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樂府十二首】唐·元結元結序曰:“天寶中,結將前世嚐可稱歎者為詩十二篇,引其義以名之,總曰係樂府。”
【思太古】
東南三千裏,沅、湘為太湖。湖上山穀深,有人多似愚。嬰孩寄樹顛,就水捕鳥鱸。所歡同鳥獸,身意複何拘。吾行遍九州,此風皆已無。籲嗟聖賢教,不覺久踟躕。
【隴上歎】
援車登隴阪,窮高遂停駕。延望戎狄鄉,巡回複悲吒。滋移有情教,草木猶可化。聖賢禮讓風,何不遍西夏。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詐。所適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頌東夷】
嚐聞古天子,朝會張新樂。金石無全聲,宮商亂清濁。東驚且悲歡,節變何煩數。始知中國人,耽此亡純樸。爾為外方客,何為獨能覺。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
【賤士吟】
南風發天和,和氣天下流。能使萬物榮,不能變羈愁。為愁亦何爾,自請說此由。諂競實多路,苟邪皆共求。常聞古君子,指以為深羞。正方終莫可,江海有滄洲。
【欸乃曲】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始歌悲風起,歌竟愁雲生。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貧婦詞】
誰知苦貧夫,家有愁怨妻。請君聽其詞,能不為酸嘶。所憐抱中兒,不如山下麑。空念庭前地,化為人吏蹊。出門望山澤,回顧心複迷。何時見府主,長跪向之啼。
【去鄉悲】
踟躕古塞關,悲歌為誰長。日行見孤老,羸弱相提將。聞其呼怨聲,聞聲問其方。乃言無患苦,豈棄父母鄉。非不見其心,仁惠誠所望。念之何可說,獨立為淒傷。
【壽翁興】
惜問多壽翁,何方自修育。惟雲順所然,忘情學草木。始知世上術,勞苦化金玉。不見充所求,空聞恣耽欲。清和存主母,潛濩無亂黷。誰正好長生,此言堪佩服。
【農臣怨】
農臣何所怨,乃欲千人主。不識天地心,徒然怨風雨。將論草木患,欲說昆蟲苦。巡回宮闕傍,其意無由吐。一朝哭都市,淚盡歸田畝。謠頌若采之,此言當可取。
【謝天龜】
客來自江漢,元得雙天龜。且言龜甚靈,問我君何疑。自昔保方正,顧嚐無妄私。順和固鄙分,全守真常規。行之恐不及,此外將何為。惠恩如可謝,占問敢終辭。
【古遺歎】
古昔有遺歎,所歎何所為。有國遺賢臣,萬世為冤悲。所遺非遺望,所遺非可遺,所遺非遺用,所遺在遺之。嗟嗟山海客,全獨竟何辭。心非膏濡類,安得無不遺。
【下客謠】
下客無黃金,豈思主人憐。客言勝黃金,主人然不然。珠玉誠彩翠,綺羅如嬋娟。終恐見斯好,有時去君前。豈知保終信,長使令德全。風聲與時茂,歌頌萬千年。
【補樂歌十首】唐·元結元結序曰:“自伏羲至於殷,凡十代,樂歌有其名亡其辭。考之傳記,義或存焉,故采其名義以補之,凡十篇十九章,名引其義以序之,命曰《補樂歌》。”
【網罟】
伏羲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伏羲能易人取禽獸之勞。
吾人苦兮,水深深,網罟設兮,水不深。
吾人苦兮,山幽幽,網罟設兮,山不幽。
《網罟》二章,章四句。
【豐年】
神農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神農教人種植之功。
猗太帝兮,其智如神,分草實兮,濟我生人。
猗太帝兮,其功如天,均四時兮,成我豐年。
《豐年》二章,章四句。
【雲門】
軒轅氏之樂歌也,其義蓋言雲之出潤益萬物,如帝之德無所不施。
玄雲溟溟兮,垂雨濛濛,類我聖澤兮,涵濡不窮。
玄雲漠漠兮,含映逾光,類我聖德兮,庥被無方。
《雲門》二章,章四句。
