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教育孩子的兩大陣地。家庭和學校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麵構建起和諧的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
構建和諧的家庭學校關係,需要解決下述問題:
(1)家庭和學校教育目標的一致。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是家庭和學校共同的教育目標。緊緊圍繞這個目標,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才能在教育目標上達到和諧,如學校減負,家長加負;學校抓德育,家庭忽視德育就是在教育上的不和諧。
(2)家庭教育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即以養成教育為根本,以生活為課堂,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能力。家庭教育在實施中,切忌照搬學校教育的那一套方法。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互補互動的關係,這本身就是一種有各自特色的和諧共生。
(3)家長要積極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切忌責任外推。教育子女首先是家長的事情,這是從法律和倫理角度講的,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教育子女是家長法定的義務。有的家長把孩子放進學校之後,就覺得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自己缺乏互動性和責任心,這種想法和做法不利於構建和諧的家校關係。
(4)家長要積極參與學校的管理事務,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更深的層次上達到和諧。目前,我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事務的參與度很低,這既有體製原因,也有觀念原因。在現代社會,為了達到教育和諧,還必須消除學校和家庭潛在的或顯現的矛盾關係。家長參與學校管理事務,雙方進行深度的合作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發展的趨勢,我們要創設條件促進家庭和學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