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4章 盧夢仙江上尋妻(1)

  科第從來誤後生,茫茫今古伴青燈。

  一時名落孫山榜,六載人歸楊素門。

  誌若自邀天地眷,身存複鼓瑟琴聲。

  落花流水情兼有,莫向風塵看此君。

  話道人生百年之內,卻有許多離合悲歡。這離合悲歡,非是人要如此,也非天要人如此,乃是各人命中注定,所以推不去,躲不過。隨你英雄豪傑,跳不出這個圈子。然古今來離而複合,悲後重歡的事體盡多。

  如今先把兩樁極著名的來略言其概。一個是陳朝樂昌公主,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夫妻正是一雙兩好。那知後主陳叔寶荒淫無道,被隋朝攻入金陵,國破家亡。樂昌夫妻,各自逃生,臨別之時,破鏡各執,希冀異日再合。到後天下平靜,德言於正月十五元宵之夜,賣破鏡為由,尋訪妻子下落;這樂昌已落在越公楊素府中,深得愛寵。樂昌不忘舊日恩情,冒死稟知越公,也差人體訪德言,恰他相值。越公召入府中,與樂昌公主相會。虧楊素不是重色之徒,將樂昌還與德言,重為夫妻。

  還有個餘姚人黃昌,官也不小,曾為蜀郡太守。當年為書佐之時,妻子被山賊劫去,流落到四川地方,嫁個腐酒之人,已生下兒子。及黃昌到四川做太守時,其子犯事,娘兒兩個同到公堂審問。黃昌聽見這婦人口氣,不像四川人。問其緣故,乃知當初被山賊劫去的妻子即是此人,從此再合。

  看官,這兩樁故事,人都曉得,你道為何又宣他一番?此因女子家是個玻璃盞,磕著些兒便碎;又像一匹素白練,染著皂媒便黑。這兩個女人,雖則複合,卻都是失節之人,分明是已破的玻璃盞,染皂媒的青白練,雖非點破海棠紅,卻也是風前楊柳,雨後桃花,許多嫋娜胭脂,早已被人搖擺多時,冷淡了許多顏色,所以不足為奇。如今隻把個已嫁人家,甘為下賤,守定這朵朝天蓮、夜舒荷,交還當日的種花人,這方是精金烈火,百煉不折,才為稀罕。正是:貞心耿耿三秋月,勁節錚錚百煉金。

  話說成化年間,揚州江都地方,有一博雅老儒李月坡,妻室已喪,隻有一女,年方九歲,生得容貌端妍,聰明無比。月坡自幼教他讀書,真個聞一知十,因此月坡命名妙惠。鄰裏間多有要與月坡聯姻。月坡以女兒這個體格,要覓一個會讀書的子弟為配,不肯輕易許那尋常兒童。月坡自來無甚產業,隻靠坐館膳生。從古有硯田筆耒之號,雖為冷淡,原是聖賢路上人。

  這一年,在利津門龔家開館,龔家有個女學生,年紀也方九歲。

  東家有個盧生,附來讀書。那盧生學名夢仙,以昔日邯鄲盧生,為呂洞賓幻夢點化,登了仙錄,所以這盧生取名夢仙,字從呂。

  其父盧南村,是個富不好禮之人;其母姓駱,也不甚賢明大雅,卻生得盧夢仙這個好兒子。自到龔家附學,本自聰明質地,又兼月坡教道有方,年紀才隻十歲,書倒讀了一腹,剛剛學做文字,卻就會弄筆頭,長言短句,信筆而成,因資性占了十分,未免帶些輕薄。一日見龔家女學生,將出一柄白竹扇子,畫著鬆竹花鳥,夢仙借來一觀,就拈筆寫著兩行大字道:一株鬆,一竿竹,一雙鳳凰獨宿。有朝一日效於飛,這段姻緣真不俗。