【九淵】
少昊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少昊之德淵然深遠。
聖德至深兮,蘊蘊如淵,生類娭娭兮,孰知其然。
《九淵》一章,四句。
【五莖】
顓頊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顓頊得五德之根莖。
植植萬物兮,滔滔根莖,五德涵柔兮,渢々而生。其生如何兮,秞々,天下皆自我君兮,化成。
《五莖》一章,八句。
【六英】
高辛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帝嚳能總六合之英華。
我有金石兮,擊考崇崇,與汝歌舞兮,上帝之風,由六合兮,英華渢々。
我有絲竹兮,韻和泠泠,與汝歌舞兮,上帝之聲,由六合兮,根柢嬴嬴。
《六英》二章,章六句。
【鹹池】
陶唐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堯德至大,無不備全。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至德汩汩兮,順之以先。元化浘々兮,孰知其然,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鹹池》二章,章四句。
【大韶】
有虞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舜能紹先聖之德。
森森群象兮,日見生成,欲聞朕初兮,玄封冥冥。
洋洋至化兮,日見深柔,欲聞《大濩》兮,大淵油油。
《大韶》二章,章四句。
【大夏】
有夏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禹治水,其功能大中國。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長岑兮,川有深流。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國有民人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萬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人天。
《大夏》三章,章四句。
【大濩】
有殷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湯敕天下,濩然得所。
萬姓苦兮,怨且哭,不有聖人兮,誰濩育。
聖人生兮,天下和,萬姓熙熙兮,舞且歌。
《大濩》二章,章四句。
【補九夏歌九首】唐·皮日休《周禮》曰:“鍾師掌金奏,凡樂事以鍾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鄭司農雲:“夏,大也,樂之大歌有九。”杜子春雲:“王出入奏《王夏》,屍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四方賓來奏《納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齊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祴夏》,公出入奏《驁夏》。”鄭康成雲:“九夏皆詩篇名,頌之類也。此歌之大者,載在樂章,樂崩亦從而亡。礻祴與陔同。”皮日休曰:“九夏亡者,吾能頌之。”乃作《補九夏歌》。
【王夏】
爣々皎日,欻麗乎天。厥明禦舒,如王出焉。
爣々皎日,欻入於地。厥晦厥貞,如王入焉。
出有龍旂,入有珩珮。勿驅勿馳,惟慎惟戒。
出有嘉謀,入有內則。繄彼臣庶,欽王之式。
《王夏》四章,章四句。
【肆夏】
