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卷六 遭風遇盜致奇贏 讓本還財成巨富

  詩雲:

  從來形體不欺人,燕頷封侯果是真。

  虧得世人皮相好,能容豪傑隱風塵。

  前麵那一回講的是“命”了,這一回卻說個“相字”。相與命這兩件東西,是造化生人的時節搭配定的。

  半斤的八字,還你半斤的相貌;四兩的八字,還你四兩的相貌;竟像天平上彈過的一般,不知怎麽這樣相稱。

  若把兩樁較量起來,賦形的手段比賦命更巧。

  怎見得他巧處?世上人八字相同的還多,任你刻數不同,少不得那一刻之中,也定要同生幾個;隻有這相貌,億萬蒼生之內,再沒有兩個一樣的。隨你相似到底,走到一處,自然會異樣起來。所以古語道:“人心之不同,有如其麵。”這不同的所在已見他的巧了。

  誰知那相同的所在,更見其巧。若是相貌相同,所處的地方也相同,這就不奇了;他偏要使那貴賤賢愚相去有天淵之隔的,生得一模一樣,好顛倒人的眼睛,所以為妙。

  當初仲尼貌似陽虎,蔡邕貌似虎賁。仲尼是個至聖,陽虎是個權奸;蔡邕是個富貴的文人,虎賁是個下賤的武士,你說那裏差到那裏?若要把孔子認做聖人,連陽虎也要認做聖人了;若要把虎賁認做賤相,連蔡邕也要認做賤相了。

  這四個人的相貌雖然畢竟有些分辨,隻是這些凡夫俗眼那裏識別得來?從來負奇磊落之士,個個都恨世多肉眼,不識英雄。

  我說這些肉眼是造化生來護持英雄的,隻該感他,不該恨他。若使該做帝王的人個個知道他是帝王,能做豪傑的人個個認得他是豪傑,這個帝王、豪傑一定做不成了。項羽知道沛公該有天下,那鴻門宴上豈肯放他潛歸?淮陰少年知道韓信後為齊王,那胯下之時豈肯留他性命?虧得這些肉眼,才隱藏得過那些異人。還有一說,若使後來該富貴的人都曉得他後來富貴,個個去趨奉他,周濟他,他就預先要驕奢淫欲起來了,那裏還肯警心惕慮,刺股懸梁,造到那富貴的地步?所以造化生人,使乖弄巧的去處都有一片深心,不可草草看過。

  如今卻說一個人相法極高,遇著兩個麵貌一樣的,一個該貧,一個該富,他卻能分別出來。後來恰好合著他的相法,與前邊敷演的話句句相反,方才叫做異聞。

  弘治年間,廣東廣州南海縣,有個財主姓楊,因他家資有百萬之富,人都稱他為楊百萬。當初原以飄洋起家,後來曉得飄洋是樁險事,就回過頭來,坐在家中,單以放債為事。

  隻是他放債的規矩有三樁異樣:第一樁,利錢與開當鋪的不同。當鋪裏麵當一兩二兩,是三分起息,若當到十兩二十兩,就是二分多些起息了。他翻一個案道:借得少的畢竟是個窮人,那裏納得重利錢起?借得多的定是有家事的人,況且本大利亦大,拿我的本去趁去利來,便多取他些也不為虐。所以他的利錢,論十的是一分,論百的是二分,論千的是三分。人都說他不是生財,分明是行仁政,所以再沒有一個賴他的。第二樁,收放都有個日期,不肯零星交兌。每月之中,初一、十五收,初二、十六放。其餘的日子,坐在家中與人打雙陸、下象棋,一些正事也不做。人知道他有一定的規矩,不是日期再不去纏擾他。第三樁一發古怪,他借銀子與人,也不問你為人信實不信實,也不估你家私還得起還不起,隻是看人的相貌何如。若是相貌不濟,票上寫得多的,他要改少了;若是相貌生得齊整,票上寫一倍,他還借兩倍與你,一雙眼睛竟是兩塊試金石,人走到他麵前,一生為人的好歹,衣祿的厚薄,他都了然於胸中。這個術法別人拿去趁錢,他卻拿來放債,其實放債放得著,一般也是趁錢。當初唐朝李世勣在軍中選將,要相那麵貌豐厚、像個有福的人,才教他去出征;那些卑微庸劣的人,一個也不用。人問他甚麽原故?他道薄福之人,豈可以成功名?也就是這個道理。楊百萬隻因有些相法,所以借去的銀子,再沒有一注落空。那時節南海縣中有個百姓,姓秦名世良,是個儒家之子。少年也讀書赴考,後來因家事消條,不能糊口,隻得廢了舉業,開個極小的鋪子,賣些草紙燈心之類。常常因手頭乏鈔,要問楊百萬借些本錢,隻怕他的眼睛利害,萬一相得不好,當麵奚落幾句,豈不被人輕賤?所以隻管苦挨。挨到後麵,一日窮似一日,有些過不去了,隻得思量道:“如今的人,還要拿了銀子去央人相麵。我如今又不費一文半分,就是銀子不肯借,也討個終身下落了回來,有甚麽不好?”

