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書,自然要敘出張總兵與呂軍師交戰的事情了,不意開場又是別出。隻因呂軍師兵進菜州,唐月君自回卸石寨去,其間尚有一出絕好看的戲文,從中串插過下,試聽道來。那卸石寨中,有座特起的峰巒,名曰九仙台,其高百仞①,月君因其虛有台名,竟在峰頭之上創起一座層台,不啻空中樓閣。落成之日,月君與鮑、曼二師登其上曰:“此可請刹魔公主一會,日後有事煩他,省得臨渴掘井。但我未知魔教本末,乞曼師指示一二,方好周旋應對。”曼師道:“這是月君與我教爭光了。甥女刹魔公主,計生下三千五百五十四年矣,誓不匹偶,還是處子。說他的道行神通,雖釋迦、老子,也不能勝,所以魔教日旺一日。當時釋、道二門,輪回的,皆為帝為王,曆世久遠;其魔道出世的,雖稱帝稱王,非草莽凶逆,即篡竊奸雄,多招殺報。自刹魔主掌教之後,凡轉輪帝王者,幾壓在二教之上。向稱為儒、釋、道者,今當稱作魔、釋、道矣。”月君笑道:“我已領會得。但請速去速來。”
於是曼尼駕祥雲飛至須彌山北,早見青黑氣中,重重疊疊,盡是紫金殿閣,碧玉樓台,玳瑁①為瓦,珍珠為幕,奇瑰閎麗②,不可名狀,遂斂雲光,來詣闕下。有數十魔女皆頭挽肉髻,兩鬢青絲直垂至足,衣銷金窄袖之袍,外罩五色挑繡百花比甲,一個個麵似桃花。有認得曼尼的,飛報與刹魔公主。公主出迎,見曼尼在寶石砌的盤龍階上,左腳滑了一滑,公主笑說:“姨娘皈了外道,怎的回到家鄉,這樣立腳不牢?”曼師也笑道:“若滑跌了,好歹賴著甥女醫治哩。”兩個便攜著手,直至殿後東首峭壁之巔,一個玲戲小閣內坐定。閣中有額顏曰“冠清”,是言高出於太清、玉清的意思。原來此閣,不由構造,是就著個大石峰巧鑿成的。魔主便說:“甥女聞說,姨娘扶持那月裏嫦娥與天狼作對,亦曾洗得恥辱否?”曼師道:“正是,月君常說:“在有幾個女仙,恐不濟事,若得刹魔聖主肯垂玉手,方為萬幸。’心中十分愛慕,央浼了我幾次,做姨娘的方肯舍得一來哩。”公主道:“我向知嫦娥的容貌,是曆劫沒有的。如今轉了塵世,還是怎樣?”曼師道:“比在月宮時更好。”刹魔道:“一者要看看他的姿態,二要顯顯我的神通,三也要與姨娘麵上好看,自然去的。”隻見幾個魔女,都捧著九彩火玉、五色水晶盤子,盛著看撰送到閣上。
請問,魔女是恁麽姓名?卻就是史鑒上所載妲己③、褒姒④、飛燕⑤、合德、潘淑妃與花蕊夫人⑥之類。這是何故?隻因他所修的福分甚大,生前雖極造孽,死後原歸魔道,若再出世,仍得為後為妃,隻是淫根終不得改的。
那盤中肴饌不過是龍肝鳳髓、豹胎猩唇諸品,唯酒更為特異,其名曰“若木精華”,又名“扶桑露”,竟在扶桑花房內釀成的。那花朵有椰瓢般大,①百仞(rèn,音任)——“仞”,古時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百仞”即六、八百尺。①玳(dià,音代)瑁(mào,音冒)——一種爬行動物,與龜相似。甲殼黃褐色,有黑斑,很光滑,可作裝飾品,也可入藥。②閎(hóng,音紅)麗一一即宏大壯麗。③妲己——商紂王的寵妃。④褒姒(sì,音寺)——周幽王的寵妃。⑤飛燕——趙飛燕,漢成帝皇後,體輕盈,善歌舞,故有“飛燕”之稱。⑥花蕊夫人——五代前蜀主王建之妃。刹魔主親取兩朵,將指甲輕輕挑開,款款的傾向八寶玻璃盞內,異香發越,透徹瓊霄,遞將過來,曼師一吸而盡曰:“較之我所釀百花露更好。”刹魔主笑道:“百花露是樊老嫗的古董方。我這扶桑釀,是獨出意造。甥女要做個開辟造化的主兒,豈肯隨人腳跟而走?不是我唐突姨母,為恁麽皈依那個苦惱的觀音,把自己這樣豪奢門庭,卻倒撇下?”曼師道:“非也。彼釋氏方借我以爭光,非我借彼以生色,猶之乎高才盛名之士,為當事者必欲羅而致之座上,以為榮耀,豈是那一班於名希譽、求托門牆、希傳衣缽,稱為弟子門生者比耶?”說罷,皆拊掌大笑,曼師遂起身憑欄一看,東見東勝神洲,南見南瞻部洲,山嶺如菽①,人馬如蟻,曆曆不爽。曼師曰:“咦,彼方爭榮辱於彈指之間,正所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②!”