  寫罷,送還女學生。女學生年小,不知其味。不想龔家主人出來看見,大怒起來,歸怨先生教訓不嚴。月坡沒趣,罰盧夢仙跪下,將一方大石硯台,頂在頭上。正在那裏數說他放肆,不覺肩上被扇子一拍,叫道:"月坡為甚事將學生子這樣大難為?"月坡回頭看時,卻是最相契的朋友雷鳴夏,原是楊州府學秀才。月坡即轉身作揖,龔主人也來施禮,賓主坐下又問道:"這學生為甚受此重罰?"月坡將題扇的事說出。雷秀才笑道:"雖則輕薄,卻有才情。我說分上,就把頂石而跪為題,一樣照前體製,若對偶精工,意思親切,便放起來;若題得不好,然後重加責罰。"那盧夢仙又依前對上幾句道:一片石,一滴水,一個鯉魚難擺尾。今朝幸遇一聲雷,劈破紅雲飛萬裏。

  雷秀才見了大喜,叫道:"有這等奇才,定是黃閣名臣,青雲偉器。我當作伐,就求龔家女生,與他配成兩姓之好。"龔主人也是回嗔作喜,說道:"果是奇才!但愧小女福薄,先已許字,不能從命。雷秀才道:"東家不成,便求西家。月坡有位令愛,想是年貌相等,何不就招他為婿!"月坡正有此意,謙遜道:"我是儒素,他是富家,隻怕乃尊不肯。"雷秀才道:"或者合是天緣,也未可知。待我與貴東,同去作伐,料然他不好推托。"道罷別去。

  雷秀才擇個好日,約龔主人同到盧家去為媒。一則盧夢仙與李妙惠合該是夫妻;二來盧南村平昔極是算小,聽說行聘省儉,聘金又不受,正湊其趣;三則又是秀才為媒,自覺榮耀,因此一說就成。選起吉期,行了聘禮,結為姻眷。到十九歲上,盧南村與夢仙完婚,郎才女貌,的是一對。更兼妙惠從小知書達理,待公姑十分恭敬,舉動各有禮節。又勸丈夫勤學,博取功名,顯揚父母。夢仙感其言,發憤苦功。至二十一歲,案首入學,以儒土科舉,中禮記經魁。那時喜倒了盧南村,樂殺了駱媽媽。人都道盧南村一字不識,卻生這個好兒子,中了舉人。

  因起了個渾名,叫盧從呂為盧伯騂,隱著犁牛之子騂且角的意思。這是個背後戲語,盧家原不曉得。

  此時親戚慶賀雲集,門庭熱鬧。鄉裏間平昔與盧南村有些交往的,加倍奉承,湊起分金,設席請他父子。夢仙見房師去了,隻有盧南村獨自赴酌。飲至酒後,眾人齊道:"盧大伯,今日還是舉人相公的令尊。明年此時,定是進士老爺的封君了。

  我們鄉裏間有甚事體,全要仗你看顧。"盧南村道:"這個自然。隻是我若做了封君,少不得要常去拜府縣,不知帖子上該寫甚麽生。到了迎賓館裏,不知還是朝南坐,朝北坐。這些禮體,我一毫不曉。"內中一人道:"我前見張侍郎老封君拜太爺,帖子上寫治生。不知新進土封君,可該也是這般寫。"盧南村道:"一般封君,豈有兩樣,定然寫治生了。你可曾見是朝南坐,朝北坐?"那人道:"這倒沒有看得。"眾人道:"大伯不消費心,但問令郎相公,便明白了。"南村道:"有理,有理。近處不走,卻去轉遠路。"酒罷散去,這些話眾人又都傳開去。

  有那輕薄的,便笑道:"怪道人叫他兒子是盧伯騂,果然這樣妙的。"又有個下第老儒說道:"這樣學生子,乳花還在嘴上,曉得什麽文章。偷個舉人到手也夠了,還要想進士,真個是夢仙了。"這個話,又有人傳入盧南村耳中。那老兒平日又不說起,直到夢仙會試起身之日,親友畢集餞行,卻說道:"兒子,你須爭氣,掙了進士回來。莫要不用心,被人恥笑。"夢仙道:"中不中,自有天命,誰人笑得。"盧南村道:"你不曉得,有人在背後談議,如此如此,又叫你是什麽盧伯騂。