  就寫個五兩的借票,等到放銀日期走去伺候。

  從清晨立到巳牌時分,隻見楊百萬走出廳來,前前後後跟了幾十個家人,有持筆硯的,有拿算盤的,有捧天平的,有抬銀子的。楊百萬走到中廳,朝外坐下,就像官府升堂一般,分付一聲收票。

  隻見有數百人一齊取出票來,挨擠上去,就是府縣裏放告投文,也沒有這等鬧熱。秦世良也隨班擁進,把借票塞與家人收去,立在階下,聽候唱名。

  隻見楊百萬果然逐個喚將上去,從頭至腳相過一番,方才看票。也有改多為少的,也有改少為多的。那改少為多的,兌完銀子走下來,個個都氣勢昂昂,麵上有驕人之色。那改多為少的,銀子便接幾兩下來,看他神情蕭索,氣色暗然,好象秀才考了劣等的一般,個個都低頭掩麵而去。

  秦世良看見這些光景,有些懊悔起來道:“銀子不過是借貸,終久要還,又不是白送的,為甚麽受人這等怠慢?”欲待不借,怎奈票子又被他收去。

  正在疑慮之間,隻見並排立著一個借債的人,麵貌身材與他一樣,竟像一副印板印下來的。世良道:“他的相貌與我相同,他若先叫上去,但看他的得失,就是我的吉凶了。”不曾想得完,那人已喚上去了。世良定著眼睛看,側著耳朵聽,隻見楊百萬將此人相過一番,就查票上的數目,卻是五百兩。楊百萬笑道:“兄那裏借得五百兩起?”那人道:“不肖雖窮,也還有千金薄產,隻因在家坐不過,要借些本錢到江湖上走走,這銀子是有抵頭的,怎見得就還不起?”楊百萬道:“兄不要怪我說,你這個尊相,莫說千金,就是百金也留不祝無論做生意不做生意,將來這些尊產少不得同歸於荊不如請回去坐坐,還落得安逸幾年,省得受那風霜勞碌之苦。”那人道:“不借就是了,何須說得這等盡情!”計了票子,一路唧唧噥噥,罵將出去。

  世良道:“兔死狐悲,我的事不消說了。”竟要討出票子,托故回家,不想已被他喚著名字,隻得上去討一場沒趣了下來。

  誰想楊百萬看到他的相貌,不覺眼笑眉歡,又把他的手掌扯了一捏,就立起身來道:“失敬了。”竟查票子,看到五兩的數目,大笑起來道:“兄這相尊相,將來的家資不在小弟之下,為甚麽隻借五兩銀子?”世良道:“老員外又來取笑了。

  晚生家裏四壁蕭然,朝不謀夕,隻是這五兩銀子還愁老員外不肯,怎麽說這等過分的話,敢是譏誚晚生麽?”楊百萬又把他仔細一相道:“豈有此理,兄這個財主,我包得過。任你要借一千、五百,隻管兌去,料想是有得還的。”世良道:“就是老員外肯借,晚生也不敢擔當,這等量加幾兩罷。”楊百萬道:“幾兩、幾十兩的生意豈是兄做的?你竟借五百兩去,隨你做甚麽生意,包管趁錢,還不要你費一些氣力,受一毫辛苦,現現成成做個安逸財主就是。”說完,就拿筆遞與世良改票,世良沒奈何,隻得依他,就在”五”字之下、”兩”字之上加一個”百”字進去。寫完,楊百萬又留他吃了午飯,把五百兩銀子兌得齊齊整整,教家人送他回來。

  世良暗笑道:“我不信有這等奇事,兩個人一樣的相貌,他有千金產業,尚且一厘不肯借他;我這等一個窮鬼,就拚五百兩銀子放在我身上,難道我果然會做財主不成?不要管他,他既拚得放這樣飄海的本錢,我也拚得去做飄海的生意。聞得他的人家原是洋裏做起來的,我如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到洋裏去試試。”就與走番的客人商議,說要買些小貨,跟去看看外洋的風光。眾人因他是讀過書的,筆下來得,有用著他的去處,就許了相帶同行,還不要他出盤費。世良喜極,就將五百兩銀子都買了綢緞,隨眾一齊下船。

  他平日的筆頭極勤,隨你甚麽東西,定要塗幾個字在上麵。

  又因當初讀書時節,刻了幾方圖書,後來不習舉業,沒有用處,捏在手中,不住的東印西印,這也是書呆子的慣相。

  一日舟中無事,將自己綢緞解開,逐匹上用一顆圖書,用完捆好,又在蒲包上寫”南海秦記”四個大字。

  眾人都笑他道:“你的本錢忒大,寶貨忒多,也該做個記號,省得別人冒認了去。”世良臉上羞得通紅,正要掩飾幾句,忽聽得舵工喊道:“西北方黑雲起了,要起風暴,書收進島去。”那些水手聽見,一齊立起身來,落篷的落篷,搖櫓的搖櫓,剛剛收進一個島內,果然怪風大作,雷雨齊來,後船收不及的,翻了幾隻。世良同滿船客人,個個張牙吐舌,都說虧舵工收船得早。等了兩個時辰,依舊青天皎潔。

  正要開船,隻見島中走出一夥強盜,雖不上十餘人,卻個個身長力大,手持利斧,跳上船來,喝道:“快拿銀子買命!”

