上帝仁心。授道傳心、法流正派。竊見南贍部州豫章之郡,星分翼軫,地列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民生繁庶,土地寬饒,誠名都也。四百年後,當有蚊蜃為妖,害虐黎庶,切恐悠悠洪都,化作洋洋中海,臣不忍之。惟西山勝地,草秀毓靈。異人許遜,當應運而生,收複蛟精,統領仙派,第以法教無傳,淵源曷自?今兗州有道真蘭期,丹陽有女真諶母,德行純全,粹然法器,臣茲欲臨凡世,將此妙道先授蘭期,俾蘭期再傳諶母,諶母後傳許遜。一則降伏蛟孽,俾護生靈。一則衍教仙宗,法雲流潤。臣無任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玉帝見奏,喜動天顏。即命直殿仙官,將神書玉旨,付與孝悌王領訖。孝悌王辭別眾仙,躡起祥雲,頃刻之間,到閻浮世界來了。且看下麵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