且住,這話說得忒大了,且分明些個,方不落看者褒貶。要知道,佛家所謂四天下,總在須彌山之四麵,這須彌山就是世界。世界是側的,隻因大到極處,世人道是個平的。那日月原在須彌山上,周回旋轉,照耀東西南北四個世界,轉到東南,則西北是夜,行向西北,則東南是晝,並不是出於東沒於西,從地下海底回環也。上界在其巔,中界在其腰,下界在山腳之陰,日月不到之處,即閻羅天子所居,種種地獄所在,今世人認做地獄,在於地底下,那有這個道理?即所謂四海,也就是須彌山之澗水,四麵匯注的,如渣水出於終南,滈水出於太乙,濟水出於王屋,淮水出於桐柏,五溪發於武山,三峽下自岷山是也。閑話休敘。
當下曼尼辭了刹魔公主,回至卸石寨,述與月君。到次日西刻,忽有黑氣衝天,掩了夕照,幾乎對麵不見人影。曼師道:“甥女來了。”鮑姥、隱娘皆自回避,唯曼師、月君騰身九仙台上相迎。見那魔主隨從,有八個魔女,前兩個都拿著翻山攪海靈蛇矛,次兩個拿著繞指柔掩月飛霜劍,隨身兩個各執一柄九彩鳳翅火雲蒸日月掌扇,後兩個一個執倭銀錘,一執烏斯金瓜,簇擁著刹魔公主,騎著一匹怪獸。月君端視,他怎生打扮:
玄發青鬟,生成堆疊,千秋不用妝梳;玉骨脂膚,天然芬烈,曆劫何須熏沐?穿一領勝鮫綃,天孫織就無縫縷金衣;罩一件賽鶴氅,神女裁成有帶飛霞帔。裙拖八幅,雲華波紋簇簇;靴著一雙,錦袎蓮瓣齊齊。顏和皎月爭輝,眸光溜處,縱然佛祖也銷魂;神將秋水爭清,殺氣生時,任爾金剛亦俯首。虛度了三千餘歲,豆蔻含香的處子;實做他億萬百劫,槍刀出色的魔王。
刹魔主見曼尼與月君相迎,遂下了坐獸,執了月君的手,自發至足看了一回,笑道:“真個風流煞!”月君笑答:“若不風流,怎得到人間一走?”刹魔又說:“好一個伶牙利齒!”月君又道:“齒牙不憐俐,怎見得刹魔公主?”公主大笑道:“我若是男兒,定要與汝做個顛騖倒鳳的夫妻。”月君道:“不敢請耳,固所願也。”刹魔主道:“真乃我輩中人!與爾結為姊妹何如?”月君大喜,遂交拜了四拜,稱魔主為姊。月君向著曼師道:“我還要拜姨娘哩。”曼師笑道:“一個甥女。尚且把我劈頭支扛,開口不得,何況又添一個?來不得!來不得!”三人胡盧一笑。方才坐下,月君先問魔女姓名,刹魔主道:“執矛的,就是武陵蠻王徵側,徵貳;執劍的,一名空空兒,一名青青兒,就是聶隱娘所聞名逃避的;執扇的,一名攝魂姑,一名吸①山嶺如菽(shū,音叔)——“菽”本為大豆,引申為豆類總稱。此處記曼師在上界看凡世的山嶺如豆。②正所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也——正是:早晨的(單細胞)菌類並不知白晝、夜晚(就消失了),(隻有一季生命的)草蟲不明白春秋換季(的道理)。神娃,還是處子;落後兩個,一即鳩盤茶,一即桃花煞。”八個皆辮發盤成的高髻,鳥羽織成的衣裳,光華閃爍,有萬般顏色;足著銷金龍鳳朱履,都是一樣妝飾。月君看那獸時,獅頭九尾,龍身麟趾,翠毛金鱗,很覺異樣,又問魔主:“此是何獸?”曼師代答道:“西母之麟與應元天尊之獅,交合所生。才產下來,即飛至須彌山頂,我父王阿修羅收來用作坐騎,所以瑤池將石麟鎖著,恐他又去偷那吼獅子,生下個不像樣的雜種來。”月君道:“隻怕是吼獅子去偷漢哩。”三人又笑了一回,遂命擺上酒看,四海九州的珍品畢具。酒是女真國奶子燒,半侵酒釀,又加百花自然汁,出自月君杜造。斟入玉斝,親遞與刹魔。刹魔接來一看,其色如海棠花,其氣如鬱金香,呷了半杯,笑道:“味雖芳烈,卻不是天然釀就,多用人工雜湊的。”