  眾人看見勢頭不好,一齊跪下道:“我們的銀子都買了貨物,腰間盤費有限,盡數取去就是。”隻見有個頭目立在岸上,須長耳大,一表人材,對眾人道:“我隻要貨物,不要銀子,銀子賞你們做盤費轉去,可將貨物盡搬上來。”眾強盜得了鈞令,一齊動手,不上數刻,剩得一隻空船。頭目道:“放你們去罷。”駕掌曳起風篷,方才離了虎穴。滿船客人個個都號啕痛哭,埋怨道:“不該帶了個沒時運的人,累得大家晦氣。”世良又恨自家命窮,又受別人埋怨,又慮楊百萬這注本錢如何下落,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不上數日,依舊到了家中。思量道:“醜媳婦免不得見公婆,如今本錢劫去,也要與他說個明白,難道躲得過世不成?

  “隻得走到楊百萬家。

  恰好遇著個收銀的日子,那天平裏麵,鏗鏗鏘鏘,好象戲台上的鑼鼓,響個不祝等得他收完,已是將要點燈的時候。

  世良麵上無顏,巴不得暗中相見。

  楊百萬見他走到麵前,吃一驚道:“你做甚麽生意,這等回頭得快?就是得利,也該再做幾轉,難道就拿來還我不成?

  “世良聽見,一發羞上加羞,說不出口,仰麵笑了一笑,然後開談,少不得是”慚愧”二字起頭,就把買貨飄洋、避風遇盜的話說了一遍,深深唱個喏道:“這都是晚生命薄,扶持不起,有負老員外培植之恩,料今生不能補報,隻好待來世變為犬馬,償還恩債。”說完,立在旁邊,低頭下氣,不知楊百萬怎麽發作,非罵即打。

  誰知他一毫也不介意,倒陪個笑臉道:“勝敗乃兵家之常。

  做生意的人,失風遇盜之事,那裏保得沒有遭把?就是學生當初飄洋,十次之中也定然遇著一兩次。自古道:‘生意不怕折,隻怕歇。’你切不可因這一次受驚,就冷了求財之念。譬如擲骰子的,一次大輸,必有一次大贏。我如今再借五百兩與你,你再拿去飄洋,還你一本數十利。”世良聽見,笑起來道:“老員外,你的本錢一次丟不怕,還要丟第二次麽?”楊百萬道:“我若不扶持你做個財主,人都要笑我沒有眼睛。你放心兌去,隻要把膽放潑些,不要說不是自己的本錢,畏首畏尾,那生意就做不開了。自古道:‘貌不虧人。’有你這個尊相,偷也偷個財主來。今晚且別,明日是放銀的日期,我預先兌五百兩等你。”世良別了。到第二日,當真又寫一張借票,隨眾走去。隻見果然有五百兩銀子封在那邊,上麵寫一筆道:大富長者秦世良客本。

  眾人的銀子都不曾發,楊百萬先取這一宗,當眾人交與世良道:“銀子你收去,我還有一句先凶後吉的話分付你。萬一這注銀子又有差池,你還來問我借。我的眼睛再不會錯的,任你折本趁錢,總歸到做財主了才祝”眾人都把他細看,也有讚歎果然好相的,也有不則聲的,都要辦著眼睛看他做財主。

  世良謝了楊百萬回來,算計道:“他的意思極好,隻是分付的話決不可依。他教我把膽放潑些,我前番隻因潑壞了事,如今怎麽還好潑得?況且財主口裏的話極是有準的,他言才那先凶後吉的言語,不是甚麽好采頭,切記要謹慎。飄洋的險事斷然不可再試了,就是做別的生意,也要留個退步。我如今把二百兩封好了,掘個地窖,藏在家中,隻拿三百兩去做生意。

  若是路上好走,沒有驚嚇,到第二次一齊帶去作本。萬一時運不通,又遇著意外之事,還留得一小半,回來又好別尋生理。”

  算計定了,就將二百兩藏入地窖,三百兩束縛隨身,竟往湖廣販米。路上搭著一個老漢同行,年紀有六十多歲,說家主是襄陽府的經曆,因解糧進京,回來遇著響馬,把回批劫去。到省稟軍門,軍門不信,將家主禁在獄中。如今要進京去幹文書來知會,隻是衙門使用與往來盤費,須得三百餘金。家主是個窮官,不能料理,將來決有性命之憂。說了一遍,竟淚下起來。

  世良見他是個義仆,十分憐憫,隻是愛莫能助,與他同行同宿,過了幾晚。一日宿在飯店,天明起來束將,不見了一個盛銀子的順袋。世良大驚,說店中有賊。主人家查點客人,單少了那個同行的老漢。

  世良知道被他拐去,趕了許多路,並無蹤影,隻得捶胸頓足,哭了一場,依舊回家。心上思量道:“虧我留下退步,若依了財主的話,如今屁也沒得放了。”隻得把地窖中的銀子掘將起來仍往湖廣販米。

  到了地頭,尋個行家住下,因客多米少,坐了等貨。一日見行中有個客人,麵貌身材與世良相似,聽他說話,也是廣東的聲音,世良問道:“兄數月之前,可曾問楊百萬借銀子麽?”

