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妙善被父絞死,土地將他屍骸背在山中,他一點幽魂不散,杳杳如浮雲,昏昏似夢中。抬頭一看,不知身在何州荷地。乃自歎曰:“奴家被爹爹絞死,緣何來到此間。又無高山草木,又無日月星辰,又無人形房屋,又無雞犬相聞,怎生是好?”
正歎之間,隻見一青衣童予放大毫光,手執幢幡,向前言曰:“吾奉閻君敕旨,迎接公主遊一十八重地獄。”
妙善曰:“此是何處地方?”
童子曰:“此正是陰司,隻為公主不肯招親,卻被父王絞死。久聞公主大慈大悲,道風高超,主司啟奏,十主大悅,普傳敕旨,特來迎接。不須驚恐,即使登程。”
妙善隻得與童子同行,來到鬼門關,隻見眾鬼各各跪門迎接。牛頭馬麵都來雙拳拱手。入了關門,俱見枷鎖刑具令眾鬼受苦楚之慘。妙善問童子曰:“此皆何等刑具?是何等之人當受此罪?”
童子曰:“不忠不孝受那淩遲碎剮、剝皮揚灰之刑;貪淫屠戮受那刀山劍樹之刑;拋棄五穀、輕回百物受那雅春磨磨之刑;勢豪淩虐小民受那鐵牀銅柱之刑;縱恣口腹食盡水陸受那沸湯油鍋之刑;搬唇弄齒、麵是背非、讒譖陰狡受那抉目拔舌抽腸剖腹之刑;推人落水、坑人下井受那奈河水渰之刑;淹沒子女、觸汙三光受那血湖血海之刑;恃強淩弱、將大壓小、以富吞貧、以貴欺賤受那石壓銼燒之刑,釣魚射鳥,投機騁詐受那鐵鷹、鐵犬、毒蛇、惡虎咬齧之刑,還有黑暗餓鬼阿比畜生種種刑具,不可勝數。”童子一邊指說,妙善一邊行去。忽見幾個尼僧一手將妙善扯住,喊叫:“慈悲度脫。”妙善曰:“我平日與你無冤,何故扯我?”眾尼曰:“我是白雀寺僧尼,因公主不從父王,故來放火驚死。我這九個僧尼不得超脫,望公主慈悲救拔。”妙善曰:“既要超脫,合掌向前,隨我誦經。”但見地藏王觀見冤魂纏住善心公主,乃向前吩咐眾魂曰:“我今已與爾奏過閻君,發爾俱向極樂園,投生出世,再不在此處在死受苦。”僧尼俱大歡喜,拜別而去。
看看公主來到金橋,但見上麵寶蓋幢幡,下是黃羅錦繡,左右欄杆四龍圍繞,紫雲布地,百樂齊鳴。公主間曰:“為何此橋這等官貴?”
童子曰:“隻為公主善心,千般地獄化作錦城,血湖化作蓮池。”
妙善曰:“此間又聽得有哀樂兩樣之聲,為何?”
童子曰:“樂者十王殿內笙歌之樂,哀者地獄中鬼囚之苦。”
妙善曰:“受罪之鬼何方人氏?”
童子曰:“都是陽間為惡之人,今來陰司受刑。”
妙善曰:“既是如此,待我解厄超度他去。”
隻見真經誦動,囚下天花亂墜,囚中放大光明,枷鎖自脫,百刑俱解,一切鬼囚俱得佛力超生,地獄為之一空。
妙善舉頭再看,見十王齊齊都在前麵迎接。妙善急忙答禮曰:“弟子有何德行,敢勞閻帝垂青。”
十王曰:“吾等聞知公主誦經說法,天花亂墜,真乃善載!善載!大眾願來拱聽。”
妙善曰:“既要聽經,可將三途、八難、十八重地獄一切鬼囚放出聽講。”閻帝吩咐牛頭馬麵速將眾囚一齊放釋。
妙善誦經已罷,陡然地獄化作天堂,刑具化作蓮花,冤家債主一應囚犯俱得解脫。
判官即忙將死生簿來稟過閻君,曰:“自從公主到此,刑具盡化,罪人盡脫,吾恐地獄天堂自古設立,若今不送他轉去,是有天堂無地獄,成甚酆都世界!”
十王曰:“既然如此,今公主地府皆已遊過,可著二十四對幢幡送公主過奈何橋,引到密鬆林屍所,著他還魂,往升上界。”閻君與六曹俱在孟婆亭作別而去。
遊遍陰司過奈何,獄囚冤債盡消磨。
孟婆亭下相分手,颯颯仙風鼓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