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在內蒙古陰山山脈以北之烏蘭察布草原達爾罕明安聯合旗沙很一帶,發現一幅十二生肖岩畫,由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組成,圍成一橢圓形。十二種動物依生肖的順序排列,大小和比例與後世的生肖圖相近。其圖形基本上是寫實的,非抽象的,十二種動物中,鼠最小。據岩畫的發現者蓋山林解釋,刻有十二生肖圖的岩石麵積高0.20米,寬0.33米,岩石的一麵刻有一駝、一馬、一鹿,另一麵是十二生肖圖。蓋山林根據生肖圖上龍的身軀粗短,具有早期龍的特點,判斷這一生肖岩畫“可能是在漢以前”的產物。由十二生肖岩畫龍形的風俗推測,烏蘭察布遊牧民中流行十二生肖之俗,約在漢代前後,說明十二生肖和十二生肖曆法並非由外國傳入,而是中華民族的獨立創造。我國的岩畫資源十分豐富,動物岩畫也不少,但有序的十二生肖岩畫,據筆者所見,隻有烏蘭察布一幅,對研究我國十二生肖文化的流布很有意義,也為十二生肖的北方起源理論提供了證據。