  那客人道:“去便去一次,他不曾有得借我。”世良道:“我道有些麵善。那日小弟也在那邊,聽見他說兄的話過於莽戇,小弟也替兄不平。”那各人道:“他的話雖太直,眼睛原相得不差。小弟自他相過之後,弄出一樁人命官司,千金薄產費去三分之二。如今隻得將餘剩田地賣了二百金,出來做客。若趁錢便好,萬一折本,就要合著他的話了。”世良道:“他的話斷凶便有準,斷吉一些也不驗。”就將楊百萬許他做財主,自己被劫被拐的話細說一番。

  那客人道:“我聞得他相中一人,說將來也有他的家事,不想就是老兄,這等失敬了。”就問世良的姓名,世良對他說過,少不得也回問姓名,他道:“小弟也姓秦,名世芳,在南海縣西鄉居祝”世良道:“這也奇了,麵貌又相同,姓又相同,名字也像兄弟一般,前世定有些緣分。兄若不棄,我兩個結為手足何如?”世芳道:“照楊百萬的相法,老兄乃異日之陶朱,小弟實將來之餓莩,怎敢仰攀?”世良道:“休得取笑。”

  兩人辦下三牲,寫出年紀生日,世芳為兄,世良為弟,就在神前結了金石之盟。兩個搬做一房,日間促膝而談,夜間抵足而睡,情意甚是綢繆。

  一日主人家道:“米到了,請兌銀子買貨。”世良盡為弟之道,讓世芳先買。世芳進去取銀子,忽然大叫起來道:“不好了,銀子被人偷去了!”走出來埋怨主人道:“我房裏並無別人往來,畢竟是你家小廝送茶送飯,看在眼裏,套開鎖來取去了。我這二百兩不是銀子,是一家人的性命。你若不替我查出來,我就死在你家,決不空手回去!”主人家道:“舍下的小廝俱是親丁,決無做賊之理。這主銀子畢竟到同房共宿的客人裏麵去查,查不出來,然後鳴神發咒,我主人家是沒得賠的。”

  世芳道:“同房共宿的隻有這個舍弟,他難道做這樣歹事不成?”主人道:“你這兄弟又不是同宗共祖的,又不是一向結拜的,不過是萍水相逢,偶然投契。如今的盟兄盟弟裏麵,無所不至的事都做出來,就是你信得他過,我也信他不過。”世良道:“這等說,明明是我偷來了,何不將我的行李取出來搜一搜?”主人家道:“自然要搜,不然怎得明白?”世良氣忿忿走進房去,把行李盡搬出來,教世芳搜。

  世芳不肯搜,世良自己開了順袋,取出一封銀子道:“這是我自己的二百兩,此外若再有一封,就是老兄的了。”主人家道:“怎麽他是二百兩,你恰好也是二百兩,難道一些零頭都沒有?這也有些可疑。”就問世芳道:“你的銀子是多少一封,每封是多少件數,可還記得?”世芳道:“我的銀子是血產賣來的,與性命一般,怎麽記不得?”就把封數件數說了一遍。主人家又問世良道:“你的封數件數也要說來,看對不對。”

  世良的銀子原是借來就分開的,藏在地下已經兩月,後麵取出來見原封不動,就不曾解開,如今那裏記得?就答應道:“我的銀子藏多時了,封數便記得,件數卻記不得。”主人家道:“看兄這個光景,也不像有銀子藏多時的,這句話一發可疑。如今隻看與他的件數對不對就知道了。”竟把銀子拆開一看,恰好與世芳說的封數件數一一相同。主人家道:“如今還有甚麽辨得?”就把銀子遞與世芳,世芳又細細看了一遍道:“數目也相同,銀水也相似,隻是紙包與字跡全然不是,也還有些可疑。”主人家道:“有你這樣呆客人。他既偷了去,難道不會換幾張紙包包,寫幾個字混混?如今銀子查出來了,隨你認不認,隻是不要胡賴我家小廝。”說完,竟進去了。世良氣得目定口呆,有話也說不出。

  世芳道:“賢弟,這樁事教劣兄也難處。欲待不認,我的銀子查不出,一家性命難存,欲待認了,又恐有屈賢弟。如今隻得用個兩全之法。大家認些晦氣,各分一半去做本錢,胡盧提結了這個局罷。”世良道:“豈有此理,若是小弟的銀子,老兄分毫認不得;若是老兄的銀子,小弟分毫取不得。事事都可以仗義,隻有這項銀子是仗不得義的。老兄若仗義讓與小弟,就是獨為君子;小弟若仗義讓與老兄,就是甘為小人了。”世芳道:“這等怎麽處?”世良道:“如今隻好明之於神。若是老兄肯發咒,說此銀斷斷是你的,小弟情願空手回去;若是小弟肯發咒,說此銀斷斷是我的,老兄也就說不得要袖手空回。

  小弟寧可別處請罪了。”世芳道:“賢弟不消這等固執,管仲是千古的賢人,他當初與鮑叔交財也有糊塗的時節。鮑叔知道他家貧,也朦朧不加責備。如今神聖麵前不是兒戲得的,還是依劣兄,各分一半的是。”兩個人爭論不止,那些眾客人與主人家都替世芳不服道:“明明是你的銀子,怎麽有得分與他?

