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尊正教分第七

【分義】佛法聖量,非同外道散亂諸論,故當依般若修。 經雖文字,實不離乎覺性,迷者偏執文字,智者印諸心地,以 文字般若,印諸自性般若,非一非二。若是經典者,言若是微 妙之經典也,則在在處處不離佛性,皆是佛矣。我如是,一切 眾生皆如是,當互相尊重,自居若弟子也。可見盡虛空遍法界, 眾生無盡,佛法無盡,即正教無盡。隨地隨時隨人,皆表此無 上法王,即一行四句偈之微,亦可受人天供養,如佛塔廟,以 言尊貴,固曆劫不磨者也。故名金剛,表於文字者,即曰金剛 般若波羅蜜經,是一假名耳。如來所說法,畢竟性空不可得, 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說且不可得,況五千言 之文字耶。知此則知尊正教之意,乃另有所指,不獨外論典籍 不足取,即此文字般若亦不足取,但存假名假說而已。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 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 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 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 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 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 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 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注釋】隨說者,謂不拘人何地何時何段,乃至一偈之微, 凡九法界眾生,皆當一心供養,如對佛等,何況盡能受持讀誦 乎。帝釋為天眾說法,諸天皆向座恭敬作禮,為重於法,所以 尊其處也,凡藏佛舍利為塔,奉佛形像為廟,藏佛經為閣,盡 能者,盡通達甚深般若波羅蜜妙義也。以成就法身曰最上,成 就報身曰第一,成就化身曰希有,勝出諸乘,世間無比,以若 是經典所在之處,言必通達若是之經典,非徒五千餘言之經文 也。若是經典者,即三寶具足處,謂經者是法寶,即為有佛者 是佛寶,若尊重弟子者即僧寶。眾生雖未顯三寶之勝德,究其 可能本體,實完全具足。然則若是經典者,指經文亦可,指能 受持讀誦之人亦可,即指一切諸有情亦無不可。故人和人,有 情與有情,各各自有其具足三寶,彼此互對,互相恭敬,各各 自陳為弟子,互相禮敬,又何貪嗔淫殺之惡果哉。晏子久而敬 之,稱曰善交,以其能全也。我國重禮教,禮尚居於教之先, 維持世道人心,此為根本。試觀社會中下等人,動輒諍鬥,以 無禮教以範之也,上等人則知互敬之義,而諸佛子,尤當念同 體大悲,視一切眾生皆本來佛也。隋時蜀民荀氏,嚐於空地, 虛空手寫金剛經,遂感諸天覆護,遇雨此地不濕,牧童藉以避 雨。至唐武德間,有僧語村人曰,此地向來有人書經,諸天設 寶蓋於上覆護,不可令大作踐,後設欄圍繞,內供佛像,常聞 天樂之聲。此亦諸天恭敬說法處之意。此段重在佛法聖量,非 可取於外道諸散亂論也。故當依般若修,不當隨順外論典籍修 也,約有五種勝因:一者攝取福德,隨說是經,福德已不可思 議;二者天人供養;三者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四者起尊敬 之念,如即為有佛等;五者無執取義,言不執於佛不取於法, 如佛說般若波羅蜜者,即不可取,故曰即非般若波羅蜜,但不 偏空,仍存假名,故曰是名般若波羅蜜。今所說者,隻為未了 解者對治法耳,若已明其義,即不必再說,故曰即非。又曰如 來無所說,此無所說,正不可稱量之勝法,非外論所可比擬於 萬一也。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