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被稱為德禽,源自《韓詩外傳》一段著名的話:“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文、武、勇、仁、信,五種德行俱備,對於一個人來說,大概可稱為足赤之金一般的“完人”了,著《韓詩外傳》的漢代人韓嬰說,雞有此五德。他一條條地做比附,卻也入情入理。由此,雞得譽稱:德禽。
雞有五德之說,不可小看。雖然中國古代有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字準則,並派生出“忘八”這樣罵人頗顯威力的話,但影響廣泛的還是仁義禮智信五德。社會上德行多多,歸納為五種,是因為這種歸納與五行掛了鉤。所謂雞有五德,雖然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們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五行之說最早見於《尚書·洪範》。周武王興義軍滅商紂之後,向箕子谘詢治國的常理,箕子所講的第一條,即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五種物質構成宇宙萬物,它們相生相克,使得天地間新陳代謝,生生不息。五行之說的影響之深遠,不僅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基石之一,也是古代政治、思想、風俗的重要基石。正如顧頡剛《漢代學術史略》所言,“五行之說,以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與其作用統轄時令、方向、神靈、音律、服色、食物、臭味、道德等等,以至於帝王的係統和國家的製度。”顧頡剛所提及的五行統轄之道德便是五德。
五德,用仁義禮智信來配五行金木水火土。
以五德之說描繪動物,這一思路在《山海經》中已能見到。該書《南山經》講“其狀如雞”的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共計五項。以仁義禮智信為標準,雞的五德、鳳的五德,都有出入。雞之五德,著眼於習性,而鳳則著眼於其美麗的羽色。兩相比較,前者的影響更大。
古人將大雁的習性也歸納為五德。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一百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中,宋江發了一通議論:“此禽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備:空中遙見死雁,盡有哀鳴之意,失伴孤雁,並無侵犯,此為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為義也;依次而飛,不越前後,此為禮也;預避鷹雕,銜蘆過關,此為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來,此為信也;此禽五常足備之物,豈忍害之。”雁的五德,雖不同於雞的五德,但思路卻是如出一轍的。
雞的五德,是由人揣摩歸納出來的,體現了人們的道德理想。誇雞有五德,其實是言人該有此五種德行。古代讚雞詩文很多,往往也是借雞詠懷。宋朝人吳淑寫過一篇《雞賦》,搜羅了許多有關典故,值得一讀。原文較長,摘錄於下:
伊迆雞之彩質,實淪英於玉衡。取《巽》之象,稟火之精。翰音見號,燭夜為名。賓孟既觀於斷尾,州綽亦效其先鳴……季平既炫於芥羽,卹氏亦誇其金距。或養之而攘火,或畫之而貼戶。孟嚐效之而獲免,燕丹為之而得度。至於三尺曰妳,正旦磔門,性惟司夜,職在鳴晨。候天星而肆赦……
首句用《爾雅》名雞之典,《雞賦》原注引《爾雅》:“雞大者曰蜀,蜀子姅……姅音柰。”說的是大雞和小雞。次句講雞為天星所化,《春秋緯·運鬥樞》:“玉衡星散為雞”。接下去,《巽》為雞,見《易經·說卦》:“《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稟火之精,《春秋說解》“雞為積陽,南方之象”,古人視其為火精。翰音、燭夜,是雞的雅號別稱,取自雄雞啼晨司晨的特性。斷尾故事見《國語·周語下》,祭祀用雞選首尾周全者,有隻公雞為了逃避做犧牲的命運,自斷其尾。芥羽、金距,都是鬥雞者為增強雞的戰鬥力而做的手腳,有關故事寫在《左傳》和《史記》裏。接下去,《雞賦》講,居家養雞攘火,門戶貼雞辟邪,兩者都是古代民間風俗。學雞叫,騙開關隘城門,得以擺脫追兵,孟嚐君和燕子丹都曾有過這類經曆。三尺曰彿,《爾雅·釋獸》:“雞三尺為彿。”正旦磔門,是古俗:新年的第一天,磔雞以祭門。“候天星而肆赦”,古代放赦,要立金雞竿,以示天意……
一篇《雞賦》,集納了眾多相關的典故。除了以上所引,還有許多著名的典故被囊括其中。例如,“子路冠之而示勇”,取諸《史記》子路“好勇力,冠雄雞”;“祖逖則舞於夜鳴”,是《晉書》中聞雞起舞的著名故事;“棄之可惜者,漢中之地”,曹操以“雞肋”為口令,楊修猜出: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可惜,《世說新語》有記;“陳倉更聞於秦穆”,陳倉雞寶,秦穆公得之而稱霸;“既牝晨而家索”,即古諺語“牝雞之晨,惟家之索”,古代歧視婦女,借此派生出所謂“雞禍”;“傳朱公之所化”,據東漢《風俗通》載,人們以“祝祝”之聲呼雞,隻因雞為祝(朱)公所化;“夢之亦憂於武吏”,古時《夢書》上說“雞為武吏有冠距也,夢見雄雞,憂武吏也”;等等。
有關雞的傳說和掌故之多,從這篇充滿文化韻味的《雞賦》之中,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