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一回 莊王火燒白雀寺

  卻說夷優見妙善在寺得神力之助,乃喚徒弟鄭正常商議曰:“自從公主到此,勸他不回,罰他廚頭辛苦,誰知六丁神將上香,八洞神仙獻果,伽藍土地打掃廚下,龍神開井灶頭,猛虎運柴,飛禽送菜,黃昏鍾響,有此異事,想是神力助他。你人朝去奏上國王,取他回去,免得在此生災惹禍。”鄭正常曰:“徒弟即便去奏。”乃到殿上把上項異事一一奏上。”

  莊王聽奏,大怒曰:“有此等怪,你且回寺,我明日便來取他。”鄭正常退去。

  莊王即召五城兵馬司忽必力入朝,吩咐曰:“你可來日點起五千兵馬往白雀寺,不許走漏一人,將火焚了即來回話。”

  忽必力領了聖旨,出到教場,點起五千兵,墾夜把白雀寺圍繞三匝,水泄不通,一齊放火,隻見五百尼憎無有生路,在內號天叫地:“今日焚寺,公主自己之事,連累我眾人死得可憐。”妙善對僧尼眾曰:“火焚寺實我之災。”乃跪天告曰:“靈山世上,弟子莊王之女,你是輪王之孫,不救小妹之難!你離王殿我離王官;你向雪山修道,我向白雀修行。普救世間之苦,何為不護我今日之災?”因拔竹簪口中刺血,望天噴去。隻見一段精誠感動大地,須臾,烏雲四起,紅雨淋漓,煙消火滅,滿寺俱得死裏逃生。都來拜謝公主活命之恩。

  忽必力見事不諧,慌忙轉朝,奏過莊王。莊王怒氣不息,又差忽必力提兵再去,鎖來朝中間罪。忽必力承旨帶領軍校蜂擁而去。

  轉過伯牙皇後,叩在丹墀,奏曰:“妾想平昔眷屬之寵,今朝不顧身命,逕造聖前,乞賜恕罪,所有小女愚癡,納妾一計:願我王如有便道之所,立結彩樓,妾同二女並駙馬在樓上百般歌宴,卻拿妙善從樓下遊過。他見如此富貴,敢有回心,免得骨肉分離。未知聖意如何?”

  莊王聽罷曰:“依卿所奏,就著該衙門知道,搭起彩樓日,勸回公主。”但見營繕司赫連赤欽奉聖旨,結起彩樓。皇後娘娘、公主、駙馬、嬪妃、采女同上樓中,百佯笙歌,百般快樂,將為可以勸得我公主回心。

  誰知妙善心如精金,烈火百煉不磨。當被軍校鎖押過樓,忽必力稟曰:”公主你為何受這般苦楚?你看彩樓上歡聲鼎沸,百般快樂,何不回宮招婿,免受禁持。”妙善曰;“我一身生在人世,本心不愛榮華,如今視死如歸,隻是未曾還得雙親養育之債,他何念哉!”

  須臾之間,已押到法場,隻見眾臣擺開祭禮,那妙善已綁在場上。眾臣奠酒,讀祭文曰:“伏維興林妙莊王十六年,歲次甲申,七月朔日。國親臣等僅以清酌之奠敢昭告於公主前而言曰:

  嗟乎!公主秉性貞純,操行淑順。不貪富貴之榮,惟思苦空之樂。有量吞天,無心世混,鬥轉墾移,人非物換。為生不順於父母,故死不得乎正終。青春虛度,白日口昏,花綻遭風,燈明揜寐,逼赴黃泉,形如朝露,特送雲程。鑒納不備尚饗。

  其眾臣祭罷,俱各大淚。妙善隻是低頭閉口無一語。

  俄頃,內大臣忽報聖後登臨,眾臣正於法場,焚香恭迎聖後到此。聖後曰:“今你卿士等既已祭畢,請各回朝,以便我吩咐。”娘娘曰:“你這回好好依我做娘的說,回家招選佳婿,免致這樣出頭露麵,受這淩辱。你若不遵,遽然受死,你若死,教我怎生舍得母子今日分離。”妙善聽母之言,麵無改色,隻是閉口低頭不語。

  俄而,皇帝有詔促母後回宮;俄而,內臣人傳聖旨到,言皇帝憐妙善苦楚,赦他死罪,召回冷宮囚禁,別作施行。

  妙善起來,對內臣說:“父王好沒道理,要殺便殺,何故又來促回冷宮囚禁。”

  內臣曰:“三公主,死門難向,常聞子孝父慈,何故苦苦執迷。”

  妙善曰:“他隻把死來挾製我,除了死不怕,且看他如何擺布我。”

  一死須教輕泰山,修行不改任摧殘。

  祝融已有天神助,說甚宮囚血染凡。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