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重光 月重輪
右為漢明帝樂人所作也。明帝為太子時,樂人作歌詩四章,以讚太子之德。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輪》,三曰《星重輝》,四曰《海重潤》。漢末喪亂,後二章亡。舊說雲,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規輪如月,光耀如星,沾潤如海。太子比德,故雲重焉。
上留田行《古今注》雲“上苗田”,此雲“上留”,蓋傳說之誤。未知孰是。
右舊說上留田,地名,此地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者。鄰人為弟作悲歌,以諷其兄,因以地名為曲。蓋漢代人也。
相逢狹路間行亦曰《長安有狹斜行》。
右古詞:“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其說已具《雞鳴篇》。
豔歌行
右古詞:“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言燕尚冬藏夏來,兄弟乃流宕在他縣,主人婦為綻衣服,其夫見而疑之。
怨歌行一曰《怨詩行》。
右古詞:“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言周公推心輔政,二叔流言,致有雷雨拔木之變。梁簡文帝“十五頗有餘”,自言姝豔,而以讒見毀。又曰:“持此傾城貌,翻為不肖軀。”與古文意同辭異。班婕妤《糸丸扇詩》亦雲《怨歌行》,不知與此同否。
飲馬長城窟行
右古詞:“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傷良人流宕不歸。或雲蔡邕之詞。若陳琳“水寒傷馬骨”,則言秦人苦長城之役也。
君子行
右古詞雲:“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言君子雖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以遠嫌疑也。
君子有所思行
右陸機“命賀登北山”、鮑照“西山登雀台”、沈約“晨策終南首”,其旨言雕室麗色,不足為久歡,晏安酖毒,滿盈所宜敬忌,與《君子行》異也。
朝歌行
右古詞三七言。言雖甚奇寶器,不遇知己,終不見重,願逢知己以托意焉。
豫章行
右機“泛舟清川渚”、謝靈運“出宿告密親”,皆傷離別。言壽短景馳,容華不久。傅玄《苦相篇》“苦相身為女”,言盡力於人,終以華洛見棄,亦題曰《豫章行》。
門有車馬客行
右曹植等皆言問訊其客,或得故舊鄉裏,或駕自京師,備敘市朝遷謝,親戚雕喪之意也。
猛虎行
右陸士衡“渴不飲盜泉水”,言從遠役猶耿介,不以艱險改節也。
齊謳行
右舊說齊人以歌其地。陸士衡“營丘負海曲”,述齊地之美。
吳趨行
右舊說吳人以歌其地。陸士衡“楚妃且勿歎”是也。
會吟行
右謝靈運“六引緩清唱”,其致與《吳趨行》同也。
從軍行
右皆述軍旅苦辛之詞也。
出自薊北門行
右其詞與《從軍行》同,而兼言燕薊風物及突騎悍勇之狀,與《吳趨行》同也。
結客少年場行
右言輕生重義,慷慨以立功名也。
東武吟行或無“行”字。
右鮑照“主人且勿喧”、沈約“天德深且曠”,傷時移世異,芳華但謝而已。
苦熱行
右備言流金鑠石火山炎海之艱難也。亦有《苦寒行》,在前相和曲。
放歌行
右鮑照“蓼蟲邂葵堇”之類,言朝廷方盛,君上愛才,何為臨路相將而去也。
西長安行
右傅休奕:“所思兮何方?乃在西長安。”其下因敘別離之思。
怨歌行
右傅休奕:“昭昭朝時日,皎皎最明月。”蓋傷十五入君門,一別終華發,望不及偕老,猶望死而同枕之義。
升天行