愔愔清廟,儀儀袞服。我屍出矣,迎神之穀。杳杳陰竹,坎坎路鼓。我尺入矣,得神之祜。
《肆夏》二章,章四句。
【昭夏】
有鬱其鬯,有儼其彝。九變未作,金乘來之。
既醑既酢,爰朄爰舞。象物既降,金乘之去。
《昭夏》二章,章四句。
【納夏】
麟之儀儀,不縶不維。樂德而至,如賓之嬉。
鳳之愉愉,不篝不笯。樂德而至,如賓之娛。
自筐及筥,我有牢醑。自筐及篚,我有貨幣。
我牢不愆,我貨不匱。碩碩其才,有樂而止。
《納夏》四章,章四句。
【章夏】
王有虎臣,錫之鈇鉞。征彼不憓,一撲而滅。
王有虎臣,錫之圭瓚。征彼不享,一烘而泮。
王有掌封,逌爾疆理。王有掌客,饋爾饔餼。
何以樂之,金石九奏。何以錫之,龍旂九旒。
《章夏》四章,章四句。
【齊夏】
玲玲衡笄,翬翬褕翟。自內而祭,為君之則。
《齊夏》一章,四句。
【族夏】
洪源誰孕,疏為江河。大塊孰埏,播為山阿。
厥流浩漾,厥勢嵯峨。今君之酌,慰我實多。
《族夏》二章,章四句。
【祴夏】
禮酒既酌,嘉賓既厚,牘為之奏。
禮酒既竭,嘉賓既悅,應為之節。
禮酒既罄,嘉賓既醒,雅為之行。
《祴夏》一章,三句。
【驁夏】
桓桓其珪,袞袞其衣。出作二伯,天子是毗。
桓桓其珪,袞袞其服。入作三孤,國人是福。
《驁夏》二章,章四句。
【新題樂府上】唐·元稹元稹序曰:李公垂作樂府新題二十篇,稹取其病時之尤急者,列而和之,蓋十五而已,今所得才十二篇。又得《八駿圖》,一篇,總十三篇。
【上陽白發人】
白居易傳曰:“天寶五載已後,楊貴妃專寵,後宮無複進幸。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其一也。貞元中尚存焉。”
天寶年中花鳥使,撩花狎鳥含春思。滿懷墨詔求嬪禦,走上高樓半酣醉。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闈不得偷回避。良人顧望心死別,小女呼爺血垂淚。十中一得預更衣,九配深宮作宮婢。禦馬南奔胡馬蹙,宮女三千合宮棄。宮門一閉不複開,上陽花草青苔地。月夜閑聞洛水聲,秋池暗度風荷氣。日日長看提象門,終身不見門前事。近年又送數人來,自言興慶南宮至。我悲此曲將徹骨,更想深冤複酸鼻。此輩賤嬪何足言,帝子天孫古稱貴。諸王在閤四十年,十宅六宮門戶閟。隋煬枝條襲封邑,肅宗血胤無官位。王無妃媵主無夫,陽亢陰淫結災累。何如決壅順眾流,女遣從夫男作吏。
【華原磬】
白居易傳曰:“天寶中,始廢泗濱磬,用華原石代之。磬人曰:‘泗濱磬下,調之不能和,得華原石考之乃和。’由是不改。”
泗濱浮石裁為磬,古樂疏音少人聽。工師小賤牙、曠稀,不辨邪聲嫌雅正。正聲不屈古調高,鍾律參差管弦病。鏗金戛瑟徒相雜,投玉敲冰杳然震。華原軟石易追琢,高下隨人無雅鄭。棄舊美新由樂胥,自此黃鍾不能競。玄宗愛樂愛新樂,梨園弟子承恩橫。《霓裳》才徹胡騎來,《雲門》未得蒙親定。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時激作《南風》詠。伯夔曾撫野獸馴,仲尼暫叩春雷盛封疆。何時得向筍虡懸,為君一吼君心醒。原君每聽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
【五弦彈】
《樂苑》曰:“五弦未詳所起,形如琵琶,五弦四隔,孤柱一。合散聲五,隔聲二十,柱聲一,總二十六聲,隨調應律。”《唐書·樂誌》曰:“五弦琵琶稍小,蓋北國所出。《樂府雜錄》曰:“唐貞元中,趙璧妙於此伎。”《國史補》曰:“趙璧彈五弦,人問其術,曰:‘吾之於五弦也,始則心驅之,中則神遇之,終則天隨之。方吾洗然眼如耳,耳如鼻,不知五弦之為璧,璧之為五弦也。’”
