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九十四回 夾峰山錦箋求俠客 三清觀魏真惱山王

  詩曰:

  雙俠性情太傲,南北二俠相交。

  扶危救困不辭勞,全仗夜行術妙。

  今日偏逢老道,亦是當世英豪。

  夜行術比眾人高,鶴在雲中甚肖。

  且說北俠聽了是雲中鶴,不覺暗暗歡喜。知道沈中元與他是師兄弟,他寄居在此廟,沈中雲必在廟中。縱然他不在此處,老道必知他師弟的下落,可就好找了。暗與二位弄了一個眼色、丁、展二爺也想,在這裏了。

  北俠又問道爺說:“我久聞你們貴師兄弟是三位哪。”老道歎了一聲說:“施主何以知之”北俠說:“你們三師弟,與我們弟兄們都有交情。與我們蔣四弟、白五弟偏厚,故此久聞大名。方才說過,今日見著道爺是我們的萬幸!我等正有一件大事為難哪!見著道爺,可就好辦了。”雲中鶴說:“我可先攔歐陽施主的清談。就為我們這兩個師弟,我才雲遊往山西去了一次。整整地住了十幾年的工夫,交了個徒弟,並且不是外人。”北俠問:“什麽人”回答:“就是陷空島穿山鼠徐三老爺的公子。我見著他在鐵鋪門外。此人生得古怪,黑紫臉膛,兩道白眉毛,連名字都是貧道與他起的,叫徐良,字是世長。我想當初馬氏五常,白眉的最良,故此與他起的名字。如今武藝不敢說行了,十八般兵刃與高來高去,夜行術的功夫與暗器,又對著他天然生就的伶俐,現今在山西地麵很有些個名聲,人送了一個外號,叫山西雁,又叫多臂熊。自己生來揮金似土。仗義疏財,倒有些俠義肝膽。”北俠等三位聽了大喜,說:“徐三爺一生天真爛漫,血心熱膽,忠厚了一輩子,積了這麽一個精明強幹的後人。”

  南俠問:“道爺由山西幾時到此”道爺說:“到此三清觀三清觀——道觀的名稱。三清亦王清、上清、太清。又有“一氣化三清”之說。謂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半載的光景。住在這座小觀,我是總不出門,方才心中一動,得到廟外,正遇三位,實是有緣。”丁二爺問道:“你雖不出門,你必知曉師弟在於何處?要在你的廟中,都不是外人,自說出也無妨礙。”魏道爺說:“我方才說過,是為我兩個師弟走的。如今可不是我推幹淨,自打我到廟中,並沒見著我的師弟。慢說在廟中,就是連麵也沒見。若有半字誆言,必遭五雷之下。”北俠急忙攔住說:“道爺不可往下再講了。”魏真說:“我倒要與眾位打聽打聽,我們那下流的師弟,做的是什麽事情”北俠說:“看你這個人,不是不誠實的人,又與我們徐三弟是親家,若非如此,可是不能告訴與你。”魏真說:“我師弟若要做出大不仁的事來,我必要當著眾位之麵,將他處治,諸位可就知曉我這個人性如何。”說畢,北俠就將沈中元之事,一五一十地細述了一遍。雲中鶴一聽,愣了半天,說他罪犯天庭,早晚將他拿住,準是剮罪。又問說:“我們三師弟近來如何”北俠說:“他倒好了。”一提如今改邪歸正的事情,魏老道點頭說:“這還算知時務的哪。”

  北俠又說:“別者不提。魏道爺你在此廟,不是也有一半月了”回答:“半載有餘。”歐陽說:“常言一句說得好,大丈夫床下,焉許小人酣呼”魏真說:“歐陽施主,何出此言”北俠說:“你在廟中閉門不出,你也不曾聽見有人說你這個對麵山上的賊人嗎”雲中鶴道:“施主此話差矣!對麵山上,雖然有賊,並不殺人放火,不下山借糧,不劫奪人。”北俠聽了大笑說:“好個不劫奪人!大約著是沒錢的不劫”魏真說:“貧道敢畫押,他們要敢劫人,我願輸三位一個東道。”北俠說:“好。”就把錦箋叫過來說:“道爺問他。”魏真便問書童。書童就把以往從前細說了一遍。魏老道覺麵上發赤。三位俠客淨笑。道爺說:“三位不必笑。貧道言語不實,少刻我到山上看看。如有此事,若不殺了這三人,貧道誓不為人”北俠說:“他們是個山寇,道爺你如何管得了哪!不劫人,山中吃喝什麽”老道說:“你們三位不知,那個大寨主,是我的拜弟。我教他們占在山上,等著遇機會之時,入營中吃糧當差,也是好的。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北俠問:“大寨主與你是拜兄弟”老道回答:“正是。二三寨主不是一拜,他們三人一拜。”北俠問:“道爺你與玉貓展熊飛是一盟”魏真說:“歐陽施主何出此言”北俠說:“大寨主不是展熊飛嗎”老道說:“這是什麽人說的”北俠說:“我們聽著酒鋪中的傳言。”老道說:“這就是了。”丁二爺問:“他倒是姓什麽”回答:“姓熊,叫熊威,外號人稱玉麵貓。”丁二爺說:“玉麵貓熊威,玉貓展熊飛,這個聲音不差什麽。必是外頭人以訛傳訛。”南俠說:“那個徹地鼠,大概也不是韓彰了。”回答:“不是。叫賽地鼠韓良。”北俠說:“這也是以訛傳訛,徹地鼠韓彰,賽地鼠韓良,音聲不差什麽,故此傳訛。”又問:“那三寨主叫什麽”道爺說:“叫過雲雕朋玉。他們大爺,我們一拜。因何緣故?山中先有一個賊頭,有三十多人,劫他們三個人來著,教熊威殺了賊頭。那些個小賊跪著求三位為寨主。熊威不肯,朋玉願意,三人就為了寨主。我那日知道,要將他們哄開此處,不想見麵,他們苦苦地在我跟前央求。我看著此人倒是一派的正氣,應了我幾件事情:不借糧,不劫人等。可是我管他們山中的用度,故不敢違我的言語。我許下他們三個,倘若有機會,教他們與國家出力。”北俠說:“如今劫人必有情由。”老道說:“今日必要看看此事,要真,必殺了三個小輩。”

