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衣著打扮要有四條原則:一是健康原則;二是審美情趣原則;三是符合年齡和身份特征原則;四是節儉原則。
小學生在穿著方麵已開始有自己的要求和標準。這是孩子獨立性增強的表現,是個性發展的綜合表現。同時,孩子的服飾意識也反映出他已經比以前更多地和周圍的人融合在一起。所以,孩子要求穿一件符合他要求的衣服,這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想讓孩子能聽從你的意見,同時又能尊重孩子的參與權與表達權的話,可以嚐試這樣的做法:拿兩件你自己認為合適的衣服,讓他來挑選。
內衣以寬鬆、舒適的棉質衣服為好,外衣可根據性別、季節、場合、流行款式等因素綜合考慮,以寬鬆、舒適、大方、美觀的衣服為好。
給孩子安排服飾的時候,多嚐試一些花色和搭配,教給他(她)認識和熱愛各種顏色,培養一種健康的審美意識。
在一些不傷及原則的情況之下,你完全可以依從孩子的選擇,讓他學會參與和自己事務有關的決策。但是要注意,如果把握不好分寸,會養成孩子任性的壞脾氣。
小學生夏季衣著不能太暴露,避免碰傷和燙傷。
小學生不能穿著旱冰鞋,沿著人行道旁邊的機動車道溜邊玩。
小學生在放學排隊時要頭戴小黃帽,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豔的衣服,以便於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