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靈水

  靈,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澤,實

  靈水也,古稱“上池之水”者非也?要之皆仙飲也。

  露者陽氣勝而所散也。色濃為甘露,凝如脂,美如飴,一

  名膏露,一名天酒 。《十洲記》 :“黃帝寶露 。”《洞冥記》:

  “五色露 。”皆靈露也 。《莊子》日 :“姑射山神人,不食五

  穀 ,吸風飲露 。”《山海經》 :“仙丘絳露,仙人常飲之 。”

  《博物誌》 :“沃渚之野,民飲甘露 。”《拾遺記》 :“ 含明

  之國,承露而飲 。”《神異經》 :“西北海外人長二千裏 ,日

  飲天酒五鬥 。”《楚辭》 :“朝飲木蘭之墜露。”是露可飲也。

  雪者,天地之積寒也 。《汜勝書》 :“雪為五穀之精 。”

  《拾遺記》 :“穆王東至大拭之穀,西王母來進賺州甜雪 。”

  是靈雪也。陶穀取雪烹團茶。而丁謂煎茶詩“痛惜藏書篋,緊

  留待雪天 。”李虛已《建茶呈學士》 :“試將梁苑雪,煎動建

  溪春 。”是雪尤宜茶飲也。處士列諸末品,何邪?意者以其味

  之燥乎?若言太冷,則不然矣。

  雨者陰陽之和,天地之施,水從雲下,輔時生養者也。和

  風順雨,明雲甘雨。《拾遺記》 :“香雲遍潤 ,則成香雨 。”

  皆靈雨也,固可食。若夫所行者,暴而霪者,旱而凍者,腥而

  墨者,及簷溜者,皆不可食。

  《文子》日 :“水之道,上天為雨露,下地為江河 。”均

  一水也,故特表靈品。

  異泉

  異,奇也,水出地中,與常不同,皆異泉也,亦仙飲也。

  醴泉,醴一宿酒也,泉味甜如酒也。聖王在上,德普天地,

  刑賞得宜,則醴泉出。食之,令人壽考。

  玉泉,玉石之精液也。《山海經》 :“密山出丹水 ,中多

  玉膏。其源沸湯,黃帝是有玉石泉 ”,“昆侖山有玉水 ”。《尹

  子》日 :“凡水方折者得玉 。”

  乳泉,石鍾乳山骨之膏髓也。其泉色白而體重,極甘而香,

  若甘露也。

  朱砂泉,下產朱砂,其色紅,食之延年卻疾。

  雲母泉,下產雲母,明而澤,可煉為膏,泉滑而甘。

  茯苓泉,山骨古鬆者多產茯苓,,《神仙傳》 :“鬆脂瀹人

  地中,千歲為茯苓也 。”其泉或赤或白,而甘香倍常。又術泉

  亦如之。非若杞菊之產於泉水者也。

  金石之精,草木之英,不可殫述。與瓊漿並美,非凡泉比

  也。故為異品。

  江水

  江,公也,眾水共入其中也。水共則味雜。故鴻漸日“江

  水中 ”,其日“取去人遠者 ”,蓋去人遠,則澄清而無蕩漾之

  漓耳。

  泉自穀而溪而江而海,力以漸而弱,氣以漸而薄,味以漸

  而鹹,故日“水日潤下 ”。潤下作鹹,旨哉 。又《十洲記》:

  “扶桑碧海,水既不鹹苦,正作黃色,甘香味美 。”此固神仙

  之所食也。

  潮汐近地必無佳泉,蓋斥鹵誘之也。天下湖汐惟武林最盛,

  故無佳泉。西湖山中則有之。揚子,固江也。其南嶺則夾石渟

  淵,特入首品。餘嚐試之,誠與山泉無異。若吳淞江,則水之

  最下者也,亦複入首品,甚不可解。

  井水

  井,清也,泉之清潔者也;通也,物所通用者也;法也節

  也,令節飲食,無窮竭也。其清出於陰,其通入於淆,其法節

  由於不得已。脈暗而味滯,故鴻漸日“井水下 ”。其日“井取

  汲多者 ”,蓋汲多則氣通而活耳。終非佳品,勿食可也。

  市廛居民之井,煙爨稠密,汙穢滲漏,特潢潦耳。在郊原

  者庶幾。

  深井多有毒氣。葛洪方:五月五日,以雞毛試投井中,毛

  直下無毒,若回四邊,不可食。淘法以竹篩下水,方可下浚。

  若山居無泉,鑿井得水者,亦可食。

  井味鹹色綠者,其源通海。舊雲東風時鑿井則通海脈,理

  或然也。

  井有異常者,若火井、粉井、雲井、風井、鹽井、膠井,

  不可枚舉。而水井則又純陰之寒也,皆宜知之。

  緒談

  凡臨佳泉,不可容易漱濯。犯者每為山靈所憎。

  泉坎須越月淘之,革故鼎新,妙運當然也。

  山禾固欲其秀而蔭,若叢惡則傷泉。今雖未能使瑤草瓊花

  披拂其上,而修竹幽蘭自不可少也。

  作屋覆泉,不惟殺盡風景,亦且陽氣不入,能致陰損,戒

  之戒之。若其小者,作竹罩以籠之,防其不潔之侵,勝屋多矣。

  泉中有蝦蟹子蟲,極能腥味,亟宜淘淨之。僧家以羅濾水

  而飲,雖恐傷生,亦取其潔也。包幼嗣《淨律院》詩“濾水澆

  新長 ”,馬戴《禪院》詩“慮泉侵月起 ”,僧簡長詩“壺濾水

  添”是也。

  泉稍遠而欲其自入於山廚,可接竹引之,承之以奇石,貯

  之以崢缸,其聲尤琤淙可愛。駱賓王詩“刳木取泉遙 ”,亦接

  竹之意。

  去泉再遠者,不能自汲遣誠實山童取之,以免石頭城下之

  偽。蘇子瞻愛玉女河水,付僧調水符取之,亦惜其不得枕流焉

  耳。故曾茶山《謝送惠山泉》詩 :“舊時水遞經營 。”

  移水而以石洗之,亦可以去搖蕩之濁滓。若其味則愈揚減

  矣。

  移水取石子置瓶中,雖養其味,亦可澄水,令之不淆。黃

  魯直《惠山泉》詩“錫穀寒泉隨石俱”是也。

  擇水中潔淨白石,帶泉煮之,尤妙尤妙。

  汲泉道遠,必失原味。唐子西雲 :“茶不問團銙,要之貴

  新。水不問江井,要之貴話 。”又雲 :“提瓶走龍塘,無數千

  步,此水宜茶不減清遠峽。而海道趨建安,不數日可至。故新

  茶不過三月至矣 。”今據所稱,已非嘉賞。蓋建安皆碾磑茶。

  且必三月而始得。不若今之芽茶,於清明穀雨於之前,陟采而

  降煮也。數千步取塘水,較之石泉新汲,左勺右鐺,又何如哉。

  餘嚐謂二難具享,誠山居之福者也。

  山居之人,固當惜水,況佳泉更不易得,尤當惜之,亦作

  福事也。章孝標《鬆泉》詩 :“注瓶雲母滑,漱齒茯苓香。野

  客偷煎茗,山僧惜淨床 。”夫言偷則誠貴矣,言惜則不賤用矣。

  安得斯客斯僧也,而與之為鄰邪。

  山居有泉數處,若冷泉,午月泉,一勺泉,皆可人品。其

  視虎丘石水,殆主仆矣,惜未為名流所賞也。泉亦有幸有不幸

  邪。要之,隱於小山僻野,故不彰耳。竟陵子可作,便當煮一

  杯水,相與蔭青鬆,坐白石,而仰視浮雲之飛也。

  跋

  子藝作泉品,品天下之泉也。予問之日 :“盡乎?”子藝

  日 :“未也。夫泉之名,有甘、有醴、有冷、有溫、有廉、有

  讓、有君子焉。皆榮也。在廣有貪,在柳有愚,在狂國有狂,

  在安豐軍有咄,在日南有淫,雖孔子亦不飲者有盜,皆辱也。

  “予聞之日 :“有是哉,亦存乎其人爾。天下之泉一也。惟和

  士飲之則為甘,祥士飲之則為醴,清水飲之則為冷,厚土飲之

  則為溫;飲之於伯夷則為廉,飲之於虞舜則為讓,飲之於孔門

  諸賢則為君子。使泉雖惡,亦不得而汙之也。惡乎辱?泉遇伯

  封可名為貪,遇宋人可名為愚,遇謝奕可名為狂,遇項羽可名

  為咄,遇鄭衛之俗可名為淫,其遇蹠也,又不得不名為盜。使

  泉雖美,亦不得而自濯也,惡乎榮?”子藝日 :“噫”予品泉

  矣,子將兼品其人乎?“予山中泉數種,請附其語於集,且以

  貽同誌者,毋混飲以吾泉。餘杭蔣灼題。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