趙璧五弦彈徵調,徵聲巉絕何清峭。避雄皓鶴警露啼,失子哀猿繞林嘯。風入春鬆正淩亂,鶯含曉舌憐嬌妙。嗚嗚暗溜咽冰泉,殺殺霜刀澀寒鞘。促節頻催漸繁撥,珠幢鬥絕金鈴掉。千靫鳴鏑發胡弓,萬片清球擊虞廟。眾樂雖同第一部,德宗皇帝常偏召。旬休節假暫歸來,一聲狂殺長安少。主第侯家最難見,挼歌按曲皆承詔。水精簾外教貴嬪,玳瑁筵心伴中要。臣有五賢非此弦,或在拘囚或屠釣。一賢得進勝累百,兩賢得進同周、召,三賢事漢滅暴強,四賢鎮嶽寧邊徼,五賢並用調五常,五常既序三光耀。趙璧五弦非此賢,九九何勞設庭燎。
【西涼伎】
吾聞昔日西涼州,人煙撲地桑柘稠。蒲萄酒熟恣行樂,紅豔青旗硃粉樓。樓下當壚稱卓女,樓頭伴客名莫愁。鄉人不識離別苦,更卒多為沈滯遊。哥舒開府設高宴,八珍九醖當前頭。前頭百戲競撩亂,丸劍跳躑霜雪浮。師子搖光毛彩堅,胡騰醉舞筋骨柔。大宛來獻赤汗馬,讚普亦奉翠茸裘。一朝燕賊亂中國,河湟淚盡空遺丘。開遠門前萬裏堠,今來蹙到行原州。去京五百而近何其逼,天子縣內半沒為荒陬,西涼之道爾阻修。連城邊將但高會,每聽此曲能不羞。
【法曲】
《唐會要》曰:“文宗開成三年,改法曲為仙韶曲。”按法曲起於唐,謂之法部。其曲之妙者,有《破陣樂》《一戎大定樂》《長生樂》《赤白桃李花》,餘曲有《堂堂》《望瀛》《霓裳羽衣》《獻仙音》《獻天花》之類,總名法曲。”白居易傳曰:“法曲雖似失雅音,蓋諸夏之聲也,故曆朝行焉。”太常丞宋沇傳漢中王舊說曰:“玄宗雖雅好度曲,然未嚐使蕃漢雜奏。天寶十三載,始詔道調法曲,與胡部新聲合作。識者深異之。明年冬而安祿山反。”
吾聞黃帝鼓清角,弭伏熊羆舞玄鶴。舜持幹羽苗革心,堯用《鹹池》鳳巢閣。《大夏》《濩》《武》皆象功,功多已訝玄功薄。漢祖過沛亦有歌,秦王破陣非無作。作之宗廟見艱難,作之軍旅傳糟粕。明皇度曲多新態,宛轉侵淫易沈著。《赤白桃李》取花名,《霓裳羽衣》號天落。雅弄雖雲已變亂,夷音未得相參錯。自從胡騎起煙塵,毛毳腥膻滿鹹、洛。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火鳳聲沈多咽絕,春鶯囀罷長蕭索。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
【馴犀】
白居易傳曰:“貞元丙戌歲,南海進馴犀,詔養苑中。至十三年冬大寒而馴犀死。”建中之初放馴象,遠歸林邑近交、廣。獸返深山鳥搆巢,鷹雕鷂鶻無羈鞅。貞元之歲貢馴犀,上林置圈官司養。玉盆金棧非不珍,虎啖狴牢魚食網。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時易性安能長。臘月北風霜雪深,踡跼鱗身遂長往。行地無疆費傳驛,通天異物罹幽枉。乃知養獸如養人,不必人人自敦獎。不擾則得之於理,不奪有以多於賞。脫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紡。堯民不自知有堯,但見安閑聊擊壤。前觀馴象後馴犀,理國其如指諸掌。
【立部伎】
《新唐書·禮樂誌》曰:“太宗貞觀中,始造宴樂。其後又分為立坐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李公垂傳曰:“太常選坐部伎,無性識者退入立部伎。又選立部伎,無性識者退入雅樂部,則雅樂可知矣。故作歌以諷焉。”
胡部新聲錦筵坐,中庭漢振高音播。太宗廟樂傳子孫,取類群凶陣初破。戢戢攢槍霜雪耀,騰騰擊鼓雲雷磨。初疑遇敵身啟行,終象由文士憲左。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後臨玉座。如今節將一掉頭,電卷風收盡摧挫。宋音鄭女歌聲發,滿堂會客齊喧和。珊珊佩玉動腰身,一一貫珠隨咳唾。頃向圓丘見郊祀,亦曾正旦親朝賀。太常雅樂備宮懸,九奏未終百寮惰。惉滯難令季劄辨,遲回但恐文侯臥。工師盡取聾昧人,豈是先王作之過。宋沇嚐傳天寶季,法曲胡音忽相和。明年十月燕寇來,九廟千門虜塵涴。我聞此語歎複泣,古來邪正將誰奈。奸聲入耳佞入心,侏儒飽飯夷齊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