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56章 附錄(3)

  (本文發表於《小說評論》2005年第3期,作者係安康學院中文係教授,文學碩士)

  時代浪潮中的堅守與躁動

  ——論張虹《魂斷青羊嶺》中的小城世界

  金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由於市場經濟的全麵鋪展和都市化的急劇演進,導致中國內地社會整體的生活方式,乃至精神取向和價值觀念迅速發生變化,金錢和物質逐漸在社會文化價值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與這種社會曆史語境相伴生,越來越多的女性作家試圖轉向大眾消費文化,開始在其創作中突出城市文化與城市生活方式的主題,塑造反映“世俗化”精神的都市女性形象,表現個體生命的體悟與感受,甚至於掀起“身體寫作”的潮流。

  與生活在大都市的女作家不同,偏於一隅的陝西女作家張虹以另一種視角將這場時代變遷記錄於筆端。在其創作於九十年代後半葉的中短篇小說集《魂斷青羊嶺》中,張虹立足於自己所熟悉的陝南地域,以女性特有的敏感與細膩,關注著時代浪潮對陝南小城的衝擊與顛覆,表現著小城中的芸芸眾生,特別是女性的情感波動和人生抉擇。

  一、小城社會的曆史與變遷

  可以說,張虹的小說幾乎都是以陝南地區為寫作背景的。從她本人來講,無論是其早年成長的漢中,還是後來長期居住的安康,都不離這秦巴山地。對於這裏的小城和鄉村,這裏的秀山麗水,她都懷著無限的讚美和眷戀。正如她在短篇《藍嶺紀事》中對藍嶺所發的感慨:“藍嶺這富有象征意義的名字,山穀裏那一條清波粼粼的渚河,山腰樹影婆娑中飄散的嫋嫋炊煙,都暗合了我性情裏的某種‘結’。”

  獨特的地理環境能造就一方人民獨特的性情。雖然陝南地處山區,相對封閉,經濟不發達,卻別有一份安寧與靈性。有恬靜、秀美的山水相伴,使生活在這裏的“居民溫良敦厚,和藹可親”。說話時那拖長的如歌的行板,那純真的動人的山歌,無不令人心醉。古老幽深的曆史,淳樸淡泊的民風,更是這山地的優良傳統之所在。

  但是當席卷全國的經濟浪潮洶湧而來的時候,這片地域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侵襲,小城社會的方方麵麵都以或隱或顯的方式改變著。這不僅包含人們外在的物質生活的改變,更有對其內在精神的腐蝕。對物質、金錢的愈加重視,使原有的安寧平和消失殆盡,整個社會彌漫著浮躁的氣息。不安分的人們紛紛辭去“鐵飯碗”的工作或學業,放棄平淡安穩的生活,投身大都市的商海欲海去做時代的弄潮兒。“去海南”、“下深圳”甚至成為他們的口號和行動指南。身處其中的張虹自然也感受到這種變化,從而以冷靜的觀察和透視,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複雜而鮮活的社會生活圖畫。

  她在中篇小說《冬季黃昏的白牆》中就將藝術的視點切入小城的歌舞團,為這裏的人們造了一幅群像,讓讀者看到在貌似高雅的藝術家們身後,實際上掩藏著怎樣的卑鄙和齷齪。團長杜文宇犯下獸行後,卻還可以在政壇上扶搖直上;舞蹈演員柯雷利用自己殷實的家底,任意玩弄女性;音樂教師何煒殘忍地拋棄情人獨自去南方闖蕩,最終卻一敗塗地;女演員餘玄珠以自己的美色換來安逸的生活和副團長的位子,還要用下流的手段報複曾經的好友;新來的團長陳同羽為了向上爬,竭盡全力地察言觀色、溜須拍馬……由此可見,曾經的神聖領地在世俗衝擊下,早已汙濁不堪,人人都變得利欲熏心,道德淪喪。在以藝術為名而集結的團體中,幾乎不再有人真正為藝術事業而忙碌,倒是為自己的權勢、利益爭得不可開交甚至頭破血流。這怎能不令人感到氣憤和沉重!