  “又對世良道:“我這行裏是財帛聚會的所在,不便容你這等匪人,快把飯錢算算稱還了走。”世良是個有血性的人,那裏受得這樣話起?就去請了城隍、關聖兩分紙馬,對天跪拜道:“這項銀兩若果然是我偷他的,教我如何如何。”隻表自己的心,再不咒別人一句。拜完,將飯帳一算,立刻稱還,背了包裹就走。

  世芳苦留不住,隻得瞞了眾人,分那一百兩,趕到路上去送他,他隻是死推不受。

  別了世芳,竟回南海,依舊去見楊百萬,哭訴自己命窮,不堪扶植,辜負兩番周濟之恩,慚愧無地。說話之間,露出許多不安之態。

  楊百萬又把好言安慰一番,到底不悔,還要把銀子借他,被他再三辭脫。從此以後,糾集幾個蒙童學生處館過日。

  那些地方鄰裏因楊百萬許他做財主,就把”財主”二字做了他的別號,遇見了也不稱名,也不道姓,隻叫”老財主”,一來笑他不替楊百萬爭氣,二來見得楊百萬的眼睛也會相錯了人。

  卻說秦世芳自別世良之後,要將銀子買米,不想因世良遲了一日,米被別人買去了,止剩下幾百擔稻子。

  主人家道:“你若不買,又有幾日等貨,不如買下來,自己礱做米,一般好裝去賣,省得耽擱工夫。”世芳道:“也說得是。”就盡二百兩銀子買了。

  因有便船下瓜洲,等不得礱,竟將稻子搬運下船,要思量裝到地頭,舂做米賣。

  不想那一年淮揚兩府饑饉異常,家家戶戶做種的稻子都舂米吃了,等到播種之際,一粒也無,稻子竟賣到五兩一擔。世芳貨到,千人萬人爭買,就是珍珠也沒有這等值錢。不上半月工夫,賣了一本十利,二百兩銀子變做二千,不知那裏說起。

  又在揚州買了一宗茶,裝到京師去賣。京師一向隻吃鬆蘿,不吃茶的,那一年疫病大作,發熱口幹的人吃了茶,即便止渴,世芳的茶葉竟當了藥賣。不上數月,又是一本十利。

  世芳做到這個地步,真是平地登仙,思量楊百萬的說話,竟是狗屁,恨不得飛到家中,問他的嘴。

  就在京師搭了便船,路上又置些北貨,帶到楊州發賣。雖然不及以前的利息,也有個四五分錢。此時連本算來,將有三萬之數,又往蘇州做綢緞,帶回廣東。

  不一日到了自家門前,貨物都放在船上,自己一人先走進去。妻子見他回來,大驚小怪的問道:“你這一向在那裏,做些甚麽勾當?”世芳道:“我出門去做生意,你難道不曉得,要問起來?”妻子道:“這等你生意做得何如?”世芳大笑道:“一本百利,如今竟是個大財主了。”妻子一發大驚道:“這等你本錢都沒有,把甚麽趁來的?”世芳道:“你的話好不明白,我把田地賣了二百兩銀子,帶去做生意的,怎麽說本錢都沒有?”妻子道:“你那二百兩銀子現在家中,何曾帶去?

  “世芳不解其故,隻管定著眼睛相妻子。

  妻子道:“你那日出門之後,我晚間上床去睡,在枕頭邊摸著一封銀子,就是那宗田價。隻說你本錢掉在家中,畢竟要回來取,誰知望了一向,再不見到。我隻怕你沒有盤費,流落在異鄉,你怎麽到會做起財主來?

  ”世芳呆了半日,方才歎一口氣道:“銀子便趁了這些,負心人也做得勾了。”妻子問甚麽原故,世芳就將下處尋不見銀,疑世良偷去的話說了一遍。

  妻子道:“這等你的本錢是那個人的銀子了。銀子雖是他的,時運卻是你自己的。如今拚得把這二百兩送去還他就是。”

  世芳道:“豈有此理,有本才有利,我若不是他這注本錢,莫說做生意,就是盤纏也沒得回來。那時節把他的銀子錯來也罷了,還教他認一個賊去。仔細想來,我成得個甚麽人?如今隻有一說,將本利一齊送去還他,隨他多少分些與我,一來賠他當日之罪,二來也見我不是有意負心,這才是個男子。”妻子道:“自己天大的造化,趁得這注銀子,怎麽白白拿去送人?