  北俠暗想:“老道自己去,上山沒人見著,知道他們背地裏說些什麽?要去,自己同著他去方妥。”想畢,說:“道爺要上山,我與道爺一路前往,如何”老道聽了說:“甚好。貧道與歐陽施主一同的上山。”錦箋在旁說:“三位爺爺,天已不早了,工夫一大,可怕寨主把我家的相公殺了。縱然就是到了山上,人死不能複生,豈不悔之晚矣”老道說:“童兒放心。他們要敢殺了你家相公,我殺他們三個人與你家相公償命,絕不能在你跟前失言。”錦箋也不敢往下再說。

  道爺備晚飯給大家吃了。吃畢之時,點上了燈火。童兒又說:“天不早了。”丁二爺說:“歐陽兄同著道爺去。”北俠點頭。丁二爺說:“既是兄長同著道爺去,我們哥兩個在廟中等候,也沒什麽意思,不如一同前往。”北俠就有些不願意。怕的是與老道初逢乍見,聞名這個雲中鶴,夜行術功夫很好。倘若要走上路,老道興許較量腳底下的功夫如何。倘若贏了他便罷,要是輸給他,一世英名,付與流水。所以躊躇的就是這個,不願意教丁二爺一同前去,說道:“二弟與展大弟,你們二位就不必去了。”展爺本就不願意去,聽著北俠一攔,正合本意。丁二爺不答應,一定要走。他倒非是要去。他惦記著與老道比試比試腳底下夜行術的功夫如何。北俠也就不能深攔了,對著老道在一旁說:“有他們二位一同前往,豈不更妙。”老道的意見,也是願意與他們三位比試比試夜行術的功夫。故此緊催趲趲(zǎn)——趕。著他們二位一同前往。說畢,大家拾掇。

  老道回到裏間屋中,更換衣巾。少刻出來,北俠一看,暗暗吃驚。什麽緣故?是老道換了一身夜行衣靠,這身夜行衣靠與眾不同。別人夜行衣靠皆是黑的,惟獨魏真這身夜行衣靠是銀灰的顏色,身背寶劍。怎麽老道是銀灰的衣靠?就是他這個雲中鶴的意思。在他這衣服袖子底下,有兩幅兒銀灰的綢子。不用的時節,將它疊起來,用寸排骨頭紐將它扣住。若用之時,將兩幅綢子打開,用手將綢子揪住,從山上往下一躥,借綢子兜風之力,也摔不著,也係不著。要有一萬丈高可不行,無非是人躥不下來的,他就可以躥得下來。說他這雙手一抖,兩片綢子一扇,與兩個翅膀兒相仿,對著他銀灰的顏色,類若一隻仙鶴,因此就送了他這麽一個外號。北俠見人家是夜行衣靠,自己是箭袖袍、薄底靴子,論利落輸給人家了。

  二爺一瞅,老道也背著寶劍,他就有些個不願意。他也並不知老道那是一口什麽寶劍,他也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就知道自己神傳的那口寶劍,橫豎天下少有。就把自己的那口寶劍,拉將出來,說:“道爺,你也是使劍,我也是使劍,你看看我這口劍,比你那劍如何”說畢,就將自己那口劍遞將過去,教老道一看。北俠就瞪了二爺一眼,南俠也覺著心中不願意。人家一個出家人,這何苦,考較人家做什麽?雲中鶴更覺得不悅了,心中暗道:“你我彼此初逢乍見,我哪點待你們也不錯,為什麽拿寶劍考較我,什麽緣故”微微地冷笑,用手接過來一看,冷森森的寒光,灼灼奪人的眼目。並不用問,老道就說出來了,說:“此劍出在戰國時節,有個歐冶子所鑄。大形三,小形二,五口劍。此乃是頭一口,其名湛盧,切金斷玉,好劍哪,好劍”二爺說:“魏道爺可以。”魏真說:“不定是與不是”似乎一口劍沒盤住人家,就不必往下再問了。二爺接過自己的劍來,又把南俠的拉將出來,遞與老道去看。道爺接劍一笑說:“怪不得二位成名,這兩口寶劍,世間罕見,稱得起是無價之寶。此劍與方才閣下的那口劍,是一人所造。這是小形二第二口,其名巨闕,也是善能斷玉切金。”二爺見人家說出劍的來曆,叫出名色,覺得臉上發赤,把寶劍接來,交與了展爺。二爺暗想:“這個老道善能識劍,我把歐陽哥哥的拿來,大概就把他考問住了。”隨即就將北俠的亮將出來,交與老道。北俠大大不樂。二爺又說:“道爺,你看看這把刀怎麽樣”魏真說:“此刀出在後漢,魏文帝曹丕所造,共是三口。這口刀紋似靈龜,其名就叫靈寶。還有一口刃似冰霜,其名叫素質。還有一口彩似丹霞,其名叫含章。這三口刀,俗呼又叫七寶。小道無知亂談,不知是與不是”北俠連連點頭說:“道爺真乃廣覽多讀,博學切記,名不虛傳。”老道微微一笑,就把自己的那一口劍從背後拉將出來。這一亮劍不大要緊,就把下回書白菊花故事引出來了。

  要問老道寶劍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