  同時,小說也讓我們見證了女主人公王明玉的痛苦與墮落。她原本是一個單純可愛、知識滿腹、很有前途的天才舞蹈家,卻硬生生地被她所處的社會給毀了。她那些美好的夢因為她所崇敬的杜團長的可恥行徑而被擊得粉碎。“怎麽回事呢,冬季黃昏的白牆怎麽這樣髒呢。它再也不是當年豎在王明玉童年夢裏的純潔理想了。白牆,她向往的白牆,髒了。”絕望的王明玉被杜文宇逼得無路可退,卻意外地與低人一等的鍋爐工馮鋼相戀。在她以為純潔的愛情就能讓她得到幸福的時候,經濟拮據的現實又把她擊醒,沉悶而貧苦的家庭生活不僅讓王明玉愈發認識到錢的重要,還將她拖成一個了無生趣的潑婦。就在此時,何煒的出現重新點燃了她的舞蹈激情,同時也喚醒了她的愛情。可就在她人生最快樂的時刻,何煒頭也不回地一個人奔南方去了。這一次次希望過後的沉重打擊讓王明玉徹底地認清了這個世界,也將她內心的純真和善良都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瘋狂的方式對她所嫉恨的人展開報複,滿足自己的野心,其結果卻讓一直愛護著她的師母王靜賢因絕望而自盡。無情的現實就這樣將一個受害者扭曲成另一個傷害他人的人。作者也以這悲劇性的結局讓我們直麵了物質社會的殘酷。

  當這股浪潮愈演愈烈的時刻,張虹也關注著它對鄉村的滲透。雖不似城裏那樣掀起軒然大波,也著實平添幾分躁動。到南方淘金也成為一些年輕人新的生活選擇。就像《藍嶺紀事》裏的英妮,舍棄了故鄉的好山好水,丟下了丈夫和孩子跑到東莞打工。雖然作者對她的打工經曆未置一詞,可她的做派和掙回的錢卻表明了她從內到外的改變。且看她回鄉時所引起的反應:“說英妮不合時宜,是因為她那過分洋氣的打扮。告訴你吧,她是披著長長的波浪發,穿著時髦的棗紅小西裝黑色皮裙白色高跟鞋出現在我們大家麵前的。再加上文過的眼線眉毛再加上濃濃的紅唇,是武裝到牙齒的那種。”我們可以想見,英妮以如此新潮的打扮出現在樸實、保守的鄉親麵前是多麽引人注目,也就不難理解英妮的回鄉何以引發如此大的震動和如此多的流言飛語。而後文的敘述似乎也證實了大家的議論:她是以出賣身體為代價來換取金錢的。僅一年多的時間,來自物質世界的刺激就已經徹底地改造了這個從貧困山區走出去的女人,並且還以金錢至上的信條占據她的內心。為了得到金錢她可以不顧尊嚴,又怎麽會在乎改掉自己的鄉音?在她身上,已經一點也看不出藍嶺人勤勞本分的影子。如果說她的回歸還體現著一些人情的話,那她的再次出走則暴露出其本質的徹底淪落與冷漠。

  在英妮身上我們看到了經濟社會變遷對人傳統價值觀的衝擊,而她的丈夫覃海平卻是作為堅守世俗傳統的代表出現的。身為一村之長的他,其踏實肯幹,沉穩隱忍的性格特征無一不是這山城的男子最寶貴的品質。從他對待妻子英妮的態度上,尤其能看出這一點。他深愛著自己的妻子,即使妻子打工在外,也對其他女性的示好不予理睬;他是見識過外麵大千世界繁華與喧鬧的人,卻對其三緘其口,“好像那是他的一個痛”;他見不得英妮的洋氣打扮,也聽不得她南方話的腔調;他知道英妮錢的來路,便堅決不用而要捐掉。這一切都表明了覃海平作為一個男人對妻子對家庭的保護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維護。而當英妮出走後,他對李寡婦翠翠和王姐的接納也可以看做是對藍嶺一帶性文化的沿襲。

  在這時代大背景下,有的人在對欲望的追逐中迷失了自我,有的人在喧鬧的人群中獨守一份淡泊與平和,而大多數人則麵臨著對兩種人生走向的艱難抉擇。張虹在小說《雨巷》中對這類人在選擇時內心的起伏和猶豫做出了最準確的刻畫。就像那“一方麵頑強地保留著山城一切傳統文化特征,一方麵又瘋狂地追隨大潮流大趨勢”的雲州一樣,小說的男主人公史正可也陷入兩難境地,“總恨雲州又總下不了決心離開它”,處於走與不走的徘徊之中。在作品中,作者有意地將人物及其所處的生存環境處理成一種對應關係,使其成為她所在人群的內在精神和價值觀念的代表。因此,史正可對未來的選擇突出地表現在他對柳晴、郝美英兩位女性的情感波動上。他的新婚妻子郝美英有著令人豔羨的姿色氣質和家庭背景,他們的結合在外人看來堪稱完美,他也曾深深沉迷其中。可當他逐漸了解妻子,才失望地發現其“美麗的軀殼裏掩藏著粗糙的心靈”。她永遠在埋怨和追求,埋怨家鄉的鄙陋,追求奢靡的生活。盡管史正可曾像她一樣渴望著去南方,但在她不變的下海淘金的話題中也感到了厭倦。