  你就送與他,他隻說自己本錢上生出來的,也決不感激你,為甚麽做這樣呆事?”世芳見妻子不明道理,隨口答應了幾句,當晚把貨物留在舟中,不發上岸,隻說裝到別處去賣。次日殺了豬羊,還個願心,請鄰舍吃鍾喜酒。第三日坐了貨船,竟往南海去訪世良的蹤跡。

  問到他家,隻見一間稀破的茅屋,幾堵傾塌的土牆,兩扇柴門,上麵貼一副對聯道:數奇甘忍辱,形穢且藏羞。

  世芳見了,知道為他而發,甚是不安。推開門來,隻見許多蒙童坐在那邊寫字,世良朝外坐了打瞌睡,衣衫甚是襤褸。

  世芳走到麵前,叫一聲:“賢弟醒來!”世良嚇出一身冷汗,還像世芳趕來羞辱他的一般,連忙走下來作揖,口裏千慚愧、萬慚愧。

  世芳作了一個揖,竟跪下來磕頭,口裏隻說“劣兄該死”。

  世良不知那頭事發,也跪下來對拜。拜完了,分賓主坐下。

  世良問道:“老兄一向生意好麽?”世芳道:“生意甚是趁錢,不上一年,做了上百個對合,這都是賢弟的福分。劣史今日一來負荊請罪,二來連本連利送來交還原主,請賢弟驗收。”

  世良大驚道:“這是甚麽說話?”世芳把到家見妻子,說本錢不曾帶去的話,述了一遍。

  世良笑一笑道:“這等說來,小弟的賊星出命了。如今事已長久,盡可隱瞞,老兄肯說出來,足見盛德。

  小弟是一個命薄之人,不敢再求原本,隻是洗去了一個賊名,也是樁僥幸之事,心領盛情了。”世芳道:“說那裏話,劣兄若不是賢弟的本錢,莫說求利,就是身子也不得回家,豈有負恩之理?如今本利共有三萬之數,都買了綢緞,現有舟中,賢弟請去發了上來。劣兄雖然去一年工夫,也不過是僥天之幸,不曾受甚麽辛苦。賢弟若念結義之情,多少見惠數百金,為心力之費則可;若還推辭不受,是自己獨為君子,教劣兄做貪財負義的小人了。”

  說完,竟扯世良去收貨。

  世良立住道:“老兄不要矯情,世上那有自己求來的富貴,舍與別人之理!古人常說:‘不義取財,如以身為溝壑。’小弟若受了這些東西,隻當把身子做了毛坑,凡世間不潔之物,都可以丟來了。這是斷然不要的。”世芳變起臉來道:“賢弟若苦苦不受,劣兄把綢緞發上來,堆在空野之中,買幾擔幹柴,放一把火,燒去就是。”世良見他言詞太執,隻得陪個笑臉道:“老兄不要性急,今日晚了,且在小館荒宿,明早再做商量,多少領些就是。”一邊說,一邊扯學生到旁邊,唧唧噥噥的商議,無非是要預支束修,好做東道主人之意。世芳知道了,就叫世良過來道:“賢弟不消費心,劣兄昨日到家,因一路平安,還個小願,現帶些祭餘在船上,取來做夜宵就是。”世良也曉得束修預支不來,落得老實些,做個主人擾客。當晚敘舊談心,歡暢不了。

  說話之間,偶然談起楊百萬來。世芳道:“他空負半生風鑒之名,一些眼力也沒有,隻劣兄一人就可見了。他說我無論做生意不做生意,千金之產,同歸於荊我坐家的命雖然不好,做生意的時運卻甚亨通。如今這些貨物雖不是自己的東西,料賢弟是仗義之人,多少決分些與我,我拿去營運起來,怕不掙個小小人家?可見他口裏的話都是精胡說的。我明日要去問他的口,賢弟可陪我去,且看他把甚麽言語支吾?”世良道:“我去到要去,隻是借他一千銀子,本利全無,不好見麵。”

  世芳大笑道:“你如今有了三萬,還愁甚麽一千?明日就當我麵前,把本利算一算,發些綢緞還他就是了。”世良大喜道:“極說得是。”兩個睡了一晚,次日是楊百萬放銀的日期。世芳道:“我若竟去問他,他決要賴口,說去年並無此話,你難道好替我證他不成?我如今故意寫一張借票,隻說問他借一千兩銀子,他若不肯,然後翻出陳話來,取笑他一場,使他無言對我,然後暢快。”算計定了,就寫票同世良走去,依舊照前番的規矩,先把票子遞了,伺候唱名。

  唱到秦世芳的名字,世芳故意裝做失誌落魄的模樣,走上去等他相。楊百萬從頭至腳大概看了一遍,又把他臉上仔仔細細了半個時辰,就對家人道:“兌與他不妨,還得起的。”世芳道:“老員外相仔細些,萬一銀子放落空不要懊悔。”楊百萬道:“若是去年借與你,就要落空;今年借去,再不會落空的。”世芳道:“原來老員外也認得是去年借過的。既然如此,同時一個人,為甚麽去年借不起,今年就借得起?難道我的臉上多生出一雙耳朵,另長出一個鼻子來了不成?”楊百萬道:“論你相貌,是個徹底的窮人,隻是臉上氣色比去年大不相同。