右曹植“日月何肯留”、鮑照“家世宅關輔”。曹植又有《飛龍》、《仙人》、《上仙錄》與《神遊》、《五遊》、《遠遊》、《龍欲升天》等七篇。如陸士衡《緩聲歌》,皆傷人世不永,俗情險艱,當求神仙翱翔六合之外。其詞蓋出楚歌《遠遊篇》也。
鳳將雛
右舊說漢世樂曲名也。若晉應璩《百一詩》雲“言是《鳳將雛》”,非魏晉曲明矣。
楚妃歎
右陸士衡《吳趨行》雲:“楚妃且勿歎。”明非近題也。非關晉曲明矣。
白馬篇
右曹植“白馬飾金羈”、鮑照“白馬騂角弓”、沈約“白馬紫金鞍”,皆言邊塞征戰之狀。
空城雀
右鮑照:“雀乳四鷇,空城之隅。”言輕飛近集,免傷網羅而已。
半度溪
右言戰而半涉溪水見迫,所言皆嶺南地。又有《武溪深》,亦此類也。
起夜來
右其詞意常念疇昔,思君之來也。
獨不見
右皆言思而不得見也。
夜夜曲
右皆言獨處自傷之意也。
攜手曲
右言攜手行樂,恐芳時不留,君恩將歇也。
陽春曲右傷時也。
關山月
右皆言傷離別也。
博陵王官俠曲
右見《陳琳集》。雲雲
新城長樂宮行
右備言雕飾刻鏤之美也。
大垂手
右言舞而垂其手。亦有《小垂手》及《獨垂手》也。
行路難
右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首。
蜀道難
右備方銅梁玉壘之險。又有《蜀國篇》,與此頗同。
秦王衣曲
右言鹹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
輕薄篇
右言乘肥衣輕,馳逐經過為樂。與《少年行》同意。BT3妾薄命篇
右曹植“日月既逝西藏”,蓋恨宴私之歡不久。如梁簡文“名都多麗質”,傷良人不返,王嬙遠聘,盧姬嫁遲。嬙即王昭君也。
苦哉行
右魏文帝:“上山采薇,日暮苦饑。”傷役艱辛也。
悲哉行
右陸士衡“遊客芳春林,春芳傷客心”、謝惠連“羈人感淑節,緣感欲回沆”,皆感時傷別而已。
以上樂府雜題。案自《相逢狹路間行》已下,皆不知所起。自《君子有所思行》已下,又無本詞。仲尼稱不知則闕之,以俟知者。今但據後人所擬,采其意而注之。如曹植《鴛鴦》、《種葛》、《胡君》、《箜篌》、《蒲生》、《吾》、《生作安樂》、《少年行》《東海》、《人生》、《歡坐玉殿》、《閶闔》、《日與月》、《日月既逝》、《日月》、《隻翼》、《太極》、《白馬名都盤石驅車東嶽弁歌》、《結客》、《大南寺》,擬《氣出唱》為《惟乾》,《對酒行》為《於穆》,《精列行》為《兩儀》,《陌生桑》為《望雲》,《有所思》為《嗟佳人》,《善哉行》為《日苦短》,《短長歌》為《蝦蛆》,一作《擬長歌行》為《蝦蛆》。出為《尺蠖》,《出東門》為《惟漢》,《苦寒行》為《籲嗟》,《飲馬長城窟》為《扶桑嗟生》,《豫章行》為《窮達》,《葬露行》為《天地》,《秋胡行》為《在昔》,《妾薄命》為《日月》,《齊吟行》為《美女》,《泰山梁父吟》為《八方》等篇。雖《禹行》以上亦多是擬古所作,後人不複繼作,故並不錄。若傅休奕《有女秋蘭》、《車遙遙燕美人》,謝靈運《卻東西門行》、《前有樽酒行》、《陳歌越謠》等行《前後聲代後移歌》等歌,諸家集後有《城上麻》、《攜手雍台》、《送歸》、《夾樹》、《度易水》、《胡無人行桐柏山華陰山》、《老年行》,近吳均輩多擬此等,並自為樂府,皆不見古詞,亦並闕之,以俟知者。
思歸分一曰《離拘操》。
右舊說衛有賢女,邵王聞其美,請聘之,未至而王薨。太子曰:“吾聞齊桓公得衛女而霸,今衛女賢者,欲留之。”大夫曰:“不可。若賢女必不我聽,若聽必不賢,則不足取也。”太子遂留之,果不聽。拘於深宮,思歸不得,援琴而歌,曲終,益而死。晉石崇亦有《思歸引》,但歸河陽取居。若劉孝威“胡地憑良馬”,備言思歸之狀而已。
雉朝飛
右舊說齊宣王時,處士犢沐子所作也。年七十無妻,出采薪於野,見雉雄雌相隨而飛,意動心悲,乃仰天而歎曰:“聖王在上,恩及草木鳥獸,而我獨不獲!”因援琴而歌以自傷。其聲中絕。魏武帝宮人有盧女者,故將軍陰淑之妹。七歲入漢宮,學鼓琴,特異於餘妓,善為新聲,能傳此曲。至魏明帝崩,出降為尹更生妻。若梁簡文帝“晨光照麥畿”,但詠雉而已。