  與妖嬈的郝美英相比,柳晴實在過於平凡。如果不是妻子的嘲笑,史正可也許永遠都不會去關注這個學生。可就因為這一次接近,不僅讓他重新認識了柳晴和這座城,更認清了自己的內心。比如他第一次走進當家巷,就發現它與現代化、快節奏的城區格格不入,卻“像濁流中間的一條清溪,靜靜地在一片浮泛中固守著安寧與和諧”,保留著這座城的曆史與傳統。巷子裏的人們純樸、親熱,自有一份平實安穩。而身為當家巷人的女兒,柳晴更是繼承了他們的善心與樂觀。她所流露出的對家人的眷戀和幫助他人的堅定信念都深深地打動著史正可。史正可也才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對當家巷存有著一種潛在向往,這使他又對雲城充滿留戀。反觀自己的妻子和父母,浮華虛偽,一心去海南賺錢,卻缺乏最起碼的人情味,這都讓他感到痛苦。但渴望留守的史正可無力抵抗強大的家庭壓力,也無法預測與柳晴未知的結局。他在雨巷中默默離去,也意味著他違背了自己的心,而向無情的現實走出了委曲求全的一步。通過史正可的最終選擇,我們體會到的是人在現實麵前的無奈。

  總之,張虹在其小說中不僅充分地表現了小城人的社會生活,更深刻地揭示出在紛繁背景下人物精神生活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這其中有隨波逐流的虛浮躁動,也有不為世風所動的達觀堅韌,而這些又共同促成了小城社會的時代變革。

  二、小城愛情的浪漫與現實

  張虹在小說集的自序中寫道:“我讓我的主人公們熱烈地談情說愛”,“我讓男人們為愛一生殉情讓女子們在愛的‘上甘嶺’裏堅守得海枯石爛。我讓我筆下的人們在人性的最後一片聖地盡可能活得像王公貴族:高貴、忘我、恣情爛熳”。

  作為一個富有詩人氣質和創作靈性的女作家,張虹是善於汲取生活中的歡樂與浪漫來凸顯人性中的真善美的。而愛情這一情感最濃鬱和最聖潔的表現則成為她小說精神的載體。在這部小說集裏,她正是以女性特有的抒情筆調,給讀者編織了一個個或熱烈,或悲戚,或單純,或曲折的愛情故事,從而讓讀者沉醉於那“精心營造的純情爛漫的愛情童話”。

  但現實往往又是殘酷且無法回避的,它使得“我的筆不斷地改變走向,我心懷高貴的女性們不得不走進沒有愛情的婚姻,我英雄的男性們不得不變得虛偽狡詐,漫不經心。”就是在這樣的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張虹完成了對愛情的重新演繹與闡釋,並表達了她對現代愛情的深刻思考。

  張虹在中篇小說《魂斷青羊嶺》中就為讀者展現了兩代人如夢如幻的愛情傳奇。為了凸顯這愛情的輕盈與浪漫,她又以散文詩般的筆調,營造了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青羊嶺。它地處陝南,與世隔絕,靜謐而豐富。作者動情地寫道:“秋天的青羊嶺,很像一位成熟的婦人,靜靜袒露著安詳的風韻。樹木於蒼翠裏渲染出薄薄的黃色,收割過的坡地褐沉沉地誘人。空曠的山穀裏不見一個人影,隻有一條小河歡歡地流淌著,發出豁朗豁朗的輕響。”

  
更多

編輯推薦

1心理學十日讀
2清朝皇帝那些事兒
3最後的軍禮
4天下兄弟
5爛泥丁香
6水姻緣
7
8炎帝與民族複興
9一個走出情季的女人
10這一年我們在一起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綠眼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為紀念冰心獎創辦二十一周年,我們獻上這套“冰心獎獲獎作家書係”,用以見證冰心獎二十一年來為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書係遴選了十位獲獎作家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語言生動,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張品成  

    文學小說 【已完結】

    叫花子蛻變成小紅軍的故事,展現鄉村小子成長為少年特工的曆程。讀懂那一段曆史,才能真正讀懂我們這個民族的過去,也才能洞悉我們這個民族的未來。《少年特工》講述十位智勇雙全的少年特工與狡猾陰險的國民黨...

  • 角兒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石鍾山影視原創小說。

  • 男左女右:石鍾山機關小說

    作者:石鍾山  

    文學小說 【已完結】

    文君和韋曉晴成為情人時,並不知道馬萍早已和別的男人好上了。其實馬萍和別的男人好上這半年多的時間裏,馬萍從生理到心理是有一係列變化的,隻因文君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平時,文君是能感覺到的,因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