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也不單單是列在食譜上,成為被吃的對象。遇到特殊時日,也會被邀請做一做饕餮客,請它們來“吃”。浙江一些地方,有念生肖的育兒習俗。孩子消化不佳,傷食肚痛,用小盞杯裝滿米,用布包緊,然後將杯口在孩子的肚皮上輕輕地擦幾下,同時念著:“老鼠歸老鼠,豬歸豬,雞歸雞,龍歸龍……”將十二生肖念個遍,再說:“孩子,它們都幫你吃,你一下子就不痛了。”
小孩子肚內積食,腸胃不和,念一念生肖歌,哄哄孩子,減輕病痛。在這近乎巫術的習俗之中,十二種生肖一同成了“特邀食客”。
也有不歡迎生肖做“食客”的風俗,如薦新。清代嘉慶年間湖南《祁陽縣誌》記六月:
是月早稻熟,擇寅、卯、辰、巳日薦新,以龍、虎、蛇、兔不食穀米也。肴用魚,而忌雞,以與饑音近也。先報神,次祀先祖畢,新友會聚,謂之食新。
新稻收割,新米碾得,要嚐新了。日期就在當月,但要看屬相,龍虎蛇兔不吃米,就選相應的日子,或寅或卯或辰或巳。不取酉日,是因雞食穀。薦新關乎報神祀祖,人們不願吃穀米的那幾種屬相參與其間。菜肴必有魚,“魚”音“餘”,有魚即有餘;不吃雞,因為雞與“饑”諧音,人們在新的一年祈福之際,忌用這個不吉的字眼。不吃雞,就是不饑,永遠吃得飽飽的,不同“饑”有牽連。據《零陵縣誌》記,薦新日期的最佳選擇是卯日,“用卯日,屬兔,字義為吐,取吐故納新也”。這種種計較,體現了人們祈望豐衣足食、過富餘生活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