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一些孩子整頓飯不想吃,總愛吃零食。造成小學生吃零食的原因主要是有的家長過分嬌慣孩子,一切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孩子要吃什麽,就買什麽,久而久之,養成了吃零食的習慣。有一些家庭飲食沒有規律,吃飯時間或早或晚,不能養成定時定量的習慣。有時做飯晚了,又怕孩子餓著,就給孩子吃餅幹、糕點之類的零食,使孩子的胃腸負擔加重,消化係統的功能紊亂而降低食欲,到吃飯的時候卻吃不香了。
孩子過度吃零食是一種不良習慣,矯正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曉之以理
家長要結合具體事例,通過多種途徑教育小學生,讓孩子知道常常吃零食對人體健康發育的危害,讓小學生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過度吃零食的壞處。
二、定時飲食
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吃飯,飯前不可給孩子吃零食,以免影響食欲。孩子吃好了正餐,也就不再想吃零食了。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製度,讓孩子按時進餐,使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心理學告訴我們:同一刺激經常反複作用就會在大腦皮層形成固定的條件反射係統,就是人們常說的“習慣成自然”。一旦良好習慣養成後,孩子無須一直努力就能按時吃飯。每當接近吃飯時,他們就會出現饑餓感,產生條件反射,消化器官隨之分泌消化液,胃也按時蠕動,這樣就使孩子吃飯香甜,易於食物消化和吸收。
三、調劑飯菜
為了增進食欲,使孩子好好吃飯,家長要盡量把飯菜做得好一些,變換花樣,烹調時使色、香、味俱全,再取個好聽的菜名,增添飲食趣味性。
四、防止偏食
要使孩子得到足夠營養,最好給予平衡的飲食,防止偏食。每樣食物都不要吃得過多,因為幾乎每一種食物中都包含著人體需要的某種營養。但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如果某一類食物吃得過多,別的一些食物量自然會相對減少。那麽,就會導致其他營養素缺乏。
五、控製零花錢
現在有許多家長,特別是獨生子女的家長,常給自己孩子零花錢,這就為孩子買零食提供了方便條件。家長要有目的地控製給孩子的零花錢,這樣就能使小學生做到不該買的不買,不該吃的不吃,能有效地控製小學生大量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