  去年是一團的滯氣,不但生意不趁錢,還有官府口舌,我若把銀子借你,隻好貼你打官司。你如今臉上,不但滯氣沒有了,又生出許陰騭紋來,畢竟做了天大一件好事,才有這等氣色,將來正要發財。你如今莫說一千,二千也隻管借去。隻是有一句話要分付你,你自己的福分有限,須要幫著個大財主,與他合做生意,沾些時運過來,還你本少利多;若自己單槍獨馬去做,雖不折本,也隻好趁些蠅頭小利而已。”世芳被他這些話說得毛骨悚然,不覺跪下來道:“老員外不是凡人,乃是神仙下界點化眾生的,敢不下拜。”楊百萬扶起來道:“怎見得我是神仙?”世芳道:“晚生今日不是來借銀子,是來問口的。

  不想晚生的毛病,句句被老員外說著,不但不敢問口,竟要寫伏便了。”就把去年相了回去,弄出人命官司,後來賣田作本,掉在家中不曾帶去,錯把世良的銀子認做本錢,拿去做生意屢次得采,回來知道原故,將本利送還世良的話,備細說過一遍。

  世良也走過去說:“去湖廣相遇的,就是這位仁兄。他如今連本利送還我,我決無受他之理。煩老員外勸他將貨物裝回,省得陷人於不義。”楊百萬聽了,仰天大笑一頓,對眾人道:“我楊老兒的眼睛可會錯麽?”

  指著世良道:“我去年原說他,隨你折本趁錢,總歸到做財主了才祝如今折本折出上萬銀子來,可是折出來的財主麽?我又說他不要費一毫氣力,受一毫辛苦,現現成成做個安逸財主。如今別人替他走過千山萬水,趁了銀子送上門來,可是個安逸財主麽?”階下立著數百人,齊聲喝采道:“好相法,真是神仙!莫說秦兄該下跪,連我們都要拜服了。”楊百萬又仰天笑了一頓,對世良道:“這主錢財,你要辭也辭不得。不是我得罪他講,他若不發這片好心,做這樁好事,莫說三萬,就是三十萬也依舊會去的。我如今替你酌處,一個出了本錢,一個費了心力,對半均分,再沒得說。世芳道:“既蒙老員外分付,不敢不遵。隻是這項本錢,原是他借老員

  外的,利錢自然該在公帳裏除,難道教他獨認不成?”楊百萬道:“也說得是。”就叫家人把利錢一算,連本結個總帳,共該一千三百兩,世芳要一總除還,世良不肯道:“你隻受得二百兩,其餘的你不曾見麵,難道強盜劫去的、拐子拐去的也要你認不成?”楊百萬道:“一發說得是。”就依世良,隻算二百兩的本利。世芳教人發了幾箱綢緞,替他交明白了。楊百萬又替他把船上貨物對半分開,世良的發了上岸,世芳的留在舟中。當晚楊百萬大排筵席,做戲相待,一來旌獎他二人尚義,二來誇示自家的相法不差。

  世芳第二日別了世良,將一半貨物裝載回去。走到自家門前,隻見兩扇大門忽然粉碎,竟像刀斫斧砍的一般。走進去問妻子,妻子睡在床上叫苦連天,問他甚麽緣故?妻子道:“自從你去之後,夜間有上百強盜打進門來,說你有幾萬銀子到家,將我捆了,教拿銀子買命。我說銀子貨物都是丈夫帶出去了,他隻不信,直把我吊到天明方才散去。如今渾身紫脹,命在須臾。”世芳聽了,歎口氣道:“楊百萬活神仙也!他說我若不起這點好心,銀子終久要去,如今一發驗了。若不是我裝去還他,放在家中,少不得都被強盜劫去。這等看起來,我落得做了一個好人,還拾到一半貨物。”妻子道:“如今有了這些東西,鄉間斷然住不得了,趁早進城去。”世芳道:“楊百萬原教我幫著個財主,沾他些時運。我如今看來,以前的時運分明是世良兄弟的了。我何不搬進城去,依傍著他,莫說再趁大錢,就是保得住這些身家,也勾得緊了。”就把家夥什物連妻子一齊搬下貨船,依舊載到城中,與世良合買一所廳房同祝結契的朋友做了合產的兄弟,況且麵貌又不差,不認得的竟說是同胞手足。

  一日世良與世芳商議道:“這些綢緞在本處變賣沒有甚麽利錢,你何不同了飄洋的客人到番裏去走走,趁著好時運,或者飄得著也不可知。”世芳道:“我也正有此意。”就把妻子托與世良照管,將兩家分開的貨物依舊合將攏來,世芳載去飄洋不提。

  卻說南海到了一個新知縣,是個貢士出身,由府幕升來的。

  到任不多時,就差人訪問:“這邊有個百姓,叫做秦世良,請來相會。”差人問到世良家裏,世良道:“我與他並無相識,天下同名同姓的多,決不是我。”差人道:“是不是也要進去見見。”就把世良扯到縣中,傳梆進去。

