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決心出版這個中篇小說集,是我放棄寫小說三年半之後。這三年半,我在影視圈裏討生活,付出的體力比腦力多,體力勞動的單純使我漸漸忘卻了思想的疼痛。可是,後來發現,疼痛竟也是有癮的——我放不下寫小說這個行當。於是,一個願望生長出來:將近年發表和各種選刊選載過的中篇小說匯集出版,作為過往的總結和新的開端。
小說的自由表達與真實交流一直令我迷戀。今天回頭再來看這些收進本書的作品,它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表達了我內心的真實,也就是生命的痛感。在商品經濟的進程中,無論是誰,似乎都在經受一種內心的撕裂,現實對人性的毀損無處不在,我無法回避這一點。當然,在講述商業時代人們所遭受的情感磨難以及他們的搏鬥和掙紮的時候,在描述人性的弱點的時候,我並沒忘記人性最後的光芒,並沒忘記人們在艱窘裏的精神挺立。有位評論家說,文學應該是人類苦難的代言人。應該說,在我的小說作品裏,我非常認真地這麽做了,而且有一定的深度與廣度,盡管我涉獵的題材不是十分廣泛,但在我看來,無論哪個領域,人們的情感曆程都是大同小異。
其實,我的內心一直有童話情結,在我的一些散文作品和詩歌作品裏,我像個童話作家那樣深情歌唱。這與我天生的敏感多情有關,也與我的出生地漢中南沙河畔有關。一個人如果出生在美麗的地方,她注定永遠要為她歌唱!可惜的是,生活不能讓我葆有這種純粹。真正無可奈何花落去。小說就這樣成了我另一種表達方式。當我運用這種方式表達時,現實與我的關係就緊張了。在這種情況下,我非常憂傷。
我因而是一個看起來很矛盾的作家。某日,有位陌生女人來訪,她說她看了我的小說《對微笑的裁決》,心裏敬仰,一路找來。當時我正在文化館大院的合歡樹下撿拾落英,結果可想而知,她失望極了。她想象中的我,應該是一臉深沉的痛苦模樣。
有一天,在報紙上我讀過一個無名作者的小散文,那裏邊有一句話:“我喜歡黃昏時分,那是獅子飲水的時光。”這句話非常打動我。我莫名其妙經常想起這樣的情景:在一片遼闊的荒原上,一頭雄獅慢慢走向一條金光閃閃的河流,而我就坐在河邊,並且和它對視。
作者
2009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