  "夢仙本是少年心性,聽了這話,不覺麵色俱變,道:"原來恁地可惡,把我輕視也罷了,如何傷觸我父親,此恨如何消得。

  "眾親俱勸道:"此乃小輩忌妒之言,不要聽他。"丈人李月坡也說道:"背後之語,何足介意。你隻管自己功名便了。"夢仙道:"若論文章,別個或者還抱不穩,我盧從呂不是自誇,信筆做來,定然高高前列。眾高親在此,若盧從呂不能中進士回來,將煙煤塗我個黑臉。"眾親道:"恁這般說,此去定然高中。"為這上酒也不能盡歡,怏怏而別。這一番說話,分明似:打開鸞鳳東西去,拆散鴛鴦南北飛。

  盧夢仙離了家鄉,一路騾轎,直至京師。下了寓所,因憤氣在心,足跡不出,終日溫習本業。候到二月初九頭場,進了貢院,打起精神,猛力的做成七篇文字。大抵鄉會試所重隻在頭場,頭場中了試官之意。二三場就不濟也是中了。若頭場試官看不眼,二三場總然言言經濟,字字珠璣,也不來看你的了。

  這盧夢仙自道:"這七篇文字從肥腸滿腦中流出,一個進士,穩穩拿在手裏了。"好不得意。過了十二二場,到十四夜,有個同年舉人,到他寓所來商議策題。說:"方今邊疆多事,錢糧虛耗。欲暫停馬市,又恐結怨夷人。欲複辟屯田,又恐反擾百姓。隻此疑義,恐防明日要問,如何對答。"兩人燈前商議,未免把酒流連。及至送別就寐,卻已二鼓。方才著枕,得其一夢,夢見第三場策題,不問屯田馬市,卻是問鹽場俱在揚州,鹽客多在江西,移鹽場分散江西,鹽從何出;移鹽客盡居揚州,法無所統,計將揆度兩處地宜。方欲躊躇以對,家人來報,貢院已將關門,忽然警覺。忙忙收拾筆硯,趕到貢院前,卻已無及。那知場中已看中頭場,本房擬作首卷。看了二場,卻沒有三場,隻得歎口氣,將來抽掉。正是:隻因舊日邯鄲路,夢裏盧生誤著鞭。

  盧夢仙既不終場,既同下弟。思量起在眾親麵前說了大話,有何顏回去相見。隻這眾親也還不大緊,可不被這背後譏誚我的笑話。思想了一回,道:"在家也是讀書,在外也是讀書,不如就此覓個僻靜所在,下帷三年。等到後科,中了回去,還遮了這羞臉。"意欲寄封家信回去,又想一想:"父親是不耐靜的,若寫書回去,一定把與人看,可不一般笑話。索性斷絕書信,到也泯然無跡。大凡讀書人最腐最執,毋論事之大小,若執定一念,任憑你蘇秦張儀,也說他不動,金銀寶貝,也買他不轉。這盧夢仙隻為出門時說了這幾句憤氣話,無顏歸去,也該寄書安慰父母妻子,知個蹤跡下落。他卻執泥一見,連書信也絕了,豈非是一團腐氣。

  夢仙尋了西山一間靜室,也不通知朋友,悄地搬去住了。

  這西山為燕都勝地,果然好景致。怎見得,但見:西方淨土,七寶莊嚴。蓮花中幻出僧伽,不寒不暑;懈慢國轉尋極樂,無古無今。燕子堂前,總是維摩故宅;婆羅樹下,莫非長者新宮。息舟香阜,悟得壽無量,願無量,相好光明無量。悵別寒林,還思小乘禪,大乘禪,野狐說法乘禪。廬峰惠遠和泉飛,蓮社淵明辭酒到。廣開十笏,遍置三田。如來丈六金身,士子三年鐵硯。方知佛教通儒教,要識書堂即佛堂。

  盧夢仙到了西山,在菩薩麵前,設下誓願,說:"若盧夢仙不得金榜題名,決不再見江東父老。"自此閉關讀書,絕不與人交往。同年中隻道他久已還家,那裏曉得卻潛居於此,這也不在話下。

  且說盧南村眼巴巴望這報錄人來,及至各家報絕,竟不見到,眼見得是不曾中了。那時將巴中的念頭,轉又巴兒子還家。

  誰知下第的舉人,盡都歸了,偏是盧夢仙信也沒有一封。南村差人到同年家去問,俱言三場後便不見在京,隻道先已回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