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抵巇第四

【原文】物有自然,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巇者,罅也。罅者,澗也。澗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謂抵巇之理也。

【譯文】世間萬物都由自然規律支配,任何事情都有分有合,循環往複。有時彼此距離很近,卻互相不了解;有時相距很遠,卻彼此非常熟悉。距離近而互相不了解;是因為沒有互相考察言辭;距離遠卻能彼此熟悉,是因為經常往來,互相體察。

所謂"巇"就是"瑕罅",而"罅"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出現便是大裂縫的端倪。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可以通過"抵",使裂痕合閉;可以通過"抵",使裂痕消失;可以通過"抵",使裂痕停止;可以通過"抵",使裂痕變小;可以通過"抵",而保全器物,這些都是抵塞縫隙的辦法。

【原文】事之危也,聖人知之,獨保其用;因化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起秋毫之末,揮之於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謀,皆由抵巇。抵巇,隙為道術。

【譯文】當事物出現危機之初,聖人就洞察一切了,在將自己保護起來之後,他可以按照事物的變化去做君王的工作,使君王了解治國方略,並由此學會辨識各類事物的細微之處。萬事萬物在開始萌芽時,都像秋天鳥類身上的新毛一樣細微,一旦發展起來,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樣宏大。當聖人將德政向外推行時,奸佞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都會被排斥,可見抵巇是一種方法。

【原文】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詐偽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乖亂反目,是謂"萌芽巇罅"。聖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譯文】天下動亂不止,朝廷沒有賢明的君主,官吏們也沒有社會道德。小人讒言妄為,賢良的人才不被信用;聖人逃匿躲藏起來,一些貪圖利祿、奸詐虛偽的人飛黃騰達,上下之間互相懷疑,君臣關係土崩瓦解,諸侯之間互相征伐,致使戰火四起,民不聊生,父子離散,骨肉反目,這就叫做"輕微的裂痕"。當聖人看到輕微的裂痕時,就要設法治理。如果統治還能維持,就要采取抵塞的辦法,使其裂隙得到彌合,使國家能夠繼續存在;如果這個統治已經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就要新的國家政權來取而代之。有的可以這樣彌補,有的可以那樣挽救;有的可以通過彌合使國家統治重新走上正軌,有的可以通過取而代之來重建政權。五帝時的聖明政治,對偶爾的失誤可以采取一些辦法來挽救;三王時政治殘暴,就應該取而代之,建立清明的政權。諸侯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繁,不可勝數,在這個混亂的時代,善於隨機應變的諸侯才是強者。

【原文】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闔,能用此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也。世無可抵,則深隱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可以檢下。能因能循,為天地守神。

【譯文】天地之間是有合有離、有始有終的,因此,一定會留有間隙,這是不要不審慎考察的。認真觀察後能正確地運用捭闔之術的人,就是聖人。聖人是天地之神的使者。當世上還不需要"抵"的時候,他就深深隱居起來,以等待時機;當世上有可以"抵"的弊端時,他就會適時地出來挽救危機,上為君王出謀劃策,下行督察臣屬之職。這種按抵巇的辦法行事的聖人,就是天地的守護神。

【注釋】抵:抵塞。

巇:隙。

抵巇:意為堵塞有缺漏的地方。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