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皇帝家天下。皇帝的好惡,往往左右著天下風氣。唐玄宗好鬥雞,雄雞身價陡增,“神雞童”眾人羨慕。如果作一個相反的假設,設想唐玄宗因為屬雞而禁止鬥雞,那麽,還會有《東城老父傳》,還會有“神雞童”賈昌嗎?不會有的,使人癡迷一時的鬥雞之風也不會有的。如果再進一步假設,唐玄宗因自己“生於乙酉雞辰”,而將雞視若神明,長安城裏城外該會怎樣呢?那就會……
不必勞心費神去推想,屬雞的元代皇帝早已做過這方麵的事。
元朝的仁宗皇帝生於1285年,論天幹地支,是乙酉年。按照元代的紀年方式,這一年可徑稱雞兒年。元仁宗即位數年之後,忽然降旨,在大都城內禁止倒提雞。聖旨一下,臣民們隻得依旨而行,賣雞買雞,不管是活雞還是宰過的雞,隻能捧著抱著,一時形成奇觀。屬雞的元仁宗,讓雞沾了光。近人陳其元《庸閑齋筆記·迷信生肖笑柄》說到此事:“元延琯間,都城有禁,不許倒提雞,犯者有罪。因仁宗乙酉生命也。”
古時人迷信生肖,不僅將自己的屬相稱為“本命”,還將自己屬相的動物奉若神靈,或視其同自己有著某種一損俱損的聯係,結果幹蠢事,鬧笑話,如柳宗元《三戒》寓言中那個屬鼠而護鼠的永州人。
這類迷信一旦同封建王權相結合,那笑話可就鬧大了。屬狗的皇帝禁止屠狗,屬豬的皇帝禁止殺豬,都是曆史上確曾發生的事。屬雞的元仁宗下一道聖旨,不過禁止倒提而已。雖難免愚昧,相比之下,還算溫和的。
話要說回來,因是自己的屬相,而偏愛那種動物,本來無可非議。宋代的穆度屬雞而不吃雞,出了名,清代《陔餘叢考》考證十二生肖源流,還提到他。宋代《夷堅誌》記,政和年間潁州沈丘主簿穆度,赴宴不吃雞,主人讓之再三,穆度說出原委:
度平生好鬥雞,一雞既勝矣,複使再與他雞鬥而敗,度甚怒,盡拔其腹背毛羽。雞哀鳴宛轉,一夕死。未幾,夢為二皂衣追去。行無人之境,遇冠金冠七道人,皂衣黑帶,拱立於側,執禮絕恭,趨揖致禱。其一人曰:“汝生於酉,雞為相屬,何得殘暴如是?今訴於陰司,決不可免。”度懼甚,乞放還人世,當設醮六十分位以謝過……自是之後,不複敢食雞,舉家亦因斷此味,今十年矣。
穆度先前不但食雞,而且鬥雞。也許由於他對待雞過於殘忍,雞死於自己手下,使他的感官受到刺激,做了噩夢。七個道人大約是北鬥七星的化身。民間有北鬥星散落人間化為雞的傳說,想必是穆度曾聽說過的,做夢時包容進去。“汝生於酉,雞為相屬,何得殘暴如是?”一種自責,以夢的方式反映出來。陰間鬼蜮的恐怖故事,也複加到夢中。這為夢中的恐懼、夢中的討饒等心理活動,提供了合乎邏輯的前提。一場噩夢後,穆家再不食雞。對雞的態度,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