  知縣請進私衙,教世良在書房坐了一會。隻見簾裏有人張了一張,走將進去,知縣才出來相見。世良要跪,知縣不肯,竟與他分庭抗禮,對麵送坐。

  把世良的家世問了一遍,就道:“本縣聞得台兄是個儒雅之士,又且素行可嘉,所以請來相會。以後不要拘官民之禮,地方的利弊常來賜教,就是人有甚麽分上相央,隻要順理,本縣也肯用情,不必過於廉介。”世良謝了出去,思量道:“我與他無一麵之交,又沒有人舉薦,這是那裏說起,難道是我前世的父親不成?”隔了幾時,又請進去吃酒,一日好似一日。

  地方上人見知縣禮貌他,那個不趨奉,有事就來相央。替他進個徽號,叫做“白衣鄉紳”。壞法的錢他也不趁,順禮的事他也不辭,不上一年,受了知縣五六千金之惠。

  一日進去吃酒,談到綢繆之處,世良問道:“治民與老爺前世無交,今生不熟,不知老爺為甚麽緣故一到就問及治民,如今天高地厚之恩再施不厭,求老爺說個明白,好待治民放心。”

  知縣道:“這個緣故論禮是不該說破的,我見兄是盛德之人,且又相知到此,料想決不替我張揚,所以不妨直告。我前任原是湖廣襄陽府的經曆,隻因解糧進京,轉來失了回批,軍門把我監禁在獄。我著個老仆進京幹部文來知會,老仆因我是個窮官,沒有銀子料理,與兄路上同行,見兄有三百兩銀子帶在身邊,他隻因救主心堅,就做了樁不良之事,把兄的銀子拐進京去,替我幹了部文下來,我才能夠複還原職。我初意原要設處這項銀子,差人送來奉還的,不想機緣湊巧,我就升了這邊的知縣,所以一到就請兄相會。又怕別人來冒認,所以留在書房,教老仆在簾裏識認,認得是了,我才出來相會。後來用些小情,不過是補還前債的意思,沒有甚麽他心。”說完了,就叫老仆出來,磕頭謝罪。

  世良扶起道:“這等你是個義士了,可敬可敬。”世良別了知縣出去,絕口不提,自此以後往來愈加稠密。

  卻說世芳開船之後,遇了順風,不上一月,飄到朝鮮。一般也像中國,有行家招接上岸,替他尋人發賣。

  一日聞得公主府中要買綢緞,行家領世芳送貨上門,請駙馬出來驗貨。

  那駙馬耳大須長,絕好一個人品,會說中國的話,問世芳道:“你是那裏人?叫甚麽名字?”世芳道:“小客姓秦,名世芳,是南海人。”駙馬道:“這等秦世良想是你兄弟麽?”

  世芳道:“正是。不知千歲那裏和他熟?”駙馬道:“我也是中國人,當初因飄洋壞了船隻,貨物都沉在海中,喜得命不該死,抱住一塊船板浮入島內。因手頭沒有本錢,得招集幾個弟兄,劫些貨物作本。後麵來到這邊,本處國王見我相貌生得魁梧,就招我做駙馬。我一向要把劫來的資本,加利寄還中國之人,隻是不曉得原主的名字。內中有一宗綢緞,上麵有秦世良的圖書字號,所以留心訪問,今日恰好遇著你,也是他的造化。

  我如今一倍還他十倍,煩你帶去與他。你的貨不消別賣,我都替你用就是了。”說完,教人收進去,分付明日來領價。

  世芳過了一晚,同行家走去,果然發出兩宗銀子,一宗是昨日的貨價,一宗是寄還世良的資本。世芳收了,又教行家替他置貨。不數日買完,發下本船,一路順風順水,直到廣州。

  世良見世芳回來,不勝之喜,隻曉得這次飄洋得利,還不曉得討了陳帳回來。世芳對他細說,方才驚喜不了。常常對著鏡子自己笑道:“不信我這等一個相貌,就有這許多奇福。奇福又都從禍裏得來,所以更不可解。銀子被人冒認了去,加上百倍送還,這也勾得緊了。誰想遇著的拐子,又是個孝順拐子,撞著的強盜,又是個忠厚強盜,個個都肯還起冷帳來,那裏有這樣便宜失主!”世良隻因色心淡薄,到此時還不曾娶妻。楊百萬十分愛他,有個女兒新寡,就與他結了親。妝奩甚厚,一發錦上添花。與世芳到老同居,不分爾我。後來直富了三代才祝看官,你說這樁故事,奇也不奇?照秦世良看起來,相貌生得好的,隻要不做歹事,後來畢竟發積,糞土也會變做黃金;照秦世芳看起來,就是相貌生得不好的,隻要肯做好事,一般也會發積,餓莩可以做得財主。

  我這一回小說,就是一本相書,看官看完了,大家都把鏡子照一照,生得上相的不消說了,萬一尊容欠好,須要千方百計弄出些陰騭紋來,富貴自然不求而至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