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七回 陷鎮海大臣死節 駐姑蘇幕府橫行

  卻說定海既已失守,那時裕大臣駐紮在鎮海,手下隻有兵丁四千名。裕大臣自己帶了一千多名保守鎮海城池。有一個謝總兵名叫朝恩,帶了一千多名保守隔江對麵的金雞嶺。又有一個餘提督名叫步雲,帶了一千多名保守城外的招寶山。

  那餘提督本是一個奸猾小人,向來與裕大臣不對的,也不肯聽裕大臣的號令,暗暗在招寶山插了幾麵白旗,分明是向洋人求和的意思。這天裕大臣下令誓眾,餘提督假意不到。裕大臣一麵奏了一本,說道:"目下軍情甚急,手下都不肯出力,臣總死守此地,不離一步,拚把一死報國。"這年八月二十六日,洋船到了鎮海,分兵兩路,一路打金雞嶺,一路打招寶山。可恨那逆臣餘步雲,在招寶山見洋船到來,還不準兵勇開炮,卻到城內來見裕大臣,請趁此帶兵退回寧波。裕大臣不準,那逆臣便撇了招寶山向西走了。

  洋兵占住招寶山,便架起大炮向城中攻打。那時金雞嶺謝總兵一支兵又打敗仗。裕大臣見勢頭不好,便一麵把欽差大臣這一顆印差人送交浙江撫台,一麵自己跳下池內死了。登時洋兵便一擁進城。

  那逆臣餘步雲逃到寧波。這月二十九日,洋兵輪舟多隻,追到寧波,餘步雲又撇了寧波,同了寧紹道鹿道台逃到上虞縣地方。因此寧波立刻失守。那時慈溪、餘姚二縣見道台逃走,縣官也就逃走了。因此兩縣又一同失守。咳!這班沒用逆臣,竟把皇上的城池,好像泥沙一般拋了就走,該死不該死?

  那逆臣餘步雲起初還奏上兩本,說道:"此番是裕大臣先逃,因此我也同走。"後來裕大臣殉難死了,皇上賞下諡法,賜他子孫世襲,餘步雲才沒口可開。這且按下。

  且說這年九月,京城內得了鎮海、寧波失守的信息,皇上立刻就派了一位揚威將軍,官名叫做奕經,又派兩個參讚,一個姓文,一個姓特,十月內由京到了蘇州,暫時駐紮,等待各省兵勇齊集,再到杭州。

  那揚威將軍手下有四個幕府,一個名叫容照,一個名叫楊熙,一個叫聯芳,一個叫阿彥達,都是年紀很輕,到處橫行,不顧大局。在蘇州的時候,天天喚戲班唱戲尋樂,又向屬員索賄要錢。那奕將軍又是糊塗不管事的,隨他們在外麵吵鬧,鬧得名聲不好,奕將軍才過意不去,下令到嘉興駐紮。

  那時洋兵得了寧波,浙江信息極緊,可恨這班幕府,到了軍情告急的時候,還是這種放肆,這也是國家氣運如此。派了多少將軍、欽差大臣、總督、巡撫,除了林欽差革職,裕大臣殉難,這二位之外,竟沒有個盡忠報國的大臣。碰來碰去,不是逃,定是走,不是糊塗,定是貪贓,難得像林欽差、裕大臣這種人,又是個個人忌他,參的參了,死的死了。

  你看洋兵從廣東鬧起,鬧到浙江,唯有林公在任的時候,在洋麵打了多少戰仗,三元裏義兵把洋兵大敗一場,鄧總督在廈門打敗洋船,此外都沒有打敗洋兵的,白白兒把城池送他。

  當年廣東倒還沒有失守城池,此番浙江失守許多地方,後來越弄越不如,便鬧到長江來了。

  後事如何,下回再解。

  
更多

編輯推薦

1聚焦長征...
2聚焦長征--長征中的...
3紅軍長征在湖南畫史
4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5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6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7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8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9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10中華傳世藏書全元曲—...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