走馬引
右樗裏牧恭所造也。為父報讎,殺人而藏匿山穀之中。有天馬夜降,鳴於其室。奔逃入沂澤中,援琴而彈之,為天馬之聲,因以為引焉。
別鶴操
右舊說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而悲,乃援琴而歌曰:“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後人因傳以為曲焉。
水仙操
右舊說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成。至於精神寂寞,情誌專一,尚未能也。成連雲“吾理由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延望,無人。至蓬萊山,留伯牙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但聞海上水汩汲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愴然歎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為天下妙手。
公無渡河本《箜篌引》。
右舊說朝鮮津卒霍裏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攜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溺死。於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公墮而死當奈何!”聲甚淒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舊史稱漢武帝滅南越,祠太乙後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節應也。侯,工人之姓。後語訛“坎”為“空”也。
以上樂府琴曲。案上諸語說多出《琴操》等書,《琴操》紀事好與本傳相違,今兩存者,以廣異聞也。
長門怨
右為漢武帝陳皇後作也。後,長公主嫖女,字阿嬌。及衛子夫得幸,後退居長門宮,愁悶悲思。聞司馬相如工文章,奉黃金百斤,令靈解愁之辭。相如作《長門賦》,帝見而傷之,複得親幸者數年。後人因其賦為《長門怨》焉。
婕妤怨
右為漢成帝班婕妤作也。婕妤,徐令彪之姑,況之女,美而能文。初為帝所寵愛,後幸趙飛燕姊娣,冠於後宮,婕妤自知恩薄,懼得罪,求供養皇太後於長信宮,因為賦及《紈扇詩》以自傷。後人傷之,為《婕妤怨》及擬其詩。
銅雀台一曰《銅雀妓》。
右舊說魏武帝遺命令其諸子曰:“吾婕妤妓人,皆著銅雀台中。於台上施八尺繐帳,朝晡上酒脯粻Я之屬,每月朝十五,輒向帳前作妓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後人悲其意而為之詠也。鑄銅雀置於台上,因名為銅雀台。
四愁 七哀
右《四愁》,漢張衡所作,傷時之文也。其皆以所思之處方朝廷,美之為君子,珍玩為義,岩險雪霜為讒諂。其流本出於《楚辭》、《離騷》。《七哀》起於漢末。如曹植《明月照高樓》、王仲宣“南登霸陵岸”,皆《七哀》之一也。
同聲歌行
右漢張衡所作也。婦人自言幸得充閨房,願勉供婦職,不離君子。思為筦簟,在下以蔽匡床;思為衾幬,在上以衛霜露。繾綣枕席,沒齒不忘焉。蓋以喻當時士君子事君之心焉。BT3定情篇
右漢繁欽所作也。言婦人不能以禮從人,而自相說媚,乃解衣服玩好致之,用敘綢繆之誌。若臂環致拳拳,指環致殷勤,耳珠致區區,香囊致扣扣,跳脫致契闊,佩玉結恩情,自以為誌而期於山隅、山陽、山西、山北,終而不答,乃自傷悔焉。
