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狗和貓以外,鼠的天敵還有蛇、貓頭鷹、黃鼠狼、草鶚等等。
魯迅在《朝花夕拾?貓狗鼠》中說,老鼠的大敵其實並不是貓,是蛇。“春後,你聽到它‘咋!咋咋咋咋!’地叫著,大家稱為‘老鼠數銅錢’的,便知道它的可怕的屠伯已經光降了。這聲音是表現絕望的驚恐的,雖然遇見貓,還不至於這樣叫。貓自然也可怕,但老鼠隻要竄進一個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機會還很多。獨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體是細長的,圓徑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時間也格外長,而且萬難幸免,當‘數錢’的時候,大概是已經沒有第二步辦法的了。”蛇能鑽入鼠洞捕鼠,據資料,在家養條件下,一條二斤多重的五步蛇,能一連吞下7隻老鼠,200多天便可吃掉176隻鼠。然而,蛇鼠相鬥,常常是勝敗各半。故民間有“半年蛇吃鼠,半年鼠吃蛇”之說。浙江流傳一則傳說,古時候,一農民救了一條凍僵的蛇,蛇活過來以後,把農民咬死了,觀音為了懲罰蛇,讓鼠把蛇吃了;鼠於是得意忘形,到處亂咬,觀音又讓蛇吃鼠,並規定各吃半年。河北昌黎56歲的農民齊福講述的《蛇鼠相食》的故事,反映了種田人對蛇鼠這對天敵的習性長期觀察的經驗。故事說,鼠正月二十二娶媳婦,開春生子,這時正好蛇出洞,以鼠為食;冬天,蛇鑽洞冬眠,鼠把蛇的身子吃掉一半。史書上有過不少蛇鼠相鬥的記載,有趣的是,大多以蛇敗鼠勝告終,可見鼠害之烈。如《新唐書?五行誌?第二十四》雲:“景雲中(710年),蛇鼠鬥於右威衛營東街槐樹,蛇為鼠所傷。乾寧末(897年)陝州有蛇鼠鬥於南門之內,蛇死而鼠亡去。”又據《舊五代書?五行誌?誌三》載:“清泰二年(935年),鄴西李固鎮,有大鼠與蛇鬥於橋下,鬥及日之申,蛇不勝而死。三年(936年)三月戊午,有蛇鼠鬥於洛陽獅子門外,而鼠殺蛇。”
戰國時期《莊子?齊物篇》中就有“鴉嗜鼠”的記載,指出貓頭鷹等猛禽是鼠的天敵,一隻貓頭鷹,一夜能捕田鼠三四隻,一年可消滅上千隻鼠。黃鼠狼又名鼠鼬,一提起黃鼠狼,人們就會想起那不懷好心的偷雞賊,其實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早就說過:“鼬如鼠,赤黃而大,食鼠者。”《爾雅?釋獸》也說:“鼬似貂,赤黃色,大尾,啖鼠。”《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鼬的捕鼠本領。《尹子》中指出鼬是一種敏捷的捕鼠之獸:“使牛捕鼠,不如貓?之捷。”?便是?。
在南方一些地區,曾經有過養梟捕鼠的經驗。唐劉?《嶺表錄異》中說:“桂林人羅取(梟)生鬻之,家家養使捕鼠,以為勝狸也。”
獵隼是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被稱為我國西北草原的“守護神”,每一隻獵隼可使60畝地免受鼠害。1996年,我國首都機場破獲了一起倒賣獵隼偷運出境的大案,解救了60隻獵隼,經過近半年的特殊護理,送回家鄉。
草鶚是鼠的天敵,草鶚俗稱猴麵鳥,生活於熱帶、亞熱帶,屬肉食性鳥類,其喙堅硬,末端向下彎曲,足爪強健,以鼠為食。草鶚成鳥體重2-3斤,每天吃鼠2-3隻,一年可滅鼠700-1000隻,即以每隻鼠每年吃掉2斤糧食計算,可為人類從鼠口中奪回糧食14002000斤,相當於一畝良田的產量。湖南平江縣設立的草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老鼠的天敵方麵,創造了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