月君道:“總是塵土之物,何足當姊妹一噱?”遂命素英、柳煙邀眾魔女,去寶華寺妙香軒內飲酒。刹魔指著柳煙問月君:“此女何由在此?”月君略把情由一說,刹魔道:“此女有二十年風流之福,原來倒是賢妹作成他的。”月君不解,請叩其故,刹魔道:“他曾為後羿宮人,始而被寵,後即見殺。自後托生為夏姬,又為羊後及太平公主。在我魔道中輪回的淫福未盡,如何可以守節——到那時候便知。”月君遂問:“武曌還有福分否?”魔主道:“正是他將賢妹的璽文來投於我,我已收了他。待過二三百年,教他轉個男身,做個風流帝王。”月君謝說:“具見魔道大方,不在此計較。”大家通天徹地的講論,早見月上東山,翠陰滿座。魔主遂起身,挽著月君的手,行至水簾洞口。月君道:“此內即小妹臥室。”刹魔步進看時,正中設一張沉香七寶床,四角皆懸夜明珠;兩行各六把盤龍楠木交椅,下麵一張大理石幾;左右各十二扇織錦圍屏。刹魔道:“亦是人間洞天。”遂向曼尼道:“煩姨母分付侍女們各自安寢,不必伺候。我與月君隻就此同榻了。”曼師去後,刹魔道:“我還要問句私心話。”月君笑道:“姨母都聽不得,一定是那話。”刹魔道:“好猜。我自無始以前,萬劫以後,恒河沙世界之事,莫不知道。唯有那話兒中滋味,卻不知是怎樣的?汝是過來人,須要與我盡情說說,以完我心事。”月君道:“妹子縱於此中過來,也隻算得門外漢。然而雖未心嚐,卻曾目擊。大抵女子先銷魂而後失精,男子先喪精而後銷魂。所以男女媾精自始至終,皆有趣味。然男子以婦人好淫為樂;而婦人亦以男子善淫為樂。男子善淫,叫女子之樂,更深一層女子好淫,則男子之樂更超一等。其樂有不可思議,至於死而複活看。”刹魔道:”這也通達到盡頭地步,怎麽是目擊而心未嚐呢?”月君道:“妹子元體尚存。但嚐看玩公子與侍女交戰,是以得之。”刹魔道:“也虧你不動心,真可做得我的妹妹!”月君道:“我聞魔教不禁男女之欲,何姊姊數千年尚為處子?願聞尊旨。”刹魔道:“妙哉,問也。釋、玄二老子,所以勝我教者,隻為魔性好淫,曆劫以來,幾希泯滅。自我掌教之後,能與三清、如來鼎立稱雄,隻為我是個處子。若一涉邪淫,能不受製於彼耶?”月君道:“是則姊姊以一人之貞,而庇億萬人之淫也。”刹魔道:“是亦不然。三教之徒,皆為奸為盜,此又何說?”二人直說到天明。曼師悄步進來,笑道:“兩位新人,可出洞房了。”於是攜手複登九仙台上,正見太陽升起。陡然有一道赤虹,其長竟天,貫於日中。曼尼道:“此必是我姑母鬼母天尊下降。”月君亟命取袍帶服畢。忽紅光千丈,飛至麵前。定睛向那紅光中看時,現出一位女天尊來:
麵如紅玉,棱棱乎凝萬道霞光;眸若春星,凜凜乎射兩行殺氣。端嚴福相,較南海大士卻少慈悲;瀟灑風神,比西池王母更加飛動。穿一領五缽無縫天衣,風飄起幾行電帶;戴一頂九珠吐火金冠,雲拖著數縷紺絲。手執三尖兩刃八環刀,袖藏六臂三頭九鬼子。
原來這天尊是大力鬼王之姊,其妹即是阿修羅大魔王之夫人,所以曼師稱為姑母,乃刹魔主祖姑也,皈於正道,現在二十四諸天之列。當下與月君等,各相見施禮畢,天尊開言道:“昨見黑氣直衝靈霄寶殿,知是公主在此,所以特來一會。”刹魔謝了,問鬼母道:“便是那天狼星,可以刻下使他了當,何故與他慢廝條兒?”天尊道:“他熬修了五百劫,方得此天位,數該做三十三年人間帝王。我輩神通雖大,亦不能拗數而行。前者文曲星景清歸天,告他殺戮忠良,大傷天道。眾仙真皆雲,應俟數盡鞫問①。我就出班執奏,必要減他祿位,已減卻一紀②。月君,記得參奏他時,我在上帝前要助你報仇麽?”月君躬身答道:“姮雖滴塵寰,已能略知前因。