合歡詩
右晉楊方所作也。婦人言虎嘯風起,龍躍雲浮,磁石引針,陽燧致火,皆以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情與君,亦猶形影宮商之不離也。常願食共並根穗,飲共連理杯,衣共雙絲絹,寢共無縫裯,坐必接膝,行必攜手,如鳥同心,如魚比目,利斷金石,密逾膠漆焉。
招隱 反招隱
右《招隱》本《楚詞》,漢淮南王安小山所作也。言山中不可以久留。後人改以為五言。若晉左思“杖策招隱士”等數篇,最為首出。晉王康居反其致,謂之《反招隱》。舊說《淮南》書有《小山》,亦有《大山》,政有大小,猶詩之有《大雅》、《小雅》焉。
砧槁今何在
右古詞。“砧槁今何在”,槁砧,趺也,問夫何處也;“山上複有山”,重“山”為“出”字,言夫不在也;“何當大刀頭”,刀頭有環,問夫何時當還也;“破鏡飛上天”,言月半當還也。
連句
右起漢武帝柏梁冥作。人為一句,連以成文,本七言詩。詩有七言,始於此也。
愛妾換馬
右其詞有淮南王,作者不知是劉安否。
自君之出矣
右出漢徐幹《室思詩》。其第三章雲:“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無有窮已時。”
離合詩
右起漢孔融,合其字以成文也。
盤中詩
右盤屈書之。傅休奕雲:“山樹高鳥悲。”末雲“當從中央周四角”提也。
回文詩
右回複讀之,皆歌而成文也。
百年詩
右起“總角”至“百年”,曆述其幼小丁壯耆耄之狀。十歲為一首。陸士衡至百二十時也。
步虛詞
右道觀所唱,備言眾仙縹緲輕舉之美。
道裏名詩
右“道”謂漢孝文帝稱“北走邯鄲道”,“裏”謂高祖中陽裏之類,集以為詩也。
星名
右據《天文誌》所載也。
郡縣名
右據《地理誌》所載也。
卦名
右據《周易》所載也。
藥名
右據《本草》所載。
姓名
右據古人之知名者。
相名
右據相書所載,若“山庭”“月角”是也。
宮殿名
右若《三輔黃圖》等所載。
草樹鳥獸名
右見於記錄者,皆可用也。
歌曲名
右據樂府所載。
針穴名
右據醫家《明堂》所載。
將軍名
右據職官所載。
車名
右據《周禮》、《漢官儀》所載。
船名
右若《左氏傳》吳艅艎之類也。
無名
右言本無名氏,若“無是公”“烏有先生”。
寺名
右若白馬青龍之類也。
數
右從一至十也。
八音
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六甲
右十二辰是也。
十二屬
右十二辰所配,若子鼠、醜牛之類。
六府
右水、火、金、木、土、穀。
漢武帝時乃立樂府,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蓋樂府之所肇也。自漢迄唐,作者焱起雲合,從未有匯成一編者。惟唐史臣吳兢纂采漢魏以來古樂府詞,分為十卷,惜乎不傳。傳者僅《古題要解》二卷,於傳記及諸文集中,采其命名緣起,令後人知所祖習。又有《樂府解題》,不著撰人名氏,與吳兢所撰差異。今人混為一書,謬矣。但太原郭氏諸敘中輒引《樂府題解》,不及《古題要解》,不知何故。餘家藏是書凡三本,一得之虞山楊氏,一得之錫山顧氏。二氏素稱藏書家,不意施朱傅墨,較訂數遍,其間脫簡訛字,尚多於幾上凝塵。既得元版,頗善,但《會吟行》俱誤作《吳吟行》。按“會”謂會稽,謝靈運詩“鹹共聆《會吟》”,故雲“其致與《吳趨行》同”也。如《采薇操》亦曰《晨遊高舉》,《琴曲》注中引吳兢雲雲。茲集中不載,豈逸文尚多耶?海隅毛晉識。
吳兢,汴州人。少勵誌,貫知經史,方直寡諧。比魏元忠薦其才堪論撰,詔直史館,修國史。私撰《唐書》、《唐春秋》,敘事簡核,人以董孤目之。其捃摭樂府故實,與正史互有異同,真堪與《國史補》並垂不朽雲。晉又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