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一回 李建太無意交兵 宋獻策解說謠讖

  話說李建太領著十萬大兵,夜宿早行,出了盧溝橋,來至竇店地方。天色已晚,紮下營寨,住了一宵。明日有欽差齎聖旨到來,李建太跪聽宣讀,說道:“朕昨日接到兩處飛報,李闖在宣府歇馬,不日就要興兵前來。陳永福投降流寇,騷擾河南,將近北京交界。卿家須要從紫荊關直抵宣府,擋住賊兵。先滅李闖,然後再征南路。”李建太接旨,打發欽差去後,暗想:“從紫荊關往宣府一帶西路,盡是山僻險路,難以行走。況且南路亦有流寇,何不往南大路而去?先發一道火牌,叫紫荊關總兵帶領人馬,前去擋禦宣府。我仍征剿南路,兩下俱不耽擱。”主意已定,登時就發火牌,差官前往紫荊關去。著令該處總兵征剿宣府,又差十名探子前往河南,打聽流賊信息。到了次日,拔寨向甫進發。過了涿州,到旅風坡就安營下寨,一日僅走三四十裏。從此挨延了九日,才到保定府安營歇馬,等候南路賊兵的消息。等了三日,探子回報:“陳永福帶兵,將近到大名府。又有李岩帶領一股賊兵,從山西一帶搶過河南,與陳永福會合,並力攻打彰德城,聲言務要拿住湘王做當頭,然後搶上北京,與李闖約定三月十五日同到京都聚會。”李建太聞報暗想:“流賊還在河南搶掠,我如今欲待催兵前去,一來那裏現有左良玉、黃得功兩營人馬前去征剿,二來路遠風塵。此去得勝還好,若是打敗,勞而元功,在受一場辛苦。如今進退兩難,不如就在這保定府屯兵,一則離京不遠,打聽皇城緊慢,也好前去救應,二則此處乃總路要口,可以擋住南來的流賊。”定了主意,即傳令三軍人馬駐紮各門上,多撥軍兵巡邏,以為萬全之策。

  獨不思李闖自從得了宣府,就想前來攻打北京。但看地圖,見宣府離京雖隻有三百裏遠,惟有中間一座居庸關,甚是險阻難過,即對軍師道:“孤家欲往北京,看這地圖,真有此費力。滾石檑木及那些大炮,不是玩耍的。看將起來,要上北京,也是虛想了。軍師有何計策呢?”宋炯道:“我主但請放心,自然有個進京的時候。”李闖道:“既有進京的時候,想必不走居庸關,莫非另有別路麽?”宋炯道:“依臣的主意,趁今陳永福與牛金星現在合兵騷擾河南,不如再差幾員頭目,領幾萬人馬前去河南,攻破懷慶,拿住湘王。得了這個王爺做當頭,到一處,降一處,得了河南全省,張獻忠也不敢犯界,然後與陳永福分兵,約定日期,從南路搶至北京。大王的人馬,又從北路進京。此時兩軍會合,共破皇城,奪了大明的社稷,有了根本之地。山陝河南,又是我們先占住,要取江南一帶,易如反掌。一統江山,盡屬我主,隻令張獻忠袖手旁觀,何足懼哉!”李闖道:“軍師的計盡通,但隻一件,孤家從北路進京,有居庸關擋住要路,怎能依期到得京都,豈不耽誤了日子?這條北路,到底有些難走。”宋炯道:“不難,不能,要過居庸關,應在四句謠言上麵。”李闖問:““是哪四句謠言?”宋炯道:“大王豈不聞近日滿街孩童唱道:豬要休,八百細狗鬧幽州;過居庸,還得去撞老王鍾。”

  李闖問這幾句謠言怎解,宋炯道:“‘豬’字與‘朱’同音,係明朝國姓。‘幽州’乃是北京。如今隻要八百屬狗的戍命軍士,暗進北京打聽,多用財帛買囑奸臣,裏外勾連,共成大事。這是應頭二句話言。後二句就應在赴居庸的話了。‘鍾’字與‘忠’字同音。訪得居庸關新任一個監軍太監,叫做王忠,極肯貪財。就叫那上京的細作,在他衙門鑽刺打點,多送他金銀寶貝,先許他一個大大的前程,自然把居庸關奉獻。要過居庸,除非去撞這個老王忠,其餘萬萬不能。”

  李闖大喜,極讚軍師解得的確。即吩咐把花名冊呈上軍師,軍師照冊挑八百名戍命屬狗的軍士,內有兩名頭目,係草上飛劉友、不沾泥趙勝,叫他多帶金銀珠寶,前去打點。劉友、趙勝領著一班細作,扮做百般生理的人,扒山越嶺,望北而去。宋炯命李岩、高迎祥、褚大江、賀全帶領五萬人馬,前往河南,攻打懷慶,拿住湘王,與陳永福合兵。隻等孤家旨意一到,就往北京,一路擄掠。約定日子,好與孤家會齊。四個頭目領命,各去挑選人馬,從山西一帶,前往河南而去。

  李闖又與宋炯商議道:“軍師雖然打發那些細作前去,若有北京的消息,居庸關道路不通,孤家怎能知道?”宋炯道:“這有何難?我們如今把大兵留在宣府,著令幾員頭目掌管軍營,大王帶領人馬,臣等保駕,前往平定州駐紮,此處與北京路通,又與河南相近,兩處信息,俱可往來不絕。”李闖依言,把人馬交與周超等一班頭目掌管,自己帶領八百名頭目,一萬精兵,同宋炯等上平定州駐紮,專候北京、河南兩處消息。究竟不知消息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