自顧何人,乃承天尊眷佑?曆劫不能仰答高厚也。”刹魔主道:“若論為人報冤雪恥,還是我教中人肯烈烈轟轟做他一場。”曼師道:“不意這些仙真怕犯殺戒,倒象那世上的公卿,都要保守官爵,鉗口結舌,沒個肯出頭露麵的。”天尊大笑,遂向月君道:“如今這朝世界,就在家裏爭王奪伯,天倫都已滅盡,可惜了忠臣義士,便宜了賊子奸臣,真是神人共憤!爾須大加刑賞,慎勿當權錯過。此為千古光焰之事,若夫塵埃富貴,雖帝王何足道也?”月君道:“謹遵天尊明教。在姮之本意,原不過為天下後世,存此一點天彝,泄此一片公憤,俾知忠義者若此,奸邪者若彼已耳。至於功成則歸之太虛,於我何有?而況夫草露之富貴哉!”天尊道:“如此,則上合天心,下孚人望,而又完全己之本來,深慰予懷。”月君起謝。天尊又問:“有幾位仙真在此?可請來一會。”月君遂請鮑姑、聶隱娘,與天尊並刹魔公主各相見畢。鮑師道:“九仙台隻見得西南境界。”手指東北一峰說:“此峰高出天界,可望蓬萊,何不一登,留個勝跡?”曼師笑道:“此峰尖尖矗矗,棱棱層層的,是要人坐立不得。”鬼尊道:“不妨。”就把三尖兩刃刀向著那山峰擲去,端端正正在峰頂劈下,裂開兩半,望空寫個“亭”字,那東半邊裂的峰頭上,就現出一座金頂五嶽朝天,按著八卦方位,八麵玲玫的亭子。刹魔主遂取魔女所帶繞指柔拋起空中,化為複道,直接著劈裂峰頂,六位仙靈一齊上去,都到亭子內坐下。若是凡夫,目力不過七八十裏,極望之處,周圍唯一道青暈。今月君等皆是法眼,如日月之照臨河沙世界,雖千百裏外,秋毫不爽。
正見萊州東大路上,列著兩陣,四員大將如走馬燈一般盤旋交戰。刹魔主將手指向東一彈,那邊陣上一將,雙淚迸流,不能措手,就被這邊一將揮起開山人斧,連盔帶腦劈去半個。那一員將見砍翻了一個,心中吃驚,也被這邊一將攔腰斬為兩段。這裏陣上軍士,湧殺過去,那邊大敗虧輸。刹魔道:“待我把他們全軍了當罷。”月君急起身稱謝道:“我等法力,不可與凡人計較。”天尊道:“誠然。
今且別過,容有緩急來相助罷。”月君就稽首婉言稟道:“人天路隔,恐微誠不能感達,尚求天尊指示。”天尊乃取出信香一片,遞與月君道:“焚此即到。”月君再拜受了。刹魔道:“你們偏有什麽香,我卻沒有。”遂在頭上拔下一莖青絲,亦付與月君道:“這是燒不得的,恐怕有些腥。你隻是放他飛去,這發兒自然來報我,比祖姑母的什麽信香還靈快哩。”月君謝道:①應俟數盡鞫(jū,音拘)問——應該以氣數命運已盡(的名義)查問。②一紀——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所謂‘發皆我頭,毛孔皆我身’也。”天尊道:“我勸公主從地底回去罷。黑氣所至地方,多遭災害,生民無辜,良為可憫。”刹魔道:“我自遵依。獨是我教這等利害,為何姨母與祖姑母,皈佛的歸佛,皈道的歸道,不替阿修羅爭口氣呢?”天尊亦不回答,別了月君,仍顯出萬直紅光,衝霄而上。刹魔主道:“如今世人總是該殺的,慈悲他做什麽?鬼母是我長親,不好不依他。”遂招呼眾魔女及怪獸等,飛上劈裂峰頭,說聲“去!”都向石峰內鑽入,無影無蹤了。從來龍之神通,遊行自在,不礙山石,所以古人雲:“龍不見石,魚不見水。”但是龍去處,山石皆穿,隨龍之大小而裂為洞穴。此則山石依然無恙,尤為變幻莫測。道家神通能藏世界於一粒粟中,佛家神通能安須彌山於一針鋒上,總皆